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拿蒙古人出氣

張鳳翼的摺子和他的死訊,差不多同時傳到京師,將言官們的嘴和筆,封堵得嚴嚴實實,大明仕林有一條不成的規矩,離開朝堂或是死了的人,不值得再廢口舌,也不值得動筆攻擊,除非像張居正那樣罪大惡極!

張鳳翼遠遠夠不罪大惡極,所有的言官都閉了嘴,連已經寫好的摺子,也是偷偷焚燒了。!

朱由檢得到訊息的時候,默然了小半個時辰,最終還是選擇了寬恕,死了死了,一死百了,跟一個死人慪氣,實在不值得。

張鳳翼的屍體,着家眷領會安葬,他這次督師,屬於無功無過,不獎不罰,只是罷免了兵部尚書一職。

韃子走了,張鳳翼死了,但活人還是事要過日子,爲免韃子以後再入塞,朱由檢下旨:着盧象升總督宣大、山西軍務,全面佈防邊牆。

這邊盧象升剛剛升職赴任,那邊楊嗣昌的疏到了,“……臣才淺學疏,不足以堪當大任,無法勝任剿匪督師一職……”

朱由檢笑了,原來不是說得頭頭是道嗎?怎的到了緊要關頭,卻是推脫不行?難道是朕不夠誠意?

他再次下旨,楊嗣昌卻是連續三次回絕,第三次的時候,竟然說是父親、繼母新喪,在家守孝暫時不宜出仕。

楊嗣昌越推辭,朱由檢卻是看重他,三國時代,劉備不是三顧茅廬,纔得到諸葛亮的輔佐嗎?

得不到的東西,永遠是最好的!

朱由檢再次下旨奪情,讓楊嗣昌接任兵部尚書一職。

…………………………………………………………

李自成在九月旬得到韃子出關的訊息,這次韃子入塞,時間並不長,不太可能深入內地,但看到王安平傳來的訊息,頓時將茶水杯狠狠地摔在地,“朝廷這些大員,良心都是餵了狗了,三十萬大軍,連出戰的勇氣都沒有……”

“大都督……”何小米做爲親兵統領,從未見到李自成如此發怒,心不覺緊張起來,以爲發生了什麼重要的事。

“韃子連下十二城,俘獲人畜一十八萬,在京師眼皮底下,五十六戰未嘗敗績……”李自成將訊息仍在地,踩了幾腳,猶自不解氣,“這樣的大明,這樣的朝廷,這樣的官員……大明不亡,天理何在?”

何小米小心地拾起訊息,展開一看,忍不住道:“大都督,訊息說,明軍都是寡不敵衆……”

“寡不敵衆?小米,你有些腦子好不好?”李自成道:“韃子那點兵力,又是南下入塞,逼近京師,明軍豈會寡不敵衆?”

“啊……”何小米明白了,王安平的訊息,不可能都是在戰場蒐集的,部分來自明軍的塘報和邸報,自然不會太準確。

他雖然在明軍操訓的時間不長,但見過西寧、甘州、蘭州這麼多的明軍,知曉明軍的勾當,知道明軍這是在推脫責任。

“小米,”李自成向椅一坐,輕輕嘆口氣道:“各地勤王的軍隊,不下二三十萬,加京師三大營的三十萬軍隊,不下五六十萬,都快趕韃子的總人口了,還叫什麼寡不敵衆?”

何小米道:“大都督,屬下明白了,這是明軍在謊報軍情!”

“也不是謊報軍情,而是斷章取義,”李自成道:“實際,京師周圍的府縣,常備軍不多,他們在守城的時候,的確寡不敵衆……韃子可是各個擊破呀……”

“大都督,”何小米忽地靈光一動,“難道京師的明軍也是如此不堪一擊……還有他們的將軍們……”

李自成終於露出一些笑意,他點了點頭,“小米說得不錯,大明雖大,像一頭瘦弱不堪的老牛,早已經不起重重的一擊……小米,這些年來,你一直做爲我的親衛,沒有什麼機會去戰場歷練,到現在纔是百戶官,真是委屈你了!”

“屬下不委屈,”何小米忙躬身給李自成行禮,“能做爲大都督的親兵,小米心願已足,如果不是大都督,小米不知道現在是否還在人世呢……”

“哈哈,”李自成大笑,“小米,你真的不委屈?”

“屬下說的都是實話!”

“不過,也不能太委屈了,”李自成稍稍思索片刻,道:“小米,南下巴蜀已經誤了最合適的時機,今年應該不會南征了,趁着這個機會,將我的親兵擴編至五個百戶,記住,每一名士兵,騎馬、射擊、刀槍,樣樣都不能差,寧缺毋濫,如果在操訓時發現不合格,必須退回去,他們平日不用打仗,但了戰場,絕對不能輸於任何人!”

“是,大都督!”

“當然,作爲親兵,忠心還是最重要的,”李自成道:“小米,辦好了這件事,我升你爲千戶官,仍然是我的親兵統領!”

