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寧化縣現狀

第一百一十四章 寧化縣現狀

正統三十三年,春。

李東陽到了寧化縣已經大半年了。

這小半年的時間之內,李東陽什麼事情都沒有做,就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學習當地話。也就是客家話。

李東陽來到寧化的時候,一心想要大展拳腳,但是到任之後,他才發現,除卻寧化當地的讀書人之外,他聽不懂任何人話。

因爲寧化當地所說的是客家話。

李東陽在北京長大,雖然後世的北京話,與這個時代的北京話,是有相當大的差別的。但是大體上還有相互承襲的關係的。

讓一個從小到大說北方官話的人,來到寧化,除卻當地讀書人讀書的時候,學習過官話之外,他不能與任何人交流。

甚至很多時候,他都要與人筆談。

因爲福建大山之中的讀書人,官話說得也不是太好的。

在李東陽聽到耳朵之中,就好像有一隻螞蟻順着耳孔鑽進身體之中,那是渾身上下都不舒服。

如果是尋常縣令。

或許他只求在這裡待上一任,清淨無事,然後趕緊調走便是了。

但是李東陽卻不這樣的人。

他這大半年雖然沒有做什麼事情,但有一個成就算是點亮,那就是客家話精通。

一度讓李東陽有些高興。以爲可以暢通福建無阻,很快他就知道,福建方言的複雜繁瑣,他所學的客家話,反而與江西,廣東一帶的客家話有所相通。

總之,他如果想學會整個福建的方言,是一件任重道遠的事情。

李東陽只能放棄了。

不過,李東陽在學術上的野心,暫時遏制住了。

他將心思全部放在寧化縣了。

而寧化是一個什麼地方?

是一個窮地方。

如果加一個形容詞,那就是在羣山環抱之中的窮地方。

從後世來看,也是如此。

後世寧化縣的頭銜有,紅軍長征四個發起縣之一,二零二零年終於脫貧的縣。而在這個時代,條件更是艱苦萬分不止。

寧化縣編戶有五十一里,以一百一十戶爲一里,共五千多戶。數萬人丁。但是土地很少,福建本來就是人多地少,真正可以耕種的多是沿海的平原地帶。

寧化縣卻在武夷山下,窮山惡水。

大部分田地都是旱田,山田,很多地方的產量,連北方大部分地方都不如。很多土地只能收上數鬥米。

連一石都上不了。

數萬人丁,也不是在寧化縣聚集,而是分散在羣山之中,聚族而居,李東陽也看過客家人的院落,那哪裡是什麼院落,分明是一個塢堡。

數百人丁把守,水糧具備,守上數年都不能問題。

這就是出現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寧化縣的宗族勢力特別強大。

倒不是說,大明別的地方,就沒有什麼宗族勢力了。哪裡都有宗族勢力,但是別的地方,也沒有像寧化縣一般。

沒有這些大家族的點頭,什麼事情都做不成,黃家,李家,寧家等幾大姓瓜分了寧化縣上上下的權力。

這些族長也不是善茬,都是能一聲令下,拉過來幾十個上百人個壯丁出來,打生打死的。

而李東陽能管理的縣城,也不過幾千人而已。說起來,也就是後世一個大村落。

這也罷了。

最讓李東陽感到棘手的是,商路艱難。

說實話,寧化縣與江西石城縣相距不遠。這一條路,也是從福建到江西的山道之一。

只是一路都是山路,能通過多少人?

而寧化縣的生態,近乎一種自給自足的狀態之中。

銀子這東西,在寧化縣流通很少,也就在縣城之中用。在鄉下大多用銅錢,甚至很多地方連銅錢都不用。

乾脆是以物易物。

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這個窮。另一個方面,就是寧化縣這裡幾乎與外界隔絕,除卻每年運送田稅到福建去之外。

