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7章 愚蠢的豪格

八月十四日,盛京。

距離皇太極駕崩已經過去了五日,在各方勢力的明爭暗鬥,由禮親王代善主持,在崇政殿召開了議政王大臣會議。

參加會議的,有大清最尊貴、最有實力的六大王爺:禮親王代善、睿親王多爾袞、豫親王多鐸、肅親王豪格、鄭親王濟爾哈朗、武英郡王阿濟格。

大清的八旗騎兵,皇太極原本是正黃旗、鑲黃旗旗主,皇太極剛剛駕崩,尚未選出新的旗主。

剩餘的六旗,代善身兼正紅、鑲紅兩旗旗主,多爾袞是正白旗旗主,多鐸是鑲白旗旗主,豪格是正藍旗旗主,濟爾哈朗是鑲藍旗旗主,阿濟格曾經是鑲白旗旗主,現在雖然不再擔任旗主之職,但多爾袞、多鐸是他的同母弟弟,實力也是不可小覷。

除了六大親王郡王,每旗還有三名議政大臣參與會議。

代善年齡最長,又身兼兩紅旗旗主,身份自然特別尊貴,由他主持會議,誰也不敢說半個“不”字。

誰都明白,今日的議政王大臣會議,是要推選出崇德帝的繼承人,執掌大清的命脈。

皇太極因爲痰疾突然駕崩,身前並未指定繼承人,大清朝堂一時陷入亂局。

座的“六王”,除了濟爾哈朗是高皇帝努爾哈赤的從子,沒有繼承權,剩餘的五人,理論都有可能成爲新的繼承人。

代善家子孫衆多,又執掌兩紅旗,是高皇帝的長子(實際是次子,但長子褚英早已過世),按理說繼承皇位的可能性最大。

但高皇帝在世的時候,代善被人檢舉,與高皇帝的第四任大妃、多爾袞的生母阿巴亥有染,高皇帝盛怒之下,已經剝奪了他的繼承權,否則高皇帝去世的時候,也輪不到第八子皇太極繼承汗位。

肅親王豪格是皇太極的長子,自身又是正藍旗旗主,如果繼承大統,實在是水到渠成的事。

阿濟格、多爾袞、多鐸是同母兄弟,一向非常齊心,他們的目標很明確,共同推舉正白旗旗主多爾袞做爲繼承人!

這幾日的明爭暗鬥的結果,初定繼承人有二:皇太極的長子豪格;皇太極的弟弟多爾袞!

根據大清的律法,豪格與多爾袞都有繼承權,關鍵是實力,看滿八旗支持誰。

還有一點,大清的逐漸漢化,不少大臣都是支持“立長”,豪格似乎從道義佔據着一點點優勢。

豪格一方,除了自己執掌着正藍旗,皇太極身前執掌的兩黃旗也是堅定支持他位;多爾袞一方,得到正白旗、鑲白旗的堅決支持,雙方的實力相近,一時難分下。

關鍵是掌握兩紅旗的代善和掌握正藍旗的濟爾哈朗!

但代善和濟爾哈朗都沒有當衆表態支持誰,也沒有與豪格、多爾袞任何一方私下達成協議、同盟。

大清不可一日無主,今日的議政王大臣會議,必須選出大家共同承認的繼承人!

代善端坐在崇政殿主殿的側首,皇太極生前所坐的龍椅旁,兩側是另外五大王爺,八旗二十四名議政大臣,則是坐在他

們的對面,巴巴地等着方的六人說話。

崇政殿內一片寂靜,衆人幾乎都是屏住呼吸。

代善清了清嗓子,道:“皇殯天,大清不可無主,今日召集議政王大臣會議,是要選出合法的繼承人,帶領我大清走向強盛!”他掃了對面的議政大臣們一眼,繼續道:“本王已經老邁,精力常有不濟,德行難以服衆,註定難當重任,你們……讓本王好好歇歇吧!”又起身向衆人拱手行禮,隨後坐回去,眯雙目,似乎眼前的一切,都和他沒有任何關係。

衆人頓時傻了眼,今日由代善主持會議,是要借用他威望,特別是他的手掌握着兩紅旗,無論支持誰,誰的份量會大增。

但今日的代善,卻是兩頭不得罪,兩頭不支持,球是踢出去了,誰接?

愣了好一會,多鐸向衆人拱拱手道:“你們也別選本王,本王年齡尚小,難以承載這份重任,如果讓本王選擇,本王還是選擇禮親王!”

代善暗罵,好你個小子,竟然又將球踢回來了,看來,自己這個惡人是當定了。

此時對面兩黃旗的人,都是怒目而視,有人已經將右手按在刀柄,他們因爲身份較低,一時不敢說話,但只要不是瞎子,誰都明白他們的意思。

代善微微睜開雙目,順勢道:“睿親王如果應允,當然是國家之福;否則,豪格是皇帝的長子,當承大統。至於本王,年老體衰,難得勝任,你們別難爲本王了!”

鄭親王濟爾哈朗也道:“豪格一向征伐於前,深受將士愛戴,又是皇帝長子,理應繼承大統!”

