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兩件大事

第七十八章兩件大事

“好小子。”鄭老大猛地幾步跑到了船頭,與幾個水手一般,將一個厚重的木頭箱子搬出來,打開一門鐵炮擡了出來。

冼景萬萬沒有想到,鄭老大還有這傢伙。

要知道,火器是朝廷命令禁止百姓持有的。而火炮是所有禁令核心的核心。

這個是要殺頭的罪過。

更讓冼景吃驚的是,剛剛僞造成失火的船隻上面,也露出好幾門大炮,猛地轟了過來。

鄭老大一直保持距離,所以這些大炮都沒有打中。鄭老大隨即還以顏色,親自操炮,連開幾炮,打了過去。

鄭老大打又遠又準,距離最近的一炮都打到了對面船隻百餘米的方位之內。

似乎對面的船隻猶豫了一會兒,避開船隻,遠遠的撤走了。

鄭老大這才鬆了一口氣,說道:“不是愣頭青,知道輕重就好。”

冼景問道:“鄭叔,沒有事吧。”

鄭老大說道:“沒事了。都是老江湖,見我們不是好惹得,自然就放過了,他們不會做虧本的買賣,就怕那種二愣子,硬要出頭,那就不好辦了。”

搶劫這一件事情,也是需要成本的。

真正的海盜也是衡量成本,這樣情況。而對於鄭老大來說,行船也是需要成本的,死上幾個人,他這幾百兩銀子的費用,就不夠撫卹金的。

更重要的是,這些人都是他的老班底,幾乎父子相承,找人也是不好找的。

這一場遭遇倒是有驚無險,雖然遇見一些風浪,但都及時靠岸躲避,最後在六月左右來到了天津。

冼景先到了天津廣東會所,將五萬兩銀子藏在貨物之中,一併帶到了廣東會所。

隨即賣了幾分報紙。

看看最新有什麼情況。

首先,他看見的是,日本斬使。

一時間冼景冷哼一聲,罵道:“區區小國,真是不知死活。”

又細細看了,原來斬殺使臣的不是日本國王,而是日本國王的大臣,一個叫細川的老臣,這個細川簡直是一個活曹操,帶兵不擁立太子,居然擁立國王的弟弟。

而且朝廷派人去調解,居然被他給殺了。

簡直是豈有此理。

隨即看到明報之上,清一色的討伐日本的呼聲,冼景也覺得理所應當。隨即嘆息一聲,暗道:“爲什麼這一戰不在南洋打,這北邊用不上佛山鐵。”

佛山冼家在正統前,雖然也是佛山有頭有臉的家族,但是全家上下不過有一兩千兩的銀子就差不多了。

之所以在三十年間發展如此之大,固然有冼景父親的英明領導,但也有兩個時代機遇,第一個就是大明首先在廣東開海,一開海以來,佛山鐵就成爲外銷的貨物之一,特別是海上風雲變化,他們之間打打殺殺,都要買鐵的。

這是佛山鐵業發展的第一個機遇。

第二個機遇就是大藤峽之戰與安南之戰。

這兩仗一打,更需要更多的鐵,政府採購且不說,因爲很多時候政府採購根本不賺錢。

這個與後世恰恰相反。

後世政府的生意是最賺錢的,但是這個時候,朝廷即便是下發足夠的錢,也被層層瓜分,縱然大明的政治還算清明。

但是大體算上來,朝廷的訂單。大部分是賠本的。

其實這也是太宗皇帝留下的傳統。太祖皇帝出身民間,理解百姓疾苦,故而對百姓採買有過規定,高出市價。

但是太宗皇帝就沒有這樣的理念,再加上儒家主流對商人定義爲奸詐之極,故而太宗皇帝幾乎對商人與取與求。

要什麼,雖然給錢,但是卻是朝廷一口價。

遇見有能力的大臣,或許商民能寬上一分,如果遇見狠毒的大臣,商人即便是賣兒賣女,也填不上窟窿。

好在,幾任兩廣總督,韓雍,葉盛,項忠等人,都是能幹的大臣,佛山總體上沒有賺多少錢,但是沒有賠錢。

而且真正打起仗來,不僅僅有官府採購,還有地方百姓採購等等,總之凡是打仗,鐵價都打着滾向上升。

如果這一戰在南洋,佛山又能賺上一筆了。對於朝廷對日動兵的勝負,冼景是絲毫不擔心的。

畢竟在他眼中大明開國以來武功之盛,遠邁漢唐,什麼貓兒莊之敗,那都是小節,是小節而已。

反正日本是沒有能力打出這樣的戰績的。

隨即,冼景又向下看,雖然每天一挑,卻是一件喜事。

大明有了皇孫,算起來也是嫡長孫,可以說是皇太孫了。這自然是一件喜事了。

冼景心中也很是高興。

越是距離皇帝越遠,皇帝的神聖性就越高,很多對皇帝崇拜之極的人,大多是一輩子沒有見過皇帝的人。

而冼景就是這樣的人。

總體上來,朱祁鎮這麼多年來做的不錯。大明也能稱得上盛世。故而大明有後。對大明也是一件好事。

他心中忽然一動,暗道:“這是一個機會。”

什麼機會?

