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章 悔之無及

阿巴泰厲聲罵完,又下令手下一衆護衛上前督陣,重新整頓陣型,強令這些被驅無異豬和羊的清軍軍兵,在這暗夜裡繼續前衝,要他們直攻到盾牌之處,去與唐軍肉搏作戰。

後退無路,前行挨槍,這幫可憐的傢伙,此時勇氣與意志都已消沮,卻還被強令前衝,情況頗爲悽慘。

只不過,他們已然沒有選擇,知道現在的自已,唯一的生路,便是儘快地衝到唐軍陣前,去與唐軍肉搏交戰,讓他們再無法打放火銃,方是唯一保命之道。

於是,清軍們瞪着血紅的雙眼,發出野獸般的吼叫,大步向前猛衝,而唐軍的火銃,則亦是冷酷無情地一輪輪地打響,在這段不過二百步的距離中,清軍軍兵不停地哀嚎着倒下。

清軍憑着人多,又是散陣出擊,故無懼死亡,拼死前進,在又付出了數百人的傷亡代價後,終於順利衝擊到到了離唐軍大盾長陣約數十步外。

眼看前面的唐軍戰陣已近在眼前,清軍心下一喜,他們揮刀舞槍,吼叫着向前衝來。這時,唐軍陣中,那些已然撤至陣後,一直按捺不動的兩千餘名唐軍輔兵,紛紛衝上前去,使出吃奶的勁兒,將手中滋滋燃燒的單兵震天雷,朝滾滾而來的清軍軍陣,用力擲去。

砰砰砰砰!……”

數十步外,震耳欲聾的連綿爆炸聲響成一片,幾乎可以震爆人的耳膜,那刺目的金黃火光,在大團涌起的哨煙中時隱時現,空中碎肢與鮮血四處迸飛,慘叫聲此起彼伏,場面如同血腥地獄。

唐軍這番出其不意的震天雷轟炸,可謂是對清軍軍兵的致命一擊。

這些破片殺傷半徑多達十多步的單兵震天雷,給清軍軍兵造成的殺傷效果十分可怕。

這兩千枚單兵手擲震天雷密集投出,共有一千六百多枚順利爆炸,致少讓一千多名散陣衝鋒的清軍,瞬間斃命,傷者更是不計其數。

很多清軍的耳朵,皆已被震至失聰,他們呆呆地怔在原地,不知道接下來到底要怎麼辦。

一時間,清軍陣型大亂,士氣更是降至谷底。

而這時,唐軍輔兵的第二輪單兵震天雷投擲,又開始了。

“砰砰砰砰!……”

數十步外,又是一番連綿的劇烈爆炸,又是人體殘肢與鮮血內臟四處橫飛,又是一千多名來不及後退與分散的清軍軍兵,瞬間被殺。

緊接着,又是第三輪投擲開始了。

而在震天雷大逞淫威之際,那六千杆燧發魯密銃又齊齊打響,綿密的槍聲與震耳的爆炸聲,互相錯雜,震耳欲聾,未有稍歇。

在唐軍這樣強橫的火器攻擊面前,在這近乎絕對死亡的暴力屠殺面前,以血肉之軀衝陣的清軍,大部分,在離濠溝只有十餘步的地方,在這離唐軍幾乎近在咫尺的地方,終於人數多達千人的清軍,徹底崩潰了。

“不許逃!有逃跑者格殺勿論!”見到見方已離唐軍近在咫尺,卻這般陣型大亂,阿巴泰怒火中燒,他咬牙狠狠下令:“去,把那些臨陣脫逃者,給俺全部宰了!”

大批護衛騎兵呼嘯而去,對那些好不容易纔逃到後陣之處的潰兵大砍大殺,殺得這幫可憐的傢伙哀嚎不已,慘叫連連。

在阿巴泰的強力鎮壓下,清軍軍兵開始恢復秩序,他們有如瘋狂的野獸一般,無懼死亡地迅速衝了過來,開始對唐軍的槍盾戰陣,進行強力衝擊。

剩餘的清軍,近乎完全是下意識地控制下,一路狂衝到唐軍大盾前,這時,那些火銃手與唐軍輔兵已全部退到陣後,大批唐軍槍兵上前,補充了其空缺之位。

僥倖奔行到此的清軍,還未來得及揮起手中的武器,大批甲冑齊全手持鋒利精鋼長槍的唐軍槍兵,早已按捺不住,他們用盡全力,用被蓄勢已久的4米精鋼長槍,朝這些陣型混亂而低落的清軍,狠狠刺來。

