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3章 男耕女牧

bookmark

李自成將張天翼留在通遼府任職,同時給興安都督府總督計柄坤傳訊,讓他將總督府搬遷至通遼府辦公,協助張天翼,儘快將通遼府穩定下來。

他從哲哲的口中,得知了薩木胡日的事,便將薩木胡日更名胡安,讓張天翼將他帶在身邊,等到確定了府城的位置,便在府城周圍立下休水鎮,由胡安出任鎮長,組織牧民協助修建府城。

根據統計的數據,左翼中旗因戰爭而失去壯丁的家庭,一共有一千一百餘戶,這些家庭暫時由官府託管,女人可以放牧養活自己,但沒有男人,畢竟不能爲家。

李自成早就預備好了。

估計樑文成會反對,他還是給樑文成寫了親筆信,讓他從北方的省份中,遷移同等數量的鰥夫過來。

女人、牛羊、帳篷都準備好了,現成的新郎,豈不是鰥夫們的天堂?

等到這些鰥夫與科爾沁的女人組成家庭,耕牛是自家的,官府再資助一些農具和種子,男耕女牧,生活一定比普通的牧民更好!

如果這種生活方式能誘導科爾沁人走上農耕生活,這些鰥夫們,也算爲華夏的擴張做了貢獻……

張天翼在第二師親兵的護送下,前往西遼河尋找合適地點設立府城,李自成親自送行。

“皇上,給臣三年時間,臣必將整個通遼府治理出樣兒!”張天翼向李自成一拱手,“皇上還有是什麼要教誨的嗎?”

李自成笑着道“爲了永絕華夏的北方後患,讓愛卿留在這天寒地凍的北方,愛卿可要做好受苦的準備!”

張天翼忙道“不苦,不苦,爲了華夏,所有的苦都是值得的!”

“爲了華夏!”李自成點頭,“朕還有一事要交代。”

“皇上請明示!”

“根據統計的數據,尚有千餘戶喪失男丁的家庭,暫時由官府託管,朕已經讓關內遷移同等數量的壯丁,與這些科爾沁的女人組成新的的家庭,愛卿在分配土地的時候,要給這些家庭預留出優良的土地。”

張天翼神色一動,“皇上的意思……”

“這些漢人男丁,應該都掌握耕種之術,給他們分配的土地、牧場,應該靠近水源,便於開墾爲耕地。”

“皇上是說,通遼府可以開墾?”

“一定能!”李自成並不知道何處適合開墾,但瀋陽周邊已經有漢人在耕種,緯度基相差不大的通遼,沒有理由不能開墾,這些遷移過來的漢人,就是爲華夏尋找耕地的先行者,“他們不缺耕牛,只要官府資助一些農具、種子,通遼府遲早會成爲農耕之地。”

“臣受教了!”張天翼實在沒想到,皇上留下蒙古女人,原來是爲了此事,他心中暗歎,爲了華夏,皇上比任何人做的想的,都要多得多……

李自成淡淡笑道“漢地常有‘男耕女織’成爲佳話,愛卿的通遼府,能否成爲‘男耕女牧’的天堂,就看愛卿的了!”

“皇上,”張天翼思索片刻,道“臣明白了,耕地上的產出,遠遠大於放牧,實行‘男耕女牧’的百姓,必然比其餘百姓要富庶得多,從而誘導百姓們共同走上‘男耕女牧’的生活方式……”

“愛卿說得不錯,”李自成笑道“所以,愛卿一定要幫助第一批‘男耕女牧’的百姓,讓他們起到帶頭作用。”

“臣遵旨!”

