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金英

第五十四章金英

朱祁鎮之前是見過金英的。

畢竟所謂司禮監太監,金英常常在宣宗皇帝身邊,朱祁鎮作爲宣宗愛子,當然是見過面的。

但是僅僅限於見過面而已。

畢竟之前的朱祁鎮還小,任何家國大事都不可能讓朱祁鎮牽扯下去,再者王振在朱祁鎮身邊,一心維護自己在朱祁鎮心中的地位。

朱祁鎮與其他太監接觸的也就相對比較少。

朱祁鎮對金英的印信也不深。

但是金英一見朱祁鎮,就跪倒在地,說道:“今日能再見小爺,奴婢即便是見了先帝,也有話說了。”

朱祁鎮聽了,心中忍不住有些惻然。

宣宗皇帝在朱祁鎮心中如同父親一般的地位從來沒有改變過,也無法改變。金英這一句話,就讓朱祁鎮想起了宣宗皇帝。

就算不給太皇太后的面子,也要給宣宗皇帝面子。

是的,朱祁鎮對王振所說的話,是有真有假的。假的是,分王振的權力,朱祁鎮最少需要兩三條不同的對外聯繫的渠道才行。

而今朱祁鎮能從外面獲得消息的渠道,有以下幾個,最大的渠道乃是內閣。

天下二京十三省的所有奏疏都在內閣彙總之後,再上報過來。

但是這一道渠道是要從司禮監過一手的。

雖然王振不敢一手遮天,該報上來的隱瞞不報。但是想在這裡上下其手,卻是很簡單的。

要緊的放在不要緊的裡面,最前面的放在最後面,拖上幾天,卻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甚至朱祁鎮也挑不出錯處來。

不過,內閣這個渠道,地方官員上報的奏疏,其中有多少水分,朱祁鎮不用想,就知道。

所以纔有東廠與錦衣衛之設。

東廠與錦衣衛其實沒有那麼神通廣大,不過用來驗證下面官員報上來的奏疏,卻是可以用的。

其中東廠與錦衣衛本就不該由一個人掌控。

原因很簡單,太宗皇帝設立東廠的初衷是什麼?是監視錦衣衛。如果東廠與錦衣衛的上級領導,都是一個人。那麼東廠還有什麼設立的必要了。

其實說起來東廠比之錦衣衛編制上還差勁。錦衣衛不管怎麼說,還是國家正經的編制,但是東廠很多人手,都是從錦衣衛之中調過來的。

也就是說,從人員上來說,廠衛一體倒也不是錯的。

至於後來東廠大規模擴張,將一些地痞流氓都納入東廠之中,那就是另外的事情了。

真的是,金英這個人選,還真是太皇太后的推薦的。

不過,太皇太后推薦金英也是細細思量過了,這是一個朱祁鎮能夠接受的人,因爲金英並非太皇太后的人。

嚴格的說,金英乃是宣宗皇帝的人。

在太皇太后與朱祁鎮之間,金英天然的偏向朱祁鎮。他對朱祁鎮的忠誠,是源自宣宗。他固然會爲太皇太后辦事,但卻不是太皇太后的貼心人。

朱祁鎮對金英說道:“金公公起來吧。”

金英這才起身,雙手垂下,站在朱祁鎮一側。

朱祁鎮說道:“東廠交到公公手中,想來也很順手。”

金英微微躬身,說道:“老奴也就這點本事了。”

朱祁鎮纔不擔心金英能夠不控制住東廠,王振代替金英作爲司禮監太監,這才幾個月而已,王振這纔將司禮監穩定住,錦衣衛安插了人手,東廠大概也安插了人手,但是與金英這個位宣宗年間的大襠頭相比,卻還是欠了火候。

看兩人的結局就高下立辨。

王振的結局自然不用說了,就是這位大襠頭在土木堡之變後與孫太后一併立了代宗,而在代宗後來想廢掉英宗太子的時候,竭力反對。

幾死餘生。

不過,這樣做也是有回報的,成化帝登基之後,對金英恩寵有加,即便是金英死後,金英的侄子也死了,還讓侄子的兒子再蔭官。

可謂皇恩浩蕩了。

在這麼多風暴之中,閒庭信步,不損分毫,還廕庇子孫,可見金英是何等老奸巨猾。

當然朱祁鎮自然不知道金英後面的事情。

但是即便眼前這些事情,就足夠看出金英的能力了。

提供給太皇太后的曹吉祥的黑材料,定然是金英安排的,想來金英困在宮中,哪裡能知道外面的情報。

也就是說東廠,或者是錦衣衛之中,其實有金英的人。

先帝駕崩之事,屬於不可抗力,但是即便如此,金英不過幾個月之間,就會爬回了內廷核心。

內廷太監之中大佬,也就是司禮監,東廠太監,還有御馬監。

其餘的太監都要等而下之的。

朱祁鎮說道:“朕心安排的一些事情,你知道嗎?”

