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擴軍五營

“狗入的李嘯!咱家與你不共戴天!咱家要上奏天聽,砍了你的狗頭!”

沉沉黃昏裡,蓬頭散發,模樣極其狼狽,正被一衆軍兵強行押上一條二號福船的王珅,衝着背後登州城的方向,厲聲大罵。

旁邊的一名押送軍兵,見他被捆扭着兩手都不老實,不由得怒從心頭起,啪地一聲,狠狠地朝他臉上捶了一拳。

王珅一聲慘呼,噗地一聲,吐出兩顆帶血的牙齒。

“狗入的李嘯。。。。。。“

捱了一記狠揍的王珅,雖然還在小聲斥罵,聲音卻是含混不清。

他旁邊的親隨小太監王信,卻已是滿面淚痕,低聲勸道:“公公,別罵了,咱們現在是人爲刀俎,我爲魚肉啊。”

王珅頹然沉寂,臉上的橫肉,卻在一抖一抖地跳動。

到了船艙之中,其餘的護衛被另行關押,獨有王珅與王信,被關在一起。

一燈如豆,已然鬆綁的二人,相顧無言。

“公公,你說,那李嘯,會偷偷地殺了我們嗎?”一片沉寂中,王信聲音顫抖着低問了一句。

王珅慘笑一聲,他搖了搖頭,對王信緩緩說道:“信兒,不會了。李嘯既然不在登州城中殺我們,自然也不會在船中殺掉我們。我們此去臺灣,家國萬里,基本已算是徹底消失在人間了,於李嘯已無任何威脅可言,他已沒有必要取我等性命。”

“這個李嘯,如此猖狂大膽,他竟敢私自流放朝廷監軍,就不怕朝廷來找他麻煩嗎?!”扣了王珅的話,王信鬆了口氣,隨即憤憤地說道。

王珅又是一聲苦笑:“唉,他若是怕朝廷追責,就不敢這樣對待咱們了。倒是咱家低估了李嘯的野心,自以爲有了他的把柄在手,便可將其捏在手中隨意操持。卻沒想到,此人這般狠厲絕決,說翻臉就翻臉,但是打了咱家一個措手不及。以咱家估計,現在李嘯已將咱家的奏章和印信之類全部搜走,估計在接下來的時間裡,他便可模仿咱家筆跡,向朝廷假傳消息,倒是可以矇混一時矣。”

“縱然矇混一時,但朝廷遲早會發現異狀。界時,朝廷若追究下來,那李嘯私流監軍,卻是死罪一條呢。”王信臉上閃過一絲狠色。

聽了王信的話語,王珅卻是長嘆一聲搖了搖頭:“信兒,你的想法太天真了。李嘯既然敢這樣做,就說明他已做好了與朝廷撕破臉面的準備。以咱家看來,從現在開始,李嘯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快速充實自已的實力。等到朝廷發現異狀之時,李嘯手下已是兵強馬壯,界時再向朝廷報上一個,咱們一行人遇海難而死的消息,朝廷也只能是無可奈何加以默認了。”

“公公,那依你這麼說,那豈不是李嘯可以任意胡爲,無法無天了麼?”王信的聲音愈發往顫抖。

王珅臉上又浮起苦笑,他嘆息道:“現在國家方亂,天下爭鬥不息,這樣的亂世中,有兵馬有錢糧,纔是最大的實力依恃。李嘯手握強軍,又多謀善戰,乃是朝廷依爲肱骨之將領,只要他不存反心,不碰底線,就是任意胡爲,朝廷又能如何?除非萬不得已,朝廷也不會與李嘯翻臉。只是這個李嘯,雖然還保持着表面的忠誠,但其心下,對大明朝究竟是何態度,咱家卻是實在看不透啊。“

大海茫茫,夜色沉沉,這艘二艘福船,終於消失在無邊的黑暗中。

王珅等人,先被送到濟州島,隨後與當地已集合好的10萬流民一起,於十六天後,才終於來到臺灣島。

還未上岸,王珅等人,便被眼前的繁華景象,給深深震驚了。

他看到,燦爛晨光下,專門擴建過的禾竂港內,各國的商船皆有,碼頭上,身着各國服飾的商人,正在各個商貨批發店鋪中,嘰嘰咕咕洽談不休。而大批的民伕,則扛運着各種不同的貨物,有如一羣忙碌的螞蟻一樣,在碼頭到商船之間,不停裝貨卸貨。

