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鐵龍城之戰(三)

宛如平地捲起一陣狂飈,一萬餘名流寇齊聲發出一聲喊,趁着李嘯軍的投石機重新裝填的間隙,大步向鐵龍城東面猛衝而來。

流寇迅速地衝到護城壕邊,立刻開始紛擠着渡過簡易橋樑。

有多名流寇因爲不慎,被同伴擠入深達3米多的護城壕內,慘叫着掙扎了一番,便消失在水中。

到了李嘯軍再一次拋石發射震天雷時,流寇已有準備,見得那碩大的震天雷呼嘯而至,立刻四下散開。

這次共總六枚震天雷爆炸,卻只炸死炸傷了300多名流寇。

李嘯心下暗歎,這投石機,還是隻能救急的落後產品,發射準備時間長,攻擊速度也太慢,以致讓敵軍有充足的時間應對,而且,這投射出去的震天雷前進速度,與大炮射出的炮彈射速相比,亦是堪稱天壤之別。

“砰砰砰砰!.。。。。。。”

震天雷剛剛發射,五十把魯密銃中,有四十六把連綿打響,由於使用了定裝顆料火藥,啞火率大幅下降,而射擊速度較以前卻加快了一倍不止,每隔一分鐘便可打放一次。

帶着死亡嘯音的細小三錢重鉛彈,向着那些吼叫着衝過簡易橋樑的流寇,紛紛射出,由於流寇隊伍集中密集,一輪齊射,便有三十多名流寇或死或傷。

不多時,已經衝過護城壕的流寇,越聚越多,已有三千多人,他們吶喊着,紛紛把攻城梯向城牆搭過來。很快的,便有十多把又長又粗,上面裝着搭鉤的攻城梯,搖晃着向東面城牆靠過來。

“衝上去,搭上城牆,攻殺明狗!”

副將張化龍見到已方終於開始佔據優勢,一臉喜色的他,大聲下令。

有自家大將鼓勁,流寇們齊聲爆出了一聲大喝,愈發快速向城牆衝來。

“預備,投!”

一聲爆喝,2000名輔兵,以兩人一組的方式,一人身上披着一根燃着的火繩,一人手裡則端着那由15斤生鐵,12斤黑火藥組成的,總共27斤重的震天雷,迅速點燃後,便用力向城下越來越靠近城邊的流寇砸去。

“砰砰砰砰!。。。。。.”

一瞬間,總共有900多枚震天雷被扔下城去,幾乎同時爆炸的刺目黃紅色火光幾能亮瞎人眼,震耳欲聾的連綿爆炸聲中,讓城上的守兵幾乎同時耳聾,大批的軍兵雙耳雙眼以及鼻子被震得血流不止。

李嘯早就想到這個結果,爲了儘可能的防止爆炸聲對李嘯軍自身的衝擊,他已下令在投放震天雷時,讓守城的軍兵用碎布或棉花緊塞耳朵,同時在見到震天雷投放後,立刻張大嘴巴,以儘可能減少爆炸帶來的傷害。

集體爆炸的震天雷,產生了劇烈的衝擊波,讓整面城牆都在微微顫抖。有多名守兵一時站立不穩,腳下一滑,慘叫着從城牆下摔下,立刻摔成肉餅。

李嘯甚至懷疑,如果連續投放的話,這震天雷的可怕威力,可能會把這東面城牆炸塌也說不定。

饒是如此,李嘯還是低估了800顆內裝12斤黑火藥的震天雷爆炸帶來的傷害與效果。

這時,東面城牆下,突然一切寂靜。

在嚴重耳鳴的情況下,李嘯看到,在漫天涌起的嗆鼻白霧中,十餘把攻城梯,大多已是四分五裂,縱有完整者,亦是無聲地倒下,砸成片斷。

濃霧稍散,李嘯軍兵放眼下望,看到了一片恐怖的景象。

三千多過了壕溝的流寇,幾乎在同時被炸了個粉身碎骨。放眼下望,滿目盡是大堆被燒得烏黑焦八的屍體,只有少許傷兵在地下哀嚎抽搐,只不過,被震得耳鳴耳聾的李嘯軍,根本聽不到他們悲慘的叫喊。

站在護城河另一邊的副將張化龍,灰盔掉落,發鬏散亂,一張被震天雷的硝火薰得焦黑的臉上,耳朵鼻孔鮮血直流,一臉震驚到不可置信的表情。

在這個無聲的世界裡,李嘯軍看到,尚未來得及渡過護城壕的大批流寇,每個人面上,都是恐怖至極的表情,彷彿看到了最可怕的東西一般,紛紛扔下器具與武器,紛亂的向後逃去。張化龍反應過來,下意識地想與旁邊那些驚恐萬狀的流寇一齊逃竄,一邁腿,卻撲通一聲倒地。

他驚恐的發現,自已的右腳,雖然穿了裹鐵網靴,竟然被飛來的破片,齊齊地切掉了半個腳掌!

