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六章 首鼠兩端

聽了濟爾哈朗這憤怒與譏諷的話語,索尼臉上卻沒有顯出慍怒的表情。

他略一皺眉,便微微一笑道:“鄭親王,請息怒,何必出此激憤諷刺之詞呀。在下想告訴您,您着實誤會我家肅親王了。方纔這番鬧得不愉快,全是手下武夫們一時無知衝動,忘了肅親王的反覆叮囑,鄭親王您大人大量,就不要再與這些武夫們計較了。若鄭親王實氣不過,這兩人就交給你處置,你看如何?”

濟爾哈朗冷笑道:“索尼,你少來這裡裝憨賣傻。你這打一巴掌給個甜棗的伎倆,用得太拙劣了些!告訴你,本王多少大風大浪都經過了,如何會看不穿你這點小小手段。你等使出這等宵小手段,無非是想從氣勢上壓服本王罷了,倒還真是頗費了番手腳呢。”

索尼搖頭嘆道:“唉,鄭親王,你着實誤會在下了。在下不過只是一名內院大學士,今年才承蒙皇恩,升了個三等甲喇章京,在下這般職小權微,如何敢在鄭親王面前打逛語使手段!現在肅親王剛剛奉命從海參崴返回,正是急需鄭親王支持之時,求鄭親王支持尚是來不及,又如何會有打壓德高望重的鄭親王之心呢?鄭親王你呀,着實多慮了。當然,鄭親王若要一定不信,那在下也沒辦法。不過你放心,你縱信不過在下,肅親王也交待過,等會肅親王入城後,他還會親自前來,拜見鄭親王你的。”

濟哈爾朗哦了一聲,心裡卻在暗想,索尼這廝說到這裡,給自已的下臺階也算是給足了。本來嘛,說起來,只要豪格腦袋沒有徹底傻掉,他當然知道,在現在這個全力奪權的時候,獲得自已這個政壇老油條的支持,會有多麼的重要。現在雙方的演戲都差不多了,也可以收場了。

於是,濟爾哈朗輕嘆一聲,低聲道:“好了,你也不要多說了。本王哪都不去,就在這刑部大堂等他,看看豪格他自已過來後,卻是如何跟本王解釋!”

索尼見濟爾哈朗雖然還這般口齒強硬,但自已撫慰濟爾哈朗的目的已然達到,心裡頓時鬆了口氣。於是,他復向濟爾哈朗說了幾句軟話,又深鞠一躬後,便帶着何洛會與楊善等手下,一齊從刑部離開。

望着索尼等人離開的背影,濟爾哈朗心下泛起一股悲涼的心緒,他長長地嘆息了一聲,頹然而坐。

索尼從刑部大堂出來,便更不停留,徑自往禮親王府去見代善。

他已得到消息,說禮親王代善並沒有離開盛京,而是一直呆在禮親王王府之中,所以在聽到這個消息後,索尼立刻在心下,判定了代善對待豪格的態度。

那就是,代善一定是希望用這樣的方式,來向豪格示好,把自已押注在豪格這一邊,纔會拖延到現在,都不肯離開盛京,這位大清帝國中最爲年長的宗室權貴,倒還真是老奸巨滑的代表。

索尼更不多想,在護衛的簇擁下,一路穿街過巷,很快就來到了禮親王王府外。

索尼原本想着,這代善一定會與濟爾哈朗一樣,擺副臭臉拿大,以此方式來彰顯自已的身份與地位。

卻沒想到,他一到禮親王府外,便有代善的第四子瓦克達前來迎接。

“哦,竟是貝子親來出迎,倒是折煞在下了。”索尼見到瓦克達一臉笑容地出來迎接,心下驚訝不已,他更不多想,急急便要施禮。

瓦克達急急虛扶起他,臉上的笑容卻愈見燦爛,他柔聲道:“索尼大學士不必如此,現在我阿瑪正在客廳等候,請隨我入見吧。”

索尼應了一聲,便起身隨瓦克達入內。

進得客廳裡面,索尼看到代善已然端坐於客廳之中,手中捧着一盞清茶,正在輕輕地吹着茶沫。

索尼見狀,便立刻打扦下跪,嘴中同時說道:“禮親王,奴才奉肅親王之命,特來拜會禮親王。”

代善哦了一聲,淡淡地掃了一眼面前跪下的索尼,然後淡淡地回了一句:“索尼,你此番奉命前來,卻是所爲何事啊?”