一杆杆4米長的精鋼長槍,那鋒利可怕的三棱血槽槍頭,便有如長了眼睛一般,狠狠地朝着亡命奔逃的清軍軍兵捅刺而去。

被那刻了深深血槽的三棱精鋼槍頭刺到,便有如中了毒蛇之吻,可謂觸之即死,沾之即亡。在唐軍槍兵的兇狠捅刺下,清軍們慘叫連連,不斷掙扎倒下而亡。

更加殘酷而血腥的肉搏戰,正式開始了。

堅如城牆一般的盾牆上方,一杆杆長槍上下翻飛,有如呼嘯而出的毒龍,不停扎向清軍的頭部、頸部與胸部,鋒利堅銳的三棱精鋼槍頭,有如死神的爪子,不停攫取一名又一名清軍的性命。

而清軍戰到此時,爲了保命,也爲了戰功,每個人都愈發瘋狂地向前衝擊,每面大盾的尖刺上,都有如燒烤青蛙一般,掛滿了不停涌來的清軍屍體。他們無懼死亡,迎着槍尖與尖刺狂衝上前,對後面的唐軍槍兵與盾兵瘋狂砍殺。

由於清軍兵力尚多,在這面密集而強力的衝擊面前,唐軍的盾牆亦終於開始鬆動,出現了越來越大的縫隙,唐軍的盾兵與槍兵,亦不斷地倒下,只不過剛有人戰死或倒下,便立刻有新的軍兵補充其位,保證了整個戰陣的完整。

在這樣純粹的冷兵器搏殺中,極其考驗軍隊的膽量、勇氣、組織度、紀律性等等關鍵因素,而在這幾樣上,唐軍遠比清軍要強得多。

更何況,唐軍有大盾爲堅實防護,清軍要越過大盾去攻擊後面的盾兵與槍兵,那是相當困難。因爲這個重要因素,加劇了清軍的戰損與死亡。

一番血腥廝殺下來,唐軍與清軍的戰損交換比,基本維持在一比四左右。對於唐軍來說,他們在抵抗住了最初的衝擊之後,已然開始從膠着之態裡,漸佔上風。

不過,清軍很快就憑着兵力優勢,整個戰陣幅度繼續向兩邊延展開來,他們試圖從兩邊包夾唐軍的槍盾戰陣,實現三面共同攻擊的效果。

清軍的這番意圖,迅速被唐軍第四鎮鎮長段時棨識破。

他手中令旗翻飛,迅速下達軍令,讓一直呆在兩翼的橫行總隊員,讓這些唐軍中最精銳的重甲步兵,出陣攻擊,護住兩翼。

軍令下達後,那些從頭到腳覆蓋着厚重鎧甲,人人武裝到牙齒的橫行隊員,有如猛虎出山,蛟龍下海一般,大聲吼叫着,揮着諸如虎刀、虎槍、長柄挑刀、厚北軍鐮等重型武器,躍入清軍兩翼,大砍大殺。

這些唐軍中最精銳的重甲步兵,他們有如一輛輛微型坦克一般,在猝不及防的清軍陣中,橫衝直撞,如入無人之境。他們毫不留情地大肆砍殺,刀光槍影所過之處,血肉飛濺,慘叫連連。

清軍的包夾勢頭,瞬間被扼制,相反地,在唐軍橫行隊員的凌厲攻擊,前頭的清軍不斷慘叫着倒下,整個陣勢陣型,亦開始不斷後退。

見到自已的軍兵,兵力猶是唐軍兩倍,卻在這樣冷兵器作戰中,竟然亦佔不到上風,反而開始漸顯頹勢陣腳紛亂,後面觀戰的阿巴泰,頓是怒火攻心又焦慮不安。

他來不及更多思考,立即厲聲大吼道:“全體後備白甲兵出動,分別衝擊唐軍兩翼,把這些該死的唐軍重甲步兵全部給俺沖垮!”

“得令!”

