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戰鬥力飆升五倍

東南沿海地區,福建....

晉江縣附近水域的泉州灣海面上,近百艘大小不一的船隻星羅棋佈,而又整齊有序的漂浮在海面上,旌旗招展,隨風獵獵作響,一股緊張的氣氛瀰漫在海面之上,縈繞於各個船隻之間。

衆多船隻中間的一艘大型戰艦之上,也就是大明水師目前裝備的最好戰船,福船,同時也是寶船的前身,自然而然地,相對於寶船,要小得多。

此刻,福船的甲板之上,熊文燦一襲官衣,迎風筆直地站在那裡,旁邊分別是鄭芝龍、洪先春、朱一馮等武將陪同,一起瞭望着正前方的海域。

然而,在這看似猶如節日盛典的氣氛之下,福船上卻有一股若有若無的異樣氛圍,充斥在空氣裡,尤其是在鄭芝龍與朱一馮這些武將的周遭,這種不易察覺的氛圍就能更容易察覺得到。

“洪都司,水師的演練開始吧,讓本官看看,是否真如你所保證的那般,只要配備齊全火箭,福建水師的戰力將會大幅度飆升?”

“是,洪大人,末將這就發佈命令,開始水師演練。”

洪先春答應一聲,就興沖沖地離去了,前去下達命令,以及進行相近的作戰指揮。

此刻,熊文燦的臉上雖然滿是笑意,但卻是那麼的牽強,尤其是目光每每掃過那一艘艘破舊的船隻,有的不僅破,而且還很小,說其是船,不如將其形容爲小舟,來得更貼切一些。

讓熊文燦心情不美麗的是,還不僅是如此,最爲關鍵的是,眼前的這些,還是福建水師的精銳,精銳尚且如此,更不說水師的整體戰力了

一時間,想到這些,熊文燦的心裡就沉重不已,再也無法保持強顏歡笑之態,只得擺出一副威嚴的架勢,以此掩飾內心的沉重,那種無法言明的壓抑感。

這一刻,熊文燦徹底明白了,爲何福建的歷任主政官,多是秉持着招撫之策,儘可能地招降海盜;圍剿海盜的軍事行動,爲何是勝多敗少?

就這樣的水師,不要說言勝,能夠全身而退,就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就足以說明指揮官的不簡單。

一念及此,熊文燦心生一股情不自禁衝動,用眼角的餘光相繼掃了朱一馮和鄭芝龍兩人,轉瞬即逝,不禁暗想,這個朱一馮還真是不簡單,圍剿還是海盜的鄭芝龍之時,不僅沒有落敗,還隱隱佔於上風,打了好幾次勝仗,逼迫鄭芝龍不得不有歸附朝廷之念。

想到即將開放的兩處通商碼頭,再一看福建水師現在的這副樣子,熊文燦情不自禁地生出擔心之意,不安起來,偏頭看向朱一馮,詢問道:“朱統帥,你覺得,以福建水師這樣的軍容,以及所具有的戰船規模,目前的戰力,真得能夠爲即將開放港口貿易的金門與廈門,保駕護航嗎?真得能夠鎮得住洋人的海軍艦隊嗎?”

很顯然,朱一馮愣了一下,沒有想到,正在這個時候,福建水師正要海上操演,熊文燦會問出這樣犀利的問題,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幾乎是不留情面地置疑福建水師的能力。

“大人,儘管放心,有我鄭芝龍在,有末將手下的鄭家水師在,就可保金門與廈門這兩個通商碼頭無虞,亮那些洋人也不敢做出什麼不善的舉動。”

不得不說,鄭芝龍這翻看似是在討好的言語,卻不無幸災樂禍與看笑話的意思,隱隱還是在針對朱一馮,畢竟,他是大明在東南所有水師的統帥。

換而言之,福建水師的無能,何嘗又不是他朱一馮的無能?