張化龍大叫一聲,倒地昏迷,幸得旁邊有親隨兵丁,連忙架起他,踉蹌向後逃去。

晚了。

由於剛纔的狼狽一跤,張化龍失掉了最佳的逃生時間,親隨兵丁方架起他行了幾步,一枚碩大的震天雷便追上了他,並在他腳邊不遠爆炸。

昏迷中的張化龍,突然感覺自已擁有了飛翔的能力,他能明顯地感覺自已的身體向天空中直衝而去,而奇異的是,他又能清楚感覺到自已的軀體在這一瞬間,化成一陣血肉之雨,四散分裂。

這一刻,張化龍發現自已並未有多少疼痛的感覺,只覺得身體一下子變得輕盈非常,彷彿只在瞬間,便隨着嫋嫋升起的濃重白煙,飛向遙遠的天際。

張化龍,這位本來會成爲大西國右軍都督的張獻忠部高級將領,竟在這次試探性攻擊中,被震天雷炸得粉身碎骨,屍骨難尋。

張化龍的死亡,讓恐慌不已的流寇,愈發加快了逃跑的腳步。

饒是他們逃得這般快速,投石機紛投而去的震天雷,以及魯密銃手射出的鉛彈,還是追上了他們,又給這些人造成了500多人的死傷。

敵軍逃得極快,迅速地向陣後倒衝逃走。

在大批的流寇逃過了數百步後,東面城牆的紅夷大炮再度響起,一直轟擊到他們逃出有效射程外,又有300多名流寇,拋屍在潰逃的路上。

一直在後面觀戰的流寇大將馮雙禮,臉色慘白,他嘴脣抖索着,手指顫顫前指,卻突然哏的一聲,從馬上倒栽而下。

兩邊的親隨騎兵迅速將他扶住,又幫他連掐人中,馮雙禮才悠悠醒轉。

“傳令,撤兵。”馮雙禮喃喃低語,又猛地咳嗽了幾聲,對旁邊的親兵說道:“再派人去西面通知大王,告訴他,明軍有大批火器助陣,我軍士氣崩竭,只得退兵。”

親兵眼含熱淚,應諾而去。

見到流寇開始三面後撤,鐵龍城頭,爆發了連綿巨大的歡呼聲。

“萬勝!”

“萬勝!”

“殺流寇,得功名!”

“殺流寇,上天庭!”

