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天主教

蒸餾酒的生產,已經趨於穩定化,經過品酒師的認定,兩位工匠逐漸掌握了蒸餾的火候,並加以固定下來,接下來要做的,是改良蒸餾容器,擴大生產規模了。

李自成要做的,是與低度白酒的供應商簽訂合約,得知月產量只有兩百斤,李自成乾脆包下了他們所有的白酒,但品質必須要保證,只有相同品質的低度白酒,才能保證蒸餾酒的質量。

生產廠家也是非常高興,這樣一來,他們只負責生產,連推銷、鋪子、人工酬勞的錢,都是省下了,最後以低於市場價兩成的價格,簽訂了合約。

李自成對這個合約還算滿意,這家低度白酒生產商,一旦喪失了市場,以後生產的白酒,只能出售給自己了,但爲了長期的穩定供給,將來最好還是有自己的低度白酒生產車間,所以,雙方簽訂的合約,只有半年時間,算是試行。

他還抽空去了一趟匠作坊。

以方誌爲首的火器匠,對於m1841的研製、分析,已經取得一定的進展,有了一些新的認識,他們甚至還用泥坯捏出了步槍的模型,據方誌估計,如果鐵的質量合格,也許他們能生產出這種火#槍,不過,槍管、扳機等,很難做到一樣大小。

不過,方誌最爲憂心的還是子彈,紙殼子彈的銅質彈頭倒是不難,關鍵是助推彈頭的底#火,不知道能否引燃,沒有經過相關的試驗,他也沒把握。

李自成將這些難度歸結爲三類,其一,乃是尺寸問題,但現在沒有統一的標尺,要想做得像流水線那樣標準,實在是難爲他們了,關鍵的問題,還是需要自己來解決。

只要做出標準的米尺,能解決規範問題,問題是如何確定這個標準,m1841的圖紙,給出的都是毫米尺寸,如果不能讓工匠們熟悉毫米,這些尺寸很難掌握,至少也要熟悉釐米。

答案只能從後世來找。

他依稀記得,“米”確定,跟子午線的長度有關,但現在顯然無法測量子午線,怎麼辦?李自成忽地想到,後世的時候,自己有事沒事,手拿着直尺,常常在手測量,他右手使勁按下去,一拃的長度切好是二十二釐米。

不知道“李自成”的一拃,是否也是這個長度,他估摸着差不多,如果不太精確,應該差不多了。

李自成讓何小米找來一塊光滑的細木條,用手指量出二十二釐米,便讓曹建將這根細木條平均分成二十二等份,再根據每一份的長度,製作一根米尺。

爲了防止工匠們搞不清進率問題,他取出一張白紙,將米、分米、釐米、毫米之間的換算關係,寫在面,然後貼在金作坊的內牆,方便他們隨時查詢。

其二,乃是鐵質問題,這一類問題好解決,鐵質太軟,主要是因爲碳含量過高,只要減少碳的含量,能變成質地更爲堅硬的鋼材。

在李自成生活的後世,這是初化學所學的內容,只要向熔融的鐵水注入氧氣再加熱,讓碳、硫等雜質形成氣體逸出即可。

原理雖是簡單,問題是如何才能得到較爲純淨的氧氣,現在的大明,根本沒有相關的科學技術,原材料是最大的問題。

不過,如果這樣的問題,已經被大明解決了,那麼李自成讓工匠們製造的m1841,也算不先進的火器了。

他沉思片刻,要麼分理出氧氣,要麼用其它的原料代替氧氣。

腦覺得問題要解決了,但恍惚之間,是找不到問題的突破口,用分離空氣的方法,倒是可以得到大量的氧氣,但低溫高壓,這樣的條件顯然無法具備,如果用實驗室製法,不但不能得到大量的氧氣,原料同樣是一大難題。

