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功不抵過

李自成想了想,道:“劉東主,如果不是發生紙幣的事,你打算永遠受他們的要挾?”

“三年,”劉興道:“他們告訴草民,他們只會在蘭州待三年,只要劉府不告發,三年期滿,他們會歸還孫兒,然後孫不知鬼不覺離開,劉府亦無多大損失,平日只不過供應他們一些茶飯……”

“劉東主這糊塗了,”李自成正色道:“此等之人,豈會言而有信?其實,三年期滿,他們已經不用拿你的孫兒要挾,只一個通敵之罪,劉東主可吃罪得起?以後還是要受他們要挾,長期下去,豈能不對天命軍犯罪?”

“草民實在是糊塗……求大都督責罰……”

李自成笑道:“劉東主爲了孫兒,一時糊塗,也是情有可原,如今還能將功折過……”

對於百姓,李自成一向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說到底,也不能完全怪他們,“家天下”的大環境下,有幾個家族能挺過亂世?

百姓的心,沒有國家、民族,只有自己的小家庭,能想到家族很不錯了,實際他們也很可憐,被敵方的探子盯,誰敢站出來揭發?搞不好自家是罪人……

“大都督……”劉興擡起有些失神的雙目,眼的淚跡尚未乾透,“大都督能原諒草民嗎?”

李自成反問道:“你說呢?”

“草民一切都聽大都督的,草民有罪,願意一力承當,只求大都督繞過草民的兒孫……”

“無論如何,你的孫兒是無罪的,本都督不會爲難一個孩童,本都督會竭力救回你的孫兒,”李自成點點頭,“至於劉東主,所有事情弄清楚之前,還請在天命都督府做客。 ”

劉興自然知道“做客”二字的含義,他私通朝廷的探子,無論是什麼原因,罪名是免不了的,李自成暫時沒有爲難他,也答應放過他的孫兒,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

至於他的兒子……他已經顧不得了,在天命都督府,他沒有選擇的餘地,劉興忙曲起雙膝,叩拜在地,“草民聽從大都督發落!”

李自成讓親兵將劉興押下去,郭世俊忙道:“大都督,要不要審審那幾名探子?趁着他們剛剛被捕,心裡出現波動……”

“自然要審,”李自成道:“小米,着人將那三名探子押過來,三人分開押送,分開關押,從現在開始,不要讓他們再有任何形式的接觸!”

“是,大都督!”

何小米小跑着出去了,李自成將審問的事,全權交給郭世俊,自己便回家吃飯去了,郭世俊雖然看着年輕,但心裡年齡卻是不小,對付幾個落的探子,應該他更有經驗。

李自成一夜好睡,隔日起牀後,先是去操訓場跑了屬圈,待身子微微發汗,便回家洗漱,尚不及早飯,何小米來報:“大都督,郭大人求見!”

“奧?來得這麼早,看來昨夜收穫一定不小,”李自成放下茶水杯,道:“先帶世俊去書房喝茶,我隨後到!”

何小米走後,李自成匆匆吃過早飯,便輕手輕腳入了書房,見郭世俊正在品茶,笑道:“世俊來得這麼早,昨晚收穫不小吧?怎麼樣,他們招了嗎?”

“大都督!”郭世俊連忙起身,硬是行了大禮,方纔回到座椅,“他們已經招了,都是洪承疇的人!”

“奧?”李自成心大喜,不是朝廷的人好,洪承疇已經見識過天命軍,而且因爲在固關大敗,雙方還曾達成口頭協議,他着人來蘭州刺探訊息,倒是意料之的事。

洪承疇與天命軍有過協議,雖然沒有書,但事實是事實,只要王安平在那邊放出訊息,他將吃不了兜着走,而且,他與天命軍維持互不進攻的時間越長,將來越說不清,可以說,自從有了那份協議,洪承疇落下了把柄!

只要不是朝廷的人,李自成不用擔心了。

郭世俊道:“大都督,這幾人如何處置?”

“劉興的孫兒呢?救出來了嗎?”

“救出來了,”郭世俊道:“探子將劉興的孫兒鎖在城外的一所破屋內,每日按時送去一些清水、饅頭……”

李自成點點頭,道:“我倒是有些怪,他們既是洪承疇派出的暗探,爲何不隱瞞自家的身份 ,卻是與劉府過不去?這樣不是容易暴露嗎?”

“屬下也問過這些問題,”郭世俊的雙目熠熠生輝,“說起來大都督可能不太相信,這三人知道固關的戰事,所以他們對打探訊息一事,並不心,只想在劉府過着花天酒地的生活……”

“消極怠工?”李自成了,“他們既然是洪承疇派出來的暗探,自然受過一定的操訓,如果不能給洪承疇送去訊息,難道洪承疇不會起疑?”

