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0章 征伐江南

李自成知道,在這個時代,報紙是新鮮事物,不僅孫夢潔她們,便是朝廷的官員們,恐怕也不會明白報紙的商業運行。三寸人間

她當着四人的面,從報紙的約稿、排版、製作、印刷,到發行、銷售等,講了一個多時辰,四女雖然還是懵懵懂懂。

但孫夢潔卻是信心滿滿,她心暗笑,如果某個環節出現問題,到時候再去問皇,誰讓他是無所不能的?

李自成當晚便在永壽宮留宿,着人送陳秋蝶、穆思蓉、李淑濟回宮,但陳秋蝶死活不回去,說自己對報紙的某些方面不明白,非要當面向皇請教。

孫夢潔哭笑不得,只得看着李自成道:“皇,要不,讓怡妃妹妹留下來吧,她回到翊坤宮,一個人也是冷冷清清的……”

李自成當然不會反對,不過,當晚在孫夢潔的鳳牀,三個人好一番折騰,直到精疲力竭,方纔昏沉沉睡去。

翌日天明後,李自成沒有疲倦感,還感覺精神抖擻,他知道孫夢潔、陳秋蝶她們今日一定忙着興辦報紙的事,便讓她們多睡會,自己起牀後,讓乾清宮隨侍的小太監王廉陪着,去宮後苑跑了一段時間,直到身子微微見汗,方纔回到乾清宮。

宋玉蓮已經泡了溫茶,見李自成回來,忙遞面巾,道:“皇,現在是否用早膳?”

“嗯,端過來吧!”李自成接過面巾,在額頭擦拭一番,剛剛喝了口茶水,宋玉蓮便端着早點過來了,雖然精緻,卻只有五六樣。

李自成還算滿意,這樣不會太浪費,他隨手夾起一塊甜餅,道:“靜妃和怡妃她們來過嗎?”

“沒有!”宋玉蓮搖頭,面隱隱顯出一絲擔憂。

李自成覺得宋玉蓮有什麼話要說,便道:“玉蓮有什麼話說吧,不用憋着。”

“皇,”宋玉蓮遲疑片刻,終是道:“那老奴不知輕重說了,昨晚蝶兒又去蹭腥了吧?皇可不能由着她,要是皇后娘娘怪罪下來……”

“哈哈,”李自成喝了口茶水,調整下情緒,道:“昨晚可不能怪蝶兒,朕是與她們談正事。”

宋玉蓮氣鼓鼓地道:“正事?蝶兒能有什麼正事?”

“你很快會明白,”李自成懶得解釋一大堆,便道:“玉蓮,趁着朕用膳的時間,你讓小太監們去傳旨,朕要召見各部部長們,第四營主將李績、副將劉宗敏,嗯,還有南居益、陳名夏!”

“奴婢遵旨!”宋玉蓮行了禮,方纔退下。

李自成慢悠悠地吃着早點,又將召見的事,在腦細細地過了一遍。

李自成剛剛在東暖閣的休息了一會,小太監王廉便進來彙報:“皇,各部的大人們已經在宮外等候!”

李自成略一沉思,道:“讓人事部宋大人、農業部王大人、工商部王大人、科技部湯大人覲見。”

“奴才遵旨!”

不一會兒,四位部長入了東暖閣,參拜之後,李自成讓他們在對面坐,因爲沒有特別的事,李自成只是隨便問問,便讓他們回去。

湯若望剛剛行至宮門,卻又折了回來,道:“皇,臣主官科技部……臣建議,爲了加快科技的發展,有必要在京師組建科技高學,另外,華夏境內有不少來自西洋的傳教士,能不能將他們吸收進來,做爲教員……”

組建科技高學,自然是爲了發揮京師的影響力,向全國推廣科技成果,這正是李自成所期望的,只是自己沒有時間而已,既然湯若望有心,那交給他吧,李自成淡然道:“西洋的傳教士,願意來高學傳授科技知識嗎?”

“如果臣以皇的名義傳召,他們應該願意,”湯若望遲疑片刻,終是道:“他們不遠萬里來到華夏,爲的是傳播天主教,只要皇協助他們傳播天主教,他們一定會同意。”

原來是爲了天主教的事?李自成暗笑,這段時間,忙着建設華夏,盡然將推廣天主教的事忘了,便道:“湯愛卿,聽說這些傳教士,傳教門派五花八門,是不是這樣?”

湯若望興奮地道:“原來皇知道?的確有不少傳教士魚目混珠,想要在華夏傳揚異教,臣預備動用官府的力量,將這些人趕出華夏,免得將華夏弄得烏煙瘴氣……”

李自成點點頭,道:“華夏的確不需要許多教派,教派越多,將來容易讓華夏陷入分裂,這樣吧,你讓異教徒皈依天主教,他們實在不肯,也不用傷害,先押赴京師,甄別真正的傳教士。”

“臣遵旨!”湯若望又道:“那組建科技學院的事……”

“這事你去辦吧,藉助西寧、蘭州的經驗,一定要辦好,”李自成思索片刻,又道:“華夏京師的科技高學,應該是這個世界頂尖的高學科技高學,不怕花銀子,設法吸引最頂級的人才,包括西洋的人才。”

“臣明白,臣一定會辦成全世界一流的高學,”湯若望正要起身離開,又道:“皇,這所科技高學的名稱,是否叫‘京師科技高學’?”