“屬下多謝大都督!”何小米忙拜伏在地,“咚咚”叩了三個響頭,從百戶官到千戶官,可是直升了兩級,而且還是大都督親兵的主官!

待起身後,何小米又道:“大都督,親兵擴編,必須在輔兵裡選材嗎?”

“不,”李自成斷然道:“離蘭州很遠的軍隊不用說了,蘭州城內的第四營,所有的士兵你隨便挑,我會與李績打招呼,不夠的士兵,才從輔兵、預備役挑選。”

“是,大都督,屬下明白了!”何小米又向李自成叩首,道:“大都督,屬下這段時間要挑選、操訓士兵,不能每日服侍大都督了……”

李自成將何小米扶起來,道:“不過一段時間而已,等士兵操訓結束了,你還可以回到我的身邊,這段時間,讓萬軍暫時跟在我身邊吧!”

他的親兵,除了何小米這個百戶官,原先有兩名總旗官任二喜、雷萬軍,但任二喜受命組建漢陽局去了,老人只剩下雷萬軍了,不出意外,等親兵擴編至五個百戶,何小米升任千戶官,這個雷萬軍,水漲船高,也該出任百戶官了吧?

“大都督……”

“小米,去吧,挑選人手後,還要嚴格操訓呢……”

何小米走後,李自成獨自靠在木椅,心還在想着最近的戰鬥,韃子每次入塞,都會擄去大量的人口、牲畜、財物,實力必定大增,外部投資還要來得快,長期下去……

關鍵還是明軍不給力,山海關外節節敗退,長城沿線的關口,如同漏風的篩子,如此下去,即便沒有流寇,大明遲早也會被韃子掏空!

此消彼長,韃子是這樣一步步崛起的。

天命軍不能再韜光養晦了,必須豎起自己的大旗,向全國宣揚自己的施政方略,將朝廷完全忽略、甚至視爲流寇的百姓爭取過來,在這個時代,人力還是第一生產力。

天命軍的發展速度,必須快於韃子,才能在韃子尚未發展至頂點的時候,將他們拉下來,打入十八層地獄。

南下巴蜀,雖然有被朝廷完全分割的危險,但一旦佔據巴蜀,以巴蜀自身承載能力,天命軍必能得到巨大的發展。

他暫時放棄了南下,還是在等待,張鳳翼已死,朝廷必會任命新的兵部尚書,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性格,這個新的兵部尚書,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

李自成並不指望他愛民如子,在崇禎的朝堂,這樣的人物是不存在,李自成只想看看他對盜賊的態度。

韃子和盜賊,是大明的兩顆毒瘤,已經擴散爲惡性的了,無論誰來擔任兵部尚書,都無法根治這兩顆毒瘤,唯一的區別,是新的兵部尚書,究竟是先“安內”,還是先“攘外”。

其實也是鎮壓盜賊的力度問題,對天命軍來說,也沒多大區別,一旦南下巴蜀,天命軍會進入朝廷的視野,在高迎祥被擒殺之後,天命軍一定會成爲朝廷的頭號打擊目標,固關、西安所與洪承疇達成的口頭協議,恐怕也將作古。

李自成預備趁着這段時間,再次小幅擴軍。

宋部已經是五個千戶的戰兵,全部裝備了西寧步槍,他們將是南下的主力,暫時不能動了。

而駐守固關的第六營馬有水部、駐守西安所的第三營秦大年部,將是朝廷攻擊天命軍的重點,也要增加到五個千戶的戰兵,戰兵全部裝備步槍,此外,榴彈炮、山地炮、火藥包也要裝備一些。

等他們的步槍裝備完畢,下一步纔是第四營李績部、第五營周賓部。

西寧火器局,還是不能鬆懈下來。

年底之前,第三營、第六營的步槍已經裝備到位,但新兵的射擊技藝尚未純屬,並沒有與原先的戰兵混編。

李自成對韃子的怒火,尚未完全平息,但韃子遠在遼東,與蘭州隔着數千裡,在不能保證補給的情形下,天命軍並沒有遠程奔襲的能力,也沒有遠征的路線,邊牆之內,是大明的土地,邊牆之外,現在是滿清一統天下,沿途都是歸順了滿清的蒙古人。

沒辦法,只能拿蒙古人出氣了,誰讓他們是皇太極的小跟班?