多爾袞一聽,頓時渾身冰冷,代善、濟爾哈朗都支持豪格,這都六旗了,自己和多鐸不過掌控着兩白旗……

阿濟格見多爾袞低下頭沉默不語,忙用手肘捅捅多爾袞,意思是說,代善和濟爾哈朗,不過是順應勢頭,真要在戰場見真章,他們未必支持豪格。

多鐸轉過身,怒視着濟爾哈朗,最後又在代善的臉一掃,代善卻是低下頭,裝作什麼也沒看到。

豪格卻是大喜,頻頻向對面的兩黃旗、兩藍旗、兩紅旗的人點頭示意。

代善見豪格遲遲沒有表態,心焦急,遂暗暗瞪了一眼。

豪格心一動,剛要起身,卻是想起阿瑪當初繼位的時候,推辭了好幾回,最後纔不得不“勉強”繼位,便朝衆人拱拱手,道:“豪格雖是阿瑪長子,但福少德薄,非所堪當。”

多爾袞心大喜,雙手不覺顫動起來,狠狠瞪了多鐸一樣,多鐸心領神會,忙起身道:“豪格說得不錯,如此福少德薄之人,怎堪大清國的重任?”

阿濟格也是醒悟過來,搶着道:“豪格雖有戰功,但哪次不是跟在別人屁股後面?前年在錦州,還因爲違反軍令之事,被皇遣回家,降爲郡王……”

多鐸又道:“豪格早已成年,皇如果意,早該立他爲儲了,皇至今沒有立他爲儲,是不放心將大清國交給豪格……”

堂下的兩白旗官員們,都是橫眉冷對,大有拔刀相向之勢。

豪格目瞪口呆,一時竟說不出話來,同樣的事情,阿瑪順理成章接任了大汗,到了自己身,爲什麼玩不轉?

他有心要駁斥多鐸、阿濟格,但“福少德薄,非所堪當”是自己說的,此時怎好收回 ?

代善長嘆一口氣,與濟爾哈朗對視一眼,卻是一言不發。

堂下的兩黃旗、正藍旗官員,倒是與兩白旗官員爭吵起來,互不相讓,有人竟然拔出了腰間的彎刀。

代善唯恐雙方武力解決,傷了大清的元氣,便起身喝道:“都收起你們的怒火,大清勇士的彎刀,從來都是指向敵人,難道你們要自相殘殺嗎?”

下方的官員們,這才按住刀柄不動,便是剛纔拔刀的人,也是自覺地將彎刀插入刀鞘,在這樣的關鍵時刻,誰也不敢開罪手握兩紅旗的代善。

代善知道官員們的怒火尚未完全消退,對峙下去,遲早要出事,便向多爾袞、豪格拱拱手,“睿親王、豪格,關於誰繼承大統的事,改日再議,切莫再生異端,若是讓大明得了機會,我們這些人都是死無葬身之地!”

多爾袞明白,豪格絕非等閒之輩,有正黃、鑲黃、正藍三旗支持,代善、濟爾哈朗表面立,實際也是傾向豪格,自己強行繼位,絕對不是最佳選擇!

豪格心暗道,多爾袞一向桀驁不馴,從未將自己放在眼,與他協商解決,絕對沒有可能。

如果用武力解決,自己也沒有絕對的把握,三旗對兩旗,優勢並不明顯,多爾袞三兄弟都是戰場猛將,連阿瑪都誇多爾袞有勇有謀……

真要打起來,代善這個老狐狸,一定按兵不動,濟爾哈朗是個膽小鬼,絕對不敢公開得罪多爾袞三兄弟,自己和多爾袞打得精疲力竭,沒準爲他人做了嫁衣!

多爾袞與豪格各懷心事,但都接受了代善的調停,同意“下次再議”。

出了崇政殿,剛剛進入四平街,多鐸見四下無人,便埋怨道:“十四哥今日爲何放棄了繼位的機會,難道是怕兩紅旗的彎刀嗎?他們有彎刀,難道我們沒有?”

阿濟格也道:“是呀,今日之豪格,已經成了過街的老鼠,絕對喪失了繼位的機會,”嘆息一聲,道:“代善的‘下次再議’,不知道又要出什麼幺蛾子……”

“十二哥、十五弟,你們是擔心豪格出現變故?”多爾袞笑道:“憑豪格這個蠢材,也想掌控大清?”

多鐸罵道:“這是個蠢材!不過,不能讓這個蠢材壞了我們的好事!”

“豪格絕對不會繼位,”多爾袞緩緩搖頭,不無擔憂地道:“可是,代善這個老狐狸,他未必支持我繼位,還有濟爾哈朗……”

“十四哥,要不我們發動兵變,”多鐸右手做了個下切的動作,“先下手爲強……”

“絕對不行,代善平日不露半點口風,今日卻是明顯偏向豪格,也許,也許他在等待我們犯錯,”多爾袞皺起眉頭,道:“千萬不能用戰爭來解決問題,如果因爲內鬥削弱了大清,不僅大明,恐怕蒙古人都會看不起我們!”