自然是走門路的機會。

很多時候走門路,也是需要時機的。想來皇長孫出生,北京自然會慶祝。各種走動之中,自然是走動關係的好機會。

他立即說道:“立即準備馬車,去北京。”

正如冼景所料。

在北京皇孫降生的喜慶氣氛更多一點。

朱祁鎮一開始就拿河北當成根本來經營,不管是在政策上還是別的什麼,對河北都有傾斜。

對北京更是如此。

朱祁鎮微服私訪的不多,但是北京城中真出了什麼事情,是很難瞞得過朱祁鎮的。

更不要說,朱祁鎮很多事情都恩惠到了北京百姓。

少府各種產業之中,在朱祁鎮的大赦令之後,更是第一個落實了朱祁鎮所提到的種種待遇。本來朱祁鎮對少府工作的工匠限制就很少了,這一次正式將他們落戶爲民籍。還有順天府其他地方的百姓。

要知道京衛除卻親兵衛之外,一個個都撤除了,但都編爲民籍了。只是他們參軍的慾望也是最高的。

其實,這個時代的京營並非不能打,只是裡面沒有上升渠道。士卒都是將官的僕役,各種剋扣什麼的,怎麼有可戰之兵。

就身體素質還有作戰技能來說,還沒有退化到比百姓還差的地步。

朱祁鎮與瓦刺打了多少年仗,固然有不少北京百姓戰死沙場的,但是這些軍戶出身的百姓,其實並不是太在乎。

因爲在古代當兵吃糧,真是將腦袋別在褲腰帶上的行爲,生死是常事。

只要朝廷撫卹到位,並不覺得是什麼。

更不要說,很多士卒都因爲戰事有了官職,甚至有些有功勞的將領,還調出京營到外地當了一個武官,雖然六七品的武官對很多士大夫來說,不算什麼。

但是對普通百姓來說,足以改換門庭,從此自稱官宦人家了。

所以,百姓對帶領他們一直打勝仗的皇帝,很是擁護。

畢竟說起來,朱祁鎮這些年做的事情,受恩澤最深的地方,也就是北京附近的百姓,北京從來是朱祁鎮心中的基本盤的基本盤。

朱祁鎮如果連北京百姓之心都收攏不好,他的皇帝也做的太失敗了。

所以冼景進入京師之後,就看見這樣一片熱烈的氣氛之中。

他先找廣東會所安置下來,隨即帶着陳獻章的書信,去見吳與弼。

天理報社所在之地,本來是北京一個角落,吳與弼選這裡無非是覺得便宜,只是萬萬沒有想到,似乎天理報社在這裡落腳之後,帶動了連鎖反應,大部分報社都在這裡落腳。

似乎帶動這裡也變得繁華起來了。

第一百三十八章 石亨的猶豫第七章 西南局勢第一百一十一章 也先最後的反撲第一百四十八章 十二渠圖第二十九章 兌子第二百二十六章 屠城之後第一百三十二章 施禮第一百四十三章 捏圓第七十一章 朱見治第一百六十二章 太皇太后的堅決第二百四十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一百三十一章 慶都公主駙馬三第一百四十八章 識趣的襄王第一百三十章 謝家的家底第七十四章 新理學的種子第一百五十八章 金牌止戰第二十八章 李時勉的倔強第一百八十三章 背城而戰第一百零二章 孤身入思明第五十八章 長腿的滹沱河第十六章 海漕第一百六十九章 香囊識人第八十八章 舊港施家第八十四章 雲貴總督第四十四章 孔弘緒第三十八章 出乎預料的開戰第八十章 寇深第一百一十九章 瓦刺的外交試探第七十七章 松潘之會第一百零一章 楊溥時代的開始第四章 都掌蠻之滅第一百六十九章 盧溝河水情第一百零五章 暗潮無聲第四十八章 關山飛渡第二百三十二章 無悔第五十六章 襄國第九十八章 李滿住的決斷第一百二十九章 寧化巡檢韓鐵城第五十九章 北方戰略構想第八十三章 西事急第四十三章 憑祥之戰第四十四章 孔弘緒第六十五章 欲平安南,先定廣西第一百七十九章 成國公之心第一百三十五章 也先窺邊第五十章 瓦刺二第七十九章 歃血爲盟第一百一十六章 皇太后心事第四十六章 石炭四第一百零九章 待詔陸祥第九十九章 潯州城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一漢當幾胡?