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將蒸汽機的事,向王徵交代清楚了,心落下了一大塊石頭,即便王徵不能在有生之年研製成功,後人也可以尋着的他的足跡繼續前進,李自成不信了,自己起步早得多,難道功虧一簣,讓那個瓦特先一步將真正實用的蒸汽機制造出來?
回到大都督府,他去了一趟書房,預備將各地傳來的訊息瀏覽一遍,然後回去吃飯睡覺,趁着朝廷忽視天命軍的時候,好好在家多造幾個小人,讓夫人們不至於太過閒悶。 !
訊息有很多,李自成瀏覽一遍之後,便按照以前的習慣進行歸類,但有一份訊息,引起了他的重視。
訊息是宋從漢傳過來的,實際是一份軍報:
新任四川巡撫傅宗龍、監軍邵捷春、總兵羅尚,帶着兩萬士兵從湖廣出發,沿着漢水西侵漢,欲待轉漢南下四川,被第七營、第二營聯兵擊敗,軍士傷亡近萬,已經退回湖廣!
李自成拿着這份訊息,久久沒有歸檔。
第二營、第七營的兵力,與傅宗龍的士兵人數相當,擊敗他們,也是情理之的事情,算不得多大的功績。
傅宗龍、邵捷春、羅尚是朝廷任命的四川武官員,不但吃了敗仗,連四川都去不了,這不但是給他們個人,也是給朝廷一個響亮的耳光!
耳光打得是過癮,但接下來呢?
傅宗龍在漢吃了天命軍的閉門羹,絕對不會善罷甘休,至少他要回去找他的主人——朝廷!
朝廷一旦知道了天命軍的實力與現狀,絕對不會等閒視之,天命軍與朝廷之間的大戰,可能要提前演。
李自成並不怕打仗,從決定南下巴蜀的那一日開始,他在等着這場戰爭了,從四川回到蘭州,在積極擴軍備戰。
但他還是希望戰爭晚一些到來,火器局已經開足了馬力,但步槍的生產速度,還有生鐵是生產速度,遠遠達不到他心最低要求。
他自信天命軍的戰鬥力強於明軍,但在一場大戰面前,士兵的人數也是十分重要,南下西川的時候,天命軍的兩個營,根本不夠用,他不得不臨時武裝了一批降兵,加水軍,降兵的人數達到兩萬五千,足足是天命軍數量的兩倍半!
如果沒有這些降兵,即便能打下四川,也是無法充分佔領,並向成都盆地的外圍擴張。
傅宗龍離開漢之後,朝廷的大軍什麼時間再來,李自成無法替朱由檢做主,但他必須做好準備,隨時迎接明軍的大舉進犯!
天快要黑的時候,李自成終於離開書房,他立即讓何小米傳出三條軍令:
一、駐紮西寧的周賓,加快新兵的操訓,同時爲西寧城內操訓五千輔兵,必要的時候,讓輔兵守城;
二、沈道立即徵調十個千戶的預備役士兵,分做兩個團,分別歸入第六營馬有水部、第三營秦大年部,士兵暫時在蘭州操訓,待操訓結束,分別趕赴固關、靖遠縣,正式歸隊;
三、火器局要不屑一切代價,加快火器的生產速度,創造條件讓新兵們拿到步槍、山地炮,儘快進行操訓。
從書房回家,不過半里之遙,李自成足足走了半柱香的時間,他一直在思索,還有什麼遺漏的地方,最後總算找出了一處:水軍!
周坤的水軍,駐守着自重慶至巫山的數百里水域,又要防備東面的湖廣、南面的雲貴,兵力才五千餘人,實在太少。
李自成再次讓親兵去飛鴿傳書,讓水軍在擴充五個千戶,組建第二團,周坤爲水軍遊擊將軍,兼第一團團長!
一切安排妥當,李自成方纔綻開笑顏,回到後院。
楊嗣昌接到傅宗龍兵敗的訊息,已經是三月份了,朝廷在四川連着敗給天命軍,讓他暗暗吃驚。
包括高迎祥、張獻忠在內,所有的流寇都是避實虛,官兵來了他們跑,然後去官兵守備薄弱的地方劫掠一番,所以被稱爲“流寇”。
天命軍顯然與這些流寇不一樣,在四川劫掠了最肥的蜀王府之後,竟然沒有流竄,而是將四川當做家了……
難道天命軍要割據四川?
四川盆地被羣山包圍,一直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所以很容易建立割據,漢代高祖是從四川起家的,三國時代,先祖劉備也是割據四川……
傅宗龍雖是四川巡撫,卻連四川的大門都進不去!
