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1章 一步到位

吳克善聽說和談要斷,幾乎要哭出聲來,在天命軍面前,左翼旗不堪一擊,他唯一的指望,便是華夏倡導的和談了,“張先生,都說華夏的皇帝英明神武,胸懷着天下,本王深深敬佩……”

“王爺的意思……”

“本王願意帶着整個左翼旗,真心歸順華夏……”

“真心歸順?”張天翼的臉,滿滿的都是諷刺,如果不是軍事大敗,已經無路可走了,你會真心歸順?“王爺,本使已經說過,既然形勢發生了變化,華夏原先開出的條件,也要隨着改變了,本使如果違背皇的的意思,即便達成和議,也是無效的……”

吳克善像一個剛剛被強#暴的少女,顯得楚楚可憐,“張先生要怎樣才肯放過左翼旗?”

“不是本使,也不是皇不肯放過左翼旗,而是王爺你自己……”張天翼的心,並沒有任何同情,都是吳克善自作自受,“王爺,本使要回去問過皇,才能知道皇的心意。”

“張先生……”吳克善哪敢放張天翼離開,東南方向,天命軍的騎兵,明日午時便可趕到王府,南面的天命軍步兵,最遲後日會完成對王府的包圍,除非放棄整個左翼旗的牧場,可是放棄了又能怎樣,左翼旗的西北方向,同樣是華夏地盤,手這點騎兵,能穿過扎魯特部的草原嗎?他咬了咬牙,道:“本王和左翼旗,願意聽從華夏的吩咐……”

張天翼心暗喜,他等這話了,對於使者來說,這是最想要的結果,不過,這樣的結果,不是來自和談本身,而是來自天命軍的壓力,他必須回去問問皇的意思,“王爺是真心的嗎?”

“真心,真心,一萬個真心……”

“那本使這回去,將王爺的心意轉達皇……”

吳克善頓時苦着臉,“張先生不能走呀,你若是走了,萬一天命軍不瞭解情形,包圍了本王的王府……”

張天翼搖搖頭,“別說本使不在王府,便是本使在王府,本使也不能阻止天命軍攻打王府——本使說句實話,天命軍只聽命於皇,並不聽命於本使!”

“張先生,你不能見死不救呀……”

張天翼思索片刻,道:“本使必須回去向皇覆命,並傳達王爺的心意,王爺如果擔心天命軍圍攻王府,可以……”

“如何?”

“留下孝端太后!”

“孝端太后?”

“孝端太后雖然是大清的太后,不過,孝端太后的女兒,大清的八公主,現在是皇的新寵,只要孝端太后在王府,無論是是哪支天命軍,都不敢攻打王府。”張天翼心道,孝端太后能否護衛吳克善的王府,與他沒有多大的關係,儘快將吳克善的意思傳給皇,纔是最重要的。

吳克善將信將疑,“孝端太后能護衛王府?”

“孝端太后並非華夏的官員,卻能出使左翼旗,”張天翼道:“孝端太后在皇心的地位,由此可見一斑。”

吳克善還是不放心,不過,他已經願意歸順華夏了,如果張天翼不回去,又有誰能向皇傳達他的善意呢?

吳克善放走了張天翼,卻是百般哀求,硬是留下了哲哲。

此時李自成已經率領親兵西出邊牆,迫近科爾沁左翼前旗的領地,等到左翼旗的事情穩定下來,要對左翼前旗動手了。

張天翼帶來的訊息,讓李自成陷入沉思。

繼續按照原先的條件,吳克善一定是千肯萬肯,左翼旗將納入華夏的疆域,天命軍各部可以騰出手來,儘快征服科爾沁餘部。

不過,原先的條件,是要讓科爾沁人儘快臣服,並沒有一步到位,達到完全達到漢化的目的,或者說,要徹底漢化左翼旗,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現在左翼旗的壯丁陣亡過半,吳克善已是驚弓之鳥,如果提出過分一些的條件,他定然不敢拒絕,如果他敢拒絕,天命軍可以直接滅了左翼旗,像郭爾羅斯旗那樣……

思索了很久,李自成終於下定決心:北方要漢化的地方實在太多,趁着這次機會,先完全歸化科爾沁各部,從左翼旗開始!

