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白市裡驛站

翌日,宋帶着三個千戶的士兵,隨張令去收復龍洞、二郎、佛圖三關,如果一切如張令所說,順帶着將重慶府也一併收了。!

李自成閒來無事,便找來幾名熟悉地形的戰俘,打探重慶府周圍的地形。

從戰俘的口,對照行軍地圖,李自成方纔弄清了現在的重慶府。

與後世不同,重慶府並沒有輻射到長江以南,而是完全在長江以北。

嘉陵江南下與長江合流的時候,被山勢所阻,幾乎直線拐向東方,恰好與斜斜地流向東北方的長江合流,兩江之間,出現一個狹長的東西向半島狀陸地,重慶在這個半島的最東段,東、北、南三面環水,只有西面與陸地相連。

自重慶府向西,便是佛圖關,地勢險竣,兩側環水,三面懸崖,實爲咽喉扼要之地,只要守住佛圖關,能保重慶府無恙。

佛圖關再向西,便是二郎關和龍洞關,三關牢牢地護衛着重慶府,除了水道,從西面的陸路入重慶,必經過三關。

李自成不覺啞然失笑,難怪重慶有“山城”之稱謂,果然坐落在嶙峋的山勢當!

更要命的是,重慶不僅坐落在山勢,還是三面環水,這樣的重慶,交通能通暢嗎?

李自成原先的計劃,是要在四川打造“成都——重慶”雙核,發展整個成都平原的經濟,但現在看來,重慶的交通狀況顯然不如人意,沒有交通保障,重慶只能是一個相對封閉的城市。

不行,必須破除重慶外圍的三關,修築通往成都的的大道!

從戰俘的口,李自成得知,成都與重慶之間,有“成渝”古道,這條古道位於嘉陵江的西側支流涪江西岸,天命軍從成都南下的時候,走的是更西面的岷江與沱江沿岸,所以李自成並沒有實際看到這條古道。

從行軍地圖,李自成可以看到,成渝古道雖然較曲折,但選址應該不錯,沿途經過多處縣城,從成都府東門出發後,越過龍泉山,便是簡州,然後直線向東,進入潼川府的樂至、遂寧二縣,進入涪江西岸,路隨江走,離開涪江的時候,便已經是重慶府的地界,由安居、銅梁、璧山縣城穿過,最後過龍洞、二郎、佛圖三關,到達重慶府。

在穿越梁山、縉雲山的時候,山口都有縣城,不知道是先有路,還是先有城。

這條古道一直在使用,沿途一共有十一座驛站,其最靠近重慶府的,便是龍洞關和梁山以西的白市裡,距離重慶六十里,腳步稍快些,恰好是一日路程。

李自成的目光久久定在行軍地圖,思索良久,還是決定將擴建成渝古道,將成都與重慶聯絡起來,在無法進行大規模勘測的時候,還是沿用古道爲好,這是附近百姓數千年時間開闢出來的,已經考慮到了通行的便利和沿途的補給。

午後,李自成帶着親兵,趕往重慶府,李過派出一個千戶的騎兵隨行,他原本要隨着李自成通行,但考慮到宋已經去了重慶,大營出沒有主將,李自成便留下李過,命他臨時掌管大營處的騎兵和所有的步兵。

從江津縣趕往重慶府,最捷徑的路程,便是沿着長江東北向而行,但李自成特意繞了點路,先是向北,越過璧山後,進入白市裡。

李自成從南面而來,去往重慶,原本不需要穿越白市裡,但這是成渝古道的最後一座驛站,他有心去考察一番,當日便在南側立下大營,自己帶着一個小旗的親兵,前往白市裡長街。

白市裡,只有一條南北方向的街道,兩三里路長,一條青石板路穿場而過,街道兩旁,不僅有驛站,還有民房和一些商鋪。

李自成騎着馬,不一會兒從南跑到北,一眼看去,還是民房較多,商鋪零星地夾雜於民房之,也沒有特別大的商鋪引起他們的注意。

商鋪都是土牆細瓦,但民房差不多都是茅草屋,貧富與否,很容易區分。

李自成返身回到驛站,想要看看驛站內部是什麼樣子,到了這個節點,又是如何維持運轉的。

一名衣着破爛、約莫三十模樣的男子迎了來,低垂着腦袋,“軍爺是要打尖還是住宿?”

“奧?驛站不是專爲……像我們這樣,不是官府的人,也可以住驛站嗎?”李自成以前便是寧夏驛站的驛卒,知道驛站只負責接送官府的人,或是替官府傳遞訊息,別人是給錢,驛站也不會接待。

“只要有路引行,”那驛卒壓低聲音道:“不瞞軍爺,我們已經半年多沒有發過餉銀了,驛站的人大部分跑了,如今只剩下兩人,爲了生存,我們當旅店,只要給銀子,我們接待!”

李自成點點頭,朝廷支出嚴重不足,便是最緊要的軍餉,都是常常欠缺,何況是驛站,他當日被裁撤,是朝廷爲了節省銀子。

不過,天命軍來到重慶,這白市裡即將爲天命軍接管了,再這麼半死不活的樣子也不好,他要強化“成渝古道”,方便成都、重慶兩地聯繫,驛站還是必不可少,如果荒廢了,沿途的客商去何處休息?

