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7章 年度朝會

bookmark

貴州省距離出海口太遠,但廣西省距離大海,只隔着一個廉州府,廉州府隸屬於廣東省,恰好將廣西出海的南大門完全堵死。

李自成不明白,當初設置行政區劃時,爲何讓廉州府隸屬於廣東省?或許因爲廣西的漢人少,省內情形複雜,故意封鎖廣西的海界吧。

現在不同了,第八營和第九營曾在廣西武力歸化,數年以來,廣西省府唯一的事情,便是歸化當地的百姓,現在廣西境內,登記爲漢人的百姓,至少達到七成,百姓歸化爲漢人後,也該享受歸化後的成果了。

李自成取出最新的廣西地圖,斟酌片刻,決定將廣西的行政區劃進行必要的調整。

首先,廣西的首府不能繼續放在桂林了,桂林在廣西的東北角,不利於輻射全省;首府應該放在地理心南寧,南寧在華夏環形大道的南環,交通便利,又能策應南部的港口。

其次,廣西東部各府,前朝大明時代,已經實行改土歸流,各府基本不變,桂林、柳州、平樂、梧州、潯州、南寧,但柳州、梧州都是狹長地形,分別將南部的來賓縣、鬱林州升格爲府,南寧升格爲首府,地域向北方稍稍擴大。

再次,南方是重點發展區域,廉州府劃撥廣西后,廉州城雖然是一座港口城,但過於偏東,距離南寧府太遠,不適合發揮省府與海港的合力,李自成將南寧正南方的欽州,升格爲欽州府。

如果廉州府更爲欽州府,未嘗不是一種辦法,但李自成認爲,廣西這麼大,只有欽州一座港口,實在太少了,而且將廉州府城廢棄,實在太可惜了,廉州府城也是一座港口,便保留了廉州府,但現在的廉州府大大縮小,只有原先的東部一隅。

原先廉州府,被欽州府從部生生切開,西部的永安州,也是一座海港,自然要保留,但永安州太小,便將南寧府南部的思州、忠州,以及思陵州、思明府的一部分劃入進來,組成新的永安府。

最後,廣西的西北部,原先幾乎全部是土司的自留地,現在土司不存在了,經過廣西省府的協調,基本重新開府立縣,柳州以西,慶遠府得以保留,但慶遠府南部的思恩府併入南寧;西部南盤江、右江區域,府州縣合併爲百色府,百色府在右江沿岸,華夏環形大道的南環;西南部的左江流域,所有府州縣合併爲左江沿岸的太平府,由於與江南省太平府重名,被更改爲崇左府。

廣西的行政區劃經過調整,保留十四府,在具體的執行過程,廣西地方官府根據地形、道路、水源等,可以適當修改,但必須報請朝廷批准。

調整之後,廣西有了永安、欽州、廉州三座港口府城,李自成將船廠放在最西面靠近十萬山的永安城,欽州、廉州將來都是貿易港口。

李自成對賦稅的增長、南疆北疆的開拓速度都非常滿意,甚至超出他的預料,所以北疆的拓北團,暫時都駐紮在北山都督府,停止向北推進,先鞏固已有的土地。

華夏的發展,不會總是一番風順的,李自成也有一些不滿的地方。

麻六甲海峽被荷蘭人掌控,華夏的戰艦無法通過,因爲《華夏與荷蘭東印度公司友好通商條約》的限制,荷蘭東印度的商船,不會去華夏的沿海,更不會去日本,但華夏的商船也不能南下,更不能通過麻六甲海峽。

華夏的南海與西海之間,被麻六甲海峽阻隔,像是腸梗阻,雖然可以繞過

外海,但總讓人不舒服。

除了戰爭,華夏無法撕毀《華夏與荷蘭東印度公司友好通商條約》……

還有,華夏遷都昆明已經一年半,雲南南部增加了孟艮、景邁、孟棉、塔威、西海五府,加緬甸省,大名時代的“三宣六慰”,只剩下一個老撾宣慰司,總的土地“三宣六慰”還多,但國都昆明的發展速度太慢。