楊嗣昌知道,憑着傅宗龍手下的那些殘兵,收回四川已經不現實,但他的手,已經派不出一兵一卒了。
重兵都在湖廣、河南剿匪,眼看着大功將成,此刻如果將軍隊調往四川,不但這一年多的心血白費,皇也會饒不了他!對朝廷來說來說,現在最重要的湖廣的張獻忠、羅汝才,他們纔是“十面張”的主角。
眼看着大事將成,誰知道出了天命軍……
楊嗣昌不敢將四川的事告訴皇,他唯一的辦法,是先剿滅湖廣張獻忠之流,然後集力量,一舉拿下四川。
他原先反對招撫流寇,但這一刻,他倒是希望,熊燦能儘快招撫湖廣的主要流寇張獻忠、羅汝才,最好今日傳來喜訊!
重壓之下,楊嗣昌終於想到對策,他以兵部的名義,一連發出三份訊息:
第一份是給傅宗龍的,在訊息,楊嗣昌讓他暫時駐紮湖廣,等候朝廷的進一步的指示,同時緊守丹水,防備四川的流寇東出湖廣;
第二份訊息,自然是給熊燦的,在這份訊息,楊嗣昌一反常態,指示熊燦按照皇的指示,不惜一切手段,儘快招撫張獻忠、羅汝才!
第三份訊息,楊嗣昌沒有發出去,他親自找到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讓他火速派出大批人手,去四川調查天命軍的來龍去脈,以及天命軍的下一步動向。
遠在襄陽的熊燦,並不知道楊嗣昌的心思,但楊嗣昌忽然轉變態度,支持招撫流寇,倒是一件好事,至少他不會夾在皇和楊嗣昌之間左右爲難了。
熊燦立即增加大量遊騎,在張獻忠、羅汝才部士兵出沒的地方張貼標語,甚至直接喊話:只要他們願意接受招撫,什麼條件都可以談!
羅汝纔得到訊息,他嗤之以鼻,朝廷是給官當,也不如現在逍遙,鑽山溝不假,但身邊好歹圍着數十美女,現在這樣,天王老子第一,又有美女伺候,神仙大抵也會羨慕吧?
但張獻忠在山溝鑽得久了,糧草嚴重匱乏,山無法找到大軍的糧食,便派人試探着與熊燦接觸。
這一接觸,讓張獻忠嚇了一跳,他提出的三個條件,熊燦根本沒有還價,全部答應了。
張獻忠懷疑有詐,根本不敢走出深山,派出另一撥使者,繼續與熊燦商談,但使者帶回熊燦的話,聽起來更不像真的:
朝廷相信張獻忠的忠心,士兵不用繳械、解散,暫時駐紮谷城,隨時準備爲朝廷效力;授予張獻忠總兵頭銜,領總兵俸祿;接濟張獻忠部屬,朝廷爲示誠意,首批接濟糧食二萬石,銀一萬兩。
朝廷難道別有所圖?張獻忠拿不定主意,便拖延時間,暗召集養子孫可望、李定國、劉秀、艾能四人,共同商討對策。
艾能主張暫時罷兵,先觀望一段時間,孫可望希望與羅汝才聯繫,兩部共同進退。
李定國此時不過十八歲,但他自小便跟在張獻忠的身邊,多次摧城拔寨,一向富有謀略,聽張獻忠說了詳細經過,同意接受招撫,“乾爹,三位哥哥,朝廷的心意可能做假,但銀子和糧食假不了!”
劉秀將雙腳盤在山石,端正身子,道:“定國此話雖有一些道理,但也保不準,或許這是朝廷的誘餌。”
李定國隨手拔下一顆青草,用力拉成兩截,“秀哥,糧食和銀子若是誘餌,熊燦該讓我們去襄陽,谷城南倚荊山,西靠武當,一旦官兵到來,我們隨時可以帶着錢糧鑽入深山老林,熊燦再蠢,也不會白白資助我們糧食吧?”
張獻忠大喜,李定國提醒了他,“谷城”的位置,是熊燦真心實意的表現!
他一掌拍在青石,“定國說得不錯,士兵不用繳械,繼續掌握在我們的手,我們只要在谷城四面放出遊騎,官兵若來,少了不頂用,多了定然避不過遊騎的耳目!”
“乾爹,三思呀!”艾能年齡稍長,性子較穩重,對朝廷的人,他一向信不過。
“不用三思,這麼定了,接受招撫!”張獻忠並不完全相信熊燦,不過,他有一樣心病:糧食沒了!
大軍差不多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現在青黃不接,深山難以劫到足夠的糧食,四面都是朝廷的軍隊,他又無法下山!
既然熊燦又送帽子又送錢糧,只能賭一把了!
張獻忠說乾乾,但行事卻是十分小心,又經過使者的兩次溝通,終於和熊燦達成最後的協議。
官兵不用進駐谷城縣,因爲張獻忠的士兵,現在已經是官兵了,小小的谷城縣,容納不下太多的士兵。
官兵只要將招撫的錢糧運來即可,張獻忠保證服從熊燦和朝廷的命令!
如果熊燦對張獻忠不放心,可以讓谷城知縣阮之鈿代爲監督,張獻忠駐軍谷城,一切都在阮之鈿的眼皮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