很少與外界有什麼交流。

即便繳納的賦稅也不多,不過一兩千石而已。

並不是說寧化縣的賦稅只有這麼多了。

而是大明體制之下,賦稅大概分爲兩部分,一部分是轉運,一部分是留存。

轉運又分爲三部分,一部分是京運,就是運輸到京城的,如漕運,就是典型的京運,再又是邊運,就是運輸給邊疆的,再有就是轉運。就是從內地某處轉運到某處。

而寧化縣的賦稅,大部分都轉運到福州府之中的。

但是賦稅轉運卻是一個苦差事。

如果用一條鞭法,從運糧變成運輸銀兩,對百姓來說,的確是一個很大的減負行動。

但是在寧化縣這個地方,卻是萬萬不能用的。

讓寧化縣的老百姓交糧食尚可,畢竟雖然寧化縣的土地單薄了一些,總是有一些收成的,從土裡刨食,還是能刨出一點糧食的。

但是如何從土地刨出銀子,就是一個天大的難題。

如果讓百姓繳納糧食之後,再繳納賦稅,幾乎將百姓生生給逼死。

畢竟,寧化這個地方能有幾家糧商,這些糧商無不與這些大姓有關,想想也清楚,寧化縣窮鄉敝土的,又不是交通要道。

誰傻子一般來這裡經商。這裡的收的糧食,要運出去非蝕本不可。

而且李東陽又發現一件事情,那就是這裡的銀價太高了。

高到什麼地步。

李東陽來當官之前,爲了以被萬一,從家裡拿來一兩百兩銀子,這將李家的積蓄掏出了一大半了。

隨身攜帶,不敢動用,唯恐有一個閃失之後再動用。

李家在北京城之中,也不是什麼富豪。李東陽不過是軍戶出身,考上進士才幾年。這一筆錢大多是李東陽的幾年俸祿,再加上家中幾畝薄田的收益而已。

在北京城之中,如李東陽這般的人家,絕對不在少數。

但是李東陽到了寧化縣才發現,他居然成爲寧化縣之中最富有的一撮人之一。

這裡的一兩銀子,要比北京城的一兩銀子的購買力超過不知道多少,特別是在人力上。這也是福建江西人口密度位居大明之冠的絕好證明。

折銀,在很多地方是一項減稅行動。但是在寧化縣這樣的地方,卻是一個加稅的行爲。

這讓李東陽內心之中矛盾不已。

他當然知道他來的目的,就是要在這裡試行一條鞭法。只是他顯然小看了,朝中某些人老辣的目光。

幾乎在選中這個縣的時候,他們就知道,想在寧化縣推行一條鞭法,有兩個辦法,一個辦法,就是想辦法讓寧化百姓有錢了再說,另外一個辦法,就是昧着良心,好官我自爲之,管他百姓死活?