在百姓的眼,南城的街道換成寬闊、平坦的水泥大道,昆明高學、昆明醫學院、昆明平政教堂、南城外雲津市坊的商鋪等,都是兩層潔白的小樓,窗戶安裝了透明的玻璃,整個昆明城,似乎一夜之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百姓因此而加入天主教的不在少數。

但在李自成的眼,昆明城的變化不應該僅僅是城市面貌,還有人的精神面貌,更重要的是,昆明應該向工商業發達的大都市邁進。

與北京、南京、杭州的百萬人口相,昆明人口不過二十萬,人口劣勢是無法改變的現實,但昆明應該向五十萬人口的方向邁進,而且,人口越少,人均收入應該快速趕來。

李自成原本想着,讓整個雲南省遍地開花,這個想法顯然有些超前,落後於全國的雲南,需要一兩座大都市帶動整個雲南省向前發展。

昆明是雲南省的龍頭。

經過沐氏兩百年的管理,昆明漢化很深,城內外都是以漢人爲主體,歸化百姓的壓力不大,華夏遷都昆明,是要促進昆明經濟高速發展的。

昆明城內,雖然有了一系列的工廠,但除了水泥廠,規模都不大,招募的工人數量有限,對賦稅的貢獻也不大。

李自成思索良久,決定廣泛發動官員。

臘月十五,永昌八年最後一次朝會,也稱爲年度朝會。

今日是大朝會,三院十部部級、司級、處級的官員,只要在昆明城內,都要參加,雲南省長沐天波,世代在昆明爲官,昆明知府吳兆元,原本是大明的雲南巡撫,兩人對昆明非常熟悉,也被知會參加了今日的朝會。

按照慣例,年度最後一次朝會,一般是當朝總結一年的得失,能補救的事情,在新元假期之前,還能進行必要的補救,然後便是新元假期,非特殊情形,一般官員都可以安心歡度新元。

樑成代表百官,對一年的工作進行了詳細的書面總結,等待皇表態,認可或是否認。

李自成在朝臣們期盼的目光緩緩地道:“華夏穩步前進,都是愛卿們各負其職的結果,愛卿們幸苦了!”

“臣等不敢居功!”

“愛卿們不必過謙,”李自成目視樑成,“臣,增加的賦稅,有多少來自雲南省?其農業稅增加多少,工商稅又增加多少?”

“回皇,雲南省賦稅增加三萬二千有餘,其農業稅增加兩萬八千兩,工商稅增加三千兩,其它如茶稅等,增加近千兩……主要是南方新增各府增加了農業稅……”樑成心忐忑,不知道皇爲何問起雲南的賦稅,難道有什麼不好的風聲傳出?

“賦稅增加,自然是好事,”李自成道:“不過,昆明是華夏國都,包含各府在內,工商稅才增加三千兩,是不是少了點?以這樣的速度,何日才能呈現國都氣象?”

“皇……”

“工商稅增加多少,似乎非人力所爲,華夏鼓勵工商業已有數年,但在昆明,工商業的發展速度明顯滯後,”李自成用目光

掃視了一遍,“衆位愛卿,你們說說,如果才能加快昆明,乃至雲南省工商業的發展,增加工商稅收?”

朝臣們默默無語,過了片刻,樑成道:“請皇明示!”

李自成望着衆臣,不覺搖頭苦笑,“要增加工商稅,必須發展工商業,包括增加數量和擴大規模,諸位愛卿來到昆明的時間,已經不短了,咱們以昆明爲例,你們說說,昆明有什麼出產,能增加何種工商業?”

“昆明?”郭世俊心一動,“皇要大力發展昆明嗎?”

李自成點點頭,“昆明的繁華、富庶,無法與北京較,更無法與江南相提並論,然而昆明多山,有自己的特色,難道沒有產出?”

“靠山吃山……”樑成忙道:“皇指的是採礦業?”

