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改土歸流

bookmark

李自成告訴戰俘們,他們這三千多人,想要活命,除了參加一年的勞役之外,還必須皈依天主,學會禱告詞《我們在天的父》!

“天主是什麼?”

“我們爲什麼要皈依天主?”

“我們只相信佛祖……”

……

李自成知道,這些士兵並非僧人,不會是虔誠的佛教徒,他們相信佛祖,只不過是自己給了他們一份活下去的希望,自己纔是他們心的佛祖!

他沒有作答,卻是沉聲道:“你們都是戰俘,在天命軍能面前,沒有軍官與士兵之分,你們將按照軍隊的編制,分爲三個千戶,我會從你們當確定三名千戶官,此外,還有百戶官、小旗官!”

“……”

李自成已經在心盤算好了,“千戶官不用從事勞役,只需監督自己的屬下即可,每月還有半兩銀子的酬勞!”

“啊……”

“不用勞役?還有銀子?”

“誰都可以擔任千戶官嗎?”

……

李自成要的是這個效果,他不信了,在利益面前,戰俘們會不動心?而這些優惠的條件,對天命軍來說,基本沒有損失。

“本都督剛纔已經說了,你們每個人都是一樣,原先的身份一律作廢,誰都可以競爭千戶官之職,但千戶官只有三人,還有百戶官和小旗官,雖然都需要參加勞役,但百戶官在四個月之後,小旗官在八個月之後,都可以領取酬勞,每月半兩!”

“百戶官和小旗官的數量更多!”

“我要競爭百戶官!”

“要怎樣才能成爲百戶官、千戶官?”

……

李自成這才露出一絲笑意,他擺擺手,讓戰俘們安靜下來,“選拔的辦法很簡單,是皈依天主,”他頓了一頓,又道:“你們將沿着水路去重慶府,一路之,你們無所事事,可以背誦禱告詞,在重慶登陸的時候,我會親自考察,禱告詞背誦最熟練的三人,是千戶官,以下分別是百戶官、小旗官!”

“這麼簡單?”戰俘有人小聲道:“大都督不會騙我們吧?”

何小米把眼一瞪,右手搭在腰間的刀柄,怒喝道:“大都督何等身份,豈會欺騙爾等?再要胡言亂語,小心你的腦袋!”

戰俘們受了驚嚇,都是鴉雀無聲。

“本都督若是言而無信,豈能統帥萬軍?”李自成緩緩道:“你們和本都督非親非故,難道本都督還要特別照顧誰人不成?”

遲疑了一會,有人小聲道:“可是,我們並沒有什麼禱告詞……”

“沒關係,等你們了船,水軍兄弟們自然會教你們禱告詞,”李自成沉聲道:“機會只有一次,你們好好把握了!”

這些戰俘,反正需要人管理,誰當千戶官、百戶官、小旗官,對自己來說,都是一樣,只要他們能傳承天主的福音行,能率先背熟禱告詞的,說明他的腦子好使,重用他也不爲過。

李自成將戰俘們交給水軍運輸,自己卻是帶着親兵們騎着馬西行,他並沒有去重慶府,而是在江南的巴縣等着戰俘們,巴縣是官道的起點,他們將從此南下。

數日後,戰俘們終於在巴縣登陸,當晚在巴縣城內紮了營,李自成先是進行海選,凡是不能完整背誦禱告詞的,直接淘汰,剩下的也不到一千人。

李自成將這些人隨機分做兩份,兩人一組,直接對決,如果兩人都沒有錯字,便較時間的長短,時間長者淘汰。

如此反覆,直到亥時,終於決出前三名:黃俊輝、蘇代亮、佔立剛。

李自成當即任命他們爲第一、第二、第三千戶官,所有的戰俘進行編組,歸入這三人的名下,又根據剛纔的測試結果,確定了百戶官、小旗官。

戰俘們隨着各自的百戶官、小旗官前去休息,李自成單獨召見黃俊輝、蘇代亮、佔立剛,方纔知曉,黃俊輝、蘇代亮都是世襲百戶官,識得幾個字,所以背誦別人快,而佔立剛則是純粹的士兵,一個字都不識,只是腦子較靈活。

李自成心一動,這樣的三個人將來可能有用……

翌日天明,李自成押着戰俘,從巴縣南下,其實要想拓寬道路道路,完全可以從巴縣開始,將來在長江修築一座水泥橋,可以實現與重慶的陸互通。

但李自成想要去南面看看,馬祥麟、秦拱明正在南方鎮壓土司,如果成功了,根據播州宣慰司附近的狀況,從南向北,也可以從南面開始修路,順便實地看看全程路況。

從巴山向南,很快便進入綦江沿岸,沿着綦江,溯至源頭,已經是播州宣慰司的地界了,卻沒有見到白桿兵,派出遊騎打聽,方纔知道馬祥麟和秦拱明都去了最南方。

李自成覺得怪,既然播州宣慰司的北部已經拿下來了,爲何不留下士兵駐守?萬一他們叛亂,白桿兵豈不是孤軍深入,陷入土司的包圍之?