第487章 擲地有聲第615章 陣前鬥法第1313章 的確長大了第954章 大同城破第817章 五十匹戰馬第835章 一戰而潰第1386章 海星伯爵第666章 招撫第755章 一斗谷第704章 官逼纔會民反第389章 隱藏實力第1359章 甕中捉鱉第308章 東征隴右(十四)第167章 氾濫成災第740章 書房召見第755章 一斗谷第304章 東征隴右(十)第606章 佈局四川第48章 謀劃第642章 雷鋒效應第834章 二圍開封第383章 用自己的箭矢,射自己的盾牌第213章 香精第80章 築城第42章 水桶法則第505章 擔憂第1335章 西南門戶第434章 虛張聲勢第915章 皇太極駕崩第936章 百姓審判第1005章 攻城模式第845章 逼近襄城第1151章 秦晉之好第99章 水果樓第989章 各懷肚腸第302章 東征隴右(八)第762章 縣衙大獄第84章 抉擇第927章 黃河故地第658章 恩威並施第231章 高個子軍官第1110章 斬首行動第338章 陌生的女子第703章 家中無人第1239章 一夫一妻第854章 正軍法第248章 小規模,高標準第256章 青海長城第193章 正妻第1151章 秦晉之好第122章 西寧府第289章 想岔了第286章 家人第780章 舉火爲號第1012章 接風洗塵第202章 四成的死亡率第691章 攀枝花第498章 增加人口第459章 剪羊毛第1379章 錫蘭島第958章 泥菩薩首輔第355章 最後的步兵第1297章 勞軍之計第1143章 多長心眼第211章 即將到來的收成第46章 不受歡迎第1189章 科爾沁人第500章 奇怪的手勢第1379章 錫蘭島第1372章 北方的強敵第898章 水災旱災蝗災第712章 天命軍的規矩第911章 初試鋒芒第1126章 海州城破第1092章 聽皇上的第486章 無計可施第544章 女真使者第878章 未雨綢繆第515章 慶功宴第1012章 接風洗塵第742章 笑看王府第542章 女真騎兵第735章 夜深人靜第304章 東征隴右(十)第133章 同牀第181章 蓮花山第110章 嫁妝第1212章 心中承認第711章 不走運第1348章 再傳噩耗第1240章 西洋南洋第79章 集體婚禮第132章 韃子入塞第361章 建立行省第538章 緣分第161章 西寧與遼東第1296章 十三宣撫司第107章 北川縣第1259章 宗教戰爭第1334章 高山小國
第487章 擲地有聲第615章 陣前鬥法第1313章 的確長大了第954章 大同城破第817章 五十匹戰馬第835章 一戰而潰第1386章 海星伯爵第666章 招撫第755章 一斗谷第704章 官逼纔會民反第389章 隱藏實力第1359章 甕中捉鱉第308章 東征隴右(十四)第167章 氾濫成災第740章 書房召見第755章 一斗谷第304章 東征隴右(十)第606章 佈局四川第48章 謀劃第642章 雷鋒效應第834章 二圍開封第383章 用自己的箭矢,射自己的盾牌第213章 香精第80章 築城第42章 水桶法則第505章 擔憂第1335章 西南門戶第434章 虛張聲勢第915章 皇太極駕崩第936章 百姓審判第1005章 攻城模式第845章 逼近襄城第1151章 秦晉之好第99章 水果樓第989章 各懷肚腸第302章 東征隴右(八)第762章 縣衙大獄第84章 抉擇第927章 黃河故地第658章 恩威並施第231章 高個子軍官第1110章 斬首行動第338章 陌生的女子第703章 家中無人第1239章 一夫一妻第854章 正軍法第248章 小規模,高標準第256章 青海長城第193章 正妻第1151章 秦晉之好第122章 西寧府第289章 想岔了第286章 家人第780章 舉火爲號第1012章 接風洗塵第202章 四成的死亡率第691章 攀枝花第498章 增加人口第459章 剪羊毛第1379章 錫蘭島第958章 泥菩薩首輔第355章 最後的步兵第1297章 勞軍之計第1143章 多長心眼第211章 即將到來的收成第46章 不受歡迎第1189章 科爾沁人第500章 奇怪的手勢第1379章 錫蘭島第1372章 北方的強敵第898章 水災旱災蝗災第712章 天命軍的規矩第911章 初試鋒芒第1126章 海州城破第1092章 聽皇上的第486章 無計可施第544章 女真使者第878章 未雨綢繆第515章 慶功宴第1012章 接風洗塵第742章 笑看王府第542章 女真騎兵第735章 夜深人靜第304章 東征隴右(十)第133章 同牀第181章 蓮花山第110章 嫁妝第1212章 心中承認第711章 不走運第1348章 再傳噩耗第1240章 西洋南洋第79章 集體婚禮第132章 韃子入塞第361章 建立行省第538章 緣分第161章 西寧與遼東第1296章 十三宣撫司第107章 北川縣第1259章 宗教戰爭第1334章 高山小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