“採礦不僅爲國家增加各種金屬和非金屬,爲國家增加賦稅,還能讓參與採礦的百姓走向富裕,”李自成道:“你們知道,昆明何處出礦?出產何種礦石?”

吳兆元似乎明白皇讓他參加朝會的原因了,拱手道:“皇,昆明府各地,已經發現了不少礦石,只是官府沒有梳理……”

李自成思索片刻,如果礦業完全由國家壟斷,不利於發展地方經濟,隧道:“如果是私人發現的礦石,可以交給私人開採,但私人必須依法納稅,貴重金屬等,必須優先向官府出售,此外,採礦的規模不能過小,如果經濟實力不夠,可以向銀行貸款,也可以合夥注資開採。”

“臣遵旨!”吳兆元不明白皇爲何要擴大開採規模,卻也只能遵旨,“散朝之後,臣即可組織人手,將昆明府所屬各縣已經發現探明的礦石,挨個清理一遍。”

“開採礦石,利國利民,但昆明要發展工商業,還有哪些行業可以挖掘?”

“……”

沒辦法,李自成只得開導衆臣:“水泥、建築、茶葉等……”

郭世俊明白李自成的心思,但他更明白,李自成是要告訴沐天波和吳兆元他們,遂閉口不言,等着二人自己感悟。

李自成解釋一番,衆臣這才明白明白,這些行業不但能帶來稅收,還要招募百姓,提高百姓的收入。

“其實,還有一些熟視無睹的行業,看起來很小,一旦形成專門市坊,規模便會放大,”李自成道:“如藥材,每名採藥人的藥材不多,但如果闢出專門的市坊,將藥材集起來銷售,有可能形成專門的市坊,眼下明光公司要大量收購貨物對外出售,只要集出售,形成市坊,便能產生工商稅……”

“那小工藝呢,昆明有傳統的牙雕、蠟染、烏銅走銀等,只是不知道是否有人購買……”

“能!”李自成當即予以肯定,“便是蔬菜、水果,如果集銷售,也能產生工商稅,又能給百姓帶來更高的收入!”

朝臣們頓時議論紛紛,沒想到蔬菜、水果都能形成產業,但蔬菜、水果不耐儲藏,銷售路程不能太遠……

朝堂幾乎變成了菜市場,在熟悉昆明的官員們協助之下,李自成爲昆明整理出一些發展目標,除了原本的香水、水泥、玻璃、肥皂、磚窯,官府將幫助商戶重點發展采礦、藥材、建築、茶葉、水果、手工藝品,在昆明市坊專門開闢水果、手工藝品、小吃、零售等專業市坊。

