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2章 開封的王府

李自成用了半日的時間,說服了被俘的官員,黃澍起初尋死覓活,要爲開封殉城,但在高名衡、吳士講的勸說下,同意觀測一段時間,如果天命軍不是像李自成所說的那樣,他依然要殉城。

吳士講被重新任命爲開封知府,負責恢復開封城內的秩序,除了糧鋪,其餘的商鋪也要儘快恢復起來;

蘇茂灼爲知府屬下的稅務官,按照天命軍的律法,負責開封府的稅收,眼下開封城太過貧瘠,所有農業稅、工商稅,一年內免徵;

黃澍被任命爲開封府獨立審判官,獨立行使刑、民案件的審判權。

吳士講知道自己的責任,眼下的開封,必須有足夠的糧食,沒有糧食,何談商鋪、秩序?他小心地道:“大都督,除了恢復秩序,屬下還要做哪些事情?”

李自成沒有說話,卻是從懷掏出一張摺疊的白紙,遞給吳士講,吳士講展開一看,都是眼下要做的工作:

開封城這幾個月,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城內的人口大量減少,必須重新登記,對百姓發放賑災糧的事,將按照重新登記的人口,分片進行;

原先駐紮在城外的百姓,必須回到自己的家園,開封府根據天命都督府的律法,給他們重新分發土地,每丁大約二十畝,如果分配的是城外已經耕種的土地,不需要補償,收成歸百姓所有;

城內的賑災糧繼續發放,但領取賑災糧的百姓,必須是已經斷炊、又無力購買糧食的百姓,任何人領取賑災糧之後,不得再購買糧食,也不得從事商鋪經營;

原先逃出城被天命軍收留的老弱婦孺,查找出家人後,回到家人身邊,或者在城內經商,或者在城外領受耕地,必須得到妥善安置,實在無家可歸者,官府登記後,由天命軍根據具體情形,統一安置;

領取賑災糧的青壯,除了侍弄自家的耕地,必須爲地方官府服徭役,爲期六個月,服役期間,官府發放足夠的糧食,一半精糧、一半粗糧,徭役的內容,是拓寬鄭州至許州、許州至開封之間的官道……

吳士講明白,這些條陳,基本都是都與糧食有關,賑災糧、耕地的種子等等,需要大量的糧食,他看了李自成一眼,還是忍不住道:“大都督,開封城原先有三十七萬八千餘口,現在人口大量減少,但不下二十萬,雖然開封城內的百姓得到分流,但還是需要大量的糧食……”

“糧食問題,吳知府不用擔心,那是本都督的事,”李自成早已盯了開封城內的各個王府,天命軍入城後,已經控制了王府,但開封內大部分百姓早已斷糧,他沒有時間打理王府的事,等到城內秩序初步恢復,該對王府下手了,“吳知府先根據具體情形列出每日、每月需要的糧食數量,天命軍會及時發放給開封府,”頓了一頓,道:“眼下的這些糧食,都是用來救命的,吳知府務必把關,誰要是動了歪心思……非常時期,天命軍的律法只有一條:殺!”

“屬下明白!”吳士講抹了把幾乎見汗的額頭,道:“大都督,屬下領會大都督關於糧食問題的處置,但擴展官道的事……”

李自成已經準備在河南修築水泥大道,暫時或許難以發揮水泥大道的戰略作用,但這樣的跡可以在河南聚集天命軍的人氣,與天命軍一向宣傳的“受之於天”一脈相承,又可以發揮出青壯的力量。

他已經向蘭州傳令,要求蘭州派出築路隊來河南進行技術,此時吳士講問到道路的事,

他只是淡淡一笑,道:“吳知府先執行便是,以後能看出這條官道的作用。”