阿巴泰這聲令下,一千餘名作爲後備力量,也是清軍最爲精銳強悍的白甲兵,立即從本陣吼叫出動。

身着三層重甲,同樣武裝到牙齒的他們,迅速分成兩部,向着兩邊的側翼迂進,揮舞着虎刀、虎槍、鐵蒺藜骨朵等重型武器,準備憑着強悍無比的衝擊力,把正全力鏖戰的唐軍的橫行步全部沖垮擊殺。

清軍這些押陣的白甲兵一動,那邊的唐軍鎮長段時棨看得真切,立刻手中令旗一招,那些擊潰清軍騎兵後,已在唐軍兩邊待命多時,正閒得發慌的唐軍騎兵,立即呼嘯着對衝上去。

馬蹄隆隆,槍指刀橫,凌厲出擊的唐軍騎兵,有如暗夜裡迅猛出擊的死神,在白甲兵快接近唐軍本陣的橫行步兵時,迅速地與他們絞殺在了一起。

短兵相接,廝殺無情,一柄柄騎刀與騎槍,互相揮舞攻殺,一匹又一匹坐騎悲鳴倒下來,一名又一名騎兵慘叫着掉下馬來。

以騎衝步,這樣的戰鬥,簡直就是一場難得的享受。

衝在最前頭的,是唐軍的重甲騎兵玄虎重騎,這些人馬俱着重甲的精銳唐軍騎兵,人馬合重高達半噸,衝擊力強悍無比,雖然因爲距離太短沒能成功集團衝鋒,但在這樣的短兵相接戰鬥中,其作戰能力與防禦能力皆是比那些只能步戰的白甲兵強上太多。故在這樣殘酷而直接的戰鬥中,唐軍騎兵,幾乎在轉瞬之間就佔了上風。

大批的白甲兵被衝得紙片一般飛向天空,劃出或長或短的弧線,重重地摔在地上,非死即傷,更有極多的白甲兵,被唐軍騎兵撞翻在地,然後便被凌厲的馬蹄,生生地將頭顱或肚子啪啪地踩爆,慘叫聲四下連綿,響徹這昏黑的夜空。

見到自家的押陣之寶白甲兵被唐軍迅速剋制,接二連三地不停死傷,阿巴泰十分惱怒,心下更是莫名的悲涼。

操,這他孃的打的甚仗!

已方兵力本不戰優,對方又是全軍突襲,使得自已完全處於劣勢,這樣繼續打下去,只怕自憶已有全軍盡覆之憂啊。

可恨的是,到現在爲止,左營與右營的援兵猶然未至,至於順軍的入援兵馬,更是不知何時方可抵達。現在戰況如此激烈,卻只有中營這一萬餘人的兵馬在苦苦支撐,這般局面,復能維持到幾時。

而在阿巴泰內心憂懼,不知接下來到底要如何應對之際,唐軍陣中,又是那種怪異的天鵝號聲響起,阿巴泰驚訝地看到,從遠處的金湯城北門,是轟隆一聲打開,復從其中殺出了大批的唐軍兵馬。

天殺的,真沒想到,唐軍在現在大佔優勢之時,竟然還留有後手與殺招。

看起來,唐軍是存了欲竟全力之意,要把自已這股兵力給全部吃掉呢。

看起來,到是自已低估了唐軍的決心與戰力,本以來他們只會困守城中毫無做爲,卻沒想到,他們一直在積蓄實力,整備擴充兵馬,最終在今天這個看似平淡無奇的夜晚,給自已來了個突然襲擊,生生給自已打了個措手不及。

唉,要是自已先前不那麼輕視唐軍,不那麼充滿了莫名的自信,不曾輕率地統兵出擊,而是先與左營與右營合兵共抗唐軍,也許現在的局面,當完全不會如此被動而危險。

阿巴泰心下懊悔無及,只感覺從脊背上一股刺骨涼意騰騰而起,直貫入腦,將他幾乎凍僵。

怎麼辦?

現在到底要怎麼辦?!

這時,阿巴泰旁邊一名副將模樣的人,一臉猶豫地向他試探問道:“貝勒爺,唐軍之勢如此之大,依奴才之見,不如趕緊回撤,去與左營與右營會回,方爲保全之策啊!”

