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3章 一鍋粥

李自成用目光送走南海艦隊後,當晚便在廈門城留宿,他要近,在第一時間等到南海艦隊的訊息。請百度搜索()

天色未亮,李自成被驚醒,反正睡不着了,索性坐起來,拉棉被,半靠在牀頭,心想着南海艦隊可能的戰況。

周清柔被李自成弄醒,揉了揉睡眼,嗔了李自成,“皇,天色未亮,奴婢還困着呢!”

李自成將棉被向周清柔的身裹了裹,“清柔再睡會,朕習慣了早起!”

“皇又要起牀跑步嗎?”周清柔打個長長的哈欠,忙用小手掩住口,喃喃地道:“這是在廈門,又不用朝會……”

李自成心一驚,這要是回到京師,每日都要朝會,天不亮便要早起,將時間消耗在沒有多少實際作用的朝會……

他伸出手,在周清柔光潔的臉蛋撫了撫,“清柔希望回到京師嗎?”

“奴婢不知道,”周清柔微微閉雙目,向李自成的大腿邊靠了靠,擠在一起更暖和,“奴婢最大的願望,便是永遠與皇在一起!”

永遠在一起是不可能的,自己喜歡出征,連皇后高桂英都不能永遠與自己在一起……

李自成的思索,忽地轉到京師的皇宮,除了高桂英,還有李娜、孫夢潔、陳秋蝶她們,當時在京的時候,讓孫夢潔她們創辦了《清水報》,不知道辦得怎麼樣了,可曾對外公開發行?

還有李峰、李鬆他們……

他忽地發現,自己一向熱衷於國事,特別是征伐,對家人關心太少,如果不是周清柔現在說起,離京這麼長時間,從來沒想過家的妻兒!

工作與家庭,難道不能兼顧?

是否每一個皇帝,親情都會常人淡漠一些?

李自成的嘴角,忽地顯出一絲微笑,做大事者,便不能在乎小節,便是夢想到妻兒,對他們來說,又有何用?

還不如見面的時候,多關心關心他們……

“皇在想什麼呢?”周清柔見李自成沒有說話,睜眼一看,正好看到他嘴角的笑容,“皇想到什麼高興的事了,能告訴奴婢嗎?”

李自成恢復神智,大手伸進被底,在周清柔光潔的小腹一摸,道:“朕在想,清柔啥時給朕生個大胖小子,不知道胖小子像朕多一些,還是像清柔多一些……”

“皇壞……”周清柔護羞,身子一滾,避過李自成的大手,卻還是忍不住,回首道:“皇是希望奴婢生個皇子,還是公主?”

“都一樣,”李自成笑道:“只要是清柔生的孩子,朕都喜歡!”

周清柔的面,又羞又喜,沉默片刻,悠悠嘆口氣,“奴婢也想爲皇生個孩子……”

“別急,孩子總會有的!”李自成感覺到周清柔的失落,反而安慰起來,“趁着這段時間空閒,朕晚多花些氣力,儘快讓清柔懷。”

周清柔小心“嗯”了一聲,不知不覺又向李自成的身邊靠了些。

李自成與周清柔調笑一會,天色已經亮了,他在周清柔的服侍下穿衣起牀,帶着何小米等人,去城內的操訓場跑了一段,直至身子微微見汗,方纔回來。

周清柔不但泡了香茗,還借用了衙門的炊具做了早點,看到李自成回來,忙小鳥依人般端着熱水迎過來,侍候李自成漱洗。

李自成漱洗完畢,將面巾一扔,不覺伸個懶腰。

“誰讓皇早起?”周清柔含羞一笑,道:“皇是先用茶,還是先用早膳?”

李自成拍拍周清柔的臉蛋,笑道:“清柔越來越能幹了,朕已經聞道早點的香味,還是用膳吧!”

“奴婢遵旨!”周清柔端着用過的溫水,將身一扭,快步出去了。

李自成還在用膳,何小米便傳來訊息。

訊息不是他最期望的南海艦隊傳過來的,而是第四營的主將李績着人送來的。

第四營與第九營合力拿下了廣州,除了海的瓊州府,以及最西面的廉州府,整個廣東,已經盡屬華夏……

廣東省沒有什麼劇烈的戰鬥,絕大部分官員都是主動開城納降,暫時都是留任,等待朝廷的最後任命;

李績還着人前來問詢,第四營與第九營,接下來是攻打廣西,還是貴州?

李自成將訊息收起,快速用過早膳。

正好等待南海艦隊的訊息,閒得無聊,便展開行軍地圖,仔細查看起來。

江西、福建、廣東先後歸屬華夏之後,原先大明的南北十五省,現在只剩下廣西、貴州和雲南三省了。

這三個省份,都屬於西南的蠻荒之地,漢人在數量並不佔據優勢,又是深山、高原地形,歷來都是羈押性質,多是任用當地的頭人管理地方政務,甚至連稅收都交給地方,基本是“土司制度”,土司掌握着地方的政務、軍事、財政大權,名義屬於大明,日常年份象徵性交一些賦稅。

如果遇災年,都是大明朝廷供養着地方。

一旦土司覺得自己的腰板子硬了,會起兵叛亂,公然要求獨立。

大明朝廷雖然向當地派過不少流官,但這些流官最多是土司的副手,並不掌握實權,更沒有兵權,甚至自己的性命都掌握在土司的手,指望流官監督土司,實際根本不現實。

誰讓朝廷在當地沒有真正的駐軍呢?