金英畢恭畢敬,但是言語之中,一絲慌張都沒有,似乎早有預料,說道:“陛下交代的事情,有探查河南災情,已經爲於大人安撫好了,今秋河南的收成不錯,河南算是熬過去了。”

“陛下還讓去安排去合浦採珠,暗地裡收集安南情報。奴婢也安排下去了,奴婢已經安排人手,從三路進入安南,分別是海道,從廣西到安南,從雲南到安南,沿途安排了暗樁,等待接應大軍。”

“還有草原上的事情,阿岱汗可能去的地方,有兩個,奴婢已經派人去查了。”

朱祁鎮問道:“那兩處?”

金英說道:“一處乃是乃集亦,另外一處是科爾沁。”

朱祁鎮微微皺眉,科爾沁他是知道的。畢竟後世科爾沁與清廷之間的聯姻,讓科爾沁這個名字大大有名。

但是乃集亦。

金英立即說道:“科爾沁乃是東蒙古核心部落,世代都是黃金家族所掌控,很可能將阿岱汗隱藏起來。而乃集亦在甘肅以北,乃西夏的黑水城所在。有居延澤。乃是阿岱汗一脈的故地,有靠近邊地,洪武永樂有大明駐軍,而且卻退卻了,其他部落也不敢輕易佔據,是一片空白。”

朱祁鎮點點頭,說道:“你的意思是,阿岱汗一定是被人隱藏起來了?”

金英說道:“奴婢跟隨先帝去過草原,草原看似廣闊無垠,但是可以讓大隊人馬隱藏的地方,必須是水草豐盛之地,又有水源,這樣的地方,在草原之上,就是寶地,決計沒有一塊是無主的。”

“如果阿岱是單身隱藏,固然天下之大,沒有地方不能去,但是這樣一個人草原上,他是生是死,根本無關緊要。”

“所以,阿岱汗想要東山再起,比如要爭取一些部落的支持。”

朱祁鎮心中輕輕一嘆,他如何聽不出金英話裡面的隱藏的意思。

朱祁鎮派人在草原上找阿岱汗,從一開始就出差了。

錦衣衛能找到,脫歡沒有可能找不到,他找不到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被人藏起來了。如此一來,錦衣衛即便是能找到又如何?

能將人帶回來嗎?

如果不能將人帶到大明,這阿岱汗在誰手中,並不重要。

至於支持阿岱汗?卻也要阿岱汗找上門來,阿岱汗在什麼地方不好找,但是大明在什麼地方卻好找的很。

阿岱汗這樣情況之下,還不來找大明。可見他對大明戒心之深,如果即便找到了又如何?

不過徒勞損傷一些錦衣衛的性命而已。

朱祁鎮說道:“既然如此,就讓人撤了吧。”

金英說道:“陛下英明。”

朱祁鎮說道:“先帝不幸棄天下,而今這天大的干係都擔在朕與太皇太后身上,你是先帝老臣,定然要助朕一臂之力。”

金英再次下跪,甚至雙目含淚說道:“奴婢敢不竭誠效力。今有一事,請陛下留心。”