李自成是要建立世界一流的大學,經過數百年,纔會有時間底蘊,便道:“清華大學,以發展科技爲主!”

“臣記住了,臣告退!”

李自成隨後召見了國防部長牛金星、第四營的主將李績、副將劉宗敏,他們纔是這次召見的重點。

三人行李後,都被賜了座,李自成淡淡地道:“牛先生可知,第五營征伐山東的結果?”

牛金星忙道:“山東戰事已經結束,第五營駐紮徐州,隨時預備南下。”

李自成點點頭,道:“依牛先生看,天命軍何日征伐江南爲宜?”

牛金星看了眼身邊的李績、劉宗敏,如何不明白李自成的心思?忙拱手道:“回皇,南明餘孽已在南京建立僞政權,時間久了,如果能安撫江南人心,必爲華夏之大患,必須儘早除之,一統華夏……”

無論南明是否成爲大患,都要儘早除之,只有一統華夏,才能集力量對付遼東的韃子,甚至向外圍擴張。

李自成不喜歡內鬥,但內鬥有時候不可避免,只有徹底推到江南的僞明餘孽,才能促進華夏的完全新生。

如果不是知道多爾袞要南下,當日該一鼓作氣,拿下南京,僞明也不會成了氣候,不過,大明都沒了,江南半壁江山又能支撐多久?

他看了眼牛金星,道:“現在的僞明,誰人爲帝?誰掌管着朝局?”

“回皇,漢清部傳回訊息,鳳陽巡撫、漕運總督史可法,起初聯合張慎言、呂大器、姜曰廣等人,欲待擁立潞王朱常淓,但鳳陽總督馬士英暗地與阮大鋮、盧九德勾結,立福王朱由崧爲帝,年號弘光,朱由崧得到手握兵權的高傑、黃得功、劉良佐、劉澤清支持,史可法只得接受了朱由崧,”牛金星道:“依臣看,現在的弘光僞政權,應該是馬士英掌管朝局,高傑、黃得功、劉良佐、劉澤清掌握外部兵權,史可法雖然威望極高,但只是跑腿的角色。”

“弘光?”李自成冷冷地道:“到了這個時候,還要內訌,弘光僞政權豈能長久?”

牛金星根本沒有將弘光僞政權放在眼,道:“皇,我們何時進兵江南?”

李自成沒有回答,卻是反問道:“還有一個左良玉,據說手握數十萬兵馬,我們也不能忽視。”

牛金星冷笑道:“左良玉不是天命軍的手下敗將嗎?他還能翻騰出什麼浪花?”

“浪花不是沒有,”李自成道:“左良玉手兵馬不少,但卻沒有成爲弘光僞政權的主將,朕擔心的是,一旦天命軍南征弘光僞政權,左良玉會在江南流竄,破壞江南的農業耕作。”

“那……”牛金星略一思索,道:“趁着左良玉尚未加入弘光僞政權,皇向他傳旨招降,像當初的吳三桂那樣……”

“僅僅招降是不夠的,弘光僞政權不會長久忽視左良玉,他們也會招降,”李自成道:“要讓左良玉看清大勢,這樣他纔不會與弘光僞政權合作,”頓了一頓,道:“牛先生,給長江水軍傳令,讓他們順江而下,另外,讓湖廣高立功的承天營,做出東進的姿態,威脅左良玉部。”

牛金星的眼,已時閃現出光芒,只要有戰鬥,他這個國防部長,便是皇面前的紅人,“臣遵旨,回去之後,臣即刻邊去傳令。”

李自成思索片刻,又道:“牛先生,大軍要出征了,回去之後,儘早準備糧草物資,特別是火器、子彈,千萬不能少了。”

“臣遵旨!”

李自成這纔看了眼李績、劉宗敏,道:“兩位將軍應該明白,這次南征,除了第五營,便是你們的第四營,怎麼樣,整頓結束了嗎?”

李績忙拱手道:“回皇,臣早準備好了,只等着皇下令。”

李自成微微頷首,道:“這次南征,或許是統一華夏的最後一戰,僞明餘孽尚有不少軍隊,又有江南的經濟支撐,切不可掉以輕心。”

“臣明白!”李績斬釘截鐵道:“兄弟們早等着這一天了。”

劉宗敏也道:“皇,從京師去徐州,還有不少路程,第四營都是步兵,牛大人在準備糧草物資的時候,兄弟們是否先行南下……”

李自成知道,劉宗敏是急不可耐了,和他的心情完全一樣,便道:“暫時不要急,等糧草、物資準備得差不多了,提前三日出發便可!”

“臣遵旨!”

