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古道血戰

第五十六章古道血戰

此刻,劉海也進入了仙霞古道之中。

仙霞古道,開闢於唐代,但是真正修整好,卻是在宋代。

南宋時期,仙霞古城鋪上了石頭,成爲一條石頭路,這路並不算太寬,大抵能容納兩輛獨輪車並行,是搓搓有餘,但是再放上第三輛就有問題了。

只有微型車大概能上。稍稍大一點,就很考驗技術了。

但是這一條在規格上,大概是後世鄉村公路的古道,卻是浙江,福建,江西三省之咽喉要道。

四千人馬走在這一條古道之上,被拉得很長,山道附近雖然很少有懸崖峭壁,但都是起伏不定大小山峰。

看上去一片安靜,甚至是因爲冬天的緣故,連鳥叫之聲,都少了很多。

只是劉海心中忽然有一種緊張之感。

這種預感不知道從何而來。他緊緊的握住了腰刀,說道:“讓前面走的慢一點,後面走的快一點,不要拉長隊列。”

“是。”立即有親兵去傳令了。

他的預感是正確的,就在他不遠處的一處小山之中。無數人躺在山後面,幾乎所有礦丁都在這山道兩側隱藏好了。

這面是葉留宗負責,另外一面乃是葉希八負責。

他們帶的武器根本不能與明軍正規軍相比。

明軍正規軍,長槍長刀,盾牌火銃,各種制式武器是應有盡有,還有幾十匹馬。軍裝雖然有些破舊,都有一點褪色了,但依然是鴛鴦戰襖。

但是這礦丁就不一樣,穿得亂七八糟的,都是大補丁疊小補丁。至於他們衣服的防禦能力,是一個不用討論的問題的。

而他們的武器,多是短兵器,什麼刀斧還算正常,不過之前都是柴刀,劈柴斧,雖然已經磨得非常亮了。

當然也有一些正常的武器,看上去與軍隊的武器一樣。

當然一樣了,這是當年葉留宗跟人火併的時候,覺得不方便,從衛所賣來的,但是數量不多。直裝備了幾百人。

還有一些都在榔頭之類,將採礦的生產工具給拿過來了。

他們還有一些特別的武器,就是類似柵欄一般,寬數米,長木釘好的,有數個大漢都等着抗這個東西。

長期和平,讓福建衛所軍對怎麼打仗,已經很生疏了,他們不是沒有派斥候,但是斥候密度明顯不夠。

最近的礦丁已經埋伏在明軍隊列不過十幾米的位置上。他們也沒有發現。

因爲這十幾米更多是坡度。

葉留宗偷眼看見軍中有十幾匹馬簇擁在一起,就知道定然是劉海的位置,他冷笑一聲,雖然仗還沒有開打,但是葉留宗卻有必勝的希望了。

他一聲令下。

忽然一面旗幟豎起來,正是那面:“刀劈人間不平事。”隨即在對面山上,另外一面旗幟也豎起來了。

一時間喊殺之聲大做,兩千士卒從兩邊山幾乎是跳了下來

這從十幾米到幾十米距離不等,而且坡度也不等。山面還有不知道多少枯樹枝,從上面衝下來,很多人都被跌倒在地,幾乎是滾下來了。

但是這種敵軍的忽然出現,讓明軍頓時亂了起來。

這種混亂,連劉海也沒有辦法阻止。

原因很簡單,這些士卒都從這個衛所抽調一點,從那個衛所抽調一點,精銳都是精銳了,但是之前都沒有配合作戰過。

所以,遇見這樣的情況,他們本能依靠他們熟悉的軍官,組織防禦。

“殺。”雙方一接戰就演變成了混戰。

不得不說,謝懷是真下了血本了。挑出來的都是福建衛所的精英骨幹,因爲地勢狹長,他們大多以一兩百人爲基數,列戰準備。

也就是說,明軍雖然被嚇了一跳,但還沒有完全失去組織。

但是礦丁與之相比,倒是差了不少。礦丁打的倒是一往無前,勇猛之極,但是細細看,卻更多是江湖鬥毆的手段,敢打敢衝敢拼命,但是這樣的事情,遇見正規軍,卻是差了不少。

葉留宗此刻已經親身上陣,大喊道:“老陳,上傢伙。”

陳善恭大聲說道:“馬上就好。”