朱一馮很淡然,並沒有多少情緒波動,面對鄭芝龍的挑釁,冷嘲熱諷,並未理會只是挑了挑粗黑的眉毛,連正眼都沒有看他一眼,也沒有正面回答熊文燦的詢問。

“大人,水師的戰船雖然小且舊,沒有幾艘像樣的大型船隻,但是,戰船小,也有小的優勢,相比於大型戰船,在近海海域,速度更快,戰船的機動性與靈活性更強。”

“尤其是最近幾個月,朝廷運來了大量的火器裝備,不僅有火箭、火炮與鳥嘴銃,更是添置了噴筒(猛火油櫃,也就是類似於火焰噴射器的火器)、水雷等火器。”

“有了這些火器,在供應量保證充足的情況,末將雖然不敢言,福建水師將是無敵之軍,但戰力至少提高了五倍有餘。”

“特別是火箭、水雷、虎蹲炮等這些小型火器,唯有小型的戰船,方能最大化的發揮它們的威力,給予敵人以重創。俗話說,眼見爲實,耳聽爲虛,福建水師至今的戰力如何,還請大人拭目以待,看看接下來的操演。”

“好,朱將軍,既然如此,有你的這番話,本官對接下來的水師演練頗爲期待,甚至於有一些等不及了啊~!”

很顯然,朱一馮的這番闡述,起到了很大的安撫效果,着實讓熊文燦心安了不少,就連心情都不再那麼沉重,臉上再次出現了些許的笑容。

這個時候,聽到朱一馮的這番話,鄭芝龍再也笑不出來了,神色更是難看無比。

同爲武將,在海上征伐那麼多年,相比於熊文燦,鄭芝龍更加明白,大量裝備火器,保持充足供應,尤其是還有火箭、噴筒、水雷這些火器,若是大量的裝備到水師之中,將會意味着什麼?

如果真得有這些,鄭芝龍一點都不覺得朱一馮的那番話是妄斷之語,而是事實,福建水師的戰力將會大幅度攀升,增加五倍,那還只是最保守的顧忌。

當了海盜那麼多年,自然而然地,與福建水師、廣東水師也打了那麼多年,就像一句話形容的那般,最瞭解你的人不是你自己,而是你的敵人。

所以,鄭芝龍知道,福建水師之所以孱弱不堪,戰鬥力底下,不是統帥與士卒不行,而是在裝備上,戰船小且舊,火器更是大量缺少,往往都是用弩箭代替。

因此,鄭芝龍相信,一旦福建水師真得將裝備更新,全都換上最新的火器,並保證彈藥充足,即便是自己麾下最善海戰的鄭家水軍,遇到這樣的福建水師,也要退避三舍,暫避鋒芒,不敢直面發生衝突。

然而,容不得鄭芝龍繼續深想,隨着一連串炮聲的驟然響起,思緒瞬間被打斷,更是嚇了一跳,完全是一種下意識的本能反應。

轟轟轟....

咻咻咻....