“所以他們也會送去一些訊息,都是天命軍的日常情形,屬下聽了,覺得沒有多少實際的價值,”郭世俊道:“這次天命都督府大張旗鼓要發行紙幣,洪承疇給他們傳命,無論如何,都要破壞紙幣的發行。”

李自成不知覺摸之後下巴,連洪承疇的親信都對朝廷失去了信心,那洪承疇,乃至朝廷的失敗,也不遠了,自己還需要韜光養晦嗎?

再要僞裝下去,整個大明,都被盜賊鬧得烏煙瘴氣了,將來如何收拾殘局?

看來,躲在朝廷羽翼下的戰略,是要改一改了!

“他們是否還有同夥?他們的話可信嗎?”

“屬下將三人單獨關押,單獨審訊,口供基本差不多,即便以死相威脅,也沒有多少訊息可挖,”郭世俊道:“他們直屬於固原,平日都是單線聯繫,像他們這樣的小分隊,也許還有,但與他們沒有聯繫。”

洪承疇向蘭州、西寧派出暗探,也是情理之的事,天命軍的屬地,安置了大量的流民,想要混在其,實在太容易了。

天命軍有一個打探敵情的漢清局,卻沒有自己的反諜報機構,看來,這方面的工作要加強。

李自成開始懷念起吳二毛,可惜,他現在遠在四川……

“大都督,怎麼辦,要殺了他們嗎?”郭世俊眉頭一皺,卻是想出一條計策,“大都督,如果當衆公佈他們的身份,在市集口殺了,殺一儆百,再用雷霆手段打壓物價,保障紙幣的價值,倒是一個機會……”

李自成思索片刻,道:“這個交給世俊了,殺了之後,將人頭做爲禮物送給洪承疇,再附一封信,如果他再生出異心,天命軍不但東出隴山,還會將雙方的協議送給兵部尚書張鳳翼,讓他去向朝廷解釋。”

也許洪承疇還有什麼政治的敵人,但李自成不知道,只能拿朝廷來嚇唬他了,崇禎多疑的性子,對於在外將兵的武將,既充滿期待,又十分疑慮,一旦被他盯,你等着被砍頭吧,再大的軍功,也敵不住天子之怒。

這三名暗探,現在已經沒有利用的價值了,正好爲紙幣的發行祭旗。

郭世俊沒有耽擱,立即將原先在大街宣傳紙幣的人手發動起來,進行新一輪宣傳:

朝廷派出探子,在蘭州進行破壞,阻礙紙幣的發行,哄擡城內物價,讓百姓充滿擔憂,爲保障紙幣的正常發行,保護城內的生活秩序,兩日之後,將在東門大街市集口將探子斬首示衆,以儆效尤!

劉興還是關押在都督府,但李自成允許他的家人前去探望,兒子免責,孫子也找回來了。

劉記糧店的糧價,回落到紙幣發行之前的水平,各種貨物的價格,也是也隨着糧價一同回落。

兩日後,三名被捕的探子,在成千萬百姓的親眼注視下,被砍了腦袋。

百姓拍手稱快,蘭州城內的各種商行,物價也是應聲而落,都恢復到紙幣發行的穩定狀況,李自成着人重點查探了城內的糧食、食鹽、肉類的價格,都是恢復到原先的水平,部分貨物還有小幅的下跌。

蘭州城內,百姓逐漸安下心來,剛剛出現的浮躁勢頭,被探子殷紅的鮮血澆滅了。

李自成將劉興釋放出來,他受到暗探的要挾,做出對天命軍不利的事情,情有可原,又通過暗示的方式,及時向華夏銀行示警,算是立了功,但功不能低過,被罰了三千兩銀子,算是買個教訓。

