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祥的兆頭

“荊古達,你去把我存在房中的那匹白綾取來,我就在這裡上路了……”烏嘛喇氏的聲音,艱難而哽咽。

“福晉……”

“你沒聽到麼,快去取來。”

見那管家荊古達一臉不忍之狀,烏嘛喇氏沒有看他,而是又低低地催了一聲。

本來,烏嘛喇氏也想與那三個姬妾一樣,讓手下小廝動手,給自已來個痛快,卻沒想到,這弓弦竟被絞斷,所以,她纔不得不採用這備選方案。

荊古達一聲輕嘆,重重地一跺腳,徑自出房而去。

不多時,一陣零亂的腳步聲傳來,荊古達手捧着一匹潔白的綾布,緩緩邁入房中。

“福晉……”

荊古達顫抖着將白綾捧到烏嘛喇氏面前,卻遲疑着不知道要怎麼拿給她。

倒是烏嘛喇氏又一次展示了滿洲女人的強悍,她冷哼一聲,大刺刺地從從荊古達手扯過白綾,順手便朝房樑上拋去。

荊古達的眼淚,一下子就從眼眶中涌了出來,他垂下頭去,不敢看烏嘛喇氏究竟是如何紮好這白綾的。

只是,烏嘛喇氏雖然手面上在不停忙碌,但她的話語,卻也一直在斷斷續續地與荊古達交流着。

“荊古達,後院的幾口棺材,都備好了吧?”

“稟主子,老爺與各位主子的壽具,都備好了……”

“好,等我去後,你把老爺與我等的屍首,分別安柩,你便去肅親王府投信,讓他幫忙放行,將我等安葬於城外。然後,你拿出府中最後的存銀,遣散府中一衆僕人,你自已也找個地方,去安心過活罷……”

“……嗯,福晉,奴才記下了。”

……

交待完荊古達一衆事項後,那白綾已紮好在房樑上,下面也已打好了結,被滲入房中的寒風,吹得輕輕地一搖一擺。

房間中一片安靜,只有粗重的呼吸聲此起彼伏。

烏嘛喇氏拿了個凳子,放在白綾結下端,然後緩緩地站了上去。

然後,她緩緩轉過頭來,用一頭莫名複雜的神色,凝視了病榻上那僵死的杜度屍身良久,眼中不覺又噙滿了淚水。許久之後,她才決然地一咬牙,極其緩慢地把腦袋掛上那白綾圈環上去。

兩串晶瑩的淚水,從她的眼角簌然掉落,與此同時,她腳下一踢,蹬倒了那小凳子,整個人立刻懸掛在半空之中。

這一刻,原本安靜得如同墳墓般的房間裡,立刻傳來了一片低低地抽泣聲。

懸樑自盡的人,其實十分痛苦,因爲人體自身重力不夠,無法象西方的絞架一樣,在受刑者的腳上掛上石錘或鐵球等重物,同時通過絞架繩索的驟然拉起拉緊,可以迅速拉斷人的頸椎,從而讓人快速死亡。相形之下,中國傳統式的懸樑自盡,只能全憑自身重力,讓繩索通過勒緊頸部的氣管,使人慢慢窒息而死,這種死法,十分地痛苦而漫長。

這懸樑自盡的烏嘛喇氏,在白綾上不斷地扭動掙扎,雙眼直直地暴突,舌頭也越耷越長,甚至下身都因爲括約肌鬆懈,而導致屎尿排泄物滲出,發出怪異刺鼻的臭味。

只是,她雖然一心求死,卻是始終無法迅速解脫。懸掛在白綾上,下意識不停掙扎的她,有如一條在網兜裡掙扎的魚,她表情十分痛苦,臉部漲成可怕的青紫色,嘴中還斷續地發出微弱的嗚嗚聲。

見到自已的主人這般難受,管家荊古達心下十分不忍,他一聲長嘆,終於不顧男女之防以及主僕之分,快步走過去,抱緊烏嘛喇氏那下意識在空中踢踏不停的雙腿,然後往下用力拉扯。

