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九章 立體絞殺

連綿大雨中,作爲先鋒的大順軍流寇軍兵,兵力約三萬餘人,他們一路奔行,在離山海關外濠溝一里開外,集體停住了腳步。

副將劉芳亮領兵走在最前面,在這裡,他與前排的流寇軍兵,均看到了前面的異常情況。

雖然大雨迷濛,但前面的軍兵還依然可以影影綽綽地看到,那環形濠溝上,彷彿已蓋上了什麼東西,倒似一個雨棚一般。

沒錯,就是唐軍蓋的木質雨棚,十分沉重結實,上面還蒙了牛皮防水,在這樣的雨天,極好地防住了雨水對火器的滲透與影響。

前鋒大將劉芳亮,發現這處異常之後,頓是滿臉失望之色,他略一沉吟,就立即下令全軍停止前進,然後他急急拔馬轉身,趕去向中軍之處的劉宗敏稟報。

聽了劉芳亮的稟報,劉宗敏頓時臉色陰沉下來。

他幾乎立刻就想到,定是唐軍臨時加裝了防雨的雨棚。這樣一來,唐軍的火器打放,定然不會受到太大阻礙,而自已想要利用這場大雨,讓唐軍火器優勢無從發揮的想法,瞬間落空。

看來這山海關城,不付出重大犧牲,是萬難拿下了。

“汝侯,現在我等,卻該如何處置?”劉芳亮一臉憂急之色。

劉宗敏擡起頭,臉上滿是陰雲,他冷冷地回了一問:“開弓沒有回頭箭,大軍已發,焉有自退之理?就算唐軍已有準備,復能如何?”

劉宗敏臉色愈見陰狠,他沉聲道:“於今之際,只能令手下軍兵,不懼犧牲與阻礙,儘快衝入濠溝之中,去與唐軍肉搏作戰,方爲取勝之道。”

“若如此,我軍的犧牲,只怕會相當之大啊。”劉芳亮一臉擔心之狀。

“那又如何?現現兵臨陣前,只有拼死向前以搏一勝,安有後撤回營之理?再說了,這山海關若能拿下,那犧牲再多的軍兵,亦是值得的。而且,若我軍不先聲奪人,不派兵攻上城頭,那北門外的清軍,雖爲盟友,卻定會一直坐山觀虎鬥,最多虛張聲勢,絕不肯決然出兵,經爲必然之勢也。”劉宗敏冷冷道:“磁侯,爲將者,慈不掌兵。你我都是血火之中廝殺多年出來的,怎麼今兒個在此反到磨磨嘰嘰起來了?“

“劉帥,我……”

劉宗敏擺了擺手,打斷他的話:”磁侯,要知道兵貴神速,如何可這般猶猶豫豫。你立刻繼續帶兵前攻,萬不可久處原地不動,以致士氣消沮,徒爲無功之舉。你要知道,現在正是需要我全軍用命之際,當要無懼犧牲,勇往直前,一舉衝入濠溝之前中,去與唐軍守兵肉搏死戰。要利用我軍兵力優勢,將守關唐軍全部斬殺消滅。而在奪下濠溝之後,再開始用攻城器械,攻打山海關城!”

“得令!”劉芳亮再不猶豫,立刻領令而去。

回到前陣,劉芳亮環視手下軍兵,立刻開始下令。

“全軍聽令!我軍作爲先鋒,理當一往無前,焉有見異而退之理!各位兒郎緊持盾牌,以抵禦唐軍火器。只要衝到濠溝之中,與唐軍近面搏殺,便是重大勝利。聽到了沒有?!”

“聽到了!”

“很好,各位,只要我們能拿下濠溝,立下首功,那本將自會親自爲你們請功!兒郎們,建功立業搏取功名的大好時候到了,衝啊!”劉芳亮拔出寶劍,徑自前指,厲聲大喝。

“衝啊!”