幸好一路之,並沒有土司的軍隊,過了婁山關,方纔遇白桿兵的後隊,秦拱明將李自成接入大營內,“大都督,參將大人去了播州!”

李自成並沒有落座,而是淡淡一笑,道:“拱明,說說看,播州現在是什麼情形?”

秦拱明躬身道:“回大都督,我們已經拿下了播州,連遵義縣也拿下了,現在正在圍剿綏陽、仁懷兩縣!”

“遵義?”李自成心一動,後世的央之國,那是一個舉國皆知的地名,不過,遵義似乎在貴州吧,怎會來了四川?“遵義不是在貴州嗎,馬祥麟已經進兵貴州了?”

“貴州?”秦拱明一愣,隨即道:“大都督,遵義不在貴州,更南面的平越軍民府才屬於貴州!”

“平越軍民府?”李自成越發不明白了,“平越軍民府與播州有隸屬關係嗎?”

“啊……大都督,是這樣的……”秦拱明解釋了好一會,李自成方纔弄明白了,播州宣慰司原本屬於四川,萬曆年間,播州宣慰使楊應龍領頭作亂,被朝廷鎮壓,爲免以後再發生作亂的事,朝廷將播州宣慰司分爲遵義、平越兩個軍民府。

遵義軍民府屬於四川布政司,平越軍民府屬於貴州布政司。

隨後,四川、貴州兩省,又根據朝廷的旨意,對遵義、平越軍民府實行“改土歸流”,取消土官獨大的局面,改爲朝廷派出的流官主政,而土官只能處於從屬地位。

遵義、平越軍民府內,重新設置府縣,其遵義軍民府設置一府(遵義府)、一州(真安)、四縣(遵義、桐梓、綏陽、仁懷);平越軍民府設置一州(平越)、三縣(餘慶、湄潭、甕安),以烏江關爲界,關內屬於遵義,關外屬於平越,分屬四川、貴州兩省。

朝廷對新設的遵義府,實行“裡甲制度”,每十戶爲“一甲”,設甲首一名,每一百一十戶爲“一里”,設里長一名,協助朝廷在當地徵稅……

李自成大吃一驚,原來朝廷已經對播州改土歸流了,還發生了這麼多不爲外人所知的事情,照此看來,現在的播州,已經是大明的熟地了,“拱明,那你們現在要面對的,究竟是土司的軍隊,還是朝廷的軍隊?”

“回大都督,是朝廷的軍隊,”秦拱明躬身道:“土司的軍隊基本解散,即便那些曾經幫助朝廷戡亂的土司,雖然保住了土地,但他們也需要向朝廷納稅,而且,各家留下的土司,只能在各府縣擔任吏員,並不是主官……”

原來是這樣……李自成心情大好,看來,朝廷還是幫了忙,在當地百姓眼,朝廷與天命軍,都是外來的征服者,兩相較,只要天命軍的政策朝廷的優惠,有可能抓住當地百姓的心……

李自成讓秦拱明展開最新的行軍地圖,果然如他所說,現在的播州,只剩下烏江以北的大半土地,除了真安州孤懸在東北,遵義、桐梓、綏陽、仁懷四縣,環繞在遵義府的南北東西,當初的設置者的確有些眼光!

遵義府應該屬於四川還是貴州,已經不重要了,在朝廷實行改土歸流的基礎,先按照天命都督府的規矩辦事,將來無論是屬於四川還是貴州,都是一塊熟地。

李自成唯一的擔心,便是地形,後世說到貴州,那是“天無三日晴,地五三尺平”,

“拱明,遵義府周圍,百姓從事農耕嗎?有足夠的農田嗎?”

“回大都督,屬下也不十分清楚,”秦拱明最關心,乃是軍事的勝負,對於民政,他並不甚在意,“不過,屬下曾聽說,遵義附近,原先有五十四里,百姓都是從事耕作,並且向大明朝廷繳納賦稅……”

“五十四里?”李自成瞬間明白了,這個“裡”不是路程,而是百姓的戶數,按照“一里”有一百一十戶的標準,五十四里是接近六千戶,人口至少達到三四萬人。

這樣的人口數量,在京師、江南這樣的平原地帶,也許是縣城甚至小鎮的水平,但在大婁山的深處,應該是十分可觀了,難怪遵義軍民所被設置爲遵義府!