李自成思量很久,突然靈機一動,空氣本身不是最好的氧氣來源嗎?雖然氧氣的含量只有兩成多點,但只要反覆向鍊鐵爐灌入空氣,作爲有效成分的氧氣,會被不斷利用,而空氣含量最多的氮氣,因爲性質較爲穩定,在鍊鋼過程完全不會發生化學反應。

既要向鍊鐵爐不斷衝入氧氣,又要讓多餘的、氧氣含量低的空氣排出,鍊鐵爐必須增加出氣口,讓空氣在鍊鐵爐充分流通,這像是水田養殖,有抽入淨水的進水管,也有排出污水的出水管。

李自成立即找來主官鐵匠的劉方,讓他將大明的鍊鐵爐進行改裝,在進氣孔的對面,增加一個排氣孔,同時向爐內不間斷補充新鮮的空氣,對現有的生鐵回爐重煉。

劉方不知道李自成的用意,但李自成既然說了,他也只能照辦。

初步解決了鋼的問題,李自成還要面對另外一個問題,那是擊針撞擊底#火的問題,但他思索半天,卻是苦無良策,總不能回到點火的老路。

也許西洋人已經解決了這問題,李自成只能暗自嘆息,可惜,這樣重要的技術,西洋人是絕對不會透露給大明的。

西洋傳教士!

李自成猛然想起,在大明時代,隨着西洋海商東來,伴隨着他們的還有西洋傳教士,這些傳教士都在教會學校受過良好的教育,特別是對先進的科學技術,都有獨到的見解,實際現在的西洋,只有教會纔有足夠的財力開辦學校。

大明時代最爲有名的傳教士,後世都是赫赫有名,關鍵是,他們不僅掌握了先進的科學技術,有着對神學的虔誠態度,更有着良好的品質,大名鼎鼎的利瑪竇、湯若望……

李自成內心一震,湯若望這個本該最能推動大明科技發展、爲徐光啓極爲賞識的傳教士,此刻似乎在陝西,趁着他沒有被徐光啓挖掘之前,必須找到他。

讓李自成最爲頭痛的是,湯若望並不是單純科技大使,而是傳教士,讓他來到小小的西寧,如何才能打動他,難道讓他在西寧傳教?

除了來西寧傳教,還有什麼能打動他的地方?李自成苦苦思索,卻是找不到充足的理由。

如果讓他在西寧傳教,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李自成考慮的不僅是是西寧,更是所有的漢人,以及央之國未來的走勢。

漢民族自身的化已經源遠流長,是否需要宗教?

李自成想到後世的各種恐怖襲擊,似乎都與天主教沾不邊,而且,信奉天主教的歐洲,並沒有出現政教合一的政權,除了給百姓一個無望的希望,對國家,對民族都沒有多少負面影響。

他還想到央之國的擴張,既然代替大明的清帝國能將領土擴張到西域和北方的大草原,則必須面對大量的異族問題,歸化一個民族,關鍵是共同的信仰和語言。

如果央之國有一個強大的現代的宗教,能夠從宗教讓異族歸心,也許南疆不會出現各種恐怖組織了,也許西藏不會出現……

佛教在央之國傳承已久,能不能作爲央之國的國教?李自成很快即否定了,西藏是因爲佛教的實力太大,建立了不倫不類的政教合一政權,而且,佛教宣揚的乃是獨身,如此下去,人口如何繁衍?

那天主教宣揚的是什麼?李自成想到了“一夫一妻”制,這正是央之國最爲缺乏的。

“一夫多妻”的罪惡,在大明的生活皆是,且不說妻妾成羣的官員們,爲了養家,必須大量貪墨,也不說造成民間大量的壯丁無妻可取,這恐怕也是央之國美女越來越少的根源。

那些官商們多出的妻妾,往往都是美女,這是一個美女被收藏的時代,衆多美女公用一個男人,不管這個男人有多優秀,但她們受孕的機會肯定會減少,普通的“一夫一妻”,如果沒有生育的限制,女人基本都會生育三四個,五六個也是在正常,甚至達到七八個,但美女一旦被權貴收藏,能有兩三個孩子,基本是極限,許多美女更是實質無後,優良的基因,這麼被制度湮滅

