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和準噶爾汗國,爲了各自的利益,正在鄂畢河、額爾齊斯河一帶苦戰。 https://wwwvodtw.la
李自成非常關注戰爭局勢的發展,但戰局非常膠着,即便沒有南方的羈絆,他也無從下手。
準噶爾汗王巴圖爾,爲了徹底解除俄羅斯的騷擾,動用了五萬騎兵,幾乎是傾力一戰了;俄羅斯西伯利亞總督巴什科夫,在三千主力的基礎上,又從各處抽調了士兵,雖然戰場上有士兵傷亡,但俄軍人數不降反升,增加至五千餘人。
對巴什科夫來說,這幾乎是他能動用的全部力量,也是傾力一戰了。
只要打敗了準噶爾部的這支主力,就有可能解除準噶爾人的武裝,以後俄羅斯人就可以自由南下,不但可以向準噶爾人徵調賦稅,準噶爾人的財物、女人,都是不設防,想要多少就是多少。
俄羅斯的軍隊雖然只有五千,但全部列裝了火器,又依託早期修建的城牆,竟然立於不敗之地。
巴什科夫一直在等待最後的機會。
準噶爾人的五萬大軍,由國內最善戰的名將孔金親自指揮作戰,一直佔據着戰場的主動權,或許傷亡比俄羅斯人更大,但是他將俄羅斯人壓制在有限的幾座城池內。
戰爭是由俄羅斯人直接挑起的,但孔金依靠人數上的巨大優勢,逐漸將戰場推進至俄羅斯人的控制區,兵峰前部,已經抵達俄羅斯人控制的託木斯克城。
孔金的擔憂,不是軍事上的勝負,而是後勤補給。
大量的壯丁出征在外,影響了國內的生產,糧食的壓力越來越大。
戰場最近的南方,正是準噶爾汗國的農墾區,因爲戰爭的破壞,百姓幾乎顆粒無收,連當地的百姓都是無糧可食,軍隊只能依靠更遠的畜牧區補給,但牛羊肉的產出非常低,又缺少壯丁從事勞作,補給越來越困難。
巴圖爾已經傳話,讓孔金從佔領去搜刮一些糧食。
但五萬大軍,從俄羅斯人的土地上搜刮補給,談何容易?俄羅斯人一向都是視財物如生命,撤退的時候,怎麼可能留下大量的糧食、財物?別說
糧食,連空閒的房子裡都被搜刮一空……
天氣逐漸轉寒,原本旺盛的牧草,已經逐漸枯萎,不僅人的糧食,戰馬的草料也是變得緊張起來。
孔金在一處斜坡上招見色凌、蘇邁爾兩員副將,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
色凌知道準噶爾騎兵的處境,陪着小心道“大將軍,如果不能解決糧草問題,我們只能退兵了,天氣已經轉寒,沒有充足的糧食,人馬不是餓死,也會凍死……”
孔金狠狠地甩了響鞭,“馬撇!”汗王爲了北伐俄羅斯人,已經準備了數年,這次好不容易集中了五萬大軍,卻被俄羅斯人的城牆堵住,進退不得,難道大好局面難道就此葬送?
以後還有這樣的機會嗎?
如果大軍撤退,俄羅斯人一定會尾隨而來,以俄羅斯人的戰鬥力,留守的邊軍定然不敵,不但征服的土地要丟,連原先的邊界恐怕都保不住。
俄羅斯善於築城,然後以城池爲依託,依仗火器的優勢,一點點向前滲透,他們就像踩不死的螞蟻、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