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 逆天的射程

bookmark

洛陽城是河南府府治所在,西靠秦嶺,東臨嵩嶽,南望伏牛、熊耳,北據邙山,又依黃河之險,自古便有“八關都邑,八面環山”的說法,夏商周三朝,均有以此爲都的歷史,強漢盛唐時代,雖然建都長安,但洛陽都是東都,地位僅次於國都長安。

自從盛唐之後,洛陽周邊的環境惡化,古樹被砍伐,野草被侵蝕,無論從農業,還是戰略角度,地位都是一衰再衰,至大明時代,洛陽已經遠遜於南北兩京,即便在河南省內,也被首府開封甩出一大截。

但洛陽城內,卻有一個特別的親王,他是福王朱常洵。

朱常洵是當今聖朱由檢的嫡親三叔,萬曆帝的第三子,當年朱常洵出生之後,萬曆帝因爲寵愛其母鄭貴妃,每欲立朱常洵爲太子,但大明的閣臣、言官等,都是遵照太祖的祖訓,“有嫡立嫡,無嫡立長”,要求立長子朱常洛爲太子,堅決反對萬曆帝立朱常洵爲太子。

君臣鬥法數十年,致使朝廷一百多官員被罷免、流放,直到萬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萬曆帝身心疲憊,被迫遵從朝臣的意見,立長子朱常洛爲太子,同時立三子朱常洵爲福王。

但萬曆帝爲了彌補朱常洵沒有立爲太子的遺憾,便用財物彌補,洛陽的福王府,豪華程度、佔地面積,超出同類親王府的十倍;朱常洵大婚,萬曆帝一次性送庫銀三十兩;朱常洵來洛陽藩的時候,萬曆帝預備一次性賞賜良田四萬頃,但整個洛陽的土地,加起來都不到四萬頃,萬曆帝沒法,只得改爲兩萬頃……

朱常洵的受寵程度,由此可見一斑,即便到了崇禎朝,朱常洵也是權勢最大的親王!

天命軍進入河南府,朱常洵見形勢不對,立即向河南巡撫李仙鳳求援,李仙鳳不敢怠慢,立即着河南府總兵王紹禹率劉見義、羅泰二副將赴洛陽增援。

但天命軍的進軍速度實在太快,不到十日,各部便佔據宜陽、偃師、靈寶、新安、寶丰等州縣,完成了對洛陽的大包圍。

南京兵部尚書呂維祺,恰好來洛陽省親,面對嚴峻的形式,他深感憂慮,但洛陽城內,武備非常鬆弛,士兵不見糧餉,士氣極爲低落,萬般無奈,他給福王朱常洵寫了一封信:

“三載荒,亙古未聞。村鎮之餓死一空,城市皆殺人而食。處處土賊盤踞,加以流寇數萬陰相結合,連破魯山、郟縣、伊陽三縣,又六日之內,連破宜陽、永寧二縣。賊勢洶涌,窺洛甚急。無堅不破,無攻不克。且饑民之思亂可虞,人心之瓦解堪慮。況撫臺大兵無一至,雖有操、義二兵,亦無糧餉,及城頭垛夫又皆鬼形鳩面而垂斃者。城一無可恃,有累卵朝露之危……”

朱常洛不以爲意,守城是地方武的事,與他這個藩王何干?他連回信都沒有,直接拒絕了呂維祺的建議。

兵備副使、河南參政王胤昌,是洛陽城的最高職官員,只能接過城防,將城內所有的士兵組織起來,嚴密監視城外的流寇。

正月十七日,王紹禹率副將劉見義、羅泰趕到洛陽,王紹禹要求入城守禦,王胤昌不敢自專,秉明福王朱常洵,朱常洵以城內太過擁擠、糧草不足爲由,拒絕三人入城。

王胤昌明白朱常洵的心思,既然援兵到了,便應該消滅城外隱約可見的流寇,爲何反要入城?但他不敢以實情相告,只是回覆王紹禹,福王不許援兵入城。

王紹禹大怒,自己行程數百里增援洛陽,一路風餐露宿,連口熱水都喝不,到了洛陽城下,卻不讓入城,讓自己在城外吹西北風?

他不顧屬下的勸告,強行帶着士兵入城,但劉見義、羅泰二人,只能駐紮在城外的東關,與城內的明軍互爲犄角。

王紹禹入城後,向王胤昌討要糧餉,王胤昌告訴他,城內的糧餉極度匱乏,自己的士兵糧餉都不足,每日只有兩頓,還是半飽,王紹禹便以士兵長途奔襲、極度疲勞爲由,拒絕城頭守衛,而是去了軍營休息。

王胤昌沒法,只得讓城內的士兵分駐各座城門,自己守西門,讓知府馮一俊守南門,知縣張正學守東門,通判白尚守北門,總兵王紹禹、推官衛精忠發遊兵巡徼。

當日下午,李自成來到洛陽城下,各團都到達了指定的位置,完成了對洛陽城的包圍,李信的獨立團駐東城外,劉宗敏的第二團駐北城外,李績的第一團駐西城外,李自成親率方登的八千兵馬,駐守在南城外。