李自成立即給攻打左翼旗的天命軍各部傳訊:第二師繼續保持對左翼旗的圍攻態勢,但不得攻打卓裡克圖王府,只要左翼旗的人不逃跑、不反抗,第二師不得屠殺、劫掠;

鷹騎兵、虎騎兵、狼騎兵立即從左翼旗撤軍,前去攻打右翼旗、前旗;安東都督府的三千騎兵,暫時撤回至松原府,地放牧,等待新的的軍令。

李自成將主力親兵留下,由何小米節制,立即對左翼前旗展開攻擊,自己帶着一個千戶的親兵,在張天翼的指引下,沿着西遼河,快馬趕至左翼旗。

吳克善聽說華夏的皇帝到了,自己不敢出來,硬是拉着哲哲,忐忑不安地迎出王府,翻身下跪,“罪人吳克善,叩見皇!”

“卓裡克圖王不用多禮,快快起身!”李自成借用了李信的大帳,召見了吳克善和哲哲。

哲哲起身,向李自成福了一福,“皇,吳克善雖然混賬,求皇……”

李自成擺擺手,“孝端太后不用擔心,只要卓裡克圖王真心歸順華夏,朕不會爲難他,不但不會爲難,朕還爲他和子孫們,謀取一份不錯的家業。”

吳克善心暗喜,原來華夏的皇,並不像天命軍的軍士那般凶神惡煞,“皇……”

李自成笑道:“既然歸順華夏,那大清卓裡克圖親王的封爵,也不存在了!”

“那是自然,罪人再不是什麼親王……”吳克善心一驚,擔心李自成要奪了他的親王府和財物。

李自成點點頭,暫時不管吳克善是什麼心思,“吳克善,告訴朕,你和你的族人,是真心歸順華夏嗎?”

“真心,真心,此心可昭日月……”

李自成笑道:“真心好,也不必和明月!”

“是,是,罪人一切聽從皇的吩咐……”

“既是真心歸順,朕免了你對華夏、對朕、對天命軍的不敬之罪,”李自成道:“在朕的面前,也不用自稱‘罪人’了,朕不看表面,也不看甜言蜜語,而是看重你的所做所爲。”

吳克善心稍定,“小人一切都聽皇的。”

“朕長途跋涉趕到左翼旗,是來處置左翼旗的事,”李自成輕嘆一聲,道:“都是八公主,在朕的耳邊嘰嘰咕咕,朕的耳朵都磨出繭了,也罷,朕親自來到左翼旗,是告訴你兩件事:其一,左翼旗的處置;其二,左翼旗王公們的處置。”

“小人……小人洗耳恭聽!”吳克善聽出來了,皇用“告訴”,而不是“和談”,在皇的眼,他已經沒有和談的資格了……

“左翼旗,將改設保康縣,其實,並沒有什麼區別,華夏的‘縣’,是滿清的‘旗’,只不過所有的官員都不是世襲——華夏的武官員,除了皇,並沒有世襲的職位。”

“……”

“朝廷會派出知縣前來管轄保康縣,賦稅與關內一樣,十五稅一,大清的賦稅要輕了許多,”李自成道:“不過,未來的保康縣,管理與左翼旗有很大的區別。”

“請皇明示!”

“首先,所有百姓,必須‘入漢籍’、‘用漢名’、‘奉天主’;其次,根據現有壯丁人數,由官府重新劃分足夠的牧場,分片管理,十戶爲一村,十村爲一鎮;再次,所有百姓,必須畜牧、定居,不得再行遊牧;再次,所有百姓,可以牧牛、牧羊,但不得飼養戰馬,已有的馬匹,每戶可以留下一匹,不分戰馬、馬駒,其餘的馬匹,由官府集收購;再次,最近的戰鬥,壯丁陣亡者,如果家有成年男丁,可以按照蒙古人的習慣,女人和所有的財物,都由該男丁繼承,如果沒有男丁,或者男丁尚未成年,包括家財物,由官府集處置……”

“……”不僅哲哲,連吳克善都是驚呆了,過了好久,還是哲哲道:“皇,如此一來,牧民們……”

“孝端太后放心,朕不但讓牧民們能生存下去,還會讓他們以前生活得更好,減輕賦稅,便是朕的決心,”李自成掃了二人一眼,道:“至於與原先不同的生活習慣,聽朕一一道來!”

