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三章 毒弩之威

(已替換,各位讀者放心閱讀,再致歉意,今天加更一章)

“大帥,那守城明將李定國,真真是個死硬到底,頑固不化之徒。他斷然拒絕皇上的勸降,一心要對抗我大清天兵,實實可惡之極!若非在下逃得快,早就被他一箭射死了啊。。。。。。”漢人通事逃回陣後,一臉哭相地抹着眼淚,一邊對皇太極急急訴苦道。

“住口!”

皇太極厲聲一喝,那漢人通事渾身一顫,立刻有如被人掐住了脖子一般,再不敢哭出一聲。

皇太極看着前面這個臉色嚇得蠟黃,還如同女人一般輕聲抽泣着的漢人通事,心中滿是厭惡,臉上的嫌棄之色,更是溢於言表。

如果不是看中其人精通滿漢雙語,能暫爲清軍所用的份上,他早就下令,讓人一刀砍了這軟弱卑賤的傢伙了。

“李定國?原來這海參崴堡的唐軍主將叫李定國,你們可曾聽說過這名唐軍將領嗎?”皇太極向旁邊的一身將領輕聲問道。

多爾袞、多鐸、豪格、阿巴泰等人互相對望,盡皆搖頭,倒是作爲隨軍贊畫的大學士范文程,皺着眉頭,一臉若有所思的表情。

“範學士,莫非,你對此人有印象?”

“回稟皇上,對於這個李定國,在下派往明國的細作,有一定了解。”范文程拱手答道。

“哦,但請道來,給朕說說。”

皇太極顯然開始對這個據守孤城卻死不投降的李定國,產生了一定興趣。

“皇上,據手下細作探報,這李定國,原先是流寇出身,是明朝國中巨寇張獻忠的第四名義子,他雖排名最後,卻是張獻忠四大義子中,武藝最高,本事最強的一個。“

“哦,那此人是如何離開其義父張獻忠,轉而爲李嘯效力呢?“

“皇上,聽聞是在當年張獻忠火燒明朝的中都鳳陽時,李嘯率衆進剿,在南直隸某地圍殲了李定國部,逼迫李定國投降。後面,爲了奪回李定國,張獻忠這個義父,親統其部北上,欲找李嘯報仇,卻被打得大敗而逃。也正因爲此戰,讓李定國看到李嘯的戰力與智謀,才決意對其效忠。“

范文程說到這裡,一旁滿州權貴將領,臉色無不十分複雜。

這個李嘯,還真是個不拘一格收人才之人哪,這流寇出身的李定國,也定是看中了李嘯這一點,才決意對其盡心效忠吧。

再想想,到了後來,李嘯的軍隊中,不單是流寇被其收編利用,還有各地投效的明軍,甚至投降的滿蒙漢軍兵,以及後來的各地的化外土著,皆被李嘯吸入軍中,爲其忠誠效力,此人的統軍能力,真真舉世無匹也。

這樣的人物,倒比自視甚高的皇太極,能力還要強出一大截呢……

“後來呢?後來這個李定國,被李嘯派到哪裡去了?“皇太極又追問了一句。

“稟皇上,後來,李定國被李嘯引爲心腹,先是在山東剿匪,隨後被派往臺灣,先後爲李嘯奪佔了臺灣,呂宋,菲律賓諸島,以及整個澳洲,可謂戰績彪炳,功業赫赫,卻是最受李嘯信重的將領之一。“

范文程頓了下,又說道:“正因爲李定國戰績這般彪炳超卓,故在南洋戰事結束後,李嘯立刻抽調其部兵馬北上,暫屯於濟州島,待我大清官軍全力兵發遼西,而無力東顧時,便立刻從濟州島發兵,來到這海參崴處,興建軍堡,以爲久據之勢。誰知人算不如天算,今年雨水連綿,以致唐軍建堡極不順利,這纔給了我軍趁機進攻的機會。“

皇太極聽到了這裡,終於哦了一聲,然後點了點頭,不再繼續發問。

不多時,清軍已做好了作戰準備,皇太極立刻下達了開始攻城的命令。

“多鐸聽令!”

“臣弟在!”