“還有,”李自成道“一旦通遼府城的位置確定下來,便要沿途勘探道路,朕估計,通遼府雖屬興安都督府,但地理位置上受到燕山的限制,與京師的聯絡暫時不會太密切,反而與瀋陽、長春等地更近,修築道路時,不能不有所考慮,儘量讓百姓沿着道路聚集,將來修建道路時,百姓的生活也會便利些。”

“臣明白,這就是皇上要打造的‘瀋陽’中心……”

“明白就好,一切爲了百姓,一切爲了華夏,”李自成大笑“愛卿且去西遼河,朕在這邊的事情處理完畢,回瀋陽的時候,或許會路過通遼府,不知道愛卿是否選定城址……”

“皇上放心,臣這次去遼河,第一要務,便是選址,所有的工作都是圍繞府城展開,”張天翼頓了一頓,又道“便是安置漢人百姓的事,臣也會優先將他們安置在府城附近……”

張天翼離開不久,吳克善就從左翼前旗回來了,近萬天命軍壓境,四面都是華夏的土地,加上左翼中旗的慘狀、吳克善的遊說,賓圖郡王額森被迫舉族歸順華夏,部衆已經接受何小米的整編。

李自成丟下李信和第二師,立即帶着親兵和吳克善南下。

他特意向西南方向繞行了一段,路過通遼府。

張天翼選定的位置不錯,通遼府夾在西遼河與遙拉河之間,西面的上谷府、東面的長春府,幾乎同一緯度,將來修築道路,幾乎都是直線。

西南方向,與居月縣、饒樂府同一條直線,南面隔着左翼前旗,與瀋陽府又是三點一線……

李自成有些懷疑,張天翼是不是用尺子量過?

他沒有在通遼府過多停留,匆匆與張天翼見了一面,交代幾句,第二日一早,便離開通遼府,快速去往正南方的科爾沁左翼前旗王旗所在的伊和要樂。

李自成趕到伊和要樂的時候,日頭已經掛在半山腰了,何小米親率親兵前來迎接,“臣何小米,叩見皇上!”

“小米,起來,”李自成左右掃視了一眼,“小米,怎麼樣,左翼前旗的牧民,編制得怎麼樣了?”

“回皇上,臣只是將伊和要樂周圍的牧民登記了,尚未重新劃分牧場,這些……臣並不擅長,恐怕要交給文官了……”

“朕的身邊,還有一些文官,”李自成回身喚過一名隨侍的年輕官員,“彭萬衝,左翼前旗,更名衛泉縣,由你出任知縣!”

“臣多謝皇上!”

“也別急着謝朕,”李自成笑道“衛泉知縣,擔子不輕呀,彭愛卿,衛泉縣朕就交給你了。”

“臣定不負皇上厚恩!”

李自成點了點頭,忽地看到地上跪着一人,不覺奇道“你是誰?”

“小人額森,叩見皇上!”

吳克善忙貼近李自成道“皇上,他就是左翼前旗的賓圖郡王額森!”

李自成感覺,這個額森,跪的時間不短了,剛纔只看到何小米,現在想起來,額森差不多是同時下跪的,“賓圖郡王,快快起身!”

“謝皇上!”

吳克善充當臨時翻譯,上前和額森耳語幾句,回來告訴李自成“皇上,天色已晚,賓圖郡王已經爲皇上預備了接風的晚宴……”

李自成對這種宴席沒什麼興趣,不過,來到左翼前旗,自然要召見額森,與他商談王公們的去向,宴席上商談,也不是不可以。

蒙古人的宴席,一向以牛羊肉爲主,蔬菜極少,但額森考慮到李自成的是漢人,讓人準備了兩樣蔬菜。

但只有馬奶酒,左翼前旗不是貿易的中心,並沒有漢人的那種烈性蒸餾酒出售。

彭萬衝即將在衛泉縣接任知縣,便跟隨李自成參加了宴席,加上額森、吳克善、貝勒彰吉倫,總共只有五人。

何小米已經交了兵權,以親兵統領的身份,帶着一個小旗的親兵,寸步不離地跟在李自成的身後。

額森親自給李自成斟了大半碗馬奶酒,又給自己和其餘之人滿上,“皇上親臨左翼前旗,這第一碗馬奶酒,小人便與衆位同敬皇上!”

李自成舉起酒碗,他雖然不太喜歡馬奶酒,卻也不算太厭惡,當年與林丹汗和談,兩人不僅同飲過蒸餾酒,也同飲過馬奶酒,“賓圖郡王,請!”