吳克善和哲哲,都是豎起耳朵,唯恐聽漏了一個字。

“‘入漢籍’、‘用漢名’、‘奉天主’之事,不可更改,”李自成道:“對牧民們來說,其實,是蒙古人還是漢人,是信奉長生天、佛祖,還是天主,本身沒什麼區別,只要能過好日子行,”頓了一頓,又道:“除非有些人別有用心,故意挑撥牧民與華夏朝廷、與漢人的關係,這樣的人,朕絕對不會讓他活在華夏……”

這一條改變,吳克善早知道了,心的反感較弱,聽了李自成的話,想到天命軍已經派出殺手潛入王府,心早已涼了半截,哪還敢反對?“皇,小人並不反對左翼旗的牧民‘入漢籍’……”可能覺得忠心不夠,又道:“小人會幫着說服牧民們!”

“你果然是真心歸順華夏,凡事都能替華夏作想,朕心甚慰!”李自成還伸出拇指誇讚一番,繼續道:“重新劃分牧場的事,朕會告訴地方官,每戶牧民,牧場都是原先更大,牛羊們根本吃不完牧草,多餘的牧草,牧民們可以收割、曬乾,儲存起來,讓牛羊過冬,有了足夠的牧草,牧民也不需要辛辛苦苦尋找新的牧草了。”

吳克善心道,現在的左翼旗,土地這麼大,牧民便是四處遊牧尋找牧草,也不能離開左翼旗的領地,和畜牧、定居也差不多,遂到:“只要牧民們有足夠的牧草,自然不需要風裡雨裡去追逐水草了……”

“不用遊牧,也不需要戰馬,”李自成趁機道:“在華夏國內,戰馬是嚴格管制的,普通百姓不得擁有戰馬,除非是爲了組建騎兵對抗朝廷……”

吳克善嚇得一哆嗦,無論在大清還算華夏,對抗朝廷,那是謀反的大罪,罪不可赦……

“你們放心,朕不會掠奪百姓們的財物,”李自成暗道,只要禁止養馬,牧民們會被解除戰鬥力,將來條件許可,再進行農業開發,他們會被釘死在土地,再也沒有了“遊牧騎兵”,“牧民轉化爲華夏的百姓之後,朕會按照合理的價格,從他們手收購馬匹,他們得了銀子,可以購買自己喜歡的物事,茶葉、胭脂、糧食等等,也可以用手的銀子經商,賺取更多的銀子……”

“經商?”