第一百九十章 沒落的大明海軍第一百七十九章 鞏固既得成果第四百九十二章 大搞軍事演練第二百三十五章 調查幕後黑手第三百一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一)第五百三十五章 爲恢復最強時期的萬能都司而準備第八章 聖意難測(求收藏求推薦)第一百三十章 大搞建設第六百一十二章 吃力不討好第六百一十四章 一種手段第三百五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四)第七章 莫名的慶幸之感(求收藏求推薦)第四百六十八章 迂迴的勸說第三十九章 穩定遼東之策第二百五十九章 天花一號第十五章 遙遙跟隨第三百九十七章 臨別交代第二百二十五章 近乎於下馬威的開場白第四百九十八章 架空那些首領第三百八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一)第五百六十三章 突然到來第五十八章 不該啊第六百四十四章 聯繫之處第十五章 遙遙跟隨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個念頭第三百零七章 豪氣沖天第三百一十二章 最佳時機第二百六十四章 凡事以穩爲先第五百七十六章 一個機會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之驕女的不幸第七十九章 荒蕪的良田第五百零九章 培養翻譯人才第五百四十二章 皇太極的不安第四百一十四章 暗恨第七十九章 荒蕪的良田第一百一十九章 不好的感覺第二百一十三章 我也太傻了第六百五十九章 新的規則(大結局)第五十九章 楊景辰第一百零五章 十五年的囚徒生活鍛造第五百六十章 流言滿天飛第六百三十五章 當務之急第一百六十四章 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第六十七章 就那麼爽快的答應了?第五百六十九章 留有餘地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之驕女的不幸第一百五十六章 弊大於利第二百一十三章 我也太傻了第四百零六章 殺猴儆猴第二百九十六章 進展緩慢第一百七十八章 憤怒的諸將第四十九章 “將軍的搖籃”第三百三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四)第五百七十七章 不對勁第二百九十五章 陽謀第十一章 改革二十四衙門(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取巧手段第三百八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四)第二百九十章 董事會(上)第四百零三章下定決心第一百五十二章 收買人心第四百六十八章 迂迴的勸說第五章 拍板(求收藏求推薦)第四百三十二章 禁忌第二百四十六章 後續(下)第七十八章 分化瓦解第三百七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七)第六百三十五章 當務之急第二十六章 分化瓦解第二百六十二章 終於來了第六百二十一章 牴觸與親近第九十章 三卦第二百四十章 貨幣戰爭(五)第二百三十一章 潑髒水第四百五十四章 臺灣島的重要性第六百二十章 國情不同第二百九十九章 伴君如伴虎第一百四十五章 察哈爾右翼之變第二百五十五章 訓斥第二百一十一章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第二百五十九章 天花一號第二百九十八章 狼狽爲奸第二百二十二章 摒棄“重農抑商”的思維第一百零三章 削藩的大概策略第三百零三章 孫元化的好意第二百五十八章 沒有一點負罪感第四百六十四章 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第五百二十三章 多手準備第五百零二章 尋找多爾袞的蹤跡第四百二十章 《烈士法》第一百三十五章 爲奪回外事權做準備第五百零四章 新的正使第二百四十五章 後續(上)第四百三十章 輿論壓力第四百二十章 《烈士法》第八十六章 赴約第三百九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八)第三百一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試探第五百六十七章 軍事部署
第一百九十章 沒落的大明海軍第一百七十九章 鞏固既得成果第四百九十二章 大搞軍事演練第二百三十五章 調查幕後黑手第三百一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一)第五百三十五章 爲恢復最強時期的萬能都司而準備第八章 聖意難測(求收藏求推薦)第一百三十章 大搞建設第六百一十二章 吃力不討好第六百一十四章 一種手段第三百五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四)第七章 莫名的慶幸之感(求收藏求推薦)第四百六十八章 迂迴的勸說第三十九章 穩定遼東之策第二百五十九章 天花一號第十五章 遙遙跟隨第三百九十七章 臨別交代第二百二十五章 近乎於下馬威的開場白第四百九十八章 架空那些首領第三百八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一)第五百六十三章 突然到來第五十八章 不該啊第六百四十四章 聯繫之處第十五章 遙遙跟隨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個念頭第三百零七章 豪氣沖天第三百一十二章 最佳時機第二百六十四章 凡事以穩爲先第五百七十六章 一個機會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之驕女的不幸第七十九章 荒蕪的良田第五百零九章 培養翻譯人才第五百四十二章 皇太極的不安第四百一十四章 暗恨第七十九章 荒蕪的良田第一百一十九章 不好的感覺第二百一十三章 我也太傻了第六百五十九章 新的規則(大結局)第五十九章 楊景辰第一百零五章 十五年的囚徒生活鍛造第五百六十章 流言滿天飛第六百三十五章 當務之急第一百六十四章 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第六十七章 就那麼爽快的答應了?第五百六十九章 留有餘地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之驕女的不幸第一百五十六章 弊大於利第二百一十三章 我也太傻了第四百零六章 殺猴儆猴第二百九十六章 進展緩慢第一百七十八章 憤怒的諸將第四十九章 “將軍的搖籃”第三百三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四)第五百七十七章 不對勁第二百九十五章 陽謀第十一章 改革二十四衙門(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取巧手段第三百八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四)第二百九十章 董事會(上)第四百零三章下定決心第一百五十二章 收買人心第四百六十八章 迂迴的勸說第五章 拍板(求收藏求推薦)第四百三十二章 禁忌第二百四十六章 後續(下)第七十八章 分化瓦解第三百七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七)第六百三十五章 當務之急第二十六章 分化瓦解第二百六十二章 終於來了第六百二十一章 牴觸與親近第九十章 三卦第二百四十章 貨幣戰爭(五)第二百三十一章 潑髒水第四百五十四章 臺灣島的重要性第六百二十章 國情不同第二百九十九章 伴君如伴虎第一百四十五章 察哈爾右翼之變第二百五十五章 訓斥第二百一十一章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第二百五十九章 天花一號第二百九十八章 狼狽爲奸第二百二十二章 摒棄“重農抑商”的思維第一百零三章 削藩的大概策略第三百零三章 孫元化的好意第二百五十八章 沒有一點負罪感第四百六十四章 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第五百二十三章 多手準備第五百零二章 尋找多爾袞的蹤跡第四百二十章 《烈士法》第一百三十五章 爲奪回外事權做準備第五百零四章 新的正使第二百四十五章 後續(上)第四百三十章 輿論壓力第四百二十章 《烈士法》第八十六章 赴約第三百九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八)第三百一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試探第五百六十七章 軍事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