如果由官府爲過往的官員、客戶買單,似乎也不合適,既要讓驛站保留下來,又不會增加官府的負擔……

李自成心計議已定,後世的歷史,沒有這檔子事,成都和重慶之間,並非荒蕪的不毛之地,完全可以交給商戶去經營,不但不用投入,還可以徵收賦稅!

他下了戰馬,將馬繮一丟,那人忙接過去,“軍爺,小人可以代行餵馬,但需要收取銀子……”

“銀子不會少你的,”李自成讓親兵們都下了馬,進入大廳,大廳內空蕩蕩的,一個顧客都沒有,不僅皺起眉頭,“今兒怎的如此蕭條?”

“白市裡原本蕭條,”那驛卒正牽着馬向後院走,聞言道:“最近又是鬧兵患……”看了李自成身怪異的軍服,趕忙住了口。

李自成哈哈一笑,道:“兵患?你錯了,我們的確是兵,但我們絕對不會騷擾百姓,不但不會騷擾,還會幫助百姓,你們不用怕,先預備飯食,再讓驛丞過來,我有話說。”

“是,是!”那驛卒忙牽着戰馬,入了後院。

稍頃,一名同樣三十模樣的男子,從後院出來了,向着李自成一拱手,“軍爺,你找小人?”

“你是這裡的驛丞?”李自成打量着他,除了眸子清澈,整個人和普通百姓沒有兩樣,身青灰色的短褂,腰間繫着一條黑色的布帶,寬筒長褲,膝蓋處還有兩塊補丁。

“小人是這裡的驛丞木樓,不知軍爺……”木樓躬着腰,一副謙恭的樣子。

“木樓?”李自成向對面的木椅一指,坐吧!

“在軍爺面前,小人哪敢坐?”木樓恬着臉笑,“軍爺有什麼話,只管吩咐!”

“讓你坐坐,囉嗦什麼?”何小米把眼一瞪,右手不自覺按在刀柄。

木樓吃了一驚,雙腿一軟,跌坐在木椅,他不敢看可小米,只是巴巴地望着李自成。

李自成擺擺手,讓何小米下去,“木樓不用緊張,小米不會傷害你的,坐下說話吧。”

“軍爺?”木樓雖是落了座,卻還是十分緊張,但李自成的身邊,還有十餘名帶刀的親兵,他連逃跑都不敢。

李自成含笑道:“木樓,我且問你,你們經營驛站,需要交利潤嗎?”

“這……”木樓遲疑一會,見李自成的目光一直逼視着他,雖然軟和,卻是十分攝人,忙道:“不瞞客官,最近這幾個月,也沒人來問小人要利潤,或許是知道驛站收入微薄……”

“依靠驛站,你們兩人能維持生計嗎?”

“不能,”木樓道:“不敢欺瞞軍爺,小人尚有家眷要吃飯,連小人身這身衣服……”他低頭看着膝蓋的補丁,訕訕一笑。

“奧,那要是再給你增加二十畝良田呢?”李自成笑道:“蜀地富庶,二十畝良田應該可以養家餬口吧?”

“二十畝?”木樓的雙目頓時放光,目光盯着李自成,從頭頂的氈帽,一直看到腿的迷彩褲,“軍爺不是拿小人開心吧?”

“你看我像拿你開心的樣子嗎?”李自成淡淡笑道:“我是天命軍的大都督李自成!”

“天命軍?大都督?”木樓的雙目斂去光彩,喃喃地道,他似乎不知道天命軍的事。

“木樓也許不知道,”李自成道:“最近的兵患,便是天命軍入川,不過,天命軍是不會傷害百姓的,天命軍是要拯救百姓,讓所有的百姓有日子過,成都、重慶已經歸降了天命軍。”

“啊……”木樓頓時張大嘴巴,一時合不攏。

“你不用害怕,我剛纔也說了,天命軍不會爲難百姓,”李自成道:“白市裡的這塊驛站,我無償劃撥給你,一會簽署地契房契,由你們二人共同經營,不久之後,官府也會給你們分發土地,只要你們依律納稅,日子總會好起來。”

“小人……小人謝過大都督!”木樓忙叩拜在地。

“起身吧,不用多禮!”李自成笑道:“我還有個條件,若是天命軍需要通過驛站傳送訊息,你必須無條件協助。”

“那是自然,”木樓拱起手,道:“只要天命軍一聲令下,小人是赴湯蹈火,也是在所不惜!”

“哈哈,”李自成用手指着木樓的腦袋,不覺大笑,最後卻道:“在‘成渝古道’,這樣的驛站還有多少?”