第981章 最大的誠意第1224章 教育分兩步走第937章 故人相見第310章 東征隴右(十六)第488章 勞軍第1243章 靖國公第994章 遼東立省第800章 逼出來的妙計第665章 總設計師第732章 白首不分離第1360章 順塔故國第49章 戰前動員第63章 三角古城第1031章 長子次子第892章 不負百姓第1151章 秦晉之好第403章 肅王的歸宿第449章 大都督說了第636章 各自罷兵第452章 教堂密會第6章 韓金兒第43章 西寧衛第1043章 一鍋粥第254章 臥房送行第912章 不做他想第250章 遊牧部落第743章 新任參將第314章 東征隴右(二十)第819章 天命軍的秘密第1189章 科爾沁人第886章 兩軍混戰第1382章 哥薩克騎兵第1144章 飛上天空第363章 齊人之福第12章 遊街示衆第132章 韃子入塞第515章 慶功宴第1127章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第910章 勢如破竹第622章 一騎絕塵第80章 築城第433章 城外的宴席第1301章 會安碼頭第1387章 巨型戰艦第953章 壯烈而亡第1266章 棄土保國第539章 收房第157章 鹹魚羊肉湯的誘惑第1354章 堅決殲滅第445章 特殊的羶味第577章 大河壩河的決鬥第175章 親戚第204章 死了八成第641章 國破山河在第275章 燈下美人第1032章 學以致用第48章 謀劃第1138章 沒有說謊第410章 夢魘第547章 交替撤退第827章 將功折罪第859章 避戰、怯戰第916章 棄城而逃第921章 決戰汝州第926章 無解的難題第1306章 瀾滄江回家第1319章 甘丹頗章第1360章 順塔故國第553章 牽馬提靴第146章 是夢又有何妨第916章 棄城而逃第288章 細菌第29章 遙遙在望第1371章 錫蘭島第208章 河西走廊第1109章 滅族第218章 禮送出境第295章 東征隴右(一)第645章 蘭州、蘭州第530章 功不抵過第711章 不走運第929章 紅毛夷人第1016章 科技廳長第365章 東征關中,南下巴蜀第862章 大潰敗第1343章 黑山派與白山派第840章 鬼城第45章 被甘州拋棄第412章 娜木鐘有意 林丹汗無心第41章 考覈第531章 工業園第565章 發展方向第800章 逼出來的妙計第1392章 不能成爲戰俘第1009章 二選一第944章 兵伐京師第1148章 深夜求見第1393章 氣勢如山第329章 婢子好熱第540章 新城新貌
第981章 最大的誠意第1224章 教育分兩步走第937章 故人相見第310章 東征隴右(十六)第488章 勞軍第1243章 靖國公第994章 遼東立省第800章 逼出來的妙計第665章 總設計師第732章 白首不分離第1360章 順塔故國第49章 戰前動員第63章 三角古城第1031章 長子次子第892章 不負百姓第1151章 秦晉之好第403章 肅王的歸宿第449章 大都督說了第636章 各自罷兵第452章 教堂密會第6章 韓金兒第43章 西寧衛第1043章 一鍋粥第254章 臥房送行第912章 不做他想第250章 遊牧部落第743章 新任參將第314章 東征隴右(二十)第819章 天命軍的秘密第1189章 科爾沁人第886章 兩軍混戰第1382章 哥薩克騎兵第1144章 飛上天空第363章 齊人之福第12章 遊街示衆第132章 韃子入塞第515章 慶功宴第1127章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第910章 勢如破竹第622章 一騎絕塵第80章 築城第433章 城外的宴席第1301章 會安碼頭第1387章 巨型戰艦第953章 壯烈而亡第1266章 棄土保國第539章 收房第157章 鹹魚羊肉湯的誘惑第1354章 堅決殲滅第445章 特殊的羶味第577章 大河壩河的決鬥第175章 親戚第204章 死了八成第641章 國破山河在第275章 燈下美人第1032章 學以致用第48章 謀劃第1138章 沒有說謊第410章 夢魘第547章 交替撤退第827章 將功折罪第859章 避戰、怯戰第916章 棄城而逃第921章 決戰汝州第926章 無解的難題第1306章 瀾滄江回家第1319章 甘丹頗章第1360章 順塔故國第553章 牽馬提靴第146章 是夢又有何妨第916章 棄城而逃第288章 細菌第29章 遙遙在望第1371章 錫蘭島第208章 河西走廊第1109章 滅族第218章 禮送出境第295章 東征隴右(一)第645章 蘭州、蘭州第530章 功不抵過第711章 不走運第929章 紅毛夷人第1016章 科技廳長第365章 東征關中,南下巴蜀第862章 大潰敗第1343章 黑山派與白山派第840章 鬼城第45章 被甘州拋棄第412章 娜木鐘有意 林丹汗無心第41章 考覈第531章 工業園第565章 發展方向第800章 逼出來的妙計第1392章 不能成爲戰俘第1009章 二選一第944章 兵伐京師第1148章 深夜求見第1393章 氣勢如山第329章 婢子好熱第540章 新城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