額森再要斟酒,被李自成止住,“賓圖郡王,朕今日來到左翼前旗,乃是爲了左翼前旗的事,正事談好了,咱們再喝酒。”又回身向何小米耳語幾句,何小米立刻派出一名親兵出了王府。

額森放下酒袋,支吾着道“皇上……”

李自成笑道“左翼前旗更名衛泉縣,按照左翼中旗的模式,王公們會有三種選擇,不知道郡王選擇哪一種?”

額森下意識看了眼吳克善,道“皇上,小人也想爲華夏立功……就像吳克善那樣……”

“哈哈,”李自成大笑,“吳克善已經是華夏的瓊華男爵,郡王如果能勸說右翼前旗歸順華夏,朕也可以給你授予一個男爵,如何?”

額森一拍胸脯,“皇上放心,小人保準說服那拜斯噶勒前來歸順華夏!”

“好,好,”李自成大喜,“還是按照左翼中旗、前旗的方式,如果右翼前旗真心歸順華夏,朕就敕封你爲烈夏男,如何?”

“小人多謝皇上!”

吳克善卻是不願意了,“皇上,小人願意去說服右翼中旗的巴達禮……”

“愛卿已經是華夏的瓊華男,就不要自稱小人了,”李自成暗喜,今日這兩人是槓上了,“華夏的大軍就在右翼中旗,如果愛卿能勸說巴達禮和右翼中旗歸順華夏,朕將你的爵位提高一個等次,瓊華子。”

吳克善大喜,用挑釁的目光看了眼額森,“臣多謝皇上!”

額森卻又不高興了,“皇上,小人……”

李自成擺擺手,“你們都是朕可信賴之人,也不必爭了,你們二人合作,做爲華夏的使者,前去勸說右翼前旗和中旗,只要成功了,朕承諾的爵位,依然有效。”

額森先是一喜,隨即覺得不對,“皇上,如此一來,吳克善豈不繼續壓着小人一頭?”

這這的確是一問題,只要兩人合作,無論是否成功,兩人的爵位,都是綁在一起,吳克善永遠壓額森一頭。

李自成思索片刻,含笑道“額森,朕就給你一個機會,”頓了一頓,方道“左翼前旗南部,靠近遼東邊牆,有一座屏城,朕將此處立爲屏城縣,隸屬於遼寧省營州府,如果你能發動百姓,在衛泉縣與屏城縣之間,修築一條寬度不少於一丈八尺的路基,朕便將你的爵位提上一等。”

額森思索片刻,知道修築道路的難度很大,遂道“皇上,小人只會打仗,不會修築道路……”

“沒關係,你只要發動牧民即可,朕會派人進行技術指導,同時也會支付給牧民們酬勞!”

“如此,小人願意一試……”

恰好親兵們運來蒸餾酒,李自成親自給每人斟了半碗,雙手捧起酒碗,“這是華夏的蒸餾酒,喝了這一碗蒸餾酒,咱們就是一家人了,爲了華夏,幹……”

“爲了華夏,幹!”