“福晉,奴才來幫你,不必這般受苦了……”荊古達淚眼模糊,嘴中喃喃道。

有了荊古達的幫忙,烏嘛喇氏掙扎的程度小了很多,最終在約半柱香的時間後,烏嘛喇氏她雙眼一翻,舌頭耷出老長,嘴角滴滴地往下流血,再不動彈了。

“福晉,你終於生天了,一路走好……”

見到福晉終於成功吊死,荊古達眼中含淚,望着在空中來回擺動的烏嘛喇氏屍身低語了一句後,他把那幾名小廝喚過來,小心地從白綾上解下烏嘛喇氏的屍首,然後衆人一陣忙碌,將杜度、烏嘛喇氏、以及地上被縊殺的三名姬妾的屍首,一同運往後院,放在早已備好在此處的棺材內。

隨後,在這深夜裡,荊古達帶着兩名小廝,悽惶出門,頂着如刀的朔風,一路艱難行往肅親王府。

他在路上,碰巧遇到了正沿街檢查宵禁的豪格護衛,險些被當成危險分子抓起來,在表明身份後,荊古達再不隱瞞,立刻向這些豪格的護衛軍兵通報了安平貝勒府中閤家自盡的消息。

得到通報的護衛十分吃驚,只是,因爲正是半夜三更,這名護衛考慮到反正安平貝勒府中的人皆已死絕,杜度本身也只是個閒散貝勒無甚實權,若因此而去急急地向豪格稟報,以致打攪了豪格休息的話,卻也着實無甚緊要。故他思考了一下,便讓荊古達先行回去,告訴他自已會代他去向肅親王稟報,要他在安平貝勒府中等待消息便可。

荊古達猶豫了一下,卻也只能點頭答應,然後帶着那兩名小廝急急轉身返回。

這名護衛在巡防在天亮後,才率衆返回肅親王府,向剛剛起身洗漱的豪格,作詳細稟報。

終於聽完了全部稟報的豪格,頓時覺得一股極其寒冷的涼意,從他後脊處直竄入頭頂,渾身忍不住打了個大大的寒噤。

真想不到啊,這個安平貝勒杜度,竟然這般心狠,在安排了三個兒子逃離清境後,要讓一衆妻妾給自已殉葬,此人的內心,何其兇狠而殘酷。

只不過,杜度之所以這樣做,可能也是考慮到接下來,大清內部將有一場極其可怕的內戰將要爆發,他一定也在擔心,自已死後,那一衆妻妾,極可能在這場規模盛大又血火紛飛的內戰中,難以保全性命,甚至還會憑白受到亂兵的折磨與污辱,與其這樣,倒還真不如把她們統統帶入地下,也算是全家團圓脫離苦海了。

想到這裡,豪格的內心又極其苦澀。

他有如木頭一般,在椅上呆坐了許久,臉上的表情十分複雜與怪異,最終,他什麼也沒說,在長長地嘆了口氣之後,他沉聲下令,讓護衛帶路,他自已立刻前往安平貝勒府上探查。

豪格一行人,在那結了一層薄冰的盛京街道上小心行走,來到安平貝勒府上後,管家荊古達正帶着一衆家僕在府門口跪立,凜凜寒風中,衆人皆凍得簌簌發抖,卻是一動也不敢動。

見到豪格過來,那名護衛指了指那跪在地上的荊古達,告訴豪格,昨夜就是此人前來稟報的。

豪格哦了一聲,緩步來到正跪立於地的荊古達面前,然後沉聲喝問道:“荊古達,昨天夜裡,可是你向本王的護衛稟報的?”

荊古達一愣,急急回答道:“正是奴才,肅親王,現在安平貝勒和各位主子的靈柩,皆停在後院中,您看……”

豪格一擺手,打斷了他的話,然後沉聲道:“好了,不用多說了,你且帶我去後院看看罷。”