。。。。。。

此次守城戰,終於結束了,李嘯軍初戰告捷。

總共有近6000人的流寇死傷,而李嘯軍,只有七八人因爆炸時城牆震動,掉下城頭摔死。可謂是一場徹底的完勝。

城頭上的槍盾兵雖然人人都是一臉興奮,卻是不乏遺憾之色。

這次火器部隊完全唱了主角的戰鬥,自已只不過成了一名觀摩人員,這無疑讓一衆槍盾兵心下頗爲失落。

那些金汁灰瓶,同樣在這次戰鬥中,沒有發揮任何用武之地。

只不過,從這次戰鬥中,李嘯軍中每個人都發現了火器部隊巨大的威力,各人心下都隱隱有種感覺,在將來的戰鬥中,火器部隊會是怕一直唱主角了。

這些人中,最開心的,無疑是火器總頭趙傑,他一臉欣喜至極的笑容,比天上的陽光還要燦爛。

不多時,有數名流寇騎兵,打馬跑過來,請求李嘯同意他們派人過來收屍。

李嘯同意了他們的請求,不過他附加了一個條件。

那就是,得先讓李嘯軍打掃完戰場,才能讓他們派人過來收屍。

李嘯這個要求,讓幾名流寇騎兵感覺既無奈又屈辱,只得又跑回去請示了一番,方再度拔馬過來稟報,說上面已經同意,可以讓李嘯軍先打掃戰場。

雙方既已談妥,東面的城門大開,大批輔兵衝出城去,開始從那些流寇屍首處,收拾尚可使用的盔甲與武器。

他們打掃得很仔細,連那些被丟棄的攻城器具,都被收入鐵龍城中。

畢竟,在流寇依然將城池團團圍住的情況下,這些攻城器具,碎木可燒成木炭製成火藥,大塊完整的木頭,則可以製成新的投石機。

約一個時辰後,李嘯軍打掃完畢。共獲得了500多件尚爲完好的盔甲,刀劍槍盾極多。

只不過,那些掙扎着還未死去的傷兵,全部被李嘯軍輔兵,就地砍殺,一個不留。

接下來,李嘯軍帶着全部收穫入城,在李嘯軍入城後,從流寇那邊,纔來了上千人,多爲方纔填埋洞坑的百姓,將從城牆下到沿途上死去的流寇屍體,統統裝運回去,再集體火化。

.。。。。。。

如血的夕陽下,清冷潮溼的晚風,飽吸了太行堤河中的水氣,又裹脅着東面城牆外那遍地死屍體中不斷升騰的血腥氣,呼嘯着拂過宛如木偶般站立,流寇大將馮雙禮那低垂沮喪的青黑色臉孔。

入他娘,徹底的慘敗啊!這樣的慘敗,似乎是陝西起兵以來頭一遭。敗軍之將馮雙禮,心下懊恨之極。

尤其是,作爲自已副將的張化龍的死亡,讓馮雙禮頗有兔死狐悲之感。

這個和自已同村,當日與自已一道加了張獻忠的饑民造反軍隊的張化龍,現在已永遠與自已陰陽兩隔了。

他又突然想起,在昨夜的軍事會議上,他纔在張獻忠面前誇下海口,說定要奪取鐵龍城,徹底洗刷上次李定國之敗的恥辱。沒想到啊,在一衆將領嫉妒的眼神中,喝了張獻忠壯行酒的自已,當時是何等志得意滿信心百倍,現在卻連鐵龍城城牆都沒摸到,便喪失了近6000軍兵,只得灰溜溜帶着這殘餘兵馬倉皇而回,馮雙禮內心之中,羞恥得無以復加。

他猶豫了很久,還是決定親自去向張獻忠請罪。

“啪!”

狠狠一鞭,抽在馮雙禮臉上。

馮雙禮左臉的橫肉上,立刻出現了一條深深的血痕,皮肉開綻處,鮮血滴滴地流下。

見到大將馮雙禮,在張獻忠營房外當衆被打,後面低頭跟行的馮雙禮一衆親兵,紛紛伏跪於地,大氣也不敢出。

“老子抽死你個沒用的狗東西!你敗軍失將,大損我軍士氣,卻還有臉回來見我!”暴怒非常的張獻忠,手執一條滴血的馬鞭,那雙兇惡的三角眼中,幾欲噴火,厲聲大罵。

“稟大帥,在下無能,喪軍辱師,大帥責罰得對。”捱了一鞭的馮雙禮,心下怒火熊熊,卻也只能無奈認罰。

“好!老子就打死你!”

又是一記狠狠的皮鞭抽來,馮雙禮右臉上,同樣立刻出現一條殘酷猙獰的血痕,皮肉開綻程度更深,鮮血亦滴滴而下。

馮雙禮又羞又怒,只能恨恨咬牙忍受。

聽得張獻忠營房門口陣陣喧譁,附近的流寇將領,紛紛過來探看情況。

這時,張獻忠又咬牙用馬鞭用力抽打了張獻忠臉孔五六下,打得馮雙禮臉孔鮮血淋漓,慘不忍睹。

張獻忠還要再打,他的右手,被一旁的大將王尚禮緊緊按住。

王尚禮,爲最早追隨張獻忠起事的將領之一,其人雖然戰功平平,但因其資歷最老,故頗被張獻忠看重,大西國建立後,被封爲前軍都督,其地位還在馮雙禮之上。

後來張獻忠覆滅後,王尚禮與孫可望李定國等人,一同投降南明,卻未如孫可望李定國一般受到南明重用,故一直心懷怨恨。在孫可望戰敗降清時,王尚禮也想率部投降,卻被沐國公沐天波查覺,最後被逼自盡。

王尚禮素與馮雙禮交好,見他被打得這般慘狀,連忙出手勸阻。

“大帥,莫打了,莫打了,你就是真把雙禮打死了,我軍這場敗仗也不可能再翻回來。我軍只是小敗,尚有大把勝機。若現在這般自滅大將,只會讓鐵龍城的明狗子更加猖狂得意啊。不如且留他性命,將來戴罪立功不遲。請大帥三思。”王尚禮一臉同情之色,低聲而懇切地勸道。