流寇軍兵發出一聲齊齊大吼,有如一羣狂蜂,更如一羣嗜血的野獸,人人奮勇,個個爭先。

流寇首次衝鋒,人數共有三萬之衆,他們充分散開,呈卻月之陣,有如一張開的大嘴,向對面圓弧狀的外層濠溝猛撲而去。

流寇軍陣,狂衝到離南門濠溝約一千步時,唐軍的陣地,依然沒有半點動靜。

八百步,唐軍依然沒有動靜。

六百步,濠溝上的雨棚已然清晰可見之際,唐軍的本陣依然沒有動靜。

只不過,誰也沒有注意到,那些沉默地漂在海面上的唐軍艦隻,已悄悄地散開排成一字軍陣,然後立刻朝正在衝鋒的流寇軍兵,猛烈開火。

每條唐軍艦船,上下數排舷炮,同時猛烈開火,噴吐的餘焰,有如無數朵在大雨中嫣然綻放的金黃色花朵。大團大團的硝煙噴涌瀰漫,近千顆大大小小的烏黑而熾熱的鐵彈,帶着尖銳的死亡嘯音,穿透硝煙與雨幕,向岸上的流寇軍兵猛撲而去。

鐵彈從正拼力奔行的人羣中呼嘯穿過,以絕對強橫的可怕力量,犁出了一道道血肉橫飛的筆直血路。鐵彈所及之處,慘叫連連,殘碎肢骸與人體內臟四處飛濺,給奔行的流寇軍兵,造成絕對恐怖的死亡與傷害。

其實,這樣激射而來的鐵彈,因爲已處射擊範圍的邊緣,談不上任何準確性,但是,因爲流寇衝陣人員相對密集,這近千顆鐵彈,給他們造成的傷害,依然十分可觀,瞬間就造成了五百名流寇的死亡,近千名流寇受傷。而且,這樣的密集炮火齊射,對流寇士氣的打擊,更幾乎是可以稱爲是毀滅性的。

在靠近岸邊一側的流寇,開始出現混亂與恐慌之際,第二輪艦炮又開始了。

這第二輪射擊,同樣造成了可怕的殺傷與愈發巨大的恐慌,靠岸的一側的流寇軍兵,深深畏懼於這樣近乎絕對的死亡與恐怖,他們幾乎出於本能地開始後撤潰逃。整個衝鋒的流寇軍陣,開始出現左側衝鋒右側潰逃的怪異景象。

這樣的潰逃是有感染性的,另一側原本士氣高昂一路衝陣的流寇軍兵,見到右側軍兵被舷炮擊潰,一時間亦是人心大亂,衝擊的速度瞬間降低了極多,而他們衝陣廝殺的激情,亦是大爲消沮,每個人的臉上,同樣滿是驚訝恐慌的神情。

畢竟,對於這些廝殺多年的精銳流寇軍兵來說,他們印象中的敵人,只會出現在陸地上,對於這樣來自海上的全新攻擊,可謂是人生第一次,出現大面積的恐慌,倒是人之常情。

見到靠近海岸的右側的軍兵,竟被唐軍兩輪舷炮齊射,給打得潰逃後撤,後面押陣的大將劉芳亮,頓是怒火中燒。

“不許撤!不許撤!你們這些混蛋,給老子繼續衝!”

劉芳亮拔劍怒喝,連連催陣,又親自帶着護衛騎兵衝上前去,將後那些潰逃下來的軍兵,給狠狠地砍殺了十多名,才止住了這一側潰逃趨勢,整個陣形也堪堪穩定下來。

“衝!都給老子衝!衝上去,個個有賞,若是再退,定斬不饒!”劉芳亮親手斬殺了數名逃兵後,衝着那些惶然不安的手下厲聲大吼。他臉上濺滿了鮮血,讓那憤怒扭曲的臉孔,愈發顯得恐怖嚇人。

手下軍兵畏懼其威,不得不重新硬着頭皮,拿起武器重新前衝。只不過,這些人都留了個心眼,開始遠離海岸邊,而是儘裡向左靠,以此方式,脫離唐軍水師的舷炮攻擊範圍。

這樣一來,衝陣的流寇軍兵,陣勢朝左側更加密集,而且人員互相擁擠堆疊,再無先前嚴整,而是開始出了混亂的苗頭。

他們不知道,他們這樣陣勢混亂地一窩蜂攻擊唐軍右側的濠溝,其實正中唐軍下懷。

原來,唐軍早就算準了流寇會利用兵力優勢全面進攻,爲保證最大殺傷,故提前佈置了水師艦船沿岸排開,以轟擊流寇右側兵力的計策。

這樣一來,右側的流寇兵力,在士氣崩潰的情況下,不是潰逃回本陣,就是會下意識地畏懼唐軍的水師舷炮,從而全軍遠離海岸,兵力集中於攻擊唐軍右側濠溝,這樣的話,敵軍人數只會更加密集,陣型出現混亂亦是不可避免,從而爲唐軍開始密集射擊,創造了有利條件。