第一百三十章 謝家的家底第五十五章 奴兒干都司第七十三章 三道關大捷第一百零四章 桂西餘聲第八章 登基大典第七十一章 馳道第四十八章 關山飛渡第一百六十三章 好爲之第一百零二章 皇帝的位置第八十二章 錢夫人之心第十八章 鐵面講官第一百二十五章 于謙的隱患第三十九章 石破天驚第十八章 鐵面講官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寧遺夢第三十七章 北京城的營造第一百三十八章 瓦刺退兵第七十三章 試行天下第四十五章 首勝第一百五十九章 周忱的斂財手段第一百零五章 暗潮無聲第一百五十六章 和親?第一百零七章 掀牌第二十四章 民以食爲天第一百九十五章 張輔的落幕第七十三章 黎思誠徵占城第二十八章 朱見濬與權力第一次接觸第六十三章 水路救援第八十二章 錢夫人之心第五十六章 朱祁鎮之心第四十三章 萬方有過,罪在朕躬第一百五十五章 天人楊洪第十六章 海漕第一百八十六章 出塞之前第一百零六章 足利義政第四十八章 南洋衛第一百一十四章 勳貴圈子的爛事第五十一章 曬鹽法的進展第八十三章 大破葉留宗第七十九章 解縉第十四章 李滿住第七十九章 大明財政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明的金銀流向第四十四章 孔弘緒第四十一章 石亨的追擊第一百四十一章 黃河,黃河第八十六章 合流第四十七章 西虜寇邊第五十八章 礦稅第一百二十六章 其言也善第九十九章 西軍脆敗第六十三章 遼南府第八十八章 對江南重賦不同的看法第七十八章 兩件大事第十四章 遺詔第十八章 河北營田第四十四章 石炭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盧溝河水情第六章 困境第一百章 戰爭的腳步聲第八十四章 沙縣民變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大旱第五十五章 斬盡天下不平事第七章 聖誕安排第五十章 糧倉案第一百六十七章 內閣調整第八十七章 胥吏之害第二章 財政危機的延續第一百二十一章 錢法第五十五章 水利學堂的功課第五十六章 古道血戰第一百七十章 海河方案第一百二十二章 一漢當幾胡?第一百四十一章 瓦刺貢馬第一百四十六章 黃河改道第一百五十章 瓦刺的實力第十三章 建州女真第一百六十一章 王直鎮守南京第二十九章 海西攻勢第一百二十三章 旱情第一百一十四章 寧化縣現狀第六十八章 三元及第第四十一章 落子南洋第六章 新天子第五十二章 礦亂第九十七章 對大藤峽的決斷第六十九章 多事之秋第二十九章 石璟第一百三十九章 楊溥的政治理念第二百三十八章 挖出精銳第一百六十五章 武興第八十九章 工部侍郎提舉天下工場事第十章 開發東北第一步第九十四年,徐有貞的日本任務第二十二章 天災與人禍孰重?第六章 此禍已種蕭牆間第二十三章 直隸省內部問題第七十五章 葉留宗的野望第六十七章 當年千里追異人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第一百三十章 謝家的家底第五十五章 奴兒干都司第七十三章 三道關大捷第一百零四章 桂西餘聲第八章 登基大典第七十一章 馳道第四十八章 關山飛渡第一百六十三章 好爲之第一百零二章 皇帝的位置第八十二章 錢夫人之心第十八章 鐵面講官第一百二十五章 于謙的隱患第三十九章 石破天驚第十八章 鐵面講官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寧遺夢第三十七章 北京城的營造第一百三十八章 瓦刺退兵第七十三章 試行天下第四十五章 首勝第一百五十九章 周忱的斂財手段第一百零五章 暗潮無聲第一百五十六章 和親?第一百零七章 掀牌第二十四章 民以食爲天第一百九十五章 張輔的落幕第七十三章 黎思誠徵占城第二十八章 朱見濬與權力第一次接觸第六十三章 水路救援第八十二章 錢夫人之心第五十六章 朱祁鎮之心第四十三章 萬方有過,罪在朕躬第一百五十五章 天人楊洪第十六章 海漕第一百八十六章 出塞之前第一百零六章 足利義政第四十八章 南洋衛第一百一十四章 勳貴圈子的爛事第五十一章 曬鹽法的進展第八十三章 大破葉留宗第七十九章 解縉第十四章 李滿住第七十九章 大明財政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明的金銀流向第四十四章 孔弘緒第四十一章 石亨的追擊第一百四十一章 黃河,黃河第八十六章 合流第四十七章 西虜寇邊第五十八章 礦稅第一百二十六章 其言也善第九十九章 西軍脆敗第六十三章 遼南府第八十八章 對江南重賦不同的看法第七十八章 兩件大事第十四章 遺詔第十八章 河北營田第四十四章 石炭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盧溝河水情第六章 困境第一百章 戰爭的腳步聲第八十四章 沙縣民變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大旱第五十五章 斬盡天下不平事第七章 聖誕安排第五十章 糧倉案第一百六十七章 內閣調整第八十七章 胥吏之害第二章 財政危機的延續第一百二十一章 錢法第五十五章 水利學堂的功課第五十六章 古道血戰第一百七十章 海河方案第一百二十二章 一漢當幾胡?第一百四十一章 瓦刺貢馬第一百四十六章 黃河改道第一百五十章 瓦刺的實力第十三章 建州女真第一百六十一章 王直鎮守南京第二十九章 海西攻勢第一百二十三章 旱情第一百一十四章 寧化縣現狀第六十八章 三元及第第四十一章 落子南洋第六章 新天子第五十二章 礦亂第九十七章 對大藤峽的決斷第六十九章 多事之秋第二十九章 石璟第一百三十九章 楊溥的政治理念第二百三十八章 挖出精銳第一百六十五章 武興第八十九章 工部侍郎提舉天下工場事第十章 開發東北第一步第九十四年,徐有貞的日本任務第二十二章 天災與人禍孰重?第六章 此禍已種蕭牆間第二十三章 直隸省內部問題第七十五章 葉留宗的野望第六十七章 當年千里追異人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