索尼急道:“稟禮親王,因皇上身受重傷,不能理事,我肅親王才奉皇上之命,率先趕回盛京以穩定局勢。象禮親王這樣德高望重的老前輩,肅親王專門派遣我等過來稟報禮親王,請禮親王能大力支持我等,一同穩定時局,把整個大清帝國的混亂局勢穩定下來。在下此番前來,也只不過是替肅親王打個頭站,以觀禮親王之態度。若禮親王無甚意見,願意支持我等,等會肅親王他還會親自前來府上,拜見老親王。”

代善哦了一聲,嘴角卻浮起一絲揶揄的笑容,他嘆了口氣道:“肅親王真是用心良苦啊,也罷,本王也知你來意了,這樣吧,我表個態,你可回稟肅親王,本王受皇上深恩,自是感銘五內,所以肅親王若有心掌管時局,平定國中,本王是支持你他的。只不過,本王的一衆子侄,歷爲均在外地,各有心思,卻不是本王所能管制的,這一點,還請肅親王勿爲介懷。”

聽到代善這番話,索尼眉頭微皺,不過,他的臉上,迅速地便恢復平靜,然後笑道:“禮親王你家大業大,子侄衆多,各人有各人打算,亦是人之常情。不過,有禮親王你這位德高望重的老臣來支持我們,已是莫大助力,在下代表肅親王以示感謝。那這樣吧,這裡在下也不多叨擾了,等在下回稟肅親王后,讓他親來貴府,與禮親王一敘。具體的事情,到時二位親王可促膝詳談。”

代善點了點頭,便端茶道:“好的,那就有請索尼你代爲轉達了。瓦克達,送客。”

瓦克達恭敬地應了一聲,便帶着索尼一路穿閬過巷,從府中離開。

在離開的路上,瓦克達瞅準時機,對索尼說道:“大學士,我阿瑪與我等,之所留在盛京,皆是願支持肅親王掌握大權,安定時局也。至於我的兄弟子侄們,他們皆在外地,具體做何打算,我等實未可知。所以還請大學士體諒我阿瑪的一番苦心。”

索尼笑了笑,安慰道:“貝子放心,在下自是明白。”

從禮親王府中離開後,便有何洛會與楊善二人前來稟報盛京城內外的軍隊駐守情況。

聽完二人的彙報後,索尼的臉上那些應酬性的笑容,頓時全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滿臉的陰沉,他的心下,更是無比的沉重。

因爲,何洛會楊善二人向他稟告說,現在盛京城內以及附近,除了正黃旗、鑲黃旗、正藍旗外,其餘滿洲五旗基本皆是蹤跡全無,而那些漢軍八旗與蒙古八旗,也同樣除了少數殘餘部隊外,基本全部從盛京城撤離。

索尼當然知道他們去了哪裡,無非皆是去了遼陽投靠多爾袞的親哥哥阿濟格罷了。

大勢所趨之下,選擇最粗的一條大腿來抱,跟從大多數人的決定,實在是大部人都會採取的策略。只不過這樣一來,只有三旗支持的豪格,愈發的勢單力孤了。

索尼再想到濟爾哈朗與代善等人的態度,心下愈發明白了他們的舉措與用心,無非是兩頭押注,兩不得罪,首鼠兩端,把自己留在盛京,顯示支持豪格的態度,卻又把兵馬帶往遼陽,以顯示對多爾袞的強力支持,這樣一來,最終無論是豪格勝出還是多爾袞勝出,他二人皆能穩坐釣魚臺罷了。

這兩條老狐狸,倒是端的狡猾!