吳士講、蘇茂灼、黃澍三人,都在開封府任職,目前職責明確,開封還有許多事情需要他們去做,便先行離開了巡撫衙門。

此時只剩下巡撫高名衡與左布政使樑炳。

樑炳已經七十歲了,但身體硬朗,精神狀態還是很好,李自成看他的進士身份,在仕林有一定的影響,便留在臨時都督府,出任民事副使。

與樑炳相,高名衡是河南巡撫,名氣更大,李自成便存了一點心思,希望高名衡出任天命都督府下的河南省長,總管整個河南省。

高名衡以年老精力不濟、能力有限爲由,委婉拒絕了李自成的邀請。

李自成心明白,高名衡剛剛同意加入天命軍,心還有一些荊刺,在他的心目,天命都督府連地方割據政權都不是,即便不是流寇,也流寇好不了多少。

如果高名衡知道天命軍已經在甘肅、青海、四川立省,還有一個河西都督府,不知道他心有什麼想法?

李自成沒有強求,天命軍的現狀,高名衡遲早會知道,不必急在一時。現在的開封府,經濟、民生一片蕭條,百姓連飯都吃不飽,暫時無法將臨時都督府遷移過來,也不必做爲新的首府,還是先積累一段時間再說。

高名衡能夠初步接受天命軍,已經讓他很滿意了。

李自成並沒有給高名衡任命新的職務,只是讓他在城內外視察,監督開封府執行各項律法,當然,李自成還送了一套天命都督府完整的律法給高名衡,讓他閒暇時看看,最好能提出一些修正的意見。

李信根據李自成的命令,將開封城內的戰俘整編了,又招募了少量的青壯,合編爲一個團,其餘的社兵、義勇社兵等,全部解散,迴歸民籍。

整編出的這個團,以高祿爲團長,領千戶銜,做爲第四營的第五團。

開封城搜出了千餘戰馬,撥給第一營第三團,高謙部達到三個千戶的戰兵。

這一切工作結束之後,李自成便將心思放到城內的王府。

據知府吳士講提供的資料,開封城內,現有親王一人,郡王四十人,鎮國將軍一百八十人,輔國將軍四百六十四人,奉國將軍六百九十人,鎮國尉七百二十五人,輔國尉一百八十五人,另有儀賓府4處。

李自成初步計算了一下,從親王到儀賓,竟然超過兩千!

如果加各個王府內的奴僕、護衛軍等,以平均每府十人計算,也有兩萬人,加外圍依附於王府、奴僕的人員,開封府是三十七萬人口,這些人恐怕佔了一大半!

依附王府的至少有二十萬人,他們不僅佔據了城內最主要的財富,而且不需要納稅,難怪朝廷的財源枯竭。

這究竟是誰的過錯?

當初制定國策的人,想過王府人口大量增長嗎?

王府有地、有錢,能娶到開封最美麗的女人,而是數量不受限制,人口繁衍的速度遠遠超出普通的百姓,長期發展下去,整個開封怕只有王府了……

好在這一切要結束了,天命軍所到之處,是王府的末日。

李自成來到河南之前,想着河南大旱,錢糧睏乏,天命軍要想在河南生存、發展,必須依賴王府的錢糧。

開封的王府越多,聚集的錢糧也越多,對天命軍來說,發展壯大也越快。

在這些王府,最大也是最富裕的,自然是位於開封城央偏西的周王府,不過,李自成沒有興趣參觀,參觀了只會讓自己生氣,他只是將各個王府查抄的錢糧數目看了看,做到心有數。

各個王府被查抄一空,包括周王朱恭枵在內,所有男丁關押在軍營。

數千王府的妻妾女兒,暫時集關押,從挑選出適年女子,婚配天命軍的軍官,千戶官以,凡是無妻之人,都是候選對象,如果千戶官未婚人數不足,可以擴大到百戶官,依次類推,剩餘的女人,分批押送至各地的水果樓。