王珅注意到,基本上每條前來進貨的外國商船,都大批大批地往船期上裝運鐵器、刀劍、香菸、生絲、布匹、綢緞、呢絨、海鹽等等物品,被民伕們源源不斷地被運上各條商船上去。他在心下暗道,這些東西,看來是李嘯的主打商貨了。

再往遠看,可以看到這寬闊平坦的禾竂港,是通過一條修得極好的寬闊平整的灰色官道,與遠處那高大雄峻,城牆嶄新,幾乎一眼看不到頭的高雄城相連。

在整個官道上,四輪馬車,兩輪車,獨輪車,人力轎,以及手提商貨的行人,擠擠挨挨,川流不息。官道的兩旁,則有大大小小各類商鋪店肆酒樓茶館,吆喝聲此起彼伏。

“王公公,這臺灣高雄地界,倒似比李嘯那赤鳳城,還要繁華許多呢。”王信在一旁,驚歎着低聲說道。

王珅亦是一臉驚愕之色,原本他以爲,臺灣不過是化外生番之地,定是極爲癉癘蠻荒。卻沒想到,這個化外地方,竟已被李嘯治理得這般繁華,與內陸城市相比,卻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呢。

這高雄府如此繁華,那其他的諸如臺北縣,彰化縣等地,想亦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這個李嘯,雖然極其可惡,但此人在治理州縣方面的才能,在一衆大明官員中,足以稱之爲鶴立雞羣了。

王珅此時,心下忽然悔之無極。

早知此人如此厲害,自已何苦一到山東便與他鬧翻,現在看起來,自已當天獅子大開口,實在愚蠢之至啊。

隨後,王珅和一衆流民,在高雄府的禾竂港登陸。便有臺灣拓殖團副團長馬華興,帶着一衆軍兵過來,與押送的軍兵交接。

“你就是王珅?”

馬華興頗爲好奇地,上下打量了因爲長時間坐船已是神情憔悴的王珅一番,然後用一種揶揄的話語問道。“咱家正是王珅,乃是朝廷特派的猛虎軍監軍。。。。。。”

見馬華興發問,王珅打起精神擺出架子,只不過,他話還未說完,卻被馬華興擺手制止。

“不必說了,本官是臺灣拓殖團副團長,李大人傳下令來,對你已有安排,今後你就在這高雄府長住,裡面已有專門給你準備的房宅。我猛虎軍供你吃穿用度,王公公你只管在裡面安心住着就好。”

聽了馬華興的話,王珅長吁了一口氣。

原本他在路上還想着,那李嘯可能會把事情做絕,讓自已去服苦役或者去種田爲生,以此來折辱自已。而現在聽了這馬華興的話語,似乎李嘯還有對自已從輕發落的意向,王珅心下,不覺輕鬆了許多。

“那請問馬副團長,我等隨行人員,可是皆隨王某同住?”王珅趕緊問了一句。

馬華興卻搖了搖頭:“不可,李大人說了,你只可挑選一名隨從太監,作爲服侍之人。其餘人等,皆需入工坊自食其力。”

聽了馬華興的話語,王珅的臉色頓時灰敗了下來。

他原本以爲,自已與這一大幫隨從同在一起,那麼,自已總有機會將他們偷偷派遣出去,從而得以向朝廷通風報信。卻沒想到,這一衆隨從都將就此遣散,那麼,僅有王信一人跟着自已,自已想玩任何花樣,都不可能了。

王珅一聲長嘆,再不言語,隨後帶着王信,乖乖跟着馬華興離開。

而他其餘的一衆隨從,則早在下船之時,便已有另外的官員將他們帶走,也不知道安排去了哪裡。

很快,王珅等人,穿過更加熙熙攘攘的高雄外城,進得高雄內城之中。

在一幛獨門別院的小房子處,馬華興停住腳步。

隨後,馬華興笑着向王珅作了個手勢:“王公公,這就是給你住的宅院,你們就在裡面好生休息吧,另外有一點要注意,你二人不可隨意外出,但凡有何事情或需求,皆需向護衛稟報。”

王珅的臉上,明顯地哆嗦了一下。

他知道,自已現在在這裡,已是徹底地被軟禁其中了。

也許,自已的餘生,將在這座小院中,默默無聞地度過了。

“對了,另外有一點,本官要告訴王公公,李大人說了,他要王公公每月寫一篇上奏給朝廷的報告,至於內容麼,就不需要本官多說了吧。”馬華興說完這句話,冷笑而去,把個王珅氣得直哆嗦。

這個狗入的李嘯,把自已軟禁還不夠,還要榨取最大的剩餘價值,卻連作假僞造奏章的功夫都免了,這個傢伙,着實可惡得緊!

