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5章 皇太極駕崩

(ps:敬告讀者兄弟,明天要陪老婆孩子游玩,更新可能不太正常,下個月一定會恢復正常,實在抱歉!)

大明崇禎十六年(公元1643年)八月,孫傳庭十萬大軍東出潼關,進入河南地界。

去年的柿園之役,孫傳庭大敗,折損了兩萬兵馬,朱由檢不但沒有降罪,還在今年五月的時候,提升他爲兵部尚書,改稱督師,總督山西、湖廣、貴州及江南、江北的軍務,朱由檢又賜予尚方寶劍,命他全權節制剿賊的兵馬。

孫傳庭剛剛接了這道聖旨,不到一個月,另有聖旨到達,催促孫傳庭進兵,儘快東出潼關。

這哪是升官呀,分明是催促本官赴死!

孫傳庭心明白,陝西兵操訓尚未結束,自己苦心打造的火車營,剛剛結束,尚未經過操訓,沒有形成戰鬥力……

去年的柿園之役,官兵是敗在操訓不足,朝廷太不近人情了!

他的心,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爲藉口,硬是沒有出兵,好在沒有了御史監軍,耳邊不會每日都有人舔呱。

孫傳庭知道,朱由檢的聖旨,不會只有這一道,他一面讓士兵們抓緊時間操訓,一面埋怨朝廷的武,難道沒有一個明白人?

真是越怕什麼,越來什麼。

孫傳庭在陝西戰戰兢兢地操訓着士兵,但朱由檢一連下了三道聖旨,內容都是一樣:催促孫傳庭東出潼關,儘快剿滅流寇!

可一不可再,可再不可三!

孫傳庭仰天長嘆之後,以督師的身份,命令湖廣的左良玉北汝寧,兩邊夾擊天命軍,同時又傳令河南,立即派兵接應出關的陝西大軍。

左良玉剛剛在九江大敗,軍隊折損超過六成,正在江西的哪個山坳舔舐傷口,根本沒有奉軍令。

開封城破的時候,陳永福躲過一劫,逃入黃河以北,此時接到孫傳庭的軍令,便從懷慶起兵五千,在孟津渡過黃河,前來接應孫傳庭的大軍。

左良玉、陳永福能不能參戰,孫傳庭已經顧不了,他知道,陝西兵已經被朝廷盯,不能不東出潼關,直接約戰天命軍。

孫傳庭告別夫人張氏,在西安的關帝廟誓師,以總兵牛成虎領前鋒,副總兵高傑領軍,王定、官撫民領着延綏、寧夏部隊作爲後援,白廣恩率領火車營,十萬大軍,望潼關進發。

受李自成委託,節制河南諸軍的宋獻策得到訊息,心焦急,立即着人給李自成傳訊,詢問對策。

李自成明白宋獻策面臨的壓力,大敵當前,必須集力量,守衛關鍵的節點。

他早已盤算過了,面對孫傳庭的十萬大軍,河南的兵力相對分散,容易被孫傳庭各個擊破,想要保住整個河南,已經不現實。

李自成給宋獻策傳令,除了開封,所有的錢糧、軍隊,包括城防軍,全部集於洛陽,務必守住洛陽城。

洛陽是孫傳庭的後路,只要洛陽在天命軍的手,孫傳庭必定有所顧忌,不敢深入河南全境。

李自成的大軍,自武昌沿着官道北,趨向信陽州,此時李信的獨立營,已經趕到南陽,與駐紮南陽的第七營馬式樂部合兵。

孫傳庭從潼關進入河南境內,一路沒有任何抵抗,行軍非常順利,八月八日

,陝西兵前鋒牛成虎部一萬士兵抵達洛陽。

洛陽是天命軍第一個駐軍的城鎮,牛成虎攻城一日,遭到城內守軍的頑強抵抗,雙方互有傷亡。

當晚紮營之後,城內兵馬盡出,數萬兵馬強攻牛成虎的大營,牛成虎大敗,退軍十里,折損兵馬過半。

孫傳庭聽到牛成虎大敗的訊息,立即催促軍進行,與次日午時趕到洛陽,四面包圍了洛陽城。

……………………………………………………………………

盛京,地載門外五里的一處林地,狩獵歸來的皇太極忽地勒住戰馬,將手的弓箭扔給身後的從人,神情忽地冷肅起來,靜立片刻,緩緩從馬背爬下來,動作異常輕柔,似乎擔心驚着林棲息的鳥兒。

