第462章 朝廷的人

李自成並沒有立即回西寧,好不容易來一次卡當城,他準備在自己的屬地走一走。!

起初預備去最北面的浩門縣看看,但周賓堅決反對:冰天雪地的,外面異常寒冷不說,他的親兵太少,實在不安全!

李自成只得作罷,最後去卡當城附近的紅石崖銅礦、祁連山鐵礦廠查探一番,也算是慰問數千礦工們。

回到西寧的時候,已經十一月初了,積雪雖已消融,但依然見不着陽光,天氣異常陰冷。

李自成剛剛吃過午飯,正要去書房去處理各地傳來的訊息,何小米卻是急衝衝趕來,“大都督,湯先生求見,看他的樣子,像是有什麼喜事……”

“湯先生有什麼喜事?”李自成一時想不起,這段時間,也沒交代他什麼任務呀!

不知道不要傷害腦細胞,反正一會要見面。

李自成在小梅的服侍下,匆匆洗了臉,便去了衙的書房。

“大都督!”湯若望是少數幾個不用向李自成叩頭參拜的人。

“湯先生不必多禮,坐,”李自成自己也在主位坐了,“我剛回到西寧,湯先生急着來見,莫非有什麼要緊的事?”

“是呀,是大喜事,大都督猜猜看,誰來了西寧?”湯若望的綠眼睛離閃動着幽幽的光芒,顯然十分興奮。

“大明有八千萬人口,我一時哪能猜得到……等等,讓我想想!”李自成的腦忽地閃出一人,似乎有種心電感應似的,但這個人影模模糊糊,一時看不清。

“來人是大都督邀請的客人……”

“難道是……王徵?”李自成也不確定,安格去西安尋找他,還不到半月的時間,即便王徵肯來西寧,總要經過一番脣槍舌劍,不會這麼快動身吧?

“大都督還真說對了,”湯若望忙湊過腦袋,壓低聲音道:“王徵已經來到西寧,因大都督去了卡當城未回,故此我將他安置在教堂,大都督要不要見見他?”

既然已經來到西寧,還怕他跑了不成?

李自成略一沉思,道:“湯先生已經接觸過王徵,他對西寧的印象如何?”

“聽安格說,王徵很是吃驚,在路的時候,他對水泥大道、水泥橋讚歎不已,到了西寧,更是對西寧步槍十分驚訝,他曾說過,朝廷若是有了步槍,何愁平遼無策?”

“這樣看來,他已經知道我們是朝廷的叛軍了?”

“這個……王徵倒是沒有明說,也許他已經看出來了,只是嘴不說罷了!”

李自成只知道王徵醉心於科研,卻不知道他對大明的忠誠度如何,如果他是一名固執的人,恐怕又要費一番不小的周折。

他原本預備暫時隱瞞天命軍是叛軍的事實,如果王徵進入研究狀態,將來也許不忍放下手頭的研究工作,此加入天命軍也說不定。

現在王徵已經知道天命軍是叛軍的事實,他還會爲天命軍效命嗎?

“湯先生,以你對觀察,他能接受天命軍嗎?”

“我……無法做出判斷!”湯若望與王徵相談甚歡,那是因爲他們有着共同的目標,並願意終生爲之效命,這個目標,便是天主。

但王徵內心有什麼其它的想法,湯若望倒是不感興趣。

李自成一時苦無良策,思索片刻,還是決定先見了再說。

“湯先生,你先回去,告訴王徵,我要親自召見他,”李自成又回身道:“小米,着人隨湯先生回去,將王徵迎接過來!”

兩人離去後,李自成獨自端坐在書房內沉思,除了科研,王徵還有什麼興趣?究竟要怎樣才能打動他?

天主!王徵不是虔誠的天主教徒嗎?

稍頃,何小米回到書房,“大都督,王徵來了!”

“讓他進來吧!”李自成原本準備起身相迎,想想還是放棄了,大明的這些官嗎,倔強到幾乎形成怪癖,對他們不可太過熱情。

王徵在何小米的引領下,進入書房,他冷冷地打量着李自成,良久,遂拱起雙手,“見過大都督!”

“大膽,見了大都督竟敢不跪?”何小米大怒,右手搭在刀柄,想要拔出來嚇唬一番。

“小米,”李自成喝道:“人家是朝廷的人,不必無禮!”

“朝廷的人見了大都督……”何小米想起固關會談時,洪承疇的使者不也向大都督叩拜行禮嗎?但固關會談,並最終達成一份秘密協議,朝廷並不知曉,遂停住話頭。

“小米,不用多言,茶,”李自成目視王徵,“王先生,坐吧!”

王徵並不客道,一屁股在對面的木椅坐了,“大都督,將在下引到西寧,究竟意欲何爲?”

果然一派學究的味道,難怪在大明的官場不開!