索尼長嘆一聲,心境莫名悲涼。

只不過,他更不多話,徑自帶着護衛們出城而去,去見正在城外等待消息的豪格。

二人相見,卻是一時沉默。

豪格目光如刀,冷冷道:“索尼,怎麼不說話,可是事情辦得不順麼?“

索尼搖了搖頭,然後道:“不是,在下只心中十分感慨。“

“哦,有何感慨的?“

索尼苦笑一聲,回道:“肅親王,你可知道,現在盛京城中,僅剩下支持我們的正黃旗、鑲黃旗、正藍旗三旗兵馬,其餘滿洲五旗,以及漢軍八旗和蒙古八旗,皆已不見蹤影了。”

豪格臉色峻刻,他沉默了一下,緩緩道:“索尼,這般境況,也早在我們的預料之中,本王對此局面,心中有所準備了,卻不奇怪。”

索尼嘆了一聲道:“肅親王,所以在下在心中感慨,這世道人心,可真是牆頭草隨風倒啊。就象那鄭親王濟爾哈朗與禮親王代善二人,皆在盛京城中,但是,他們手下的兵馬,卻也皆早早由其子侄或手下將領帶領前往了遼陽,這兩頭押注,首鼠兩端的舉措,倒是玩得十分順溜。”

豪格聽到這裡,也不覺緊緊地皺起了眉頭。

他在心下當然知道,濟爾哈朗與代善二人,這般做的原因,還是在於,對自已的實力不夠信任,他們一直以爲自已在與多爾袞的對抗中,會處於下風,所以才把手下的兵馬,以這般理由派往遼陽。

只不過,凡事無絕對,他們也不能完全肯定,自已就一定會落敗,一定不能奪利這大清帝國的最高權力,所以他們又留了後手,那就是把他們自已留在盛京城中,從而顯示他們支持自已奪權的態度,從而讓豪格即使將來獲勝,也無法對他們痛下殺手,最終放他們一馬。

想到這裡,豪格的心裡,亦是十分不是滋味。

他沉吟良久,才擡起頭,對索尼輕聲問道:“索尼,那依你之見,接下來本王卻該如何處理方好呢?”

索尼眨了眨眼,凝視着豪格不安的雙眼,沉聲道:“肅親王,現在的局面,我軍剛剛纔控制了盛京,局面還十分不穩定,極有可能發生異狀。而我們現在的唯一基業,便是這都城盛京,此乃我等賴以存身的根本之地,萬萬不可有失。所以現在的我們,還是急需代善濟爾哈朗的支持。故對於他二人,在下認爲,還是不可在表面上顯出厭惡與不耐煩的態度,還是要如先前所議那般,肅親王你親自去見他們,向他們表達自已的感謝之意,從而在政治上給自已爭取更多的正統性,也能讓盛京城的局面更長久地保持穩定。”

豪格點了點頭,顯然很認同索尼的看法,他深吸了一口氣,嘆道:“好吧,就如你所言,本王就以侄兒身份,入城去拜見他們。雖然大家都是在虛情演戲,便這場戲既然要演,那就只能把它好了。“

索尼嗯了一聲,回道:“肅親王,其實說來說去,還是最終的勝敗最是要緊。你知道,自古成王敗寇,只要我們能最終奪取這大清帝國的最高權力,最終打敗多爾袞的話,那麼,代善與濟爾哈朗這兩條老狐狸,到時一定會向咱們大表忠心的。而若是我等最終失敗,那就是萬事休提,一切歸空,滿朝文武舉國百姓都指戳着我們的屍體痛罵了,又何必單論這兩條首鼠兩端的老狐狸呢?”