阿巴泰聞言苦笑,他搖了搖頭,長嘆一聲道:“我軍與唐軍正戰成膠着,縱是想撤,又談何容易!只怕這邊鳴金聲一響,我軍立潰矣!事已至此,復能何爲,唯一之計,便是寄望於我軍崩潰之前,左營與右營兵馬能順利趕到吧。”

就在阿巴泰連聲感嘆之際,唐軍的第十二鎮兵馬,已如出山猛虎一般,迅速地分成兩部,徑直向正膠着對戰的戰場疾衝而來。

任何人都可輕易看出,唐軍這第十二鎮兵馬這般行動,就是想把那剩餘的一萬餘名清軍給全部吃盡,不留孑遺。

而在這些出城兵馬中,又有一隻約有兩千餘人的騎兵隊伍,疾速地兜轉奔行,他們有如一股卷地而起的狂飆,繞過正在兇猛交戰的唐清雙方,一路呼嘯着徑向着阿巴泰的方向,吶喊着衝殺而來。

“貝勒爺,唐軍正直奔我等而來!”旁邊的副將一聲淒厲的叫喊。

遠遠看到這股唐軍凌厲衝來,阿巴泰臉色煞白,他半張着嘴,雙眼之中滿是不可置信的表情,腦袋在此時,竟是完全的一片空白。

第九百一十章 前部既滅,邀戰中軍第六百五十九章 豪格下獄,索尼自盡第二百六十一章 天家顏面何存第六百八十三章 風沙攻城第七百一十六章 借爾頭顱一用第八百一十二章 當道而轟,何人可擋第五十八章 南撤第一百八十四章 九皋山之戰(二)第三十四章 雛形第三十四章 雛形第七百二十三章 西調兵,北求援第六十九章 故人第五百二十七章 癡呆皇帝第一百七十五章 幸運獲救第一百八十四章 九皋山之戰(二)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義之辨第六百六十九章 立體絞殺第三百一十八章 暴力奪城第三百九十七章 削爵罰銀第九百五十五章 嘎木戰死 餘部歸降第六百七十章 前軍盡覆第七百四十二章 挾持左良玉第五百九十八章 引爲前部第七百一十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二百三十三章 龍擊炮第五百九十七章 地獄之騎第二百一十一章 迎頭痛擊第五百一十二章 危局突變第六百八十四章 天坑地陷第九十七章 出征第一百五十六章 李嘯大婚第二百七十四章 皇帝的疑慮第二百四十六章 秘密武器手擲雷第一章 穿越第四十三章 殺機第二百七十章 以毒攻毒第一百七十六章 皮島談判第七百八十三章 馬吉翔出使緬甸第一百九十七章 如何封賞第七百一十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七百四十二章 挾持左良玉第三百三十七章 李嘯的四條大罪第八百七十七章 夜克遼陽 活剮親王第九百五十四章 顧始汗死,嘎木逃亡第三百零六章 劉國能歸降第八百四十一章 夢破緬甸第五百九十八章 引爲前部第九百二十八章 月夜勸降第九百五十五章 嘎木戰死 餘部歸降第九百零一章 李自成死,羅尗城危第八百九十七章 追剿鄭芝豹,橫掃東南亞第七十三章 回堡第七百章 揚州獻降第一百八十一章 挺進開封第五百四十四章 鐵心叛逃第三十七章 驚變第六百零三章 內外交困的多爾袞第三百九十三章 準你自盡第三百五十四章 反賊、奸臣、還是奴才?第六百三十三章 皇上有難 我當親救第三百二十四章 臺灣大開發第八百四十章 緬甸暴亂,莽白篡位第二百二十七章 虛封其爵第八百六十章 清順合攻 三方對決第三百零九章 初到彰化第九百二十四章 唐俄議和 力攻西藏第五百九十二章 唐軍的條件第五十五章 奪財第四百四十八章 與熊共舞第四百九十六章 清廷遣使第一百八十四章 九皋山之戰(二)第五十三章 一箭雙鵰第四百八十章 兵進赫圖阿拉第八百六十八章 全殲二王,剝皮孔有德第四百八十章 兵進赫圖阿拉第一百九十一章 老回回潰滅第七百五十三章 覆軍投降第一百一十三章 虎踞(二)第一百六十章 北援錦州第五百六十九章 皇帝復原第八百七十四章 多鐸敗死,雨攻遼陽第八百六十三章 海城陷落,直攻遼陽第九百二十五章 與其送死,不如反叛第六百零九章 順治登基第八百一十八章 搏命阻敵第六十一章 交換第四百三十章 文官選拔第九百零九章 風沙遮道,山谷阻擊第一百二十三章 土默特汗第七百五十三章 覆軍投降第六百八十八章 將計就計的口袋陣第四百六十四章 徑退山西第七百二十章 隔江遠射第八百八十三章 喪權辱國的苟活協議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式鍊鐵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婚之夜第二百四十二章 土著歸化第二百八十章 一針見血第四百一十五章 進攻馬尼拉第七百四十章 迫降黃陂,進逼武昌