“朕令你統領2萬精兵,作爲先頭部隊,以楯車開路,對海參崴堡進行抵近射擊,大力射殺城頭守軍,爲後續的攻城部隊,掃清阻礙!’

“得令!”

多鐸大聲應令,隨即急急下去安排。

一場惡戰,終於開始了。

刺耳的天鵝號聲高亢地響起,無數面戰鼓隆隆敲響,2萬名清軍齊步行進,旗幟如林,刀槍耀目,發出的野獸般的喝喊,有如悶雷滾過大地,讓人心悸。

大批的清軍步兵,排着整齊的步伐,推着蒙了牛皮與薄鐵板的楯車,向海參崴城的西門城牆緩緩行進。

一眼望過去,整個寬達數裡的清軍戰陣,看不到頭也看不到尾,充滿了一種強大到讓人窒息的威壓氣勢。

見到清軍這般威壓而來,作出一副一口吞掉自已的態勢,李嘯的臉上,卻是劃過一道冷笑。

狗入的清虜,你們以爲可以一舉吞併我軍,現在,我軍卻要讓你們好好嚐嚐我神機弩是何等可怕與威力!

“傳本公軍令,待敵軍進向弩機射程後,立刻打放神機弩,讓這些韃虜好好嚐嚐我見血封喉毒弩的厲害!“

“遵令!“

漫天大雪中,攻城的清軍越走越近,漸漸地向海參崴堡西門城牆逼來。

在他們漸漸走近之時,西門城牆上的弩兵,開始吱吱在拉開弩弦,沉默地裝填了弩箭,作好了射擊準備。

守衛在西門城樓正中處的弩兵哨長譚三狗,身着厚厚的棉甲,外裡再套着標準的兩半式胸甲,此時的他,見到有如潮水般洶涌而來的清軍,心裡不由得感慨萬千。

他默然想到了,當年在攻打菲律賓南部棉蘭老島上的馬京達努國時,自已不過是一名普通的弩兵下士,但在接下來掃平整個南洋的戰鬥中,因爲自已英勇作戰,不斷立下軍功,從而得到了不斷地擢拔,最終成了爲一名弩兵哨長。

數年飛過,彈指一揮間。

而象譚三狗這樣從普通士兵起步,憑自身的努力與英勇,在李嘯軍中嶄露頭角的將領,實在是數不勝數,譚三狗的晉升經歷,亦是其中極爲普通的一分子而已。

在攻佔了整個澳洲之後,譚三狗所在的甲營在北澳省休整了一段時間,便立刻抽調北上,來到了濟州島。在鬆錦大戰爆發後,這平南鎮甲營的全體軍兵,立刻再度抽調北上,來到這海參崴地區,開始負責修造海參崴堡。

原本以爲,可以順利建成此堡,也可以在建成軍堡之前,不會與清軍產生衝突,卻沒有想到,在這樣的大雪天裡,在這樣停建的情況下,卻還會碰到清軍前來大舉偷襲。

在見到清軍之勢如此之大,發動全國的精兵,向這小小的海參崴堡洶涌而來,意欲一舉吞併之時,譚三狗亦倒吸了一口涼氣。

只不過,現在已是戰場經驗豐富的他,迅速地鎮定下來,遵從最高指揮官李定國的命令,立刻開始安排其部下兵員,做好了緊急佈防的準備。

放眼望去,譚三狗這樣的普通弩兵將領,淹沒在佈防在西門城牆上五千餘名弩兵之中,在這一色着裝的弩兵中,根本看不出他的具體位置。

現在西門城牆上,最外面一排是盾兵,他們的大盾排得密密麻麻,有如在雉堞後面,復建成了一道盾牌構成的堅固城防。

而在這盾牆上面,都擺着密密的神機弩,根根暗藏在弩槽的熟鐵毒弩箭,有如一條條潛伏着的毒蛇,隨時準備向敢於對衝而來的清軍,吐出準確而致命的毒液。

“全軍注意!等敵軍衝到離我軍陣地八十步時,立刻打放弩箭!“李定國大聲下令。

“得令!“

其實說起來,弩箭的準確射程,應在六十步以內,但李定國看到,現在的清軍,正推着楯車密密麻麻地衝來,可射擊的面積極大,那麼自已的手下弩兵,在清軍跑到八十步時,那齊射發出的密集弩箭之雨,也足以造成同樣厲害的殺傷效果。