從人都是屏住呼吸,緩緩退出林木的一里開外,他們知道皇的心思,皇在祭祀元妃的時候,不喜歡有別人跟在身邊。

但他們不敢離得太遠,皇的安全,他們這些人的性命重要得多,便是忍着皇的雷霆之怒,也好保護好皇。

皇太極向陰暗的林木走了幾步,看到一個滿是雜草的墳塋,雙腿突感無力,軟軟地癱坐下去。

他拔去兩顆雜草,揉碎後扔在一邊,口唸念有詞,似乎是責怪荒草遮擋了他的元妃,不,應該是辰妃,他的辰妃是不會死的……

皇太極學着格隆喇嘛的樣子,單手立在胸前,低下腦袋,嘴脣翕動着,誰也不知道他在念着什麼。

可能是感覺不夠虔誠,他用雙手撐地,換成下跪的姿勢,又將右手豎在胸前,默默地禱告片刻。

林木內越發陰暗,斑駁的日影已經不見,許是太陽已經躲在遠山之後。

皇太極多想這麼跪下去,永遠陪伴心的辰妃……

然而,大清還有許多事情等着他,大明未滅,明清對峙已經進入非常關鍵的時刻,進一步,或許跟攻破山海關,堂堂正正從大道抵達大明的京師,退一步……

皇太極實在不敢想象,如果大清退一步,會出現什麼的狀況,即便大明難以恢復遼東的故地,朝的王公貝勒們恐怕也會……

他緩緩地站起身,保持右手的姿勢不變,低聲道:“辰妃,等處理完大清的事,朕便下來陪你……”

皇太極向墓地行了一禮,決然轉過身,向林木外走去。

從人看到皇太極出來,頓時大喜,忙催動戰馬過來,皇太極接過自己的馬繮,左腳插入腳蹬,右腳在地猛地一蹬,穩穩地落在馬背,“走吧,回城!”

回到後宮,皇后哲哲預備給來自科爾沁的福妃、賢妃賜宴。

科爾沁是大清最堅定的盟友,福妃在科爾沁人的心目,又是十分尊貴,按理說皇太極應該親自赴宴,但皇太極以“已經賞賜過了”爲由,並沒有參加宴會,自己在清寧宮草草用了晚膳,連奏章也不願批閱,便要早早休息。

哲哲見皇太極沒有赴宴,又去了自己的清寧宮,便寒暄幾句,將宴席交給自己的侄女、莊妃布木布泰,自己快步回到清寧宮。

皇太極正在書房喝着晚茶,看到哲哲,道:“皇后不再陪伴福妃嗎?”

哲哲搬過椅子,在皇太極身邊坐下,輕蹙眉心,道:“皇今日爲何沒去宴席……賢妃算了,福妃年歲大了,下次

還不知道能不能來盛京了……”

皇太極輕柔着太陽穴,淡淡地道:“朕覺得有些發睏,正要休息呢!”