在流寇衝擊到二百步距離時,躲在雨棚下一直沉默的唐軍火銃手,終於齊射開火。

唐軍的火銃手,總共三千名,爲了應對南北兩側的攻擊,祖大樂將火銃手分成兩部,一部兩千人,守在南門外的濠溝處以抵禦流寇,另一部一千人,守在北門外的濠溝中以抵禦清虜。

而現在,因爲流寇畏懼左岸的水師舷炮,開始集中攻擊右測的濠溝,故唐軍的火銃手,亦全部集中在此,一齊進行密集齊射攻擊。

說起來,唐軍現在所使用的燧發魯密銃,最大準確射程爲一百五十步,相比現在兩百步的距離,準確性當然無從談起,但在流寇如此密集衝鋒的情況下,只要在最大射程範圍內,哪怕沒有準確性的密集射擊,依然可以造厲可怕的殺傷效果。

兩千杆燧發魯密銃,一起開火,雖有雨水滲透等因素,導致四百餘杆火銃火門滲水未能打響,但有一千五百餘杆火銃順利打放。

“砰砰砰砰!……”

連排的鮮紅餘焰一齊瓢飛,有如一條長長的鮮紅綢帶,有種死亡儀式般的獨特美感,大團大團嗆鼻的白色硝煙涌起,一千五百多顆顆細小的三錢重鉛彈,有如死亡之鳥,發出輕微而歡快的鳴叫,向對面的流寇猛撲而去。

最前排的流寇,立刻有多人身上,象變戲法一樣,綻放出了朵朵血花,被擊中的人,象突被重錘猛擊了一樣,仰面倒栽而下。

這鉛彈的衝擊力是如此之大,那些手持盾牌碰巧擋住鉛彈的流寇,亦難抵這巨大的衝擊力,紛紛後退栽倒,只是他們剛一倒下,就立刻被後面依然徑自衝來的流寇軍兵,給活活踩死踩死傷,場面一片狼藉。

第一輪射擊,雖然完全無法瞄準,卻也至少造成了五百多名流寇當場死傷,讓流寇陣形大亂。

在流寇陣型散亂,速度稍顯遲滯之時,第二輪火銃齊射,又開始了。

“砰砰砰砰!……”

槍聲大作,餘焰飄飛,又是一千五百餘杆火銃打響,這呼嘯而出的一千五百餘顆鉛彈,又造成了六百多名流寇軍兵的死傷。

清軍陣形頓時愈發混亂,衝擊的速度愈發減低,那些衝在最前面的流寇軍兵,人人臉色驚恐至極,他都不知道,這樣的噩運何時會降臨在自已身上。

而在陣後監視的劉芳亮,見到自家軍兵在唐軍密集攢射中,還未夠射程,就開始出現混亂與動搖,衝擊的速度與力量亦大爲降低,不由得又是怒火中燒。

“衝!都給老子衝!若有不衝者,皆斬!”劉芳亮氣急敗壞地大喝道:“狗入的!唐軍兩輪齊射,就把你們給打亂了,老子養你們這般廢物何用!全部給老子上,只要打入濠溝就是勝利!”

劉芳亮厲聲喝完,又下令手下加緊擂鼓助威,強令這些被驅無異豬和羊的流寇軍兵,繼續前衝,攻入濠溝中去與唐軍肉搏作戰。

這幫可憐的傢伙,勇氣與意志都已消沮,卻還被強令前衝,情況姜慘無比。於是,唐軍的火銃,一輪輪地打響,流寇軍兵則不停地哀嚎着倒下。

而到了離那濠溝僅有一百餘步時,又一件令所有衝鋒的流寇軍兵,皆沒有想到的事情發生了。

那就是,南門上,那些同樣搭了雨棚的近百門大大小小龍擊炮,一齊打響,大大小小的近百顆鐵彈,從城頭呼嘯着衝向洶涌而來的流寇人潮。

原來,此時流寇的距離,正在處於龍擊炮的攻擊邊緣,爲了減輕濠溝中唐軍的壓力,也爲了更好地打擊進攻的流寇鬥志與士氣,這南門上的火炮自然抓緊機會,不失時機地全部打放。

炮聲隆隆,數十枚碩大烏黑的熾熱鐵彈,以強橫狂暴的力量,橫掃擋在它面前的一切東西。在密集的流寇陣中,長頭到尾,犁出了一條長長的血路,這條血路經過之處,血肉橫飛,人體碎肢殘骸鮮血內臟四處飛濺,有如地獄屠宰場。