只是自已,還有膽量拒絕他麼?

王珅悲從中來,暗裡牙關緊咬。

見得馬華興等人走遠,又見門外持槍荷甲嚴密守衛的軍兵,王珅長嘆一聲,身體一軟,癱坐院中。

而在王珅等人到達臺灣之際,現在的李嘯,也確實如王珅所料一般,正在準備進一步擴充自已的軍事實力。

從去年到現在,李嘯總共吸收各地流民多達150多萬人,雖然還遠未到達李嘯心中的預期目標,其數額也堪稱驚人了。

在有這麼多流民人口作爲支撐的前提下,李嘯對手下軍隊的擴充,實是順理成章。

李嘯決定,將手下原有的四個戰營的兵力,再擴充一個,達到五個戰營的兵力額度。

而且,爲進一步規劃自已手下的軍隊,使其更符合自已的規劃與將來用兵的範圍,對原有的軍隊名稱,李嘯也全部加以重新命名與安排。

按李嘯的要求,除了平南營名稱不變外,赤鳳營則改名爲興中營,鐵龍營改名爲徵西營,金狼營改爲定北營,新成立的一營兵馬,則取名爲鎮東營。

其中每營兵馬,皆是下轄三總,也就是總共九哨的兵馬,以一哨5隊盾兵,10隊槍兵來安排,其中每隊兵馬102人,總共有45隊盾兵4590人,90隊槍兵9180人。除了槍盾兵外,每營兵馬中,皆配有有橫行哨600人,玄虎重騎哨600人,飛鷂子哨600人,輔兵1000人,這樣的標準兵種配置。

除此之外,這五哨中,還都配了由往日俘虜組成的異族部隊,其中興中營,徵西營,定北營皆是配了滿州騎兵哨600人,而平南營則因要在溼熱多山的地形中作戰,未配騎兵,反而專門組建了滿州步兵哨600人,至於新成立的鎮東營,則是由以前俘獲的蒙古兵,所組成的蒙古騎兵哨600人。

這樣一來,李嘯的各個營內,分別有盾兵4590人,槍兵9180人,橫行隊600人,玄虎重騎600人,飛鷂子600人,異族部隊600人,輔兵1000人。總共兵力達到了17170人。

另外,有用繳獲荷蘭人以及西班牙人的火銃,所訓練組成的火銃手2000人,以及全部的龍擊炮所組成的火炮部隊200人,因爲兵力較少,且火炮火銃還在研發階段,故李嘯決定集中使用,讓他們全部留在登州,暫歸興中營管理。

至於具體的主將安排和兵力負責範圍,則是如下安排:

興中營主將,爲原赤鳳營營長田威,副將則爲去年向自已投降的流寇大將劉國能。其營兵駐地,爲山東登州。在李嘯的規劃中,興中營主要負責居中守衛,併爲其他四大戰營提供兵力支援爲主,其主要用兵方向,爲整個山東地區。

徵西營主將,爲原鐵龍營營長安和尚,副將則是原鐵龍營副營長莫長榮。徵西營的營兵駐地,暫時還在山東單縣。但其將來的用兵方向,是面向整個中原腹地,並要使徵西營成爲支援各地官軍剿匪的主力。

定北營主將,爲原金狼營主將段時棨,副將則爲原金狼營甲總總長劉文秀,這個同樣流賊出身,並且是李定國的三弟的年青將領,已深受李嘯信重,故將他大力提拔。定北營駐地,爲宣府鎮金湯城,其主要用兵方向,則是北面的蒙古諸部。