這就是密集進攻的優勢,在並不需要準確射擊的情況下,同樣可達到良好的殺敵效果。

李定國正好可以利用清軍對自已的弩兵不熟悉的情況,給他們來個突然而猛烈的殺傷。

而因爲天下大雪,清軍又有楯車爲掩護,故他們行進得大大咧咧,很多人還鑽出楯車,一副牛皮哄哄無所謂的樣子向前行進。

而見到清軍對自已這般輕視,城頭的唐軍弩兵,無不在心下暗暗發狠。

狗入的清虜,你們還敢這般大大咧咧不知死活,下面就讓你們,好好嚐嚐我軍勁弩毒矢的滋味!

在全體清軍一齊走近之時,李定國沉聲喝令:“全體弩兵注意了,預備。”

一架架神機弩,被唐軍弩手穩穩地端在手中,吱吱的拉絃聲此起彼伏,弩手們紛紛瞄準了各自的對象。

敵軍終於到了八十步的攻擊範圍。

“放!”

“嗖嗖嗖嗖!……”

在連續的梆梆放絃聲中,連綿不斷的弩箭,從一架架神機弩上擊發,在漫天飛雪下,那淬了劇毒的弩箭,組成了密集的死亡之網。五千多根呼嘯而出的毒弩箭,向那些絲毫沒有防備,依然一步步向海參崴堡西門城牆行來的清軍步兵,激射而去。

“噗噗噗……”

隨着隱約可聞的弩箭射入人體的悶響,一聲聲彷彿不似人類聲音的慘叫,連綿而起,令人聞之心悸。

在大雪紛飛中,這些吶喊衝來的清軍軍兵,幾乎在瞬間,就被唐軍射死了五六百人。

其實清軍的盔甲防備,遠比當日的馬京達努土著要強得多,而且他們還有楯車作爲防護,唐軍可攻擊的範圍其實有限。

而之所以清軍有這麼大的傷亡,那是因爲,唐軍這些淬過了劇毒的弩箭,哪怕只是射中了他們的手腳等非要害部位,亦是劇毒迅速傳遍全身,讓他們全身發黑而死。

在這酷寒極北之地,這些向來驕狂的清軍,終於嚐到了來自南方黑暗從林的狠辣與陰毒。

“操他娘,唐軍的弩箭有劇毒!”

見到恁多精銳清軍,還未來得及發出一箭一矢,就這樣被毒弩當場射殺,在陣後指揮作戰的多鐸,一臉暴怒至極的表情,牙齒咬得格格響。

“全軍聽令,全部躲在楯車之後,不要露出身體,以免中了敵兵的毒弩箭。且待到了弓箭射程,立刻拋身箭矢,射殺這些該死的唐軍弩兵!”多鐸焦躁地大喝道。

“嗻,奴才聽令!”

“很好,先停下,等清軍再度冒頭,就繼續射他個狗入的!”

而見到這些衝過來的清軍步兵,被自已一輪齊射,就殺死極多,李定國表情極其喜悅,他抹了一把滿臉的雨水,復衝着全體弩兵大聲下令。

李定國此話一出,城牆上頓是又出現了短暫的寂靜。

弩兵們緊急壓發裝填弩箭,紛紛瞄準那些緩緩推進的楯車,準備在清軍探頭後,便對他們再度來個迎頭痛擊。

清軍推着楯車,緩緩行進到離西門城牆僅有六十步的距離。

他們的背後,立刻傳來刺耳的天鵝號聲和隆隆的戰鼓打擊聲,這是告訴他們,已到拋射距離,可以對城着的弩兵來個萬箭齊發了。

一名名手持硬弓的清軍,從楯車後面探出頭來,他們面目陰狠,掂弓搭箭,準備向城頭拋射,而就在此時,城頭的唐軍弩兵,已搶先一步,開始打放弩箭。

“梆梆梆梆!……“

“嗖嗖嗖嗖!……”

又是一輪弩箭呼嘯射出,向着正在拉弓毫無防備的清軍軍兵,激射而去。

“噗噗噗……”