“皇是要注意身子,大清可是指望着皇呢!”哲哲輕嗔道:“聽他們說,皇今日獵了兩頭狼……皇以後能不能獵些獾子、野兔……”

說到狩獵的事,皇太極的臉露出淺淺的地笑,“哎,歲月不饒人,要是十年前,區區兩頭狼,朕還需要他們幫忙……”

哲哲白了皇太極一眼,伺候着在東暖閣的南炕睡了。

皇太極雖然身子發沉,腦子卻無法消停下來,恍惚之間,將睡在身邊的哲哲當做辰妃海蘭珠了,不覺翻身壓去。

哲哲雖然十分期待,但今晚皇太極的確眼皮沉重,也不敢造次,現在皇太極自己壓過來,她便十分配合。

爲了節約皇太極的體力,今晚的哲哲,恭順得像貓,溫柔得像是勾欄的婊子,將皇太極伺候得舒舒服服。

皇太極一泄如注後,腦子似乎清醒些,想到身邊睡的是哲哲,便輕嘆一口氣,沉沉睡去。

不知道過了多久,哲哲忽地驚醒,只覺得皇太極在南炕左右翻滾,不覺大吃一驚,忙扯開嗓子叫道:“來人啦……快傳太醫……”

哲哲顧不皇太極還是光着身子,只是給自己穿褻衣,起牀點油燈。

宮女、太監們蜂擁而入,剛剛給皇太極穿貼身的衣褲,兩名身背藥箱的太醫便進來了,此時皇太極依然人事不知,只是拼命用雙手摳着自己的喉管。

太醫大驚,顧不把脈,忙命令兩名太監按住皇太極,撬開他的下牙,看了一眼,與另外一名太醫對視一眼,急道:“皇后,皇的喉管被痰跡堵住,不能呼吸……”

哲哲喝道:“你是太醫,如何醫治皇,是你們的事,問哀家做甚?”忽地明白過來,“你是說,皇喉管的痰跡無法取出……”

“正是如此……”太醫抹了把頭的汗跡,“痰跡卡在喉管裡面,任何器具都夠不到,爲今之計,只有用人力去吸,或許還有希望……可是皇乃萬金之軀……”

“讓哀家來吧!”哲哲顧不責怪太醫,已是爬南炕,伏在皇太極的身,用櫻桃小口噙#住皇太極的大口,猛地吸了一口氣。

皇太極似乎更加痛苦,身子劇烈顫抖,雙數亂抓,兩眼翻。

太醫急叫:“皇后用力……”

哲哲擡起頭,將口的濁氣排掉,小口再次貼皇太極,猛地吸氣,然後從鼻孔排出,再次吸氣……

皇太極的喉管內開始發出“咕咚”之聲,似乎氣流受阻,太醫攥緊雙手,咬着牙齒,恨不得親自陣,哲哲也是急得額頭冒汗,但卡在喉管之的痰跡,是出不來。

哲哲恨不得將皇在她身吃奶的那股力氣使出來,不知什麼緣故,氣力總是差了一點,幸好皇太極並不動彈,用力也是便利些。

太醫見皇太極緊閉雙目,手腳不動,忙翻了他的眼珠,喃喃地道:“皇后,皇已經駕崩了……”

“啊……”哲哲從皇太極身下來,無力地歪倒在南炕的側角……

大清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八月初九夜間,皇太極駕崩於清寧宮東暖閣的南炕,享年五十二歲!