荊古達低聲應諾了一句,便立即起身,帶着豪格等人,進入府中,又穿閬過巷,來到了後院之中。

見到擺到後院那五口黑森森的棺材,豪格不覺倒吸了一口涼氣。

“肅親王,這些屍首,你可要驗看一番?”一旁的護衛低聲詢問道。

豪格想了想,最終搖了搖頭。

他曾見過杜度的妻子烏嘛喇氏,知道這個叔母的性格有多麼的暴躁而強悍,荊古達等人想要謀害她及一衆妻妾,卻是絕無可能的。

況且,若荊古達等人真的有心要在杜度死後,謀殺福晉與那三名姬妾,也早就會不聲不響地悄然潛逃了,如何還會傻乎乎地前來稟報案情。

只不過,望着這一排擺放整齊的棺木,豪格心下,有種說不出的感傷。

在那即將到來的內戰的沉重打擊下,大清帝國將來的命運,會不會也會形將就木,最終成爲歷史的遺蹟呢?這可真是個不好的兆頭啊。

這時,荊古達以一種小心翼翼的模樣湊了過來,向豪格稟報道:“肅親王,昨夜福晉說過,希望肅親王給網開一面,讓奴才把主子們的棺木安葬出城,也算讓他們入土爲安。您看……“

荊古達故意停頓了一下,緊張地看着豪格的表情。

豪格一聲輕嘆,緩緩回道:“好吧,本王同意了,等下本王便會讓城門處放你們出城而去,你們一切從簡,速速將棺木帶到城外去安葬吧。“

“奴才明白,多謝肅親王。”

荊古達低聲應諾了一句,便急急下去安排。

不多時,安平貝勒府中響起了連綿的哭聲,頭上身上皆扎着孝巾的家僕與包衣們,扛着棺木,一路放着鞭炮,揚着紙錢,有如一條灰黑色的長蛇,一路逶迤出了盛京北門而去。

豪格一直站在原地,看着這送葬的隊伍消失在街角處後,才轉身離開。

離開安平貝勒府的他,心情沉重而悒鬱,並沒有徑自返府,而是先去了城牆上,沿着城牆巡查防務。

豪格在城牆上巡查許久,才從杜度閤家自盡的壓抑心境中解脫了一些,他默然眺望盛京城外的一片蕭索的茫茫曠野,心下卻在緊張算計着將來的情景。

他算得很清楚,又經過了這兩天,多爾袞估計最遲就會在明後天,率領東征的大軍回返抵達盛京了,卻不知道,這傢伙在看到盛京城已被自已牢牢佔據,會是怎麼的惱怒與不甘吧。

豪格擡起頭,望向天空中那一輪剛剛升起的日頭,心下又是一陣莫名感慨。

唉,可悲啊,這原本蒸蒸日上充滿生機,有如這初升太陽一般的大清帝國,可惜就要在這樣劍拔弩張互相攻伐的殘酷內戰中,迅速地走向衰弱與沉淪吧。

而在經過了整整三個時辰之後,出城送葬的荊古達等人,終於把杜度及他的一衆妻妾全部安葬完畢,望着新立的五座墳頭,荊古達心頭,實是無限感傷。

荊古達是個精細之人,他知道,這次送葬出城後,如果再重新返回盛京,那麼自已將永遠再難於離開了,所以,他在運送棺木出城時,也悄悄地把王府中最後的一筆財物隨着送葬物品一齊帶出,準備在安葬完畢後,就在這裡給各人發遣散費。

現在,他就地召集衆人,讓他們齊齊地站在自已面前。

他環視了一圈,這一衆朝夕相伴,可謂熟悉到麻木的衆人,荊古達心中百感交集,心中的滋味,何可一言以道盡。

他控制了一下自已的情緒,便大聲對衆人說道:“各位,現在主上已然安葬完畢,我就在這裡,遵從福晉的遺願,給各位發放遣散費吧。各位今後何去何從,完全可自行決定,我是不打算返回盛京了,今天在這裡,算是給各位就此道別了。“

聽了荊古達的話,衆人一陣騷動,卻也很快安靜下來。畢竟這些日子,遣散他們的消息,早已傳入各人耳中,故而現在的衆人,也算是早已有了心裡準備了。

荊古達見衆人皆不吭聲,遂下令打開銀箱,按早已擬定的名單與份額,給各人發放銀兩。

不多時,銀兩發放完畢,這些安平貝勒府中的人,三三兩兩地告辭離去,有些人重返盛京城,也有一些人就此離去,不知所蹤。

荊古達自已,則拿了早已藏好的五十兩銀子,與兩名最親近的小廝一起,一路向渾河碼頭行去。

原來,他早與郝澤仁約好,在將來給安平貝勒一家送葬完畢後,也和杜爾祜他們一樣,悄悄乘坐唐軍船隻,前往山東投靠李嘯。

風沙大起,將他們三人踽踽前行的身影,迅速地吞沒了。

在荊古達等人向渾河碼頭悄然走去之時,豪格已在城牆上巡看了許久,正打算下城離開,重新返回府中之時,忽然遠遠地看到,盛京東邊那茫曠無垠的邊際線上,突然冒出了一條黑線,隨即黑線越來越粗,竟有如變魔術一般,變成一大票騎兵,正向盛京城急急行來。