張獻忠緊據馬鞭的右手,終於緩緩地垂了下來。

“馮雙禮,我問你,你可知你爲何戰敗!”張獻忠緊盯着前面雙腿跪立的馮雙禮,冷冷喝道。

被打得滿臉鮮血,皮開肉綻,嘴脣青腫的馮雙禮,心下怒恨已極,嘴下卻半點不敢表露,他低聲說道:“在下未曾想到敵軍火炮與那震天雷這般厲害,犯了輕敵冒進之錯,是故不敵而敗。”

“你沒想到!你沒想到!就一句你沒想到,葬送了我軍近六千軍兵,你說得倒是恁的輕巧!”張獻忠見馮雙禮並不甘心認錯,心下又是暴怒不已。

讓張獻忠沒料到的是,馮雙禮竟一咬牙,拱手大聲對他說道:“大王,明軍火器猛烈,若我軍再這般戰法,在下認爲,就算把這五萬兵馬全投進去,怕亦無濟於事啊!”

“混帳東西!你說什麼!”張獻忠見馮雙禮說出這般泄氣話語,氣得一臉通紅,右手中緊攥的馬鞭,又刷地高高舉起。

(多謝影孑冷風兄弟的月票,謝謝長期支持)

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式鍊鐵第二百五十三章 敗逃摩尼山第三百三十一章 島津之計第二百零六章 長子誕生第五百零八章 退守內城第五百六十九章 皇帝復原第一百四十五章 北上追殺第四百九十一章 圖庫拉圍殲戰第九百三十一章 折兵堡牆 難以爲繼第四百二十八章 巴印血戰第三百九十四章 合圍兗州第八十四章 巡撫第四百五十二章 血腥奪城第一百二十九章 功勳授田第二百二十三章 克房山,撤京師第八百一十九章 序曲結束,正戲開始第四百四十二章 公主的命運第六百九十八章 唐王勸降第二百七十九章 鳳凰樓設宴第六章 選擇第五百一十二章 危局突變第一百五十六章 李嘯大婚第三百七十六章 兵退靜海第九百四十五章 老汗逃跑,新汗當立第五百六十二章 貝勒全家自我了斷第七百零四章 兵不血刃下南京第八百二十一章 誘殲郝搖旗第七百八十四章 面見緬王第七十四章 阿巴泰第三百五十七章 唐軍之威第八百八十四章 放棄京城,全力西逃第四百六十八章 海參崴堡第八百二十五章 出其不意,合攻保寧第三百六十二章 第四次入關第八百三十三章 揚長避短 二次攻城第九十二章 聚殲第七百六十章 說動鄭芝龍第三百二十一章 無奈之降第一百二十一章 赤鳳衛指揮使第九百零三章 血火鏖戰 膠着廝殺第七百五十章 悔之無及第八百六十三章 海城陷落,直攻遼陽第五百五十七章 一條繩上的螞蚱第九十六章 橫行隊第三百八十七章 剃髮表忠第三十四章 雛形第二百一十五章 震天雷之威第三百八十六章 是戰是降第七百八十三章 馬吉翔出使緬甸第七百四十三章 兵不血刃下武昌第五百八十四章 強攻耀州第四百二十八章 巴印血戰第四百四十七章 改制與擴軍第一百三十三章 利益博弈第六十七章 求才第四百七十一章 炮打活人第五百三十五章 被逼攤牌第四百五十三章 收降哥薩克第十章 門第第八百五十一章 木邦城破,拼死一搏第三百五十九章 朝廷軟了第二百六十三章 接收濟州島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婚之夜第四百五十四章 聯清復仇第六百七十七章 日暮途窮,安可回頭第一百四十章 魯王之邀第一百九十三章 凱旋北歸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念天堂 一念地獄第五百三十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第四百七十七章 帝陵是凶地第四百四十一章 嫁公主籠將心第六百四十一章 追贓助餉第四百五十四章 聯清復仇第三百六十一章 中華銀行第二百零三章 財源滾滾第二百八十四章 徒生變故第九百三十三章 盛京城破,圍攻皇宮第八百六十二章 橫掃遼中,兵迫海城第四十六章 操練第九百二十一章 俄軍覆滅,全力攻城第七百八十一章 殺夫求降第四百章 清虜獵殺令第五百七十章 無毒不丈夫第三百零六章 劉國能歸降第九百三十二章 勸降不成,天雷轟門第七百一十二章 移民北國第一百九十二章 迫降蠍子塊第四百二十二章 攻陷和樂城第五十八章 南撤第七百零六章 平定江南如卷席第六百四十六章 兵圍山海關第四百四十二章 公主的命運第三百九十七章 削爵罰銀第一百七十七章 海島規劃第四百五十四章 聯清復仇第八百三十二章 慘勝守城第二百三十四章 來自臺灣的家信第八百五十七章 襲殺暴君,獻城投降第二百二十一章 奪城突變第六百八十九章 冥頑不靈的下場