第1229章 臨時朝會第1197章 固倫額駙第841章 不對勁第160章 心思第1342章 兩萬支步槍第351章 兵臨城下第848章 哀鴻之聲第1273章 普通的百姓第1051章 貿易專區第1147章 一般大小第322章 東征隴右(二十八)第355章 最後的步兵第881章 大都督李自成第88章 格殺勿論第1141章 當道者死第814章 很多女人第498章 增加人口第218章 禮送出境第84章 抉擇第586章 偷偷溜號第706章 這個魔王第521章 重回蘭州第622章 一騎絕塵第1118章 三順王第1026章 重用傳教士第32章 紅杏出牆第879章 決堤放水第100章 保底月票第545章 鑲黃旗第878章 未雨綢繆第614章 臨時變陣第1058章 寸步不讓第1080章 決不虧待第355章 最後的步兵第778章 合理要求第490章 第三千戶第866章 東嶽廟第1377章 華夏的胸懷第1354章 堅決殲滅第220章 唯一的律法第1033章 杭州大學第360章 就當是聘禮了第1326章 天主教國家第387章 精神戰法第1312章 山雨欲來第1213章 領議政第1255章 出海口第235章 大勢第541章 買漲不買跌第772章 刻骨銘心第754章 堅城洛陽第317章 東征隴右 (二十三)第726章 晚飯第29章 遙遙在望第643章 兩條腿的牛第435章 禮物第1246章 護國公第199章 心電感應第117章 家規第45章 被甘州拋棄第1277章 土地交換貿易權第362章 三權分立第901章 三日爲限第1108章 青山都督府第787章 忠義之士第319章 東征隴右(二十五)第1295章 等待什麼第1330章 冊封李濬第594章 湛藍色的焰火第556章 蔑視與侮辱第717章 投豆選舉第754章 堅城洛陽第909章 西南邊疆第1346章 帶頭立功第455章 瞧一瞧看一看第656章 清蒸最補了第1319章 甘丹頗章第287章 棒打老虎第335章 學生出道第846章 一日破城第1343章 黑山派與白山派第825章 特殊的糧食第689章 後套第791章 叫罵不絕第642章 雷鋒效應第57章 防患於未然第1043章 一鍋粥第1033章 杭州大學第414章 佛祖的懲罰第248章 小規模,高標準第1175章 韃子女人第1228章 太子李鬆第518章 林丹汗的福晉們第1176章 拓北團第830章 天香院的頭牌第167章 氾濫成災第1246章 護國公第422章 衝刺的距離不夠第350章 自投羅網第356章 名將
第1229章 臨時朝會第1197章 固倫額駙第841章 不對勁第160章 心思第1342章 兩萬支步槍第351章 兵臨城下第848章 哀鴻之聲第1273章 普通的百姓第1051章 貿易專區第1147章 一般大小第322章 東征隴右(二十八)第355章 最後的步兵第881章 大都督李自成第88章 格殺勿論第1141章 當道者死第814章 很多女人第498章 增加人口第218章 禮送出境第84章 抉擇第586章 偷偷溜號第706章 這個魔王第521章 重回蘭州第622章 一騎絕塵第1118章 三順王第1026章 重用傳教士第32章 紅杏出牆第879章 決堤放水第100章 保底月票第545章 鑲黃旗第878章 未雨綢繆第614章 臨時變陣第1058章 寸步不讓第1080章 決不虧待第355章 最後的步兵第778章 合理要求第490章 第三千戶第866章 東嶽廟第1377章 華夏的胸懷第1354章 堅決殲滅第220章 唯一的律法第1033章 杭州大學第360章 就當是聘禮了第1326章 天主教國家第387章 精神戰法第1312章 山雨欲來第1213章 領議政第1255章 出海口第235章 大勢第541章 買漲不買跌第772章 刻骨銘心第754章 堅城洛陽第317章 東征隴右 (二十三)第726章 晚飯第29章 遙遙在望第643章 兩條腿的牛第435章 禮物第1246章 護國公第199章 心電感應第117章 家規第45章 被甘州拋棄第1277章 土地交換貿易權第362章 三權分立第901章 三日爲限第1108章 青山都督府第787章 忠義之士第319章 東征隴右(二十五)第1295章 等待什麼第1330章 冊封李濬第594章 湛藍色的焰火第556章 蔑視與侮辱第717章 投豆選舉第754章 堅城洛陽第909章 西南邊疆第1346章 帶頭立功第455章 瞧一瞧看一看第656章 清蒸最補了第1319章 甘丹頗章第287章 棒打老虎第335章 學生出道第846章 一日破城第1343章 黑山派與白山派第825章 特殊的糧食第689章 後套第791章 叫罵不絕第642章 雷鋒效應第57章 防患於未然第1043章 一鍋粥第1033章 杭州大學第414章 佛祖的懲罰第248章 小規模,高標準第1175章 韃子女人第1228章 太子李鬆第518章 林丹汗的福晉們第1176章 拓北團第830章 天香院的頭牌第167章 氾濫成災第1246章 護國公第422章 衝刺的距離不夠第350章 自投羅網第356章 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