李自成給虎騎兵、狼騎兵傳令,讓他們去龍首府、賀蘭府巡視一番,彰顯天命軍的實力,保護當地的漢人官員,然後再去狼山、西套一帶走走,至於他們願意做什麼,那是他們的事。

不過,李自成告誡高一功、王俊卓,如果狼山、後套的牧民願意歸順,保證向天命都督府繳納賦稅,也不用斬盡殺絕,留着他們,也好應付漠南各部蒙古人。

李自成答應二人,如果當地牧民願意納稅,無論是銀錢還是牛羊,將分做三份,天命都督府、虎騎兵、狼騎兵各佔一份。

第751章 隔河點射第356章 名將第95章 羊肉湯與鮮魚湯第539章 收房第743章 新任參將第400章 密談(下)第291章 西寧軍與甘州軍的不同第616章 不可戰勝第974章 崇禎的靈堂第582章 火燒眉毛第1183章 布木布泰第1277章 土地交換貿易權第152章 三河交匯第1346章 帶頭立功第700章 八藩第671章 三路大敗第899章 嘿嘿不應第419章 脣槍舌劍第1135章 狹長的大營第391章 保衛大營第920章 糧草被截第1293章 三路征伐第459章 剪羊毛第756章 正襟危坐第417章 第一次和議第979章 做了嫁衣第44章 意外升職第193章 興安總督府第1134章 旗倒人亡第366章 開國功臣第826章 突圍而去第279章 歷史還會重演嗎第405章 新式教育第931章 西安城破第1086章 風燭殘年第149章 吞鉤第155章 莊浪衛第213章 香精第590章 自然死亡第214章 褪下明光鎧第214章 褪下明光鎧第1111章 血統第1052章 華葡貿易公司第767章 天壤之別第88章 格殺勿論第375章 信徒與宗教第71章 殺強盜第1210章 道路優先第1097章 喀喇沁人第99章 水果樓第826章 突圍而去第394章 秘密協議第1098章 太大太強第702章 掏心拳第176章 矛盾與問題第1161章 腦漿迸裂第152章 三河交匯第685章 川黔古道第379章 解脫?幸福?第1066章 阿霸垓部第1015章 絕不後悔第33章 盜賊起第737章 武侯祠第741章 深夜娶親第563章 有孩子的人第2章 城南古廟第673章 只要女人第969章 皇子的下落第1125章 漢人的鮮血對近來更新的一點說明第493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179章 殺,殺,殺第337章 肩上的膽子第451章 人體實驗第442章 半荒漠化的甘肅鎮第86章 偷襲西寧第838章 秘密聯絡第555章 彩虹橋第1342章 兩萬支步槍第595章 盡忠第848章 哀鴻之聲第1074章 皇叔父攝政王第305章 東征隴右(十一)第1392章 不能成爲戰俘第1233章 兩樁大事第1294章 一條軍令第239章 新的甘肅第1057章 眼睛綠了第79章 集體婚禮第972章 富得流油的內帑第591章 拿蒙古人出氣第915章 皇太極駕崩第718章 鼎龍寨第1376章 停止在甘肅募兵第1041章 海匪第739章 戰鬥在一線第1271章 華夏心第1339章 虛張聲勢第1298章 計時開始第284章 龍骨木
第751章 隔河點射第356章 名將第95章 羊肉湯與鮮魚湯第539章 收房第743章 新任參將第400章 密談(下)第291章 西寧軍與甘州軍的不同第616章 不可戰勝第974章 崇禎的靈堂第582章 火燒眉毛第1183章 布木布泰第1277章 土地交換貿易權第152章 三河交匯第1346章 帶頭立功第700章 八藩第671章 三路大敗第899章 嘿嘿不應第419章 脣槍舌劍第1135章 狹長的大營第391章 保衛大營第920章 糧草被截第1293章 三路征伐第459章 剪羊毛第756章 正襟危坐第417章 第一次和議第979章 做了嫁衣第44章 意外升職第193章 興安總督府第1134章 旗倒人亡第366章 開國功臣第826章 突圍而去第279章 歷史還會重演嗎第405章 新式教育第931章 西安城破第1086章 風燭殘年第149章 吞鉤第155章 莊浪衛第213章 香精第590章 自然死亡第214章 褪下明光鎧第214章 褪下明光鎧第1111章 血統第1052章 華葡貿易公司第767章 天壤之別第88章 格殺勿論第375章 信徒與宗教第71章 殺強盜第1210章 道路優先第1097章 喀喇沁人第99章 水果樓第826章 突圍而去第394章 秘密協議第1098章 太大太強第702章 掏心拳第176章 矛盾與問題第1161章 腦漿迸裂第152章 三河交匯第685章 川黔古道第379章 解脫?幸福?第1066章 阿霸垓部第1015章 絕不後悔第33章 盜賊起第737章 武侯祠第741章 深夜娶親第563章 有孩子的人第2章 城南古廟第673章 只要女人第969章 皇子的下落第1125章 漢人的鮮血對近來更新的一點說明第493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179章 殺,殺,殺第337章 肩上的膽子第451章 人體實驗第442章 半荒漠化的甘肅鎮第86章 偷襲西寧第838章 秘密聯絡第555章 彩虹橋第1342章 兩萬支步槍第595章 盡忠第848章 哀鴻之聲第1074章 皇叔父攝政王第305章 東征隴右(十一)第1392章 不能成爲戰俘第1233章 兩樁大事第1294章 一條軍令第239章 新的甘肅第1057章 眼睛綠了第79章 集體婚禮第972章 富得流油的內帑第591章 拿蒙古人出氣第915章 皇太極駕崩第718章 鼎龍寨第1376章 停止在甘肅募兵第1041章 海匪第739章 戰鬥在一線第1271章 華夏心第1339章 虛張聲勢第1298章 計時開始第284章 龍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