這也是張居正推行一條鞭法,被那麼多人反對的原因。

他們倒不是看不出張居正的辦法好,而是一條鞭法不適應於很多地方。

只是大明行政能力,統一推行一個法度,就已經很吃力,如果再讓下面各行其是,按照他們地方特色分別改良,只會弄得羣魔亂舞,更不成樣子。

只是要讓李東陽昧着良心,做這事情,他根本過不了他心中那一道坎。

而讓寧化百姓手中有銀子,這一件事情豈是一年兩年能做到的,李東陽的任期只有三年而已。

而且北京那邊還有不知道多少等着消息。

不論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

李東陽更知道,他如果一道反對在寧化縣實行一條鞭法的奏疏上去,可以想像,上辜負了劉定之一系列人,下失望於陛下,今後的政治前途就算完了。

一時間將李東陽陷入兩難之中,不知道該如何進退。似乎進也不能,退也不能陷入死局之中了。

第七十八章 兩件大事第一百零九章 諒山之戰之構想第二百四十五章 撤退的開始第一百一十 章 議麓川第一百一十三章 朝廷風雲變第一百三十章 太子第六十五章 也先的東北戰略第九十五章 開海七第七十九章 南洋近況第一百六十五章 武興第一百四十四章 襄王監軍第一百一十七章 橫絕大漠第一百一十三章 朝廷風雲變第三十五章 午間休息第二百五十章 京觀第八十八章 對江南重賦不同的看法第七十二章 門頭溝至京城線第五十八章 故地重遊第二章 財政危機的延續第八十六章 天下行商第十六章 朱祁鎮心中的《大明會典》第六十四章 平越策第七十四章 江南清丈的開始第五十七章 三省大震第三十九章 地方官制第一百四十九章 昆圖的法會第一百零九章 天下徽商第四十五章 孔府案第一百二十章 脫歡之死背後第一百二十一章 安南捷報第二百二十章 軍事改革的開始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利派的崛起第九十一章 開海三第十五章 預修大典第十一章 海西都司第八十五章 尚書們的疑惑第一百五十八章 金牌止戰第六十四章 楊士奇與于謙第五章 太后二第一百章 定風波三第八十九章 陸永的抗爭第九章 通報,內參,與明報第二百四十一章 失控的局勢第三十九章 整頓九邊第四十八章 新任衍聖公第十章 王直入閣第二十三章 天子之問第十四章 主導權第六十九章 建文已死第六章 擴大的兵部第十章 王直入閣第一百四十九章 保河濟運第一章 瑞雪兆豐年第十三章 建州女真第二十四章 碧溪第四十九章 貢品第九十八章 關原之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南定策第十五章 李實的辦法第一百六十一章 王直鎮守南京第九章 蹇公第一百一十二章 汪嶽的機會第五十八章 長腿的滹沱河第一章 天盛大可汗也先第四十四章 李時勉到第七十七章 日食將至第六十三章 馳禁令第九十二章 拼命娶公主第一百三十八章 石亨謀主第九十四章 成國公反制計劃第十三章 劉定之入閣第三十七章 北京城的營造第十七章 李時勉第九十七章 建州衛的處境第七十九章 大明財政第三十五章 真相與處置第五十章 瓦刺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馬政痼疾第四十三章 正統歷第七十九章 回師第七十八章 雪山第九章 劉定之與李賢第七十三章 大宴第十五章 香港第九章 大明對奴兒干的經營第四十一章使人君不近儒臣者正此輩也二第六十三章 無人能破的張輔紀錄第一百零八章 不負使命第三十章 安南盛世第二百一十二章 財政壓力第一百一十四章 皇太后病倒第一章 襄王金冊第四十三章 萬方有過,罪在朕躬第八十八章 對江南重賦不同的看法第一百三十七章 蒸汽機的窘境第九十八章 來自江西的暗箭第九十一章 曆法的背後第九十六章 鎮守雲貴方略第九章 內閣增補第五十五章 斬盡天下不平事
第七十八章 兩件大事第一百零九章 諒山之戰之構想第二百四十五章 撤退的開始第一百一十 章 議麓川第一百一十三章 朝廷風雲變第一百三十章 太子第六十五章 也先的東北戰略第九十五章 開海七第七十九章 南洋近況第一百六十五章 武興第一百四十四章 襄王監軍第一百一十七章 橫絕大漠第一百一十三章 朝廷風雲變第三十五章 午間休息第二百五十章 京觀第八十八章 對江南重賦不同的看法第七十二章 門頭溝至京城線第五十八章 故地重遊第二章 財政危機的延續第八十六章 天下行商第十六章 朱祁鎮心中的《大明會典》第六十四章 平越策第七十四章 江南清丈的開始第五十七章 三省大震第三十九章 地方官制第一百四十九章 昆圖的法會第一百零九章 天下徽商第四十五章 孔府案第一百二十章 脫歡之死背後第一百二十一章 安南捷報第二百二十章 軍事改革的開始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利派的崛起第九十一章 開海三第十五章 預修大典第十一章 海西都司第八十五章 尚書們的疑惑第一百五十八章 金牌止戰第六十四章 楊士奇與于謙第五章 太后二第一百章 定風波三第八十九章 陸永的抗爭第九章 通報,內參,與明報第二百四十一章 失控的局勢第三十九章 整頓九邊第四十八章 新任衍聖公第十章 王直入閣第二十三章 天子之問第十四章 主導權第六十九章 建文已死第六章 擴大的兵部第十章 王直入閣第一百四十九章 保河濟運第一章 瑞雪兆豐年第十三章 建州女真第二十四章 碧溪第四十九章 貢品第九十八章 關原之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南定策第十五章 李實的辦法第一百六十一章 王直鎮守南京第九章 蹇公第一百一十二章 汪嶽的機會第五十八章 長腿的滹沱河第一章 天盛大可汗也先第四十四章 李時勉到第七十七章 日食將至第六十三章 馳禁令第九十二章 拼命娶公主第一百三十八章 石亨謀主第九十四章 成國公反制計劃第十三章 劉定之入閣第三十七章 北京城的營造第十七章 李時勉第九十七章 建州衛的處境第七十九章 大明財政第三十五章 真相與處置第五十章 瓦刺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馬政痼疾第四十三章 正統歷第七十九章 回師第七十八章 雪山第九章 劉定之與李賢第七十三章 大宴第十五章 香港第九章 大明對奴兒干的經營第四十一章使人君不近儒臣者正此輩也二第六十三章 無人能破的張輔紀錄第一百零八章 不負使命第三十章 安南盛世第二百一十二章 財政壓力第一百一十四章 皇太后病倒第一章 襄王金冊第四十三章 萬方有過,罪在朕躬第八十八章 對江南重賦不同的看法第一百三十七章 蒸汽機的窘境第九十八章 來自江西的暗箭第九十一章 曆法的背後第九十六章 鎮守雲貴方略第九章 內閣增補第五十五章 斬盡天下不平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