隨着這股騎兵越奔越近,旁邊用千里鏡觀察的護衛,忽然大聲尖叫起來:“肅親王,來的是鑲白旗的兵馬,爲首者,豫親王多鐸是也!“

第九百二十七章 弒帝殺後,賭命一搏第二百六十六章 赤鳳伯第九百一十章 前部既滅,邀戰中軍第七十四章 阿巴泰第八百八十六章 受九錫,滅大順第十一章 酒樓第五百五十七章 一條繩上的螞蚱第四百六十六章 公主回京第四百五十一章 聯楯攻城,燃煤燒之第八百二十二章 三面夾擊,一鼓而滅第八百九十一章 獻出陝甘,西域圖存第二百二十五章 御花園召對(上)第六百零二章 獻堡歸降第六百二十三章 割讓旅順,爲見面禮第六百七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曠野決戰第二百六十九章 謀逆弒上第九十五章 徵調第二十八章 不歸墩第四百二十章 殺父篡位第五百四十九章 留守與決別第二百四十一章 明荷鹿港協議第十七章 職爭第九百三十章 異變突起,乘夜而反第七百一十四章 京師廷辨第五百零六章 海陸聯合作戰第三百七十九章 柿子要挑軟的捏第四百五十一章 城下之狼第二百四十八章 家賊難防第一百六十三章 阿山之死第二百四十五章 海洋島陰雲第三百三十三章 隨機應變第六百六十章 復縣之困第一章 穿越第一百二十六章 耕地問題第二百二十八章 午門獻俘第六百四十九章 關山如鐵第八百三十八章 何以擋之,唯有求和第七百五十四章 轟殺你們這羣廢渣第八百五十章 一擊之威第八百零七章 突襲與誘敵第六百三十六章 合宮自盡第七百二十八章 九江城破 東南崩缺第八百零九章 炸藥包上的城池第六十四章 築城規劃第九百二十一章 俄軍覆滅,全力攻城第三百七十五章 老子是漢人第四百一十七章 平定呂宋第四百一十三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三百五十章 清軍報復第一百六十二章 殺戮機器第二百三十一章 坩堝鍊鋼第六百一十章 和談爲上第五百六十八章 妥善安排第七百零五章 鯨吞江南第八百章 迫取升龍,割劃安南第四百三十二章 唐軍急援第二十九章 雄心第六百四十九章 關山如鐵第三百七十五章 老子是漢人第三百七十章 兵臨復州第八百一十五章 兵臨岫巖,騎兵初戰第三百九十六章 名將雄心第三百四十七章 定居與歸化第八十章 將計就計第七百三十二章 殘軍立潰第四百七十三章 狂暴火力第八百一十九章 序曲結束,正戲開始第四百一十四章 兵圍馬尼拉第八百二十五章 出其不意,合攻保寧第五百二十一章 慘烈近戰第五百三十三章 不破不立第八百四十九章 炸碎象陣,進逼木邦第五百零一章 猝不及防第六百四十一章 追贓助餉第三百八十二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五百四十一章 老子就是個**的第四百零七章 反抗者,盡屠之第八百二十章 速攻偃城第二百六十章 謀取濟州島第一百九十一章 老回回潰滅第四百一十四章 兵圍馬尼拉第五百二十九章 援兵終至第二十四章 報功第八百二十二章 三面夾擊,一鼓而滅第一百三十四章 牛刀殺雞第八百零七章 突襲與誘敵第二百九十九章 擄民賣錢第八百五十三章 木邦城破,殘軍歸降第五百七十二章 弒帝栽贓第二十五章 升賞第七百二十六章 送人頭的騎兵第二百四十章 司令被俘第一百二十六章 耕地問題第六十二章 赤鳳堡第七百六十八章 公主出家,新皇即位第四百八十七章 攻克赫圖阿拉第三百零四章 錫林城危急第三百七十二章 不殺李嘯,誓不爲人第三百五十九章 朝廷軟了第一百五十章 鐵龍城之戰(四)