第一百零三章 太皇太后最後退步第一百四十一章 國策進退第七十八章 兩件大事第二百零九章 雙方退兵第十四章 糧食危機第十二章 徵朝鮮之議第七十九章 回師第九十四章 明軍東來第三十九章 大破麓川第四章 太后第一百三十七章 爲大皇帝賀壽第九十章 開海二第八十四章 家族第一百四十二章 楊洪巡邊第八十六章 西北亂局第十四章 李滿住第五十一章 曬鹽法的進展第三十九章 大破麓川第一百二十五章 楊溥之死第二十四章 於公堤第十六章 經筵第四十八章 新任衍聖公第一百一十六章 易知單第一百二十七章 將門虎子第六十八章 鐵路伏筆第一百零九章 麓川二第二百四十五章 撤退的開始第九十章 少府第一百七十二章 良藥苦口第六章 此禍已種蕭牆間第七十二章 瓦刺可伐第四十八章 南洋衛第九十八章 來自江西的暗箭第一百一十六章 巡邊的準備第十四章 李滿住第二章 塞上江南第十九章 毛裡孩第一百一十一章 人間再無亦失哈第七十七章 有驚無險第一百三十四章 朱祁鎮的第一把火第三十五章 午間休息第三十二章 天下大蝗第二百四十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一百一十二章 議麓川三第一百二十一章 拜將第十二章 長樂未央不夜城第一百零二章 孤身入思明第十九章 不準贖刑
第一百三十八章 石亨的猶豫第七章 西南局勢第一百一十一章 也先最後的反撲第一百四十八章 十二渠圖第二十九章 兌子第二百二十六章 屠城之後第一百三十二章 施禮第一百四十三章 捏圓第七十一章 朱見治第一百六十二章 太皇太后的堅決第二百四十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一百三十一章 慶都公主駙馬三第一百四十八章 識趣的襄王第一百三十章 謝家的家底第七十四章 新理學的種子第一百五十八章 金牌止戰第二十八章 李時勉的倔強第一百八十三章 背城而戰第一百零二章 孤身入思明第五十八章 長腿的滹沱河第十六章 海漕第一百六十九章 香囊識人第八十八章 舊港施家第八十四章 雲貴總督第四十四章 孔弘緒第三十八章 出乎預料的開戰第八十章 寇深第一百一十九章 瓦刺的外交試探第七十七章 松潘之會第一百零一章 楊溥時代的開始第四章 都掌蠻之滅第一百六十九章 盧溝河水情第一百零五章 暗潮無聲第四十八章 關山飛渡第二百三十二章 無悔第五十六章 襄國第九十八章 李滿住的決斷第一百二十九章 寧化巡檢韓鐵城第五十九章 北方戰略構想第八十三章 西事急第四十三章 憑祥之戰第四十四章 孔弘緒第六十五章 欲平安南,先定廣西第一百七十九章 成國公之心第一百三十五章 也先窺邊第五十章 瓦刺二第七十九章 歃血爲盟第一百一十六章 皇太后心事第四十六章 石炭四第一百零九章 待詔陸祥第九十九章 潯州城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一漢當幾胡?第一百零三章 太皇太后最後退步第一百四十一章 國策進退第七十八章 兩件大事第二百零九章 雙方退兵第十四章 糧食危機第十二章 徵朝鮮之議第七十九章 回師第九十四章 明軍東來第三十九章 大破麓川第四章 太后第一百三十七章 爲大皇帝賀壽第九十章 開海二第八十四章 家族第一百四十二章 楊洪巡邊第八十六章 西北亂局第十四章 李滿住第五十一章 曬鹽法的進展第三十九章 大破麓川第一百二十五章 楊溥之死第二十四章 於公堤第十六章 經筵第四十八章 新任衍聖公第一百一十六章 易知單第一百二十七章 將門虎子第六十八章 鐵路伏筆第一百零九章 麓川二第二百四十五章 撤退的開始第九十章 少府第一百七十二章 良藥苦口第六章 此禍已種蕭牆間第七十二章 瓦刺可伐第四十八章 南洋衛第九十八章 來自江西的暗箭第一百一十六章 巡邊的準備第十四章 李滿住第二章 塞上江南第十九章 毛裡孩第一百一十一章 人間再無亦失哈第七十七章 有驚無險第一百三十四章 朱祁鎮的第一把火第三十五章 午間休息第三十二章 天下大蝗第二百四十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一百一十二章 議麓川三第一百二十一章 拜將第十二章 長樂未央不夜城第一百零二章 孤身入思明第十九章 不準贖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