而那些長相平平的女子,因爲失去被收藏的機會,反而能嫁給普通的漢子,正常生兒育女,這種非優良的基因,卻是得以廣泛保存下來,長期下去,大街能養眼的美女自然越來越少。

當然,“一夫一妻”並不能保證對家庭的忠貞,以歐美與央之國後世的經驗,從此以後,都將步入情人時代,但這也要“一夫多妻”好百倍,儘管美女也會偷情,可能是主動的,也可能是被迫的,無論出於哪種可能,至少她們增加了受孕的機會,至少她們生下孩子,有一半美麗的基因。

好像扯遠了,但李自成發現,這也是個社會問題,對於社會的穩定,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夫一妻”,至少能讓民間少兩個鰥夫。

李自成盤算良久,終於下定決心,他要在西寧,打造一片全新的天地,像他正在試行的新式教育一樣。

他立刻回到官衙,飛鴿傳書王安平:立即將所有派出人手趕赴陝西,打探傳教士湯若望在陝西的傳教情形,無論用什麼手段,都要讓他來西寧一趟。

………………………………………………

孫夢潔則是一如既往地將學子們的作業和先生的講義,按時送到衙的書房。

這一天,何小米不在,書房落了鎖,孫夢潔沒法,只得將這些材料送至李自成的家,看到大門敞開,她沒有絲毫猶豫,一頭闖了進去。

恰好李自成從宋玉蓮的房出來,跟在後面的宋玉蓮,一邊走,一邊整理衣襟,又用手將有些散亂的頭髮理順。

孫夢潔頓時一臉黑線,心幾乎嘔吐起來。

宋玉蓮面一紅,卻是主動招呼,“這是潔兒姑娘吧?這麼冷的天,還要姑娘跑路!快,進來喝杯熱茶!”

孫夢潔卻是橫眉冷對,用白眼表示她的蔑視,將作業、講義向李自成懷一塞,也不說話,轉身便走,出了正門,冷哼一聲,飛腳將門前的積雪踢得老遠。

宋玉面極度尷尬,面白一陣紅一陣,道:“這個潔兒姑娘,怎麼了?婢子可是沒有得罪她呀!”

李自成哈哈一笑,“奧,午授課的時候,她的作業做得不好,被我狠狠訓了一頓,恐怕心還是有氣。”

宋玉蓮纔不相信李自成的鬼話,白了他一眼,“都是大人,大白天的,非要……連門都不關……”