第788章 戰略調整第989章 各懷肚腸第631章 亡國之相第366章 開國功臣第786章 無形的壓力第874章 爭功第627章 山窮水盡第647章 人性的貪婪第439章 交出地契第642章 雷鋒效應第1160章 並頭而睡第15章 二妹第265章 看不透的西寧軍第1357章 華夏海軍第203章 從千戶第321章 東征隴右(二十七)第785章 洛陽會議第754章 堅城洛陽第55章 三七分成第695章 山中狗叫第648章 生產成本第1241章 時事新聞第684章 聞所未聞第461章 隔壁的鼾聲第53章 百匹戰馬第1369章 新的矛盾第922章 改元順治第1380章 下一仗,朕必須親征第1204章 華夏二爵第1344章 區別對待第403章 肅王的歸宿第1375章 再次遷都第518章 林丹汗的福晉們第1373章 以進爲退第464章 本都督纔是教皇第480章 爲誰擔心第1023章 速速去請第1287章 年度朝會第719章 除夕夜襲第1384章 熟悉的身影第1390章 突圍出城第810章 震懾第234章 一波消失,一波興起第487章 擲地有聲第635章 兵部急訊第222章 終於問世了第1284章 標準配置第756章 正襟危坐第383章 用自己的箭矢,射自己的盾牌第341章 近水得月第780章 舉火爲號第1346章 帶頭立功對近來更新的一點說明第1338章 一母之兄弟第841章 不對勁第309章 東征隴右(十五)第311章 東征隴右(十七)第419章 脣槍舌劍第2章 城南古廟第242章 梅之煥的建議第13章 我的蛋,我的蛋呀第836章 挖祖墳第1095章 察漢浩特第 1321章 南原省第1043章 一鍋粥第1034章 艦炮的數量第161章 西寧與遼東第1000章 征伐江南第143章 過門第788章 戰略調整第977章 大學士范文程第513章 通婚總督第1391章 大將軍陣亡了第1387章 巨型戰艦第360章 就當是聘禮了第982章 誰誤會了第1109章 滅族第299章 東征隴右(五)第313章 東征隴右(十九)第1001章 召見羣臣第734章 河南、河南第1054章 荷蘭艦隊第410章 夢魘第1055章 射程上的優勢第768章 心病第810章 震懾第718章 鼎龍寨第374章 教皇第172章 開刀第781章 洛陽城破第8章 賣身爲奴第564章 百姓爲上第887章 柿園之役第1365章 歷史傳承第112章 上下左右第295章 東征隴右(一)第406章 林丹汗突襲卡當城第938章 白送的饅頭第859章 避戰、怯戰第612章 一視同仁
第788章 戰略調整第989章 各懷肚腸第631章 亡國之相第366章 開國功臣第786章 無形的壓力第874章 爭功第627章 山窮水盡第647章 人性的貪婪第439章 交出地契第642章 雷鋒效應第1160章 並頭而睡第15章 二妹第265章 看不透的西寧軍第1357章 華夏海軍第203章 從千戶第321章 東征隴右(二十七)第785章 洛陽會議第754章 堅城洛陽第55章 三七分成第695章 山中狗叫第648章 生產成本第1241章 時事新聞第684章 聞所未聞第461章 隔壁的鼾聲第53章 百匹戰馬第1369章 新的矛盾第922章 改元順治第1380章 下一仗,朕必須親征第1204章 華夏二爵第1344章 區別對待第403章 肅王的歸宿第1375章 再次遷都第518章 林丹汗的福晉們第1373章 以進爲退第464章 本都督纔是教皇第480章 爲誰擔心第1023章 速速去請第1287章 年度朝會第719章 除夕夜襲第1384章 熟悉的身影第1390章 突圍出城第810章 震懾第234章 一波消失,一波興起第487章 擲地有聲第635章 兵部急訊第222章 終於問世了第1284章 標準配置第756章 正襟危坐第383章 用自己的箭矢,射自己的盾牌第341章 近水得月第780章 舉火爲號第1346章 帶頭立功對近來更新的一點說明第1338章 一母之兄弟第841章 不對勁第309章 東征隴右(十五)第311章 東征隴右(十七)第419章 脣槍舌劍第2章 城南古廟第242章 梅之煥的建議第13章 我的蛋,我的蛋呀第836章 挖祖墳第1095章 察漢浩特第 1321章 南原省第1043章 一鍋粥第1034章 艦炮的數量第161章 西寧與遼東第1000章 征伐江南第143章 過門第788章 戰略調整第977章 大學士范文程第513章 通婚總督第1391章 大將軍陣亡了第1387章 巨型戰艦第360章 就當是聘禮了第982章 誰誤會了第1109章 滅族第299章 東征隴右(五)第313章 東征隴右(十九)第1001章 召見羣臣第734章 河南、河南第1054章 荷蘭艦隊第410章 夢魘第1055章 射程上的優勢第768章 心病第810章 震懾第718章 鼎龍寨第374章 教皇第172章 開刀第781章 洛陽城破第8章 賣身爲奴第564章 百姓爲上第887章 柿園之役第1365章 歷史傳承第112章 上下左右第295章 東征隴右(一)第406章 林丹汗突襲卡當城第938章 白送的饅頭第859章 避戰、怯戰第612章 一視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