一時間,山海關南門外,槍炮齊鳴,隆隆炮聲與綿密的槍銃打放聲,疊加起一片,形成了極其有效,具有高度殺傷力的立體火力網。

而在流寇拼死前進,到了離濠溝約數十步外時,濠溝中一直按捺不動的千餘名唐軍輔兵,紛紛使出吃奶的勁,將手中滋滋燃燒的單兵震天雷,朝滾滾而來的流寇軍陣,用力擲去。

第六百章 攻心誘降第一百二十五章 勁敵第七百六十六章 再不生於帝王家第五百三十二章 虎嘯海東第一百零四章 韃子第七百五十五章 砍瓜切菜第三百四十三章 入城擄民第五百八十一章 肅殺之夜第八百三十四章 關鍵之機,雷霆救援第九百四十三章 重炮狂攻第七十四章 阿巴泰第九百零六章 合圍擊潰,一路追殺第一百六十六章 赤鳳總兵第五百二十九章 援兵終至第四百一十二章 驚險奪城第九百二十九章 身死名滅,不亦宜乎第六百八十三章 風沙攻城第九百二十二章 都城破,準國亡第九十三章 鐵龍城第五百八十章 營口登陸第一百二十三章 土默特汗第四十八章 戰陣第一百三十二章 恐慌效應第八百七十四章 多鐸敗死,雨攻遼陽第二百四十九章 收降的藝術第一百四十二章 援徵南下第五百三十五章 被逼攤牌第六十一章 交換第八百三十五章 大西皇帝 殞命陣前第八百七十九章 清廷求和第一百四十九章 鐵龍城之戰(三)第五百章 兵發海參崴第八百零四章 四面張網 八方捕魚第四百二十一章 化玉帛爲干戈第二十章 突襲第八百六十二章 橫掃遼中,兵迫海城第三百零一章 老子賣自已第八百八十二章 爲了大清,忍辱求生第六百零九章 順治登基第八百四十九章 炸碎象陣,進逼木邦第七百零八章 基本田與富餘田第七百四十八章 夜襲出城,集束燒營第四十九章 千戶第八百八十八章 乘勝追擊,矇混進關第七百三十七章 金聲桓投降第六百零一章 集束震天雷第七百六十八章 公主出家,新皇即位第二百七十章 以毒攻毒第四百八十八章 腆顏求存第七百七十七章 不殺此獠,何以立威第八百一十章 驚天一炸,烈焰焚城第六百六十章 復縣之困第二百八十四章 徒生變故第三百七十七章 英雄落幕第二百七十九章 鳳凰樓設宴第一百二十三章 土默特汗第一百一十九章 首級交易(下)第二百三十四章 來自臺灣的家信第二百二十八章 午門獻俘第十九章 北行第六百八十六章 迫旨發兵第六百六十五章 三國運命之戰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念天堂 一念地獄第二百零七章 協議達成第九百四十九章 撞門攀梯 齊攻拉薩第七百五十九章 離間君臣,借刀殺人第七百一十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六百九十三章 與城俱亡第三百四十七章 定居與歸化第七百零七章 江南改革之憂思第七百九十一章 安南借兵,合攻唐軍第七百九十二章 脣亡齒寒,入援莫氏第三百六十九章 李嘯不死,大清難安第八百二十四章 御駕親征,力保大西第四百五十四章 聯清復仇第八百六十八章 全殲二王,剝皮孔有德第六百一十二章 私心暗鬥第五百二十章 關鍵決心第四百八十七章 攻克赫圖阿拉第二百六十六章 赤鳳伯第六百四十三章 走投無路吳三桂第二百一十二章 入援京師第三百一十四章 致命的誘餌第三十章 規劃第六百一十七章 搏命塹壕第二十五章 升賞第六百九十九章 罵暈史可法第九百一十四章 橫行西域,兩國震怖第七百六十八章 公主出家,新皇即位第七百三十四章 背後的更大危險第七百五十三章 覆軍投降第一百四十六章 顆粒火藥 震天雷第三百九十三章 準你自盡第六十八章 面試第一百九十一章 老回回潰滅第八百六十六章 激戰二順王第二百零五章 購買臺灣第三百零一章 老子賣自已第八百二十五章 出其不意,合攻保寧