王府原先的奴僕傭婦等,分配一定的財物後,讓其自謀生路,實在沒有出路的,可以幫助天命軍做些雜役,也可以分到土地,歸入民籍。

開封城內大半商戶,都是王府王府的產業,王府纔是幕後的東主,李自成將這些商戶查找出來,然後在巡撫衙門的大廳裡,召見了現在的東主。

在鐵的事實面前,加殺氣騰騰的親兵,商戶們哪有撒謊的餘地?再說,王府已經倒塌,這些商戶已經失去了依靠,現在城內所有的糧食,都依賴天命軍的供給,萬一惹惱了天命軍,斷了糧食,他們只能在家等死了。

商戶們雖然萬般不甘,卻也被迫交出商鋪的房契,以及商鋪的賬目。

李自成着人一一過目,凡是年收入在千兩以下的商戶,直接在隔壁的小廳召見他們。

看着驚疑不定的商戶,李自成心暗笑,他將房契和賬目放在面前的方桌,笑着道:“商鋪送給他們了,但年收入五十兩以的商戶,從今以後,必須依照天命軍的律法納稅,今年免稅,但明年必須按照十五稅一的標準納稅,願意遵守天命軍律法的,現在可以拿回房契和賬目,從此以後,這些商鋪屬於你們的了!”

“啊……”商戶們都是驚訝不已,雖說十五稅一的商稅有些心疼,但與整個商鋪較起來,那是九牛一毛。

如果商鋪歸了自己,是納些商稅又如何?平日給王府的租子,至少有三成,而且,這些商鋪,以後是自己的,可以傳給子子孫孫……

“商鋪是給你們了,但你們必須遵守天命軍的律法,特別是商稅,誰要是敢偷稅漏稅,官府隨時可以收回商鋪,”李自成聲音一轉,冷然道:“還有,眼下開封城內的境況,你們也知道,誰要是敢過分盤剝百姓,暗滋事,那別想在開封呆了!”

“小人等不敢!”

李自成揮揮手,讓商戶們各自領了房契、賬目去府衙登記,他轉身去了原先的大廳,這時何小米已經將剩餘的大型商戶的賬目整理了一遍。

李自成一個個細看,看到最後,神情有些失望。他留下這些大型商戶,原本是要看看,這些商戶是否有人掌握着什麼關鍵的技術,或是要害部門,如果看得,那是要徵收的,要害部分需要掌握在自己手。