平南營主副二將,則保持不變,主將爲李定國,副將爲羅正,其官兵駐地,主要是在臺灣地區,也有少部軍兵協防琉球王國。其將來主要的用兵方向,是整個東南亞地區。

而新成立的鎮東營,則由原金狼營副將武壯,擔任主將。這個原爲流寇新附軍中一名小兵的將領,在一系列的戰鬥中,憑着戰功與忠誠,終於得到了李嘯的青睞,被提拔爲鎮東營的主將。鎮東營副將,則爲原鐵龍營丙總總長馮雙禮擔任,這個曾爲張獻忠部流寇大將的將領,而且自加入李嘯軍中以來,一直南征北戰忠心耿耿,且爲人老成恃重,故李嘯也刻意加以提拔。

在李嘯的規劃中,鎮東營駐地,暫在濟州島,原本由平南營管轄的薩摩之地,也改由鎮東營派兵駐守。鎮東營將來的用兵方向,主要是東北亞一帶,包括象蝦夷島,庫頁島,以及整個外滿州地區在內。

這樣滿打滿算起來,除了水師外,李嘯軍各類兵馬加起來,將近9萬人,其兵力數額,卻也是相當可觀了。

當然,現在還在規劃初起之階段,李嘯打算,將來每個戰營的部隊數量,都要翻個三倍左右,讓每個戰營,都有獨擋一面的作戰能力。而全部軍隊的總兵力,將要達到將近30萬之衆。