不過,缺少官員的那一份奸猾,倒是更適合留在西寧,對付起來,也更容易些。

李自成淡然一笑,道:“聽說,王先生寫了一本書,叫《遠西器圖說錄》?”

“在下的確譯過一本西學著作,叫做《遠西器圖說錄》,如今帶在身邊,不知道這本書與大都督有什麼關係?”

“本來與本都督的確沒什麼關係,”李自成見王徵倒有幾分自負,便想殺殺他的銳氣,如果王徵的自負沒了,招降起來,纔會容易些,“本都督聽說過這本書,知道王先生與西學有研究,故此讓王先生來西寧看看。”

“來西寧看什麼?看天命軍嗎?”王徵冷聲道。

“西寧不止有天命軍,還有很多王先生沒有見過的物事,”李自成微微一笑,道:“王先生原來西寧,難道不是從固關來的?有沒有見着蘭固大道?有沒有見着蘭州黃河大橋?”

“這……”王徵頓時語塞,他第一次走過水泥大道與各個水泥橋的時候,的確非常震撼,特別是蘭州的黃河大橋,黃河寬達數十丈,而水泥橋竟然能覆蓋過去,既不影響河水正常流動和河行舟,又能便利車馬行人通行。

“王先生立志從事研究,又與西方的傳教士有過接觸,相互取長補短,”李自成的臉依然掛着和煦的微笑,“不過,說句實話,如果不是來到西寧,恐怕一輩子都見不到這些物事。”

“聽湯先生說,這些都是大都督的傑作……”王徵微閉着雙目,細細打量着李自成,像是第一眼見到似的,“大都督,這水泥大道,還有黃河大橋,究竟是如何修築的?”

“在西寧,這已經算不是最高的技術,王先生有沒有數過,蘭固大道,一共有多少座這樣的水泥橋?”李自成笑道:“不瞞王先生,本都督軍務繁忙,築橋的時候,是動動口,真正踐行的,除了湯先生,是兩名二十不到的年輕人。”

“年輕人?二十不到?”王徵驚叫起來,“這怎麼可能?”

李自成心一動,“湯先生沒有告訴你嗎?這些年輕人,也是湯先生的學生。”

“大都督專門着人向湯先生學習?”王徵如釋重負,湯若望對科學的研究,遠在他之,難怪西寧會出現這些新的物事。

李自成將王徵的神色看在眼裡,遂道:“向湯先生學習不假,不過,西寧的這些物事,連湯先生,許多也是第一次見過,王先生想過沒有,大明境內,像湯先生這樣的傳教士,不在少數,爲何獨獨西寧才能造出新的物事?”

王徵想想也是,連他畢生的心血,也只能寫在書本,並不能實際製造出來供百姓享用,連湯若望……他雖然在學識高過自己,如果說西寧的這一切,都歸功於他,恐怕也是言不符實!

“大都督,在下願聞其詳!”他對李自成的輕視,又下了一層,如果不是因爲反賊的緣故……

“這種事情,一時也說不完,”李自成含笑道:“王先生既然對研究有興趣,我們從研究說起吧!”

王徵點頭稱是,雙目一眨不眨,唯恐聽漏了一個字。

“單以掌握的知識來論,西寧的人才並不少,我們掌握了這些知識和技能,要爲百姓謀利,這纔是西寧與朝廷不一樣的地方。”

“……”

“我們用掌握的知識和技術,修築了蘭州至固關的水泥大道,並且在沿途的所有河流修築了橋樑,百姓、商賈通行,便利多了,即便是陰雨的季節,道路也是暢通無阻。”

“梅雨季節也能通行嗎?水泥究竟是什麼?”王徵實在忍不住了。

“水泥的事情,我們待會再說,而水泥大道、水泥橋,是爲了克服長陰雨季節,道路泥濘不堪,”李自成道:“除此之外,我們還生產了玻璃、香水、蒸餾酒,還有即將投產的羊毛衣、皮鞋皮衣等。”

“生產這些做什麼?”王徵心鄙視,還不是爲了自己享受?“據在下所知,西寧、隴右地區,商業並不發達,百姓手的餘錢有限,想要購買,怕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我們將這些物事生產出來,的確不是向本地的百姓出售的,”李自成微微點頭,“不過,百姓在閒暇的時間,去廠裡做工,可得得到酬勞,補貼家用,長期積累下來,百姓何愁不富?”

“啊……”王徵驚得目瞪口呆,口水都險些滴入面前的茶水杯,天命軍的事,他也知道一些,沒想到反賊還是如此關心百姓,“大都督,恕在下直言,大都督有如此悲天憫人之心,爲何不替朝廷辦事?”