第九百一十章 前部既滅,邀戰中軍第六百五十九章 豪格下獄,索尼自盡第二百六十一章 天家顏面何存第六百八十三章 風沙攻城第七百一十六章 借爾頭顱一用第八百一十二章 當道而轟,何人可擋第五十八章 南撤第一百八十四章 九皋山之戰(二)第三十四章 雛形第三十四章 雛形第七百二十三章 西調兵,北求援第六十九章 故人第五百二十七章 癡呆皇帝第一百七十五章 幸運獲救第一百八十四章 九皋山之戰(二)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義之辨第六百六十九章 立體絞殺第三百一十八章 暴力奪城第三百九十七章 削爵罰銀第九百五十五章 嘎木戰死 餘部歸降第六百七十章 前軍盡覆第七百四十二章 挾持左良玉第五百九十八章 引爲前部第七百一十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二百三十三章 龍擊炮第五百九十七章 地獄之騎第二百一十一章 迎頭痛擊第五百一十二章 危局突變第六百八十四章 天坑地陷第九十七章 出征第一百五十六章 李嘯大婚第二百七十四章 皇帝的疑慮第二百四十六章 秘密武器手擲雷第一章 穿越第四十三章 殺機第二百七十章 以毒攻毒第一百七十六章 皮島談判第七百八十三章 馬吉翔出使緬甸第一百九十七章 如何封賞第七百一十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七百四十二章 挾持左良玉第三百三十七章 李嘯的四條大罪第八百七十七章 夜克遼陽 活剮親王第九百五十四章 顧始汗死,嘎木逃亡第三百零六章 劉國能歸降第八百四十一章 夢破緬甸第五百九十八章 引爲前部第九百二十八章 月夜勸降第九百五十五章 嘎木戰死 餘部歸降第九百零一章 李自成死,羅尗城危第八百九十七章 追剿鄭芝豹,橫掃東南亞第七十三章 回堡第七百章 揚州獻降第一百八十一章 挺進開封第五百四十四章 鐵心叛逃第三十七章 驚變第六百零三章 內外交困的多爾袞第三百九十三章 準你自盡第三百五十四章 反賊、奸臣、還是奴才?第六百三十三章 皇上有難 我當親救第三百二十四章 臺灣大開發第八百四十章 緬甸暴亂,莽白篡位第二百二十七章 虛封其爵第八百六十章 清順合攻 三方對決第三百零九章 初到彰化第九百二十四章 唐俄議和 力攻西藏第五百九十二章 唐軍的條件第五十五章 奪財第四百四十八章 與熊共舞第四百九十六章 清廷遣使第一百八十四章 九皋山之戰(二)第五十三章 一箭雙鵰第四百八十章 兵進赫圖阿拉第八百六十八章 全殲二王,剝皮孔有德第四百八十章 兵進赫圖阿拉第一百九十一章 老回回潰滅第七百五十三章 覆軍投降第一百一十三章 虎踞(二)第一百六十章 北援錦州第五百六十九章 皇帝復原第八百七十四章 多鐸敗死,雨攻遼陽第八百六十三章 海城陷落,直攻遼陽第九百二十五章 與其送死,不如反叛第六百零九章 順治登基第八百一十八章 搏命阻敵第六十一章 交換第四百三十章 文官選拔第九百零九章 風沙遮道,山谷阻擊第一百二十三章 土默特汗第七百五十三章 覆軍投降第六百八十八章 將計就計的口袋陣第四百六十四章 徑退山西第七百二十章 隔江遠射第八百八十三章 喪權辱國的苟活協議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式鍊鐵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婚之夜第二百四十二章 土著歸化第二百八十章 一針見血第四百一十五章 進攻馬尼拉第七百四十章 迫降黃陂,進逼武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