劉見義、羅泰二人見流寇人數衆多,並不敢出營擊敵,都是縮在大營內按兵不動,一邊派出遊騎四處打探。

西、北城門外,分別是第一營的第一團和第二團,士兵們都裝備了步槍和山地炮,對城頭的守軍威脅最大,東、南兩面,李信部和方登部都是來河南之後才組建的,裝備與明軍差不多,手除了不太擅長的弓箭,便只有近戰的刀槍。

李信忌憚東關外駐紮的明軍劉見義、羅泰部,並不敢太過靠近城牆,而是駐紮在七里河,和劉見義、羅泰部保持安全距離,與城牆之間也有四五里的距離。

各部都是剛剛到達不久,前後相距不過兩個時辰,李自成尚未下達新的作戰命令,李績部尚在搭建營帳,年輕氣盛的劉宗敏,已經派出兩個百戶的士兵,抵達城下,在百步外的地方觀望着城頭。

此時太陽已經落山,身影完全掩藏於遠山之後,只有山頂處尚有一絲雲霞,眼看着要被無邊的黑暗侵蝕。

白尚與士兵們一樣,也是立在城頭,看到只有兩百流寇,他也不以爲意,人數太少,又沒有攜帶攻城的器械,應該的來打探訊息的。

“大人,流寇會不會趁夜攻城?”

“也許吧!”白尚並沒有與流寇作戰的經歷,並不知道流寇的性子,“晚預備一些火把,將招子放亮,千萬不要被流寇偷襲了。”

“是,大人,”親衛正要去傳令,想了一想,小聲道:“大人,小人每次去傳令,軍士們都喊肚子餓,讓他們準備野戰,萬一他們要求晚加夜宵……”

白尚頓時擰緊了眉頭,糧食,是制約戰鬥力的最大問題,他實在不明白,朝廷不斷加賦,爲何守城的士兵卻是糧餉不足,這增加的賦稅,究竟是用在遼東的戰事,還是進了私人的腰包?

貪墨屢禁不絕,但像這樣喝兵血,壞了朝廷的戰事,致使流寇不斷坐大的人,真該千刀萬剮!

白尚並沒有這樣的權力,有這樣權力的人,卻不會如此行事!

白尚無法回答親衛的話,只能將視線投向城外的流寇身,才兩百步兵,敢來城下耀武揚威,大明這是怎麼了?他真想帶着士兵衝出城外,將這兩百流寇一鍋端了,好提升城內的士氣。

然而,城內士氣低落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糧食,殺了流寇,並不能增加城內的儲備糧,根本問題還是難以解決,難道官兵也要像流寇那樣,依靠劫掠爲生?

白尚讓城頭的士兵備好弓箭,如果流寇太過靠近城牆,直接將他們射回去,洛陽不是空城,不能由着流寇爲所欲爲。

但流寇在百步外便停下了腳步,距離弓箭的射程還遠,白尚無可奈何,便在心暗罵:有本事靠近城牆試試,老子如果不打得你哭爹叫娘,這輩子便跟着流寇混了。

城外的天命軍士兵,似乎感應到白尚的心裡話,紛紛舉起手的步槍,做出瞄準的姿勢,白尚大怒,你他媽隔着這麼遠,用火銃指着老子做甚?有種的再往前走五十步,不,只要走四十步,會落到弓箭的射程之內。

白尚有些沮喪,如果洛陽的城頭配幾門紅衣大炮,流寇還敢如此靠近不成?可惜,朝廷將所有的先進火器,都投放到遼東了,恐怕只有開封府成,纔會有射程不到一千步的虎踞跑……

“砰,砰砰……”

這突然的槍聲,將白尚嚇了一跳,他還以爲城頭的士兵害怕了,隔着這麼遠的距離,用火銃射擊壯膽,正要喝罵幾句,卻聽到身邊傳來撕心裂肺的慘叫聲,扭頭一看,視線所及,有幾名士兵手捂着腦袋、胸肩以的某個部位,一邊翻滾,一邊叫喚……

天色有些暗,看不清這些士兵是否流血,但從他們慘絕的叫喚聲,白尚立即判斷出,士兵不是假裝的,他們的確受傷了!

更讓白尚無語的是,在這些傷兵的身邊,還有兩名士兵歪躺着身子一動不動,跟死了一般,白尚心一動:不好,一定是城下的流寇在搞鬼……

白尚驀地一驚,隔着這麼遠的距離,流寇怎的……難道流寇玩了障眼法,這些流寇只是吸引了官兵的注意力,另外有流寇靠近了城牆?

在白尚驚疑不定的時候,城外的天命軍,又開始了新一輪射擊,守軍不斷傷亡,這一次,白尚看清楚了,子彈是城外的這股流寇射出的,火銃微弱的火光猶在……

流寇並沒有使用障眼法,這是在活生生欺負官兵!

白尚非常委屈,流寇的火器,怎的朝廷的還要犀利?這樣的射程,簡直是逆天……在傷亡面前,他十分不甘心,卻又不得不下達了軍律:“立即藏到城牆後面!”