又是慘叫聲連綿而起,城下的清軍軍兵,被這一輪弩兵齊射,又至少射死了七百多人。

在大雪紛飛中,因爲隔着重重雪花,清軍視線受阻,又因是仰攻,故他們想要躲開唐軍那些又快又急的弩箭,極其困難,一時間,清軍蜂擁混亂,互相堆疊,整個軍陣中出現了相當大的混亂。

在這樣近乎絕對的殘酷死亡面前,清軍的戰鬥意志瞬間被嚴重打擊,不知道是誰發出一聲喊,一些被打蒙的清軍士兵發出聲聲哀嚎,狼奔豕突,紛紛飛快地轉身逃走,消失在漫天飛雪中。

見到敵軍竟然被自已兩輪射潰,全體守城的唐軍齊聲歡笑。他們奔雷般的笑聲,與怒吼嘶嚎的風雪聲重疊在一起,組成了一曲蕩氣迴腸的壯闊歌謠。

第三百八十二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二百零二章 眼見爲實第九百五十章 北門失守,退守內城第十四章 考校第三百五十六章 刀兵相向第二百三十七章 彰化城 馬鈴薯第九百四十章 全軍崩潰 無力迴天第三百六十五章 北攻金州第二百八十章 一針見血第七十章 攻山第六百九十章 夜迫徐州 海路進攻第四百七十三章 狂暴火力第三百一十三章 栽贓陷害第五十六章 大賺(二更)第三百五十四章 反賊、奸臣、還是奴才?第四百一十五章 進攻馬尼拉第九百二十一章 俄軍覆滅,全力攻城第四百八十八章 腆顏求存第八百四十六章 出兵緬甸第二十三章 診治第八百二十九章 御駕親征,以援孤軍第二百七十一章 人性醜劇第四百六十八章 海參崴堡第六百零三章 內外交困的多爾袞第八百八十七章 猛攻潼關第六百九十六章 三萬精銳盡覆第二百一十七章 無間道第四百四十六章 新幾內亞平定第七百二十八章 九江城破 東南崩缺第一百六十四章 平妻之請第一百八十二章上中下三策第七百三十八章 甕中之鱉再難脫逃第三百三十六章 舌戰幕府第一百四十六章 顆粒火藥 震天雷第二百四十四章 沈志祥降清第八百八十四章 放棄京城,全力西逃第八百四十三章 唐順和議 改土歸流第九十五章 徵調第二百八十五章 進京陳情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種人生第五百零九章 孤軍絕境第三百九十章 混亂攻殺第三百二十三章 明日帝國第三百二十二章 貪婪的中國人第四百零一章 大明不可救第二百六十五章 鐵模鑄炮第九百二十章 全殲俄軍,追亡逐北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生之敵第二百五十章 目標,江華島第三百八十八章 德王府慘滅第一百九十二章 迫降蠍子塊第七百零二章 聯絡外力,共抗李嘯第五百一十六章 下輩子做你的女人第二百三十章 反間計第八百零二章 左部投降 何來遲也第二百七十三章 勳章制度第八百七十七章 夜克遼陽 活剮親王第四百七十章 獵殺遊戲第四百三十一章 賊氛大熾第九百三十八章 前軍盡滅第七百五十八章 如此強敵,何以應對第八百零九章 炸藥包上的城池第六百三十九章 負屍脫城第六百一十四章 交鋒初挫第一百四十六章 顆粒火藥 震天雷第五百一十五章 緣何效死第六百五十二章 崇禎大葬,太子登基第三十七章 驚變第八百六十四章 尚可喜歸降第一百章 到達第九十五章 徵調第六百一十三章 西征鎮遠堡第八百七十三章 多鐸大敗第九百一十一章 準軍齊至,膠着大戰第五百一十四章 奇襲成功第二百章 新巡撫顏繼祖第八百二十九章 御駕親征,以援孤軍第九百零三章 血火鏖戰 膠着廝殺第七十三章 回堡第七百五十章 悔之無及第四百五十四章 聯清復仇第五百二十七章 癡呆皇帝第二百四十五章 海洋島陰雲第四百一十章 巴塔克山谷圍殲戰第一百五十九章 遼東危局第八百三十八章 何以擋之,唯有求和第一百八十二章上中下三策第五百五十九章 雨夜訪客第五十七章 報仇第六百三十二章 大清要與流寇結盟第一百零七章 憂思第三百八十五章 進退兩難第七百九十九章 逼迫和談第四十九章 千戶第一百七十六章 皮島談判第二百零六章 長子誕生第八十章 將計就計第六百三十五章 帝王末路第三百零一章 老子賣自已