但是這些商戶,都是普通的流通型商戶,也是,通過買賣賺取價格差,只是規模大些、商道廣些,並不從事生產。

李自成頓時失去了興趣,將房契和賬目還給他們,囑咐他們繼續經營,必要的時候,可以和天命軍合作,當然,該交的商稅一也不能少。

商稅要一年之後纔會徵收,現在城內民心不穩,暫時不用宣傳,李自成暗囑咐稅務官蘇茂灼,大半年後,在商稅徵收之前,再向商戶們大肆宣傳《工商律》。

第1192章 向南撤退第1107章 居然天上客第243章 出迎十里第1278章 安西都督府第554章 壕溝的妙用第380章 魂飛魄散第648章 生產成本第90章 妥協第1392章 不能成爲戰俘第978章 親臨山海關第977章 大學士范文程第284章 龍骨木第1326章 天主教國家第162章 岳父大人第686章 漢化川南第654章 什麼都沒做第1373章 以進爲退第506章 私自出走第991章 戰場反水第298章 東征隴右(四)第268章 初試鋒芒第879章 決堤放水第917章 愚蠢的豪格第1379章 錫蘭島第155章 莊浪衛第1080章 決不虧待第1315章 邊界貿易第328章 入漢籍,奉天主第1139章 騎兵混戰第1068章 前朝皇子公主們第526章 王徵的光陰第1254章 孟艮府第272章 考察第602章 民心向背第933章 滅了燈再上牀第993章 手雷立威第676章 遵義知府第463章 視角轉換第83章 殺戮第1008章 根深蒂固第644章 拜年第635章 兵部急訊第406章 林丹汗突襲卡當城第508章 鐵槊科諾特十蘇木第1126章 海州城破第1032章 學以致用第1126章 海州城破第1166章 鑲黃旗潰敗第592章 沙柳城專賣市集第1373章 以進爲退第1220章 爲了華夏第138章 知府做媒第1049章 最大利益第753章 後手第424章 毀約第852章 毒酒第341章 近水得月第765章 早有預謀第532章 天降大雪第594章 湛藍色的焰火第430章 本都督教你第600章 無一漏網第880章 兩顆首級第743章 新任參將第506章 私自出走第355章 最後的步兵第542章 女真騎兵第791章 叫罵不絕第1178章 梟雄隕落第202章 四成的死亡率第1394章 騎兵步兵,各有優劣第698章 彝人就是漢人第1133章 實戰演習第472章 莫須有第427章 不平等協議(上)第1122章 生路第1042章 熱蘭遮城第123章 不要錢第1134章 旗倒人亡第1175章 韃子女人第870章 大戰場第1195章 左翼中旗第264章 送不出去的銀子第85章 意見一致第1271章 華夏心第477章 四險之地第1067章 保駕護航第857章 一樣的套路第1034章 艦炮的數量第998章 怪怪的第682章 蒙古女人第840章 鬼城第197章 改變策略第185章 王傑與呂布第1382章 哥薩克騎兵第470章 以點代線第243章 出迎十里第1201章 一步到位第1203章 男耕女牧第838章 秘密聯絡
第1192章 向南撤退第1107章 居然天上客第243章 出迎十里第1278章 安西都督府第554章 壕溝的妙用第380章 魂飛魄散第648章 生產成本第90章 妥協第1392章 不能成爲戰俘第978章 親臨山海關第977章 大學士范文程第284章 龍骨木第1326章 天主教國家第162章 岳父大人第686章 漢化川南第654章 什麼都沒做第1373章 以進爲退第506章 私自出走第991章 戰場反水第298章 東征隴右(四)第268章 初試鋒芒第879章 決堤放水第917章 愚蠢的豪格第1379章 錫蘭島第155章 莊浪衛第1080章 決不虧待第1315章 邊界貿易第328章 入漢籍,奉天主第1139章 騎兵混戰第1068章 前朝皇子公主們第526章 王徵的光陰第1254章 孟艮府第272章 考察第602章 民心向背第933章 滅了燈再上牀第993章 手雷立威第676章 遵義知府第463章 視角轉換第83章 殺戮第1008章 根深蒂固第644章 拜年第635章 兵部急訊第406章 林丹汗突襲卡當城第508章 鐵槊科諾特十蘇木第1126章 海州城破第1032章 學以致用第1126章 海州城破第1166章 鑲黃旗潰敗第592章 沙柳城專賣市集第1373章 以進爲退第1220章 爲了華夏第138章 知府做媒第1049章 最大利益第753章 後手第424章 毀約第852章 毒酒第341章 近水得月第765章 早有預謀第532章 天降大雪第594章 湛藍色的焰火第430章 本都督教你第600章 無一漏網第880章 兩顆首級第743章 新任參將第506章 私自出走第355章 最後的步兵第542章 女真騎兵第791章 叫罵不絕第1178章 梟雄隕落第202章 四成的死亡率第1394章 騎兵步兵,各有優劣第698章 彝人就是漢人第1133章 實戰演習第472章 莫須有第427章 不平等協議(上)第1122章 生路第1042章 熱蘭遮城第123章 不要錢第1134章 旗倒人亡第1175章 韃子女人第870章 大戰場第1195章 左翼中旗第264章 送不出去的銀子第85章 意見一致第1271章 華夏心第477章 四險之地第1067章 保駕護航第857章 一樣的套路第1034章 艦炮的數量第998章 怪怪的第682章 蒙古女人第840章 鬼城第197章 改變策略第185章 王傑與呂布第1382章 哥薩克騎兵第470章 以點代線第243章 出迎十里第1201章 一步到位第1203章 男耕女牧第838章 秘密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