第1038章 南疆北疆第58章 巴燕峽谷第345章 窩裡橫第1137章 頭骨碎裂第1094章 村鎮制度第637章 滿載而歸第1138章 沒有說謊第786章 無形的壓力第1156章 親手服侍第615章 陣前鬥法第881章 大都督李自成第838章 秘密聯絡第528章 漲價第237章 沒有虛言第681章 相互推諉第1211章 三江平原第680章 戰與和第342章 緊急訊息第50章 首戰第492章 財物清單第780章 舉火爲號第234章 一波消失,一波興起第1204章 華夏二爵第1362章 軍人不管會談第735章 夜深人靜第575章 天縱奇才第221章 野外操訓第1201章 一步到位第676章 遵義知府第278章 新思路第425章 佛祖顯靈第356章 名將第1105章 連本帶利第1339章 虛張聲勢第1188章 物資匱乏第1324章 賠償銀第1216章 銀子和糧食第214章 褪下明光鎧第800章 逼出來的妙計第308章 東征隴右(十四)第70章 偏要衝鋒陷陣第834章 二圍開封第1109章 滅族第32章 紅杏出牆第716章 各懷心事第779章 擾亂人心第1160章 並頭而睡第1051章 貿易專區第1070章 華夏一統第267章 西寧軍示弱第760章 垂頭喪氣第821章 孟家莊第663章 懷上了第9章 毆打家丁第970章 升格漢清局第92章 指揮僉事第640 左擁右抱第648章 生產成本第474章 一觸即發第1395章 禁止養馬第99章 水果樓第556章 蔑視與侮辱第928章 最溫和方式第416章 用福晉換糧食第567章 再要一個孩子第158章 兵變第966章 第一次服侍第1076章 殺戮與血性第503章 獨角戲第1392章 不能成爲戰俘第29章 遙遙在望第1074章 皇叔父攝政王第281章 沙陀寺第173章 山下來客第379章 解脫?幸福?第951章 再不錄用第429章 不平等協議(下)第639章 蹭腥第186章 流言第156章 人與人的差別第322章 東征隴右(二十八)第1338章 一母之兄弟第1374章 大潰敗第659章 啞謎第731章 看對眼第913章 天命軍的後手第940章 三院八部第886章 兩軍混戰第653章 半截手臂第1280章 大汗歸天第397章 意外重逢第7章 天然鹼第1374章 大潰敗第124章 歡喜還來不及第254章 臥房送行第260章 營地的選擇第273章 不再 糾結第583章 城外相見第378章 孤注一擲第572章 無知的羔羊
第1038章 南疆北疆第58章 巴燕峽谷第345章 窩裡橫第1137章 頭骨碎裂第1094章 村鎮制度第637章 滿載而歸第1138章 沒有說謊第786章 無形的壓力第1156章 親手服侍第615章 陣前鬥法第881章 大都督李自成第838章 秘密聯絡第528章 漲價第237章 沒有虛言第681章 相互推諉第1211章 三江平原第680章 戰與和第342章 緊急訊息第50章 首戰第492章 財物清單第780章 舉火爲號第234章 一波消失,一波興起第1204章 華夏二爵第1362章 軍人不管會談第735章 夜深人靜第575章 天縱奇才第221章 野外操訓第1201章 一步到位第676章 遵義知府第278章 新思路第425章 佛祖顯靈第356章 名將第1105章 連本帶利第1339章 虛張聲勢第1188章 物資匱乏第1324章 賠償銀第1216章 銀子和糧食第214章 褪下明光鎧第800章 逼出來的妙計第308章 東征隴右(十四)第70章 偏要衝鋒陷陣第834章 二圍開封第1109章 滅族第32章 紅杏出牆第716章 各懷心事第779章 擾亂人心第1160章 並頭而睡第1051章 貿易專區第1070章 華夏一統第267章 西寧軍示弱第760章 垂頭喪氣第821章 孟家莊第663章 懷上了第9章 毆打家丁第970章 升格漢清局第92章 指揮僉事第640 左擁右抱第648章 生產成本第474章 一觸即發第1395章 禁止養馬第99章 水果樓第556章 蔑視與侮辱第928章 最溫和方式第416章 用福晉換糧食第567章 再要一個孩子第158章 兵變第966章 第一次服侍第1076章 殺戮與血性第503章 獨角戲第1392章 不能成爲戰俘第29章 遙遙在望第1074章 皇叔父攝政王第281章 沙陀寺第173章 山下來客第379章 解脫?幸福?第951章 再不錄用第429章 不平等協議(下)第639章 蹭腥第186章 流言第156章 人與人的差別第322章 東征隴右(二十八)第1338章 一母之兄弟第1374章 大潰敗第659章 啞謎第731章 看對眼第913章 天命軍的後手第940章 三院八部第886章 兩軍混戰第653章 半截手臂第1280章 大汗歸天第397章 意外重逢第7章 天然鹼第1374章 大潰敗第124章 歡喜還來不及第254章 臥房送行第260章 營地的選擇第273章 不再 糾結第583章 城外相見第378章 孤注一擲第572章 無知的羔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