“索尼說得是啊,若是爭位失敗,那一切都是空談,再說這兩個傢伙,確實沒什麼意思。”豪格嘆了一聲,又頓了下,復問道:“索尼,那依你看來,等下本王,卻該先見他們中的哪個呢?“

索尼輕笑一下,便回道:“這個麼,在下認爲,卻該先見那代善。“

“哦,你爲何這般認爲?“

索尼聽到豪格追問,便把剛纔在刑部大堂與濟爾哈朗相爭一事,以及受到代善接見款待一事,對豪格簡略說明了一番。

“肅親王你看,現在代善的態度,明顯比濟爾哈朗更好更友善,爲體現順我者昌之意,你可先去見禮親王代善,並對刻意尊敬與籠絡,以示感謝。同時,再令人放出風去,讓濟爾哈朗知曉,代善已表明態度,對你全力支持,使你獲得了大清帝國最年長最德高望重的宗室權貴的大力支持。這樣的話,你再去見濟爾哈朗的話,這個正端着架子在刑部大堂等你的傢伙,一定會態度大爲軟化,你們之間的商談,也會更加順利。“

豪格笑了起來,對索尼讚道:“好個索尼,分析得真是絲絲入扣,十分有理,好的,那本王就聽你的,等鰲拜傳回城中平定的消息後,我們一同入城,先去禮親王府見代善。“

第七百三十九章 此時不降,更待何時第二百四十一章 明荷鹿港協議第八百六十六章 激戰二順王第二百九十一章 初挫敵鋒第四百九十八章 王之潛伏第五十八章 南撤第五百一十二章 危局突變第二十三章 診治第六百二十三章 割讓旅順,爲見面禮第三百四十三章 入城擄民第九百三十八章 前軍盡滅第七百四十九章 午夜決戰第一百三十九章 奮發的夢想第九章 祖府第五百三十二章 虎嘯海東第二百一十章 三路侵明第九百三十章 異變突起,乘夜而反第六百五十二章 崇禎大葬,太子登基第六百七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曠野決戰第六百三十九章 負屍脫城第二百三十九章 紅龍計劃第五十九章 尾隨第七百九十三章 一營兵馬入援足矣第六百二十八章 流賊席捲明境第九百三十九章 緊急求援 正面搏殺第五百三十五章 被逼攤牌第六百二十九章 復有何路可走第十章 門第第三百九十九章 失控的李嘯第八百二十六章 標準化屠殺第九百二十七章 弒帝殺後,賭命一搏第三十七章 驚變第四百五十三章 收降哥薩克第三十三章 求人第六百三十七章 臣,救駕來遲第一百二十四章 共贏第二章 伏擊第一百八十三章 九皋山之戰(一)第五百一十二章 危局突變第五百八十七章 俘虜處置第六百零一章 集束震天雷第五百二十三章 驚天一炸第三百三十五章 屠薩摩第二十九章 雄心第三十九章 對衝、騎戰第六百零九章 順治登基第五百八十三章 冒雪攻城第四百三十八章 李自成尋仇第一百七十三章 後金之亂(三)第四百二十六章 弩兵南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奮發的夢想第二百一十五章 震天雷之威第三百六十三章 分裂的決策第三百三十九章 忠奸難辨第九百三十章 異變突起,乘夜而反第四百五十二章 血腥奪城第三百二十九章 武士之死第八百九十八章 衆臣勸進 黃袍加身第四百一十五章 進攻馬尼拉第八百零五章 清順合力,共抗李嘯第一百三十八章 上品青鋒第四百六十八章 海參崴堡第七百九十八章 屠敵於岸第八百五十九章 納緬甸爲國土第二百一十六章 挖心狂魔第五百一十章 清帝誘降第一百零九章 夜援第六百七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曠野決戰第四百六十三章 全省百姓我都要了第十二章 搶馬第一百三十四章 牛刀殺雞第五百五十三章 迷茫的鄭親王第五百五十五章 刀鋒下的順從第六百零六章 各懷鬼胎第七百一十三章 效哭清廷第一百零六章 吞狼(下)第一百六十四章 平妻之請第八百四十五章 僥倖回國第四百七十八章 龍脈傳說第四百八十二章 夜破滿清龍脈第二百四十一章 明荷鹿港協議第八百一十一章 轟降黃骨島,迎敵孔廷訓第三十四章 雛形第七百四十八章 夜襲出城,集束燒營第二百二十二章 特來取爾狗命第二百三十章 反間計第四百五十一章 聯楯攻城,燃煤燒之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打金州第六百三十九章 負屍脫城第八百六十二章 橫掃遼中,兵迫海城第一百七十一章 後金之亂(一)第四百一十三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三百九十章 混亂攻殺第七百六十九章 給滿清打個棺材釘第七百零一章 萬炮轟南京第九百三十八章 前軍盡滅第五百三十五章 被逼攤牌第二百六十七章 蟒袍玉帶第三百五十六章 刀兵相向第二百四十三章 皮島覆滅