朝廷有力量解決土司問題,也不會容忍土司們存在了,如果朝廷沒有足夠的軍事和財政的力量解決土司問題,幾個連性命都掌握在土司手的官,難道能監督土司?

紙糊的窗戶,裡外都是亮堂堂,大明朝廷明白,當地的土司更是明白!

數百年下來,除了少數土司因爲造反,被大明朝廷鎮壓後砍了腦袋,地方“改土歸流”,趁機消滅了土司,絕大部分地區,朝廷已經喪失了控制的力量,土司的勢力越來越大,根本不會將大明朝廷放在眼。

朝廷爲了對付北方的邊患,對南方的土司一忍再忍,甚至撤走了所有的流官。

南方的局面,越發難以收拾。

到了崇禎年間,在昆明鎮守了二百餘年的沐氏家族,也是漸漸壓不住當地的土司。

大明立國以來,北方的邊患、國患層出不窮,先是蒙古各部,然後是從蒙古人分出去的瓦剌人,最後是遼東的韃子!

李自成心想,如果不是北方的這些禍患,以洪武、永樂的強勢,會不會將南方的土司收拾了?

沒有如果,大明留給華夏的,不僅是內亂,更有外患,還有像雲南、貴州、廣西這樣的屬地,丟了可惜,將來還會留下罵名,收下來又可能消化不良……

當日天命軍征伐湖廣的時候,遇了一直流竄作戰的“八大王”張獻忠,威逼、利誘之下,將張獻忠的數十萬人趕去雲貴。

一者是防備張獻忠禍亂江南,二者,是讓張獻忠利用手的屠刀,去雲貴高原去開拓漢地……

現在的雲貴,沐氏家族、地方土司、張獻忠、天命軍的第八營,四方勢力在當地角逐,恐怕亂成一鍋粥了。

有張獻忠在當地攪局,可以大大削弱土司的力量,至少漢人在當地有了立錐之地,不像沐氏家族,對土司只有懷恩,卻不能施威……

雲貴亂了沒什麼關係,這地方本身沒什麼經濟基礎,原本貧瘠,亂了纔好,經過殺戮、戰亂之後,百姓纔會想着安定,那些心懷不軌、火取慄的人,恐怕死得差不多了。

張獻忠不是喜歡屠殺嗎?

大亂之後,纔會有大治!

雲貴亂過一段時間,恰好天命軍騰出手來,或許贏得大治的機會!

廣西的情形簡單多了,又是緊鄰廣東、湖廣,倒是可以先行拿下,然後……然後先行歸化當地的異族,像四川、青海、甘肅那樣,“改土歸流”還要徹底,一勞永逸!

等到當地的百姓安撫得差不多了,華夏的工業化,也該進入廣西的地界了吧?

百姓只要能過好日子,誰還記得自己原先是什麼民族?連語言字都沒了……

李自成暫時忘記了東番島的事,嘴角也是露出笑容。

這個時代,沒有“人權”,沒有國際組織的監督,“叢林法則”更加盛行,如果趁着時代的機會,將華夏變成單一的民族,算不算是對華夏最大的貢獻?

當年對雲貴的佈局,現在快要到收穫季節了吧?

土司、沐氏家族都是要消滅的,張獻忠怎麼辦?是讓張獻忠歸順華夏,還是讓他繼續爲華夏做些貢獻?

李自成閉雙目,思索了很久,最後給李績回了信:拿下廣西,陳兵雲貴邊界,相機而動,配合第八營!

回信極爲簡短,如何配合第八營,李自成並沒有明說,靠李績自己去理解了。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說多了也沒用,戰場形勢瞬息萬變,千里之外的人,哪怕是皇,也無法掌控局勢的發展。

