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黃河改道

第一百四十六章黃河改道

朱祁鎮慢慢的踱步,此刻他也顧不上什麼政治原則了。

是,很多時候,不直接決斷,間接操控朝政,在很多時候,能讓朱祁鎮立在政治的不敗之地。

但是有些事情,這些事情就是多餘的。

很多重大決策,朱祁鎮就要當即立斷,因爲沒有那麼多時間走流程。

比如現在。

朱祁鎮忽然停下了腳步,說道:“既然黃河恢復舊道,如此困難,那讓黃河走新河道如何?”

“陛下英明。”曹鼐出列說道:“水性利下,黃河出廣武山後,已經呈現地上懸河之態,黃河河底,高過開封鐵塔。開封一帶,最高之處,不是別的地方,就是黃河河堤,如此一來,黃河一發洪水,百姓封堵,事倍功半,何也?違天而行之。”

“陛下有束水攻沙之妙策,黃河河堤本就該修建,何不修建新河堤,水性利下,黃河決口,卻走此道想,想來這新河道,就是附近最低的地方。再加之束水攻沙之法,可成萬世不拔之業。”

朱祁鎮聽了曹鼐的話,慢慢的回過神來了。

曹鼐對這個辦法的贊成,就是他一直持有的政治態度,那就是內政大於外敵。曹鼐太清楚一件事情了,那就是朝廷的人力物力是有限了。

既然朱祁鎮選擇了修黃河,自然要放棄與瓦刺的戰鬥,如此來說,就是曹鼐一大勝利。而且這樣的計劃,如果馬愉在的話,他一定會反對的。原因很簡單,馬愉乃是山東人。

在朝廷之中每一個大臣都有爲家鄉爭奪利益的義務,否則他又不能當一輩子的官,即便是能當一輩子的官,被家鄉人撮脊樑骨的滋味也不好受。

這一個機會,利益損失最大的就是山東了。

抱歉那一個省境內有這麼一條河,就足夠這個省從巡撫到百姓,都睡不着覺了。

但是對曹鼐來說,他卻不用多考慮山東士林的想法了。

朱祁鎮說道:“周忱。”

周忱立即說道:“臣在。”

朱祁鎮說道:“你立即整頓府庫,準備想辦法擠出一筆錢來。準備修河。”

周忱的臉色有些不好看,但是這個時候,周忱是決計不會與朱祁鎮頂嘴的,但是周忱很清楚大明而今的財政並不是太健康的。

因爲去年大旱減免並撥出的銀兩,共有一千多萬石,幾百萬兩之多,要知道這都是格外支出。並不是說,大災之外,朝廷正常運轉就不要錢了。

如果單單輪去年的財政來看,不要說有結餘了,都出現了赤字了。

朝廷看起來,是有一些積蓄。如果沒有瓦刺虎視眈眈的話,動用這些錢糧修建一道新的黃河大堤,是決計沒有問題的。

但是有瓦刺在,很多銀兩都撥入內庫,就是划進軍費之中了,只是而今還沒有用而已。

所以,周忱的工作是非常難的。

周忱拼命想辦法給朱祁鎮想辦法撈錢,但是他怎麼撈錢,似乎都無法超過朝廷花錢的速度,也讓周忱很是無奈。

朱祁鎮也知道這一點,他準備等一會兒留下與周忱談一談。

朱祁鎮說道、:“阮安。”

阮安立即行禮,說道:“臣在。”

朱祁鎮說道:“朕命你爲治水大使,立即南下,勘探從八柳村口,到黃河入海所有山河形式,與王永和一切給朕一個方案。”

“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穩定下來。”

“請陛下放心,黃河既然已經入海了。”阮安說道:“一時半會兒,應該沒有什麼大事的。”

阮安這一句話,看似在安慰朱祁鎮

卻讓朱祁鎮心中更加難受。

阮安說的是大實話。黃河已經決口,衝了數千裡,淹死了不知道多少百姓。在新河道開始,想來一時間,黃河也不會再有淹死一村一鎮的舉動了。

畢竟,黃河入海的障礙,都已經被衝開了。

只是,朱祁鎮越品越覺得有一種諷刺的意味。

如果不是朱祁鎮與阮安接觸十幾年了,知道阮安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沒有往心裡去,只是心中還是有些不舒服。

“陛下,”曹鼐說道:“而今看來,治河之事,不是一時可爲的,卻是急不得,但是有一件事情,卻非常急,那就是漕運。而今張秋受災,漕運中斷,想來在河道修建好之前,恐怕不能暢通了。”

“臣以爲當大興海運,以彌補漕運之缺。”

朱祁鎮聽了,心中微微一頓,曹鼐這一句話,讓朱祁鎮心中浮想聯翩,那就是從今之後,大明要進入海運爲主,漕運爲輔的階段嗎?