第七百三十九章 此時不降,更待何時第二百四十一章 明荷鹿港協議第八百六十六章 激戰二順王第二百九十一章 初挫敵鋒第四百九十八章 王之潛伏第五十八章 南撤第五百一十二章 危局突變第二十三章 診治第六百二十三章 割讓旅順,爲見面禮第三百四十三章 入城擄民第九百三十八章 前軍盡滅第七百四十九章 午夜決戰第一百三十九章 奮發的夢想第九章 祖府第五百三十二章 虎嘯海東第二百一十章 三路侵明第九百三十章 異變突起,乘夜而反第六百五十二章 崇禎大葬,太子登基第六百七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曠野決戰第六百三十九章 負屍脫城第二百三十九章 紅龍計劃第五十九章 尾隨第七百九十三章 一營兵馬入援足矣第六百二十八章 流賊席捲明境第九百三十九章 緊急求援 正面搏殺第五百三十五章 被逼攤牌第六百二十九章 復有何路可走第十章 門第第三百九十九章 失控的李嘯第八百二十六章 標準化屠殺第九百二十七章 弒帝殺後,賭命一搏第三十七章 驚變第四百五十三章 收降哥薩克第三十三章 求人第六百三十七章 臣,救駕來遲第一百二十四章 共贏第二章 伏擊第一百八十三章 九皋山之戰(一)第五百一十二章 危局突變第五百八十七章 俘虜處置第六百零一章 集束震天雷第五百二十三章 驚天一炸第三百三十五章 屠薩摩第二十九章 雄心第三十九章 對衝、騎戰第六百零九章 順治登基第五百八十三章 冒雪攻城第四百三十八章 李自成尋仇第一百七十三章 後金之亂(三)第四百二十六章 弩兵南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奮發的夢想第二百一十五章 震天雷之威第三百六十三章 分裂的決策第三百三十九章 忠奸難辨第九百三十章 異變突起,乘夜而反第四百五十二章 血腥奪城第三百二十九章 武士之死第八百九十八章 衆臣勸進 黃袍加身第四百一十五章 進攻馬尼拉第八百零五章 清順合力,共抗李嘯第一百三十八章 上品青鋒第四百六十八章 海參崴堡第七百九十八章 屠敵於岸第八百五十九章 納緬甸爲國土第二百一十六章 挖心狂魔第五百一十章 清帝誘降第一百零九章 夜援第六百七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曠野決戰第四百六十三章 全省百姓我都要了第十二章 搶馬第一百三十四章 牛刀殺雞第五百五十三章 迷茫的鄭親王第五百五十五章 刀鋒下的順從第六百零六章 各懷鬼胎第七百一十三章 效哭清廷第一百零六章 吞狼(下)第一百六十四章 平妻之請第八百四十五章 僥倖回國第四百七十八章 龍脈傳說第四百八十二章 夜破滿清龍脈第二百四十一章 明荷鹿港協議第八百一十一章 轟降黃骨島,迎敵孔廷訓第三十四章 雛形第七百四十八章 夜襲出城,集束燒營第二百二十二章 特來取爾狗命第二百三十章 反間計第四百五十一章 聯楯攻城,燃煤燒之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打金州第六百三十九章 負屍脫城第八百六十二章 橫掃遼中,兵迫海城第一百七十一章 後金之亂(一)第四百一十三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三百九十章 混亂攻殺第七百六十九章 給滿清打個棺材釘第七百零一章 萬炮轟南京第九百三十八章 前軍盡滅第五百三十五章 被逼攤牌第二百六十七章 蟒袍玉帶第三百五十六章 刀兵相向第二百四十三章 皮島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