第三百八十二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二百零二章 眼見爲實第九百五十章 北門失守,退守內城第十四章 考校第三百五十六章 刀兵相向第二百三十七章 彰化城 馬鈴薯第九百四十章 全軍崩潰 無力迴天第三百六十五章 北攻金州第二百八十章 一針見血第七十章 攻山第六百九十章 夜迫徐州 海路進攻第四百七十三章 狂暴火力第三百一十三章 栽贓陷害第五十六章 大賺(二更)第三百五十四章 反賊、奸臣、還是奴才?第四百一十五章 進攻馬尼拉第九百二十一章 俄軍覆滅,全力攻城第四百八十八章 腆顏求存第八百四十六章 出兵緬甸第二十三章 診治第八百二十九章 御駕親征,以援孤軍第二百七十一章 人性醜劇第四百六十八章 海參崴堡第六百零三章 內外交困的多爾袞第八百八十七章 猛攻潼關第六百九十六章 三萬精銳盡覆第二百一十七章 無間道第四百四十六章 新幾內亞平定第七百二十八章 九江城破 東南崩缺第一百六十四章 平妻之請第一百八十二章上中下三策第七百三十八章 甕中之鱉再難脫逃第三百三十六章 舌戰幕府第一百四十六章 顆粒火藥 震天雷第二百四十四章 沈志祥降清第八百八十四章 放棄京城,全力西逃第八百四十三章 唐順和議 改土歸流第九十五章 徵調第二百八十五章 進京陳情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種人生第五百零九章 孤軍絕境第三百九十章 混亂攻殺第三百二十三章 明日帝國第三百二十二章 貪婪的中國人第四百零一章 大明不可救第二百六十五章 鐵模鑄炮第九百二十章 全殲俄軍,追亡逐北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生之敵第二百五十章 目標,江華島第三百八十八章 德王府慘滅第一百九十二章 迫降蠍子塊第七百零二章 聯絡外力,共抗李嘯第五百一十六章 下輩子做你的女人第二百三十章 反間計第八百零二章 左部投降 何來遲也第二百七十三章 勳章制度第八百七十七章 夜克遼陽 活剮親王第四百七十章 獵殺遊戲第四百三十一章 賊氛大熾第九百三十八章 前軍盡滅第七百五十八章 如此強敵,何以應對第八百零九章 炸藥包上的城池第六百三十九章 負屍脫城第六百一十四章 交鋒初挫第一百四十六章 顆粒火藥 震天雷第五百一十五章 緣何效死第六百五十二章 崇禎大葬,太子登基第三十七章 驚變第八百六十四章 尚可喜歸降第一百章 到達第九十五章 徵調第六百一十三章 西征鎮遠堡第八百七十三章 多鐸大敗第九百一十一章 準軍齊至,膠着大戰第五百一十四章 奇襲成功第二百章 新巡撫顏繼祖第八百二十九章 御駕親征,以援孤軍第九百零三章 血火鏖戰 膠着廝殺第七十三章 回堡第七百五十章 悔之無及第四百五十四章 聯清復仇第五百二十七章 癡呆皇帝第二百四十五章 海洋島陰雲第四百一十章 巴塔克山谷圍殲戰第一百五十九章 遼東危局第八百三十八章 何以擋之,唯有求和第一百八十二章上中下三策第五百五十九章 雨夜訪客第五十七章 報仇第六百三十二章 大清要與流寇結盟第一百零七章 憂思第三百八十五章 進退兩難第七百九十九章 逼迫和談第四十九章 千戶第一百七十六章 皮島談判第二百零六章 長子誕生第八十章 將計就計第六百三十五章 帝王末路第三百零一章 老子賣自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