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式鍊鐵第二百五十三章 敗逃摩尼山第三百三十一章 島津之計第二百零六章 長子誕生第五百零八章 退守內城第五百六十九章 皇帝復原第一百四十五章 北上追殺第四百九十一章 圖庫拉圍殲戰第九百三十一章 折兵堡牆 難以爲繼第四百二十八章 巴印血戰第三百九十四章 合圍兗州第八十四章 巡撫第四百五十二章 血腥奪城第一百二十九章 功勳授田第二百二十三章 克房山,撤京師第八百一十九章 序曲結束,正戲開始第四百四十二章 公主的命運第六百九十八章 唐王勸降第二百七十九章 鳳凰樓設宴第六章 選擇第五百一十二章 危局突變第一百五十六章 李嘯大婚第三百七十六章 兵退靜海第九百四十五章 老汗逃跑,新汗當立第五百六十二章 貝勒全家自我了斷第七百零四章 兵不血刃下南京第八百二十一章 誘殲郝搖旗第七百八十四章 面見緬王第七十四章 阿巴泰第三百五十七章 唐軍之威第八百八十四章 放棄京城,全力西逃第四百六十八章 海參崴堡第八百二十五章 出其不意,合攻保寧第三百六十二章 第四次入關第八百三十三章 揚長避短 二次攻城第九十二章 聚殲第七百六十章 說動鄭芝龍第三百二十一章 無奈之降第一百二十一章 赤鳳衛指揮使第九百零三章 血火鏖戰 膠着廝殺第七百五十章 悔之無及第八百六十三章 海城陷落,直攻遼陽第五百五十七章 一條繩上的螞蚱第九十六章 橫行隊第三百八十七章 剃髮表忠第三十四章 雛形第二百一十五章 震天雷之威第三百八十六章 是戰是降第七百八十三章 馬吉翔出使緬甸第七百四十三章 兵不血刃下武昌第五百八十四章 強攻耀州第四百二十八章 巴印血戰第四百四十七章 改制與擴軍第一百三十三章 利益博弈第六十七章 求才第四百七十一章 炮打活人第五百三十五章 被逼攤牌第四百五十三章 收降哥薩克第十章 門第第八百五十一章 木邦城破,拼死一搏第三百五十九章 朝廷軟了第二百六十三章 接收濟州島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婚之夜第四百五十四章 聯清復仇第六百七十七章 日暮途窮,安可回頭第一百四十章 魯王之邀第一百九十三章 凱旋北歸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念天堂 一念地獄第五百三十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第四百七十七章 帝陵是凶地第四百四十一章 嫁公主籠將心第六百四十一章 追贓助餉第四百五十四章 聯清復仇第三百六十一章 中華銀行第二百零三章 財源滾滾第二百八十四章 徒生變故第九百三十三章 盛京城破,圍攻皇宮第八百六十二章 橫掃遼中,兵迫海城第四十六章 操練第九百二十一章 俄軍覆滅,全力攻城第七百八十一章 殺夫求降第四百章 清虜獵殺令第五百七十章 無毒不丈夫第三百零六章 劉國能歸降第九百三十二章 勸降不成,天雷轟門第七百一十二章 移民北國第一百九十二章 迫降蠍子塊第四百二十二章 攻陷和樂城第五十八章 南撤第七百零六章 平定江南如卷席第六百四十六章 兵圍山海關第四百四十二章 公主的命運第三百九十七章 削爵罰銀第一百七十七章 海島規劃第四百五十四章 聯清復仇第八百三十二章 慘勝守城第二百三十四章 來自臺灣的家信第八百五十七章 襲殺暴君,獻城投降第二百二十一章 奪城突變第六百八十九章 冥頑不靈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