說實話,朱祁鎮已經深刻的瞭解這一條運河對大明的種種影響。他也沒有一口氣將運河給廢了的想法了。

雖然有很多替代辦法,但是運河還是這個時代非常合適的運輸手段。即便維繫運河成本很高,但是從運河上的收益也不少,運河上的各河關都富的流油。這還是運河更多時候是官用,而不是民-運的時候。

如果說,將來漕運成爲海運的一種補充,那麼四百萬石的運輸量,降低到一百萬石,甚至幾十萬石,僅僅是保持運輸能力,在海運出了什麼事情,中斷運輸之後,可以在短時間恢復到每年四百萬石糧食的運輸量。就可以了。

剩下運輸量都可以讓給民間。

到時候單單徵收河關稅,就未必比海關賦稅差上多少。

畢竟就整個大明的經濟來說,此事的大明還是明顯的內需型的,大部分產出都是大明自己消耗的。

當然了,這也是建立起對底層收稅的小吏進行一番徹底的改造才行。

否則能徵收上來的稅有多少,就不好說了。

只要能運河的產出能彌補運河的維護費用,朱祁鎮就不會想廢除運河,將來有一天,運河成爲一個賠錢的買賣,再廢除也不遲。

朱祁鎮說道:“準,內閣立即傳令給海運總兵官王英,讓他好生準備。讓江南籌備好糧食,今年漕運糧食全部轉爲海運。”

“是。”曹鼐說道。

隨即,朱祁鎮又吩咐了幾句關於賑災的事情,派出都察院御史,巡視災情。

這一次,河南省衛輝府,直隸省大名府,山東東昌府,兗州府,濟南府,都受災不輕,自然要派人遣視。

這大大小小的事情,足夠內閣忙上好幾天了。

朱祁鎮打發內閣與阮安離開,卻將周忱留下來了。

朱祁鎮說道:“剛剛你欲言又止,此刻可以說了。”

周忱說道:“陛下,非臣推託,實在是而今朝廷的錢糧不夠,陛下親政以來,大事不斷,有麓川之徵,河北水利,整修九邊城牆,修建海西鎮,而今又要修黃河新河道,即便戶部有金山銀山,也不能這樣花啊。”

“而且陛下還一心要與瓦刺交戰,這都是需要錢的。這樣的情況下,臣就是八手八臂,也填不平這無底洞。”

朱祁鎮嘆息一聲,說道:“先生辛苦了,而今這樣的情況,也不是朕想要的。”

周忱也知道,雖然愛哭的孩子有糖吃,但也要分寸,說多了也讓人厭煩。周忱嘆息一聲,說道:“臣受陛下知遇之恩,就是拼了這一條老命,也要給陛下湊足錢糧,只是請陛下在決定的時候,能想一想戶部難處。”

朱祁鎮說道:“請先生估算一下,黃河新河道需要多少銀子。”

周忱說道:“陛下,臣估算,從決口處到入海,大抵有一千三百餘里。河堤要兩面都修建,所以修建兩千六百餘里的河堤。更不要說陛下要束水攻沙之策了。”