除了昆明,有條件的府城,也要根據當地的出產,開闢一些特色市坊,儘快形成專業化、規模化的市坊。

第1022章 新技術第1192章 向南撤退第1395章 禁止養馬第539章 收房第408章 前進一步,生第950章 高臺炮擊第126章 編外學子第907章 使者來了第804章 首輔大人的妙計第546章 遲疑不決第274章 盡釋前嫌第430章 本都督教你第357章 遊擊將軍第1392章 不能成爲戰俘第319章 東征隴右(二十五)第1038章 南疆北疆第1369章 新的矛盾第1183章 布木布泰第675章 改土歸流第1342章 兩萬支步槍第61章 幹票大的第1067章 保駕護航第29章 遙遙在望第1037章 五洲四海第1097章 喀喇沁人第1028章 左良玉歸順第1085章 多羅卓哩克圖郡王第1055章 射程上的優勢第825章 特殊的糧食第341章 近水得月第1312章 山雨欲來第672章 攪局的韃子第1354章 堅決殲滅第202章 四成的死亡率第857章 一樣的套路第932章 秦王歸順第1320章 哈密八衛第1088章 一槍斃命第1091章 不委屈第1264章 東籲滅國第1267章 原來是熟人第455章 瞧一瞧看一看第358章 炕房之樂第506章 私自出走第122章 西寧府第783章 兩個畜生第801章 開門納降第83章 殺戮第191章 流民第538章 緣分第954章 大同城破第945章 多爾袞的憤怒第975章 皇極殿覲見第979章 做了嫁衣第550章 大都督的算計第107章 北川縣第514章 漢清局第1213章 領議政第178章 身陷重圍第1078章 報應到了第434章 虛張聲勢第254章 臥房送行第957章 哭笑不得第187章 管家婆第1107章 居然天上客第262章 天主與真主第452章 教堂密會第269章 最後一名騎兵第241章 騎兵的影子都看不到第1239章 一夫一妻第785章 洛陽會議第638章 婢子不怕第791章 叫罵不絕第742章 笑看王府第692章 奴酋陣亡第752章 糧食緊缺第731章 看對眼第925章 大明的敵人第1378章 孤軍深入第606章 佈局四川第574章 要挾第340章 依戀與愁思第1337章 斬了羅剎使者第115章 新的計劃第449章 大都督說了第980章 一番心意第535章 跨民族的婚姻第1068章 前朝皇子公主們第1300章 莫朝國滅,高平立府第652章 皇權第444章 兩眼死灰第1033章 杭州大學第1054章 荷蘭艦隊第1063章 團圓飯第1388章 英荷海戰第159章 苦水灣第345章 窩裡橫第1390章 突圍出城第1259章 宗教戰爭第1276章 呂宋立省
第1022章 新技術第1192章 向南撤退第1395章 禁止養馬第539章 收房第408章 前進一步,生第950章 高臺炮擊第126章 編外學子第907章 使者來了第804章 首輔大人的妙計第546章 遲疑不決第274章 盡釋前嫌第430章 本都督教你第357章 遊擊將軍第1392章 不能成爲戰俘第319章 東征隴右(二十五)第1038章 南疆北疆第1369章 新的矛盾第1183章 布木布泰第675章 改土歸流第1342章 兩萬支步槍第61章 幹票大的第1067章 保駕護航第29章 遙遙在望第1037章 五洲四海第1097章 喀喇沁人第1028章 左良玉歸順第1085章 多羅卓哩克圖郡王第1055章 射程上的優勢第825章 特殊的糧食第341章 近水得月第1312章 山雨欲來第672章 攪局的韃子第1354章 堅決殲滅第202章 四成的死亡率第857章 一樣的套路第932章 秦王歸順第1320章 哈密八衛第1088章 一槍斃命第1091章 不委屈第1264章 東籲滅國第1267章 原來是熟人第455章 瞧一瞧看一看第358章 炕房之樂第506章 私自出走第122章 西寧府第783章 兩個畜生第801章 開門納降第83章 殺戮第191章 流民第538章 緣分第954章 大同城破第945章 多爾袞的憤怒第975章 皇極殿覲見第979章 做了嫁衣第550章 大都督的算計第107章 北川縣第514章 漢清局第1213章 領議政第178章 身陷重圍第1078章 報應到了第434章 虛張聲勢第254章 臥房送行第957章 哭笑不得第187章 管家婆第1107章 居然天上客第262章 天主與真主第452章 教堂密會第269章 最後一名騎兵第241章 騎兵的影子都看不到第1239章 一夫一妻第785章 洛陽會議第638章 婢子不怕第791章 叫罵不絕第742章 笑看王府第692章 奴酋陣亡第752章 糧食緊缺第731章 看對眼第925章 大明的敵人第1378章 孤軍深入第606章 佈局四川第574章 要挾第340章 依戀與愁思第1337章 斬了羅剎使者第115章 新的計劃第449章 大都督說了第980章 一番心意第535章 跨民族的婚姻第1068章 前朝皇子公主們第1300章 莫朝國滅,高平立府第652章 皇權第444章 兩眼死灰第1033章 杭州大學第1054章 荷蘭艦隊第1063章 團圓飯第1388章 英荷海戰第159章 苦水灣第345章 窩裡橫第1390章 突圍出城第1259章 宗教戰爭第1276章 呂宋立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