“回大都督,居小人所知,成都與重慶之間,這樣的驛站,一共有十一座,白市裡距離重慶府不過一日的路程,其餘的十座驛站,和白市裡也差不多,驛卒多半逃亡……”

“逃亡的人,不用回來了,”李自成道:“依然留在驛站的人,才能接管驛站。

第306章 東征隴右(十二)第1347章 黑白通殺第1357章 華夏海軍第232章 西寧軍有魔法第1393章 氣勢如山第932章 秦王歸順第561章 官兵與盜賊之間第807章 人在獄中第540章 新城新貌第228章 奇特的地形第1389章 風捲殘雲第25章 了斷第278章 新思路第75章 重大決定第652章 皇權第1179章 四面合圍第815章 旱情是騙局第1208章 右翼三旗第940章 三院八部第622章 一騎絕塵第39章 三兄弟與蒙古兵的故事第1070章 華夏一統第1354章 堅決殲滅第459章 剪羊毛第601章 竊竊私語第687章 責罰第353章 混合作戰第701章 裡甲制度第1094章 村鎮制度第443章 工商興國第20章 獵物第948章 裡應外合第289章 想岔了第777章 接近崩潰第1022章 新技術第641章 國破山河在第11章 監牢是今後的歸宿第987章 火器的疑惑第1337章 斬了羅剎使者第693章 金蟬脫殼第1339章 虛張聲勢第636章 各自罷兵第886章 兩軍混戰第1274章 年終盤點第878章 未雨綢繆第122章 西寧府第1386章 海星伯爵第889章 合兵爲營第445章 特殊的羶味第1322章 數十年後第308章 東征隴右(十四)第721章 大字不識第749章 隨風而動第1396章 大結局第574章 要挾第677章 要挾第955章 滿清使者第410章 夢魘第1065章 金屬子彈第1143章 多長心眼第1358章 通航稅第672章 攪局的韃子第1059章 《友好通商條約》第1161章 腦漿迸裂第1318章 圖魯拜琥第1189章 科爾沁人第1141章 當道者死第1358章 通航稅第1340章 輕鬆破城第138章 知府做媒第964章 太監和宮女們第214章 褪下明光鎧第60章 看不見的敵人第681章 相互推諉第396章 瘋瘋癲癲第237章 沒有虛言第676章 遵義知府第638章 婢子不怕第724章 金鐘寨第17章 採藥第118章 分界線第266章 保護麥力幹第667章 攘外安內第1368章 賠償款第512章 一舉兩得第870章 大戰場第446章 一句話引發的爭議第980章 一番心意第359章 山丹水大橋第609章 心思第346章 誘敵深入第309章 東征隴右(十五)第284章 龍骨木第176章 矛盾與問題第34章 血腥味第1252章 又是藏人第1254章 孟艮府第633章 果然是他第258章 話語權第1238章 學習三日
第306章 東征隴右(十二)第1347章 黑白通殺第1357章 華夏海軍第232章 西寧軍有魔法第1393章 氣勢如山第932章 秦王歸順第561章 官兵與盜賊之間第807章 人在獄中第540章 新城新貌第228章 奇特的地形第1389章 風捲殘雲第25章 了斷第278章 新思路第75章 重大決定第652章 皇權第1179章 四面合圍第815章 旱情是騙局第1208章 右翼三旗第940章 三院八部第622章 一騎絕塵第39章 三兄弟與蒙古兵的故事第1070章 華夏一統第1354章 堅決殲滅第459章 剪羊毛第601章 竊竊私語第687章 責罰第353章 混合作戰第701章 裡甲制度第1094章 村鎮制度第443章 工商興國第20章 獵物第948章 裡應外合第289章 想岔了第777章 接近崩潰第1022章 新技術第641章 國破山河在第11章 監牢是今後的歸宿第987章 火器的疑惑第1337章 斬了羅剎使者第693章 金蟬脫殼第1339章 虛張聲勢第636章 各自罷兵第886章 兩軍混戰第1274章 年終盤點第878章 未雨綢繆第122章 西寧府第1386章 海星伯爵第889章 合兵爲營第445章 特殊的羶味第1322章 數十年後第308章 東征隴右(十四)第721章 大字不識第749章 隨風而動第1396章 大結局第574章 要挾第677章 要挾第955章 滿清使者第410章 夢魘第1065章 金屬子彈第1143章 多長心眼第1358章 通航稅第672章 攪局的韃子第1059章 《友好通商條約》第1161章 腦漿迸裂第1318章 圖魯拜琥第1189章 科爾沁人第1141章 當道者死第1358章 通航稅第1340章 輕鬆破城第138章 知府做媒第964章 太監和宮女們第214章 褪下明光鎧第60章 看不見的敵人第681章 相互推諉第396章 瘋瘋癲癲第237章 沒有虛言第676章 遵義知府第638章 婢子不怕第724章 金鐘寨第17章 採藥第118章 分界線第266章 保護麥力幹第667章 攘外安內第1368章 賠償款第512章 一舉兩得第870章 大戰場第446章 一句話引發的爭議第980章 一番心意第359章 山丹水大橋第609章 心思第346章 誘敵深入第309章 東征隴右(十五)第284章 龍骨木第176章 矛盾與問題第34章 血腥味第1252章 又是藏人第1254章 孟艮府第633章 果然是他第258章 話語權第1238章 學習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