李嘯相信,如果這個遠期目標達成的話,那有這裝備精良,訓練充足,又能被自已牢牢的30萬精銳在手,橫行天下,可矣。。。。。

第六百九十八章 唐王勸降第八百八十五章 收復京師 返都北京第七百零一章 萬炮轟南京第七百七十一章 復州土皇帝第三百一十七章 秘密潛入第六百七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曠野決戰第六百五十四章 擴軍雄心第三百五十四章 反賊、奸臣、還是奴才?第八百九十五章 海岸突襲 大破施琅第七百六十七章 明悼宗第五百五十四章 豪格返京第八百五十九章 納緬甸爲國土第七百七十三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七百三十章 私自邀戰第七百八十九章 寄人籬下,定居親漂辛第二百三十七章 彰化城 馬鈴薯第六百六十四章 此仇不報非君子第四百四十三章 迎娶坤興公主第六百七十八章 臨陣內訌第六百五十四章 擴軍雄心第四百三十七章 高傑來投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炮成型第七百八十九章 寄人籬下,定居親漂辛第六百四十九章 關山如鐵第六百七十四章 龍戰於野第四百八十九章 全城活埋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打金州第三十五章 心聲第一百五十二章 鐵龍城之戰(六)第三百二十七章 琉球求援第二百三十六章 親往臺灣第六百一十五章 活埋聚殲第八百八十九章 力克潼關第六百四十六章 兵圍山海關第五百五十八章 據京城以自守第七百零四章 兵不血刃下南京第三百六十八章 得隴望蜀第二百九十七章 拿錢買人第一章 穿越第四百九十二章 必敗的遼西第五百八十二章 困境中的決斷第九百四十一章 長子戰死 兔死狐悲第五百六十八章 盟約簽定第四百二十七章 神機弩之威第八十五章 贖買第五百六十一章 喪權辱國的盟約第八百八十章 奇恥大辱的議和第六百七十六章 南阻北攻第三百五十三章 欲除李嘯 必先誅心第二百一十八章 自投羅網第五百三十八章 樹倒猢猻散第九百零一章 李自成死,羅尗城危第五百二十八章 四面總攻第八百五十章 一擊之威第四百五十八章 合兵一處第四百四十五章 野味家宴第六十五章 擴充第五十五章 奪財第六百一十三章 西征鎮遠堡第五十八章 南撤第二百二十七章 虛封其爵第四百九十五章 議和之議第二百三十二章 鋼材與制炮第八百九十九章 登極稱帝,建立大唐第五十二章 破局第一百三十二章 恐慌效應第六百八十九章 冥頑不靈的下場第二百四十七章 近島海戰第六百三十八章 君可自代之第三百五十一章 雪域鏖殺第六百零四章 二王擁帝第七百六十九章 給滿清打個棺材釘第一百二十八章 捕魚與曬鹽第五百九十八章 引爲前部第二百三十七章 彰化城 馬鈴薯第七百一十九章 兩面圍擊第四十一章 凝聚第四百八十四章 兵圍興京第二百八十四章 徒生變故第四百七十三章 狂暴火力第七百二十八章 九江城破 東南崩缺第一百五十章 鐵龍城之戰(四)第三百八十九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八百四十一章 夢破緬甸第三十二章 拜訪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式鍊鐵第一百九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九百章 遷先帝,滅宗藩,覆順賊第七百零八章 基本田與富餘田第二百五十二章 登島攻擊第八百三十四章 關鍵之機,雷霆救援第九十章 引寇第八百零二章 左部投降 何來遲也第五十三章 一箭雙鵰第九百一十九章 俄軍入援準噶爾第四百四十章 局勢大惡第七百六十一章 權力是毒藥第五百零九章 孤軍絕境第三百一十七章 秘密潛入第四百一十九章 征伐蘇祿國
第六百九十八章 唐王勸降第八百八十五章 收復京師 返都北京第七百零一章 萬炮轟南京第七百七十一章 復州土皇帝第三百一十七章 秘密潛入第六百七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曠野決戰第六百五十四章 擴軍雄心第三百五十四章 反賊、奸臣、還是奴才?第八百九十五章 海岸突襲 大破施琅第七百六十七章 明悼宗第五百五十四章 豪格返京第八百五十九章 納緬甸爲國土第七百七十三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七百三十章 私自邀戰第七百八十九章 寄人籬下,定居親漂辛第二百三十七章 彰化城 馬鈴薯第六百六十四章 此仇不報非君子第四百四十三章 迎娶坤興公主第六百七十八章 臨陣內訌第六百五十四章 擴軍雄心第四百三十七章 高傑來投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炮成型第七百八十九章 寄人籬下,定居親漂辛第六百四十九章 關山如鐵第六百七十四章 龍戰於野第四百八十九章 全城活埋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打金州第三十五章 心聲第一百五十二章 鐵龍城之戰(六)第三百二十七章 琉球求援第二百三十六章 親往臺灣第六百一十五章 活埋聚殲第八百八十九章 力克潼關第六百四十六章 兵圍山海關第五百五十八章 據京城以自守第七百零四章 兵不血刃下南京第三百六十八章 得隴望蜀第二百九十七章 拿錢買人第一章 穿越第四百九十二章 必敗的遼西第五百八十二章 困境中的決斷第九百四十一章 長子戰死 兔死狐悲第五百六十八章 盟約簽定第四百二十七章 神機弩之威第八十五章 贖買第五百六十一章 喪權辱國的盟約第八百八十章 奇恥大辱的議和第六百七十六章 南阻北攻第三百五十三章 欲除李嘯 必先誅心第二百一十八章 自投羅網第五百三十八章 樹倒猢猻散第九百零一章 李自成死,羅尗城危第五百二十八章 四面總攻第八百五十章 一擊之威第四百五十八章 合兵一處第四百四十五章 野味家宴第六十五章 擴充第五十五章 奪財第六百一十三章 西征鎮遠堡第五十八章 南撤第二百二十七章 虛封其爵第四百九十五章 議和之議第二百三十二章 鋼材與制炮第八百九十九章 登極稱帝,建立大唐第五十二章 破局第一百三十二章 恐慌效應第六百八十九章 冥頑不靈的下場第二百四十七章 近島海戰第六百三十八章 君可自代之第三百五十一章 雪域鏖殺第六百零四章 二王擁帝第七百六十九章 給滿清打個棺材釘第一百二十八章 捕魚與曬鹽第五百九十八章 引爲前部第二百三十七章 彰化城 馬鈴薯第七百一十九章 兩面圍擊第四十一章 凝聚第四百八十四章 兵圍興京第二百八十四章 徒生變故第四百七十三章 狂暴火力第七百二十八章 九江城破 東南崩缺第一百五十章 鐵龍城之戰(四)第三百八十九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八百四十一章 夢破緬甸第三十二章 拜訪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式鍊鐵第一百九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九百章 遷先帝,滅宗藩,覆順賊第七百零八章 基本田與富餘田第二百五十二章 登島攻擊第八百三十四章 關鍵之機,雷霆救援第九十章 引寇第八百零二章 左部投降 何來遲也第五十三章 一箭雙鵰第九百一十九章 俄軍入援準噶爾第四百四十章 局勢大惡第七百六十一章 權力是毒藥第五百零九章 孤軍絕境第三百一十七章 秘密潛入第四百一十九章 征伐蘇祿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