第一百五十章 破釜沉舟第四十七章 孔家南宗第一百三十章 北京震動第七十四章 郭登的判斷第一百三十五章 太子赴安南第一百二十九章 勳貴斷尾第十五章 徐有貞第五十五章 於公入陝第八十章 經筵第六十章 明浪第一百三十四章 施禮生死第五章 都是壞消息第一百二十六章 寧化黃氏第一百六十七章 馬政痼疾第一百二十章 屠萬是爲雄第十四章 李滿住第十七章 李時勉第四章 朱祁鎮的京營第二十三章 天子之問第一百三十九章 石彪的決然第八十一章 黃河水患第一百零七章 會獵朝鮮第三十章 安南盛世第六十八章 諸子第一百三十二章 紛紛南洋策第三十三章 瓦刺的兵器來源第一百二十四章 兩朝開濟老臣心弟七十三章 大計第六十三章 遼南府第三十二章 王越的機會第四十三章 海西經營第五十二章 礦亂第二十八章 李時勉的倔強第九十章 貝琳第一百零三章 韓雍的手段第四十九章 科學之種第八十六章 江南土地黑幕第五十七章 馳道利弊第七十一章 男兒自是重危行第十五章 李實的辦法第四十八章 防秋第八十八章 高陽伯李文第一百四十八章 十二渠圖第六十章 遼東局勢的漏洞第一百二十四章 地震三第一百五十八章 財政緊急策略第六十一章 滹沱河決第十二章 軍議第九十章 一巴掌一甜棗第十九章 瓦刺內奸第十二章 長樂未央不夜城第七十七章 占城之戰第十六章 海漕第一百一十三章 朝廷風雲變第六十三章 金蟬脫殼第一百四十二章 楊洪巡邊第六十七章 魏國公入處州城第二百三十三章 紫荊關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以工代賑第六十九章 建文已死第一百二十三章 黃河危局第七十章 肇州破敵第一百四十三章 削藩--大明的政治正確第一百一十一章 阿失帖木兒皈依真主第四十五章 安南之糧第六十六章 建文帝下落第六十八章 定婚事第十四章 主導權第五十一章 彈劾曹吉祥第三十六章 老將不老第三十二章 大明南洋戰略第八十四章 家族第一百九十七章 將軍百戰死第二十九章 塵埃落定大藤峽第一百零二章 南洋水師初戰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賢的決擇第一百一十九章 馬文升斷案第五十六章 朱祁鎮之心第八十九章 于謙的西北政策第十一章 朝鮮靖難第八十三章 西事急第二百零五章 希望的煙塵第一百一十章 糧與銀第一百四十二章 楊洪巡邊第二百一十四章 周忱的堅持第四章 朱祁鎮的算計第一百零一章 定風波四第二章 大明九邊考第三十章 宿衛宮中第八章 登基大典第一百一十三章 北伐第五十八章 礦稅第八十七章 對劉定之的安排第一百一十四章 議麓川五第五十七章 馳道利弊第二百一十二章 財政壓力第四十五章 孔府案第五十章 瓦刺二第一百三十章 太子第三十八章 出乎預料的開戰
第一百五十章 破釜沉舟第四十七章 孔家南宗第一百三十章 北京震動第七十四章 郭登的判斷第一百三十五章 太子赴安南第一百二十九章 勳貴斷尾第十五章 徐有貞第五十五章 於公入陝第八十章 經筵第六十章 明浪第一百三十四章 施禮生死第五章 都是壞消息第一百二十六章 寧化黃氏第一百六十七章 馬政痼疾第一百二十章 屠萬是爲雄第十四章 李滿住第十七章 李時勉第四章 朱祁鎮的京營第二十三章 天子之問第一百三十九章 石彪的決然第八十一章 黃河水患第一百零七章 會獵朝鮮第三十章 安南盛世第六十八章 諸子第一百三十二章 紛紛南洋策第三十三章 瓦刺的兵器來源第一百二十四章 兩朝開濟老臣心弟七十三章 大計第六十三章 遼南府第三十二章 王越的機會第四十三章 海西經營第五十二章 礦亂第二十八章 李時勉的倔強第九十章 貝琳第一百零三章 韓雍的手段第四十九章 科學之種第八十六章 江南土地黑幕第五十七章 馳道利弊第七十一章 男兒自是重危行第十五章 李實的辦法第四十八章 防秋第八十八章 高陽伯李文第一百四十八章 十二渠圖第六十章 遼東局勢的漏洞第一百二十四章 地震三第一百五十八章 財政緊急策略第六十一章 滹沱河決第十二章 軍議第九十章 一巴掌一甜棗第十九章 瓦刺內奸第十二章 長樂未央不夜城第七十七章 占城之戰第十六章 海漕第一百一十三章 朝廷風雲變第六十三章 金蟬脫殼第一百四十二章 楊洪巡邊第六十七章 魏國公入處州城第二百三十三章 紫荊關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以工代賑第六十九章 建文已死第一百二十三章 黃河危局第七十章 肇州破敵第一百四十三章 削藩--大明的政治正確第一百一十一章 阿失帖木兒皈依真主第四十五章 安南之糧第六十六章 建文帝下落第六十八章 定婚事第十四章 主導權第五十一章 彈劾曹吉祥第三十六章 老將不老第三十二章 大明南洋戰略第八十四章 家族第一百九十七章 將軍百戰死第二十九章 塵埃落定大藤峽第一百零二章 南洋水師初戰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賢的決擇第一百一十九章 馬文升斷案第五十六章 朱祁鎮之心第八十九章 于謙的西北政策第十一章 朝鮮靖難第八十三章 西事急第二百零五章 希望的煙塵第一百一十章 糧與銀第一百四十二章 楊洪巡邊第二百一十四章 周忱的堅持第四章 朱祁鎮的算計第一百零一章 定風波四第二章 大明九邊考第三十章 宿衛宮中第八章 登基大典第一百一十三章 北伐第五十八章 礦稅第八十七章 對劉定之的安排第一百一十四章 議麓川五第五十七章 馳道利弊第二百一十二章 財政壓力第四十五章 孔府案第五十章 瓦刺二第一百三十章 太子第三十八章 出乎預料的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