不過,想到第四營、第八營、第九營可能在雲貴碰面,將來可能遇軍隊的協調問題,在回信的時候,另外傳出密旨:在雲貴戰場,第八營、第九營都受李績節制。

還有一點,是兌現當時的承諾。

當日左良玉歸順天命軍的時候,知道自己得罪過天命軍和李自成,自己完全放棄了想法,只是爲兒子左夢庚求個前程。

李自成當時答應他,一旦第九營協助第四營南下,拿下廣東省,可以給左夢庚封爵,現在廣東省基本已經歸順了華夏,是該兌現承諾的時候了。

這個爵位,主要是看在左良玉全軍歸順的份,左夢庚本人的軍功並不大,所以,爵位不能太低,但也不能太高。

李自成思索片刻,決定敕封左夢庚爲寧南伯,封爵的詔書,連同軍令一同傳至前線。

第1265章 西海岸第1335章 西南門戶第1301章 會安碼頭第912章 不做他想第387章 精神戰法第1189章 科爾沁人第1341章 戴罪立功第1345章 除惡務盡第1064章 不上朝第1298章 計時開始第115章 新的計劃第1378章 孤軍深入第1110章 斬首行動第815章 旱情是騙局第1379章 錫蘭島第1002章 責任第1357章 華夏海軍第42章 水桶法則第457章 明爭暗鬥第504章 遺腹子第664章 解甲歸田第1254章 孟艮府第499章 生命垂危第1097章 喀喇沁人第843章 汪喬年的心思第1004章 只有投降第195章 比拼消耗第 1321章 南原省第1303章 會安知縣第1267章 原來是熟人第704章 官逼纔會民反第850章 失落第189章 大量生產第87章 逃兵第580章 重新起航第1368章 賠償款第100章 保底月票第1332章 做好現在第1082章 千里立府第959章 秘密會談第68章 合練第608章 四川巡撫第1383章 每個時辰第971章 《反貪律》第1028章 左良玉歸順第1173章 兩個選擇第109章 夢寐以求第1014章 秦淮八豔第172章 開刀第1140章 與韃子拼命,值!第822章 向北撤退第302章 東征隴右(八)第1344章 區別對待第1191章 郭爾羅斯人第406章 林丹汗突襲卡當城第159章 苦水灣第463章 視角轉換第221章 野外操訓第418章 達魯花赤第596章 川北門戶第1322章 數十年後第159章 苦水灣第583章 城外相見第544章 女真使者第947章 殲滅第314章 東征隴右(二十)第104章 五號牀單第537章 天機不可泄露第1305章 廣中廣南第703章 家中無人第590章 自然死亡第908章 大戰在即第47章 察哈爾部的無奈第1247章 沒有永久的王朝第546章 遲疑不決第145章 穆氏的女兒第352章 槍聲密集第1243章 靖國公第758章 隱隱擔心第459章 剪羊毛第1086章 風燭殘年第922章 改元順治第505章 擔憂第1132章 狡猾的多爾袞第286章 家人第16章 壺蘆山裡的人家第732章 白首不分離第393章 陣前交會第25章 了斷第1127章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第1175章 韃子女人第1289章 一盤大棋第1364章 邀請破城第234章 一波消失,一波興起第1366章 打起來了第982章 誰誤會了第1049章 最大利益第59章 失蹤的士兵第1343章 黑山派與白山派第808章 羅汝才北上
第1265章 西海岸第1335章 西南門戶第1301章 會安碼頭第912章 不做他想第387章 精神戰法第1189章 科爾沁人第1341章 戴罪立功第1345章 除惡務盡第1064章 不上朝第1298章 計時開始第115章 新的計劃第1378章 孤軍深入第1110章 斬首行動第815章 旱情是騙局第1379章 錫蘭島第1002章 責任第1357章 華夏海軍第42章 水桶法則第457章 明爭暗鬥第504章 遺腹子第664章 解甲歸田第1254章 孟艮府第499章 生命垂危第1097章 喀喇沁人第843章 汪喬年的心思第1004章 只有投降第195章 比拼消耗第 1321章 南原省第1303章 會安知縣第1267章 原來是熟人第704章 官逼纔會民反第850章 失落第189章 大量生產第87章 逃兵第580章 重新起航第1368章 賠償款第100章 保底月票第1332章 做好現在第1082章 千里立府第959章 秘密會談第68章 合練第608章 四川巡撫第1383章 每個時辰第971章 《反貪律》第1028章 左良玉歸順第1173章 兩個選擇第109章 夢寐以求第1014章 秦淮八豔第172章 開刀第1140章 與韃子拼命,值!第822章 向北撤退第302章 東征隴右(八)第1344章 區別對待第1191章 郭爾羅斯人第406章 林丹汗突襲卡當城第159章 苦水灣第463章 視角轉換第221章 野外操訓第418章 達魯花赤第596章 川北門戶第1322章 數十年後第159章 苦水灣第583章 城外相見第544章 女真使者第947章 殲滅第314章 東征隴右(二十)第104章 五號牀單第537章 天機不可泄露第1305章 廣中廣南第703章 家中無人第590章 自然死亡第908章 大戰在即第47章 察哈爾部的無奈第1247章 沒有永久的王朝第546章 遲疑不決第145章 穆氏的女兒第352章 槍聲密集第1243章 靖國公第758章 隱隱擔心第459章 剪羊毛第1086章 風燭殘年第922章 改元順治第505章 擔憂第1132章 狡猾的多爾袞第286章 家人第16章 壺蘆山裡的人家第732章 白首不分離第393章 陣前交會第25章 了斷第1127章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第1175章 韃子女人第1289章 一盤大棋第1364章 邀請破城第234章 一波消失,一波興起第1366章 打起來了第982章 誰誤會了第1049章 最大利益第59章 失蹤的士兵第1343章 黑山派與白山派第808章 羅汝才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