有了如此獨天獨厚的條件,李自成自然不肯放過,他已經決定了,以遵義府爲起點,加速當地的漢化。

第412章 娜木鐘有意 林丹汗無心第374章 教皇第618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643章 兩條腿的牛第946章 龜縮保定第950章 高臺炮擊第1098章 太大太強第509章 被迫低頭第405章 新式教育第605章 大殿一座第67章 夜談第399章 密談(中)第846章 一日破城第835章 一戰而潰第458章 訛了三萬兩銀子第1392章 不能成爲戰俘第50章 首戰第62章 最豐美的草場第786章 無形的壓力第715章 千戶官第1068章 前朝皇子公主們第366章 開國功臣第1109章 滅族第814章 很多女人第842章 馬坡的槍聲第1276章 呂宋立省第684章 聞所未聞第1139章 騎兵混戰第1112章 談笑間第98章 心智第1046章 濠鏡之行第603章 大營混亂第212章 體香第341章 近水得月第506章 私自出走第363章 齊人之福第822章 向北撤退第594章 湛藍色的焰火第144章 同吃同住第1206章 草原坊第447章 淪落第71章 殺強盜第1194章 單一民族第32章 紅杏出牆第1259章 宗教戰爭第1064章 不上朝第394章 秘密協議第1361章 周坤的心思第587章 金戈鐵馬第968章 主動服侍第1234章 三宣六慰第137章 有後了第1335章 還是要親征第885章 誘餌第68章 合練第223章 唐寅的真跡第856章 鋪天蓋地第921章 決戰汝州第261章 同一種聲音第1111章 血統第823章 萌生去意第60章 看不見的敵人第840章 鬼城第852章 毒酒第856章 鋪天蓋地第1343章 黑山派與白山派第1291章 資金缺口第106章 看熱鬧第930章 暗中獻城第1393章 氣勢如山第46章 不受歡迎第913章 天命軍的後手第773章 又薦大才第264章 送不出去的銀子第320章 東征隴右(二十六)第1026章 重用傳教士第351章 兵臨城下第1094章 村鎮制度第298章 東征隴右(四)第238章 巡撫甘肅第1255章 出海口第435章 禮物第516章 八條軍律(上)第36章 分水嶺第644章 拜年第833章 五百兩第364章 兩女爭夫第880章 兩顆首級第47章 察哈爾部的無奈第1128章 大清出事了第233章 死亡線第38章 較量第47章 察哈爾部的無奈第1278章 安西都督府第641章 國破山河在第948章 裡應外合第118章 分界線第528章 漲價第493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1368章 賠償款
第412章 娜木鐘有意 林丹汗無心第374章 教皇第618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643章 兩條腿的牛第946章 龜縮保定第950章 高臺炮擊第1098章 太大太強第509章 被迫低頭第405章 新式教育第605章 大殿一座第67章 夜談第399章 密談(中)第846章 一日破城第835章 一戰而潰第458章 訛了三萬兩銀子第1392章 不能成爲戰俘第50章 首戰第62章 最豐美的草場第786章 無形的壓力第715章 千戶官第1068章 前朝皇子公主們第366章 開國功臣第1109章 滅族第814章 很多女人第842章 馬坡的槍聲第1276章 呂宋立省第684章 聞所未聞第1139章 騎兵混戰第1112章 談笑間第98章 心智第1046章 濠鏡之行第603章 大營混亂第212章 體香第341章 近水得月第506章 私自出走第363章 齊人之福第822章 向北撤退第594章 湛藍色的焰火第144章 同吃同住第1206章 草原坊第447章 淪落第71章 殺強盜第1194章 單一民族第32章 紅杏出牆第1259章 宗教戰爭第1064章 不上朝第394章 秘密協議第1361章 周坤的心思第587章 金戈鐵馬第968章 主動服侍第1234章 三宣六慰第137章 有後了第1335章 還是要親征第885章 誘餌第68章 合練第223章 唐寅的真跡第856章 鋪天蓋地第921章 決戰汝州第261章 同一種聲音第1111章 血統第823章 萌生去意第60章 看不見的敵人第840章 鬼城第852章 毒酒第856章 鋪天蓋地第1343章 黑山派與白山派第1291章 資金缺口第106章 看熱鬧第930章 暗中獻城第1393章 氣勢如山第46章 不受歡迎第913章 天命軍的後手第773章 又薦大才第264章 送不出去的銀子第320章 東征隴右(二十六)第1026章 重用傳教士第351章 兵臨城下第1094章 村鎮制度第298章 東征隴右(四)第238章 巡撫甘肅第1255章 出海口第435章 禮物第516章 八條軍律(上)第36章 分水嶺第644章 拜年第833章 五百兩第364章 兩女爭夫第880章 兩顆首級第47章 察哈爾部的無奈第1128章 大清出事了第233章 死亡線第38章 較量第47章 察哈爾部的無奈第1278章 安西都督府第641章 國破山河在第948章 裡應外合第118章 分界線第528章 漲價第493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1368章 賠償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