第九百二十七章 弒帝殺後,賭命一搏第二百六十六章 赤鳳伯第九百一十章 前部既滅,邀戰中軍第七十四章 阿巴泰第八百八十六章 受九錫,滅大順第十一章 酒樓第五百五十七章 一條繩上的螞蚱第四百六十六章 公主回京第四百五十一章 聯楯攻城,燃煤燒之第八百二十二章 三面夾擊,一鼓而滅第八百九十一章 獻出陝甘,西域圖存第二百二十五章 御花園召對(上)第六百零二章 獻堡歸降第六百二十三章 割讓旅順,爲見面禮第六百七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曠野決戰第二百六十九章 謀逆弒上第九十五章 徵調第二十八章 不歸墩第四百二十章 殺父篡位第五百四十九章 留守與決別第二百四十一章 明荷鹿港協議第十七章 職爭第九百三十章 異變突起,乘夜而反第七百一十四章 京師廷辨第五百零六章 海陸聯合作戰第三百七十九章 柿子要挑軟的捏第四百五十一章 城下之狼第二百四十八章 家賊難防第一百六十三章 阿山之死第二百四十五章 海洋島陰雲第三百三十三章 隨機應變第六百六十章 復縣之困第一章 穿越第一百二十六章 耕地問題第二百二十八章 午門獻俘第六百四十九章 關山如鐵第八百三十八章 何以擋之,唯有求和第七百五十四章 轟殺你們這羣廢渣第八百五十章 一擊之威第八百零七章 突襲與誘敵第六百三十六章 合宮自盡第七百二十八章 九江城破 東南崩缺第八百零九章 炸藥包上的城池第六十四章 築城規劃第九百二十一章 俄軍覆滅,全力攻城第三百七十五章 老子是漢人第四百一十七章 平定呂宋第四百一十三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三百五十章 清軍報復第一百六十二章 殺戮機器第二百三十一章 坩堝鍊鋼第六百一十章 和談爲上第五百六十八章 妥善安排第七百零五章 鯨吞江南第八百章 迫取升龍,割劃安南第四百三十二章 唐軍急援第二十九章 雄心第六百四十九章 關山如鐵第三百七十五章 老子是漢人第三百七十章 兵臨復州第八百一十五章 兵臨岫巖,騎兵初戰第三百九十六章 名將雄心第三百四十七章 定居與歸化第八十章 將計就計第七百三十二章 殘軍立潰第四百七十三章 狂暴火力第八百一十九章 序曲結束,正戲開始第四百一十四章 兵圍馬尼拉第八百二十五章 出其不意,合攻保寧第五百二十一章 慘烈近戰第五百三十三章 不破不立第八百四十九章 炸碎象陣,進逼木邦第五百零一章 猝不及防第六百四十一章 追贓助餉第三百八十二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五百四十一章 老子就是個**的第四百零七章 反抗者,盡屠之第八百二十章 速攻偃城第二百六十章 謀取濟州島第一百九十一章 老回回潰滅第四百一十四章 兵圍馬尼拉第五百二十九章 援兵終至第二十四章 報功第八百二十二章 三面夾擊,一鼓而滅第一百三十四章 牛刀殺雞第八百零七章 突襲與誘敵第二百九十九章 擄民賣錢第八百五十三章 木邦城破,殘軍歸降第五百七十二章 弒帝栽贓第二十五章 升賞第七百二十六章 送人頭的騎兵第二百四十章 司令被俘第一百二十六章 耕地問題第六十二章 赤鳳堡第七百六十八章 公主出家,新皇即位第四百八十七章 攻克赫圖阿拉第三百零四章 錫林城危急第三百七十二章 不殺李嘯,誓不爲人第三百五十九章 朝廷軟了第一百五十章 鐵龍城之戰(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