第134章 天主教第1003章 劃江而治第439章 交出地契第692章 奴酋陣亡第856章 鋪天蓋地第501章 左右都尉第399章 密談(中)第915章 皇太極駕崩第1394章 騎兵步兵,各有優劣第621 渡江第1377章 華夏的胸懷第639章 蹭腥第1208章 右翼三旗第488章 勞軍第925章 大明的敵人第215章 三段式射擊第395章 秀才當道第1167章 搶奪順帝第422章 衝刺的距離不夠第1338章 一母之兄弟第1331章 無梭織布機第1195章 左翼中旗第838章 秘密聯絡第78章 賞銀第492章 財物清單第642章 雷鋒效應第924章 潼關下第1322章 數十年後第716章 各懷心事第1023章 速速去請第618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1086章 風燭殘年第1003章 劃江而治第1287章 年度朝會第686章 漢化川南第84章 抉擇第1232章 七部主官第1113章 在商言商第1307章 現代化國都第798章 夜晚偷營第1117章 十三侯爵第505章 擔憂第86章 偷襲西寧第803章 督師難產第1165章 一個也活不了第370章 真正的東主第391章 保衛大營第196章 對死亡的漠視第627章 山窮水盡第38章 較量第1282章 北山都督府第1115章 家的溫暖第783章 兩個畜生第849章 貴不可言第70章 偏要衝鋒陷陣第1272章 西海艦隊第1280章 大汗歸天第478章 小旗官第566章 用殺戮和劫掠維持血性第1241章 時事新聞第697章 井底之蛙第291章 西寧軍與甘州軍的不同第675章 改土歸流第1153章 相互讓步第229章 啃了滿嘴黃泥第1182章 娟兒的心思第1124章 天津號第512章 一舉兩得第578章 水軍基地的瘋子第515章 慶功宴第54章 可愛的伍公公第497章 懵懵懂懂第1285章 唐努烏梁海第820章 一座空營第31章 隔牆有耳第1156章 親手服侍第948章 裡應外合第1067章 保駕護航第16章 壺蘆山裡的人家第524章 暗花第996章 春光第280章 龍駒島第789章 偷襲開封第1034章 艦炮的數量第547章 交替撤退第686章 漢化川南第642章 雷鋒效應第612章 一視同仁第1356章 九顆星的軍旗第1383章 每個時辰第650章 該幹嘛就幹嘛第9章 毆打家丁第502章 明爭暗鬥第468章 解罪第1053章 砂糖工廠第943章 動了南遷的念頭第1364章 邀請破城第441章 三大律法第886章 兩軍混戰第1307章 現代化國都
第134章 天主教第1003章 劃江而治第439章 交出地契第692章 奴酋陣亡第856章 鋪天蓋地第501章 左右都尉第399章 密談(中)第915章 皇太極駕崩第1394章 騎兵步兵,各有優劣第621 渡江第1377章 華夏的胸懷第639章 蹭腥第1208章 右翼三旗第488章 勞軍第925章 大明的敵人第215章 三段式射擊第395章 秀才當道第1167章 搶奪順帝第422章 衝刺的距離不夠第1338章 一母之兄弟第1331章 無梭織布機第1195章 左翼中旗第838章 秘密聯絡第78章 賞銀第492章 財物清單第642章 雷鋒效應第924章 潼關下第1322章 數十年後第716章 各懷心事第1023章 速速去請第618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1086章 風燭殘年第1003章 劃江而治第1287章 年度朝會第686章 漢化川南第84章 抉擇第1232章 七部主官第1113章 在商言商第1307章 現代化國都第798章 夜晚偷營第1117章 十三侯爵第505章 擔憂第86章 偷襲西寧第803章 督師難產第1165章 一個也活不了第370章 真正的東主第391章 保衛大營第196章 對死亡的漠視第627章 山窮水盡第38章 較量第1282章 北山都督府第1115章 家的溫暖第783章 兩個畜生第849章 貴不可言第70章 偏要衝鋒陷陣第1272章 西海艦隊第1280章 大汗歸天第478章 小旗官第566章 用殺戮和劫掠維持血性第1241章 時事新聞第697章 井底之蛙第291章 西寧軍與甘州軍的不同第675章 改土歸流第1153章 相互讓步第229章 啃了滿嘴黃泥第1182章 娟兒的心思第1124章 天津號第512章 一舉兩得第578章 水軍基地的瘋子第515章 慶功宴第54章 可愛的伍公公第497章 懵懵懂懂第1285章 唐努烏梁海第820章 一座空營第31章 隔牆有耳第1156章 親手服侍第948章 裡應外合第1067章 保駕護航第16章 壺蘆山裡的人家第524章 暗花第996章 春光第280章 龍駒島第789章 偷襲開封第1034章 艦炮的數量第547章 交替撤退第686章 漢化川南第642章 雷鋒效應第612章 一視同仁第1356章 九顆星的軍旗第1383章 每個時辰第650章 該幹嘛就幹嘛第9章 毆打家丁第502章 明爭暗鬥第468章 解罪第1053章 砂糖工廠第943章 動了南遷的念頭第1364章 邀請破城第441章 三大律法第886章 兩軍混戰第1307章 現代化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