爲免蘭州的商戶歧視劉氏,間的曲折,天命都督府並沒有公佈詳情,只說當日出兵圍剿劉府,完全出於誤會。

不過,發生了這樣的事,李自成相當惱火,外鬆內緊,一面保持市坊的穩定,一面暗着人調查,專門打擊隱藏的探子。

隨着天命軍的實力越來越大,打探天命軍訊息的人,也會越來越多,李自成乾脆成立了漢陽局,由親兵總旗官任二喜任局長,領百戶銜。

新組建的漢陽局,將招收一個總旗的人手,現階段專門調查朝廷的暗探。

李自成還有一個想法,是對各地官員的監督,在天命軍的屬地,原先朝廷的命官留下了不少,如果不能及時整肅,難免會留下原先的惡習。

不過,漢陽局與大明的錦衣衛不同,他們只有調查權,沒有處置權,更不能隨意誣陷官員,一切以“事實爲依據、律法爲準繩”。

第545章 鑲黃旗第596章 川北門戶第43章 西寧衛第292章 四嫩第921章 決戰汝州第1322章 數十年後第340章 依戀與愁思第950章 高臺炮擊第1067章 保駕護航第841章 不對勁第515章 慶功宴第1330章 冊封李濬第176章 矛盾與問題第1101章 以戰養戰第465章 關心還是欺負第1049章 最大利益第586章 偷偷溜號第367章 自信滿滿第815章 旱情是騙局第580章 重新起航第921章 決戰汝州第590章 自然死亡第163章 區別對待第1025章 船廠東遷第926章 無解的難題第1349章 戰書第446章 一句話引發的爭議第321章 東征隴右(二十七)第474章 一觸即發第714章 百姓爲本第106章 看熱鬧第554章 壕溝的妙用第70章 偏要衝鋒陷陣第433章 城外的宴席第8章 賣身爲奴第583章 城外相見第493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434章 虛張聲勢第1034章 艦炮的數量第452章 教堂密會第1252章 又是藏人第1382章 哥薩克騎兵第51章 功過不能相抵第46章 不受歡迎第1367章 遠洋貿易權第1108章 青山都督府第414章 佛祖的懲罰第590章 自然死亡第1350章 南北都有邊患第1025章 船廠東遷第1231章 培養太子第604章 第八個遊擊將軍第566章 用殺戮和劫掠維持血性第612章 一視同仁第454章 銀錢和技術第1018章 玉墜第51章 功過不能相抵第634章 漢中勝地第46章 不受歡迎第956章 五封求援詔書第429章 不平等協議(下)第794章 懸樓第1159章 只有漢人第27章 下山第1252章 又是藏人第267章 西寧軍示弱第1180章 鴨綠江畔第4章 石坡山第824章 用人肉填平壕溝第1290章 大張旗鼓第589章 年少白頭第533章 戰禍蔓延第266章 保護麥力幹第8章 賣身爲奴第1125章 漢人的鮮血第40章 我們有兄弟第1355章 落荒而逃第1013章 承諾第478章 小旗官第1392章 不能成爲戰俘第1146章 能種莊稼,真好第1074章 皇叔父攝政王第608章 四川巡撫第792章 恐懼感第759章 城外受挫第1374章 大潰敗第1084章 語言不乾淨第1369章 新的矛盾第1201章 一步到位第193章 正妻第274章 盡釋前嫌第29章 遙遙在望第299章 東征隴右(五)第399章 密談(中)第559章 賀蘭山佈局第750章 崇禎,你看到了嗎第328章 入漢籍,奉天主第1130章 遊牧?農耕?第844章 相互算計第579章 後半生的心願
第545章 鑲黃旗第596章 川北門戶第43章 西寧衛第292章 四嫩第921章 決戰汝州第1322章 數十年後第340章 依戀與愁思第950章 高臺炮擊第1067章 保駕護航第841章 不對勁第515章 慶功宴第1330章 冊封李濬第176章 矛盾與問題第1101章 以戰養戰第465章 關心還是欺負第1049章 最大利益第586章 偷偷溜號第367章 自信滿滿第815章 旱情是騙局第580章 重新起航第921章 決戰汝州第590章 自然死亡第163章 區別對待第1025章 船廠東遷第926章 無解的難題第1349章 戰書第446章 一句話引發的爭議第321章 東征隴右(二十七)第474章 一觸即發第714章 百姓爲本第106章 看熱鬧第554章 壕溝的妙用第70章 偏要衝鋒陷陣第433章 城外的宴席第8章 賣身爲奴第583章 城外相見第493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434章 虛張聲勢第1034章 艦炮的數量第452章 教堂密會第1252章 又是藏人第1382章 哥薩克騎兵第51章 功過不能相抵第46章 不受歡迎第1367章 遠洋貿易權第1108章 青山都督府第414章 佛祖的懲罰第590章 自然死亡第1350章 南北都有邊患第1025章 船廠東遷第1231章 培養太子第604章 第八個遊擊將軍第566章 用殺戮和劫掠維持血性第612章 一視同仁第454章 銀錢和技術第1018章 玉墜第51章 功過不能相抵第634章 漢中勝地第46章 不受歡迎第956章 五封求援詔書第429章 不平等協議(下)第794章 懸樓第1159章 只有漢人第27章 下山第1252章 又是藏人第267章 西寧軍示弱第1180章 鴨綠江畔第4章 石坡山第824章 用人肉填平壕溝第1290章 大張旗鼓第589章 年少白頭第533章 戰禍蔓延第266章 保護麥力幹第8章 賣身爲奴第1125章 漢人的鮮血第40章 我們有兄弟第1355章 落荒而逃第1013章 承諾第478章 小旗官第1392章 不能成爲戰俘第1146章 能種莊稼,真好第1074章 皇叔父攝政王第608章 四川巡撫第792章 恐懼感第759章 城外受挫第1374章 大潰敗第1084章 語言不乾淨第1369章 新的矛盾第1201章 一步到位第193章 正妻第274章 盡釋前嫌第29章 遙遙在望第299章 東征隴右(五)第399章 密談(中)第559章 賀蘭山佈局第750章 崇禎,你看到了嗎第328章 入漢籍,奉天主第1130章 遊牧?農耕?第844章 相互算計第579章 後半生的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