第261章 同一種聲音第891章 最後一次第254章 臥房送行第1361章 周坤的心思第1130章 遊牧?農耕?第677章 要挾第884章 大軍南下第1245章 新年禮物第512章 一舉兩得第1253章 滅元、滅明、滅清第1181章 三大草原騎兵第882章 開封的王府第1209章 要個孩子第1206章 草原坊第472章 莫須有第1122章 生路第708章 議政大臣會議第1353章 偷襲麻六甲第1183章 布木布泰第154章 困惑第314章 東征隴右(二十)第1324章 賠償銀第24章 舊人新婚第321章 東征隴右(二十七)第610章 蜀王府第98章 心智第729章 幾分尷尬第1335章 西南門戶第580章 重新起航第1086章 風燭殘年第1181章 三大草原騎兵第161章 西寧與遼東第535章 跨民族的婚姻第198章 撤軍第787章 忠義之士第803章 督師難產第357章 遊擊將軍第424章 毀約第211章 即將到來的收成第249章 溫柔鄉第788章 戰略調整第821章 孟家莊第1305章 廣中廣南第1008章 根深蒂固第779章 擾亂人心第641章 國破山河在第1223章 四面張網第33章 盜賊起第344章 一個不留對近來更新的一點說明第2章 城南古廟第1394章 騎兵步兵,各有優劣第157章 鹹魚羊肉湯的誘惑第149章 吞鉤第178章 身陷重圍第475章 故人相見第80章 築城第1225章 東北海疆第84章 抉擇第282章 水軍操訓第836章 挖祖墳第388章 神情麻木第700章 八藩第69章 立威治軍第1384章 熟悉的身影第1260章 雲津市坊第1329章 漢魂第36章 分水嶺第1120章 不對稱戰爭第739章 戰鬥在一線第347章 驚疑不定第1049章 最大利益第531章 工業園第884章 大軍南下第1063章 團圓飯第624章 普通的使者第486章 無計可施第761章 虛驚一場第458章 訛了三萬兩銀子第602章 民心向背第161章 西寧與遼東第340章 依戀與愁思第623章 秦良玉的疑惑第283章 西海水軍第69章 立威治軍第1294章 一條軍令第1166章 鑲黃旗潰敗第392章 銜尾追擊第564章 百姓爲上第40章 我們有兄弟第893章 焚香敬酒第801章 開門納降第1377章 華夏的胸懷第552章 速戰速決第1082章 千里立府第774章 逆天的射程第1283章 蘇祿蘇丹國第1334章 高山小國第1268章 血液循環第528章 漲價
第261章 同一種聲音第891章 最後一次第254章 臥房送行第1361章 周坤的心思第1130章 遊牧?農耕?第677章 要挾第884章 大軍南下第1245章 新年禮物第512章 一舉兩得第1253章 滅元、滅明、滅清第1181章 三大草原騎兵第882章 開封的王府第1209章 要個孩子第1206章 草原坊第472章 莫須有第1122章 生路第708章 議政大臣會議第1353章 偷襲麻六甲第1183章 布木布泰第154章 困惑第314章 東征隴右(二十)第1324章 賠償銀第24章 舊人新婚第321章 東征隴右(二十七)第610章 蜀王府第98章 心智第729章 幾分尷尬第1335章 西南門戶第580章 重新起航第1086章 風燭殘年第1181章 三大草原騎兵第161章 西寧與遼東第535章 跨民族的婚姻第198章 撤軍第787章 忠義之士第803章 督師難產第357章 遊擊將軍第424章 毀約第211章 即將到來的收成第249章 溫柔鄉第788章 戰略調整第821章 孟家莊第1305章 廣中廣南第1008章 根深蒂固第779章 擾亂人心第641章 國破山河在第1223章 四面張網第33章 盜賊起第344章 一個不留對近來更新的一點說明第2章 城南古廟第1394章 騎兵步兵,各有優劣第157章 鹹魚羊肉湯的誘惑第149章 吞鉤第178章 身陷重圍第475章 故人相見第80章 築城第1225章 東北海疆第84章 抉擇第282章 水軍操訓第836章 挖祖墳第388章 神情麻木第700章 八藩第69章 立威治軍第1384章 熟悉的身影第1260章 雲津市坊第1329章 漢魂第36章 分水嶺第1120章 不對稱戰爭第739章 戰鬥在一線第347章 驚疑不定第1049章 最大利益第531章 工業園第884章 大軍南下第1063章 團圓飯第624章 普通的使者第486章 無計可施第761章 虛驚一場第458章 訛了三萬兩銀子第602章 民心向背第161章 西寧與遼東第340章 依戀與愁思第623章 秦良玉的疑惑第283章 西海水軍第69章 立威治軍第1294章 一條軍令第1166章 鑲黃旗潰敗第392章 銜尾追擊第564章 百姓爲上第40章 我們有兄弟第893章 焚香敬酒第801章 開門納降第1377章 華夏的胸懷第552章 速戰速決第1082章 千里立府第774章 逆天的射程第1283章 蘇祿蘇丹國第1334章 高山小國第1268章 血液循環第528章 漲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