第六百章 攻心誘降第一百二十五章 勁敵第七百六十六章 再不生於帝王家第五百三十二章 虎嘯海東第一百零四章 韃子第七百五十五章 砍瓜切菜第三百四十三章 入城擄民第五百八十一章 肅殺之夜第八百三十四章 關鍵之機,雷霆救援第九百四十三章 重炮狂攻第七十四章 阿巴泰第九百零六章 合圍擊潰,一路追殺第一百六十六章 赤鳳總兵第五百二十九章 援兵終至第四百一十二章 驚險奪城第九百二十九章 身死名滅,不亦宜乎第六百八十三章 風沙攻城第九百二十二章 都城破,準國亡第九十三章 鐵龍城第五百八十章 營口登陸第一百二十三章 土默特汗第四十八章 戰陣第一百三十二章 恐慌效應第八百七十四章 多鐸敗死,雨攻遼陽第二百四十九章 收降的藝術第一百四十二章 援徵南下第五百三十五章 被逼攤牌第六十一章 交換第八百三十五章 大西皇帝 殞命陣前第八百七十九章 清廷求和第一百四十九章 鐵龍城之戰(三)第五百章 兵發海參崴第八百零四章 四面張網 八方捕魚第四百二十一章 化玉帛爲干戈第二十章 突襲第八百六十二章 橫掃遼中,兵迫海城第三百零一章 老子賣自已第八百八十二章 爲了大清,忍辱求生第六百零九章 順治登基第八百四十九章 炸碎象陣,進逼木邦第七百零八章 基本田與富餘田第七百四十八章 夜襲出城,集束燒營第四十九章 千戶第八百八十八章 乘勝追擊,矇混進關第七百三十七章 金聲桓投降第六百零一章 集束震天雷第七百六十八章 公主出家,新皇即位第二百七十章 以毒攻毒第四百八十八章 腆顏求存第七百七十七章 不殺此獠,何以立威第八百一十章 驚天一炸,烈焰焚城第六百六十章 復縣之困第二百八十四章 徒生變故第三百七十七章 英雄落幕第二百七十九章 鳳凰樓設宴第一百二十三章 土默特汗第一百一十九章 首級交易(下)第二百三十四章 來自臺灣的家信第二百二十八章 午門獻俘第十九章 北行第六百八十六章 迫旨發兵第六百六十五章 三國運命之戰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念天堂 一念地獄第二百零七章 協議達成第九百四十九章 撞門攀梯 齊攻拉薩第七百五十九章 離間君臣,借刀殺人第七百一十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六百九十三章 與城俱亡第三百四十七章 定居與歸化第七百零七章 江南改革之憂思第七百九十一章 安南借兵,合攻唐軍第七百九十二章 脣亡齒寒,入援莫氏第三百六十九章 李嘯不死,大清難安第八百二十四章 御駕親征,力保大西第四百五十四章 聯清復仇第八百六十八章 全殲二王,剝皮孔有德第六百一十二章 私心暗鬥第五百二十章 關鍵決心第四百八十七章 攻克赫圖阿拉第二百六十六章 赤鳳伯第六百四十三章 走投無路吳三桂第二百一十二章 入援京師第三百一十四章 致命的誘餌第三十章 規劃第六百一十七章 搏命塹壕第二十五章 升賞第六百九十九章 罵暈史可法第九百一十四章 橫行西域,兩國震怖第七百六十八章 公主出家,新皇即位第七百三十四章 背後的更大危險第七百五十三章 覆軍投降第一百四十六章 顆粒火藥 震天雷第三百九十三章 準你自盡第六十八章 面試第一百九十一章 老回回潰滅第八百六十六章 激戰二順王第二百零五章 購買臺灣第三百零一章 老子賣自已第八百二十五章 出其不意,合攻保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