卻見幾十個大漢分別抗着那種柵欄,衝進古道之中,就架在古道之上,幾個柵欄一併,將古道擋得結結實實的。

有兩處柵欄將整個仙霞古道分成了三段。

而在這三段之中,前段與後段朝廷人馬居多,因爲,葉留宗的重點,就在劉海身上,唯有兩道柵欄之間,劉海身邊所有也有幾百士卒護衛,但是更多卻是葉留宗的人馬。

這個機會,乃是葉留宗拼命創造的,他怎麼能放過,身先士卒帶着下面衝了上去,不爲別的,就是爲了吃掉這數百人,殺了劉海。

劉海一死,勝負就分了。

但是明軍也從突兀的慌亂之中,鎮定過來,兩邊的軍官,見到這柵欄,又聽見後面的喊殺之聲,又豈能不知道葉留宗的想法。

不管葉留宗怎麼想,他們都知道,失陷主將,乃是要殺頭的死罪,甚至還要牽連家人,這些明軍只能奮不顧身硬衝柵欄了。

而明軍敢拼命,礦丁就不敢拼命嗎?圍繞着兩道單薄的柵欄,雙方几乎殺的血流成河,寸不不讓。

說實話,柵欄並不是什麼銅牆鐵壁,但是問題是仙霞古道太窄,根本鋪展不開兵力,不過雙方有多少人,柵欄兩側對戰的,也不過是幾十人而已。

即便明軍想用屍體鋪出一條血路,也要看礦丁答應不答應了。

這兩道柵欄,一道是葉希八守着,一道乃是陳善恭守着,他們兩人乃是葉留宗的左右手,不將手頭的人拼光,是絕對不會讓明軍衝過來的。

而此刻,劉海身邊的人就要拼光了。

葉留宗比他兩個兄弟,打得更厲害。他幾乎是打瘋了,葉留宗如此,他下面的兄弟更是如此。

他們已經與劉海的親兵混戰在一起。

這就意味着劉海所部的倒計時敲響了。

葉留宗很清楚他部下的缺點和優點,正兒八經的列陣而戰,雖然福建衛所已經很稀爛了,但是葉留宗未必覺得自己能打贏。

原因一是兵力差距,劉海所部要比葉留宗多上幾乎一倍。二就是兵法是一門學問,而葉留宗還真沒有怎麼學過。

福建衛所軍隊再差距,這架勢還是能擺出來,知道怎麼打仗。

但是一旦混戰起來,衛所軍隊就不是礦丁的對手了。

首先在身體層面上的對抗,衛所軍隊的素質要比礦丁要差一點,沒錯,普通衛所軍隊的待遇未必能比得上葉留宗的礦丁。

最少葉留宗將自己麾下的礦丁當做本錢了,用來對抗其他礦主,還有朝廷。在加上這礦丁還要從事重體力勞動,也就是挖礦。

但是很多衛所士卒,不過是軍官的佃戶而已。

這就形成一個荒謬的結論,堂堂大明經制之師普通士卒,其實沒有反賊的待遇好。

再加上葉留宗的地位,是他打出來的,雖然這數千人的大戰,是葉留宗第一次指揮,但是數百人,幾十人的大小江湖鬥毆混戰,葉留宗很熟悉,葉留宗麾下的士卒也很熟悉,但是衛所士卒,卻沒有這種經歷了。

所以陷入混戰之中,葉留宗很快就形成了對劉海的壓倒性優勢。

劉海身邊最後親衛,倒是有十幾匹馬,但是在這個時候,也跑不起來。

劉海很快,就被無數各種各樣的武器給砸死了,也包括劉海的坐騎。

葉留宗親自斬下劉海的頭顱,取過一柄長槍插了上去,讓人高高舉起來說,大聲說道:“劉海已死,爾等還不數數投降?”

第十三章 三楊解體第四十四章 也先的算計第二十五章 丘濬的實學思想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南定策二第二十五章 丘濬的實學思想第一百一十七章 雨季的來臨第一百一十五章 新舊接替第六十九章 多事之秋第二十五章 大明工部都水司第八十八章 高陽伯李文第九章 劉定之與李賢第十五章 遺詔二第七十三章 黎思誠徵占城第三十一章 王振的預感第三十五章 午間休息第六十二章 楊信的失望第三十二章 天下大蝗第十九章 修德養望馬性和第四十九章 煙火羣山第七十七章 有驚無險第三章 孟瑛vs沐昂第一百一十三章 朝廷風雲變第一百零二章 往事第八十四章 雲貴總督第一百二十三章 旱情第七十四章 三喜衝厄第一百一十三章 困獸之鬥第一百七十六章 瓦刺消息第十章 魯蘇之爭第五十二章 礦亂第