第572章 無知的羔羊第756章 正襟危坐第688章 狼山第1101章 以戰養戰第923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1356章 九顆星的軍旗第455章 瞧一瞧看一看第101章 頹廢的工匠們第396章 瘋瘋癲癲第405章 新式教育第1372章 北方的強敵第1161章 腦漿迸裂第416章 用福晉換糧食第245章 女人的心思第247章 天命都督府第64章 戰馬不錯第1196章 響聲震天第1148章 深夜求見第376章 練練膽第1337章 斬了羅剎使者第1185章 建設遼寧第1216章 銀子和糧食第594章 湛藍色的焰火第766章 盲目服從第1146章 能種莊稼,真好第437章 山地炮第556章 蔑視與侮辱第229章 啃了滿嘴黃泥第136章 姐妹花第1274章 年終盤點第916章 棄城而逃第178章 身陷重圍第30章 滴血的雪夜第1340章 輕鬆破城第522章 叫天不應第325章 東征隴右(三十一)第1344章 區別對待第161章 西寧與遼東第923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823章 萌生去意第602章 民心向背第1224章 教育分兩步走第560章 月亮湖第891章 最後一次第920章 糧草被截第1349章 戰書第380章 魂飛魄散第1225章 東北海疆第1197章 固倫額駙第1006章 馬士英密會史可法第378章 孤注一擲第1169章 不要回頭第454章 銀錢和技術第925章 大明的敵人第688章 狼山第465章 關心還是欺負第122章 西寧府第685章 川黔古道第443章 工商興國第944章 兵伐京師第1237章 北京步槍第198章 撤軍第485章 有序撤退第746章 不虛此行第1288章 富民就是富國第437章 山地炮第1135章 狹長的大營第666章 招撫第322章 東征隴右(二十八)第879章 決堤放水第792章 恐懼感第295章 東征隴右(一)第368章 客官,樓上請第827章 將功折罪第40章 我們有兄弟第1387章 巨型戰艦第150章 理解上的差別第459章 剪羊毛第109章 夢寐以求第1075章 爲了你第151章 模具第481章 羊奶子溝第518章 林丹汗的福晉們第135章 理由第690章 濟南城破第633章 果然是他第562章 懷上野種第258章 話語權第230章 監軍的奏摺第370章 真正的東主第1337章 斬了羅剎使者第36章 分水嶺第491章 意外的投降文書第736章 錦上添花第686章 漢化川南第927章 黃河故地第501章 左右都尉第167章 氾濫成災第545章 鑲黃旗第600章 無一漏網
第572章 無知的羔羊第756章 正襟危坐第688章 狼山第1101章 以戰養戰第923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1356章 九顆星的軍旗第455章 瞧一瞧看一看第101章 頹廢的工匠們第396章 瘋瘋癲癲第405章 新式教育第1372章 北方的強敵第1161章 腦漿迸裂第416章 用福晉換糧食第245章 女人的心思第247章 天命都督府第64章 戰馬不錯第1196章 響聲震天第1148章 深夜求見第376章 練練膽第1337章 斬了羅剎使者第1185章 建設遼寧第1216章 銀子和糧食第594章 湛藍色的焰火第766章 盲目服從第1146章 能種莊稼,真好第437章 山地炮第556章 蔑視與侮辱第229章 啃了滿嘴黃泥第136章 姐妹花第1274章 年終盤點第916章 棄城而逃第178章 身陷重圍第30章 滴血的雪夜第1340章 輕鬆破城第522章 叫天不應第325章 東征隴右(三十一)第1344章 區別對待第161章 西寧與遼東第923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823章 萌生去意第602章 民心向背第1224章 教育分兩步走第560章 月亮湖第891章 最後一次第920章 糧草被截第1349章 戰書第380章 魂飛魄散第1225章 東北海疆第1197章 固倫額駙第1006章 馬士英密會史可法第378章 孤注一擲第1169章 不要回頭第454章 銀錢和技術第925章 大明的敵人第688章 狼山第465章 關心還是欺負第122章 西寧府第685章 川黔古道第443章 工商興國第944章 兵伐京師第1237章 北京步槍第198章 撤軍第485章 有序撤退第746章 不虛此行第1288章 富民就是富國第437章 山地炮第1135章 狹長的大營第666章 招撫第322章 東征隴右(二十八)第879章 決堤放水第792章 恐懼感第295章 東征隴右(一)第368章 客官,樓上請第827章 將功折罪第40章 我們有兄弟第1387章 巨型戰艦第150章 理解上的差別第459章 剪羊毛第109章 夢寐以求第1075章 爲了你第151章 模具第481章 羊奶子溝第518章 林丹汗的福晉們第135章 理由第690章 濟南城破第633章 果然是他第562章 懷上野種第258章 話語權第230章 監軍的奏摺第370章 真正的東主第1337章 斬了羅剎使者第36章 分水嶺第491章 意外的投降文書第736章 錦上添花第686章 漢化川南第927章 黃河故地第501章 左右都尉第167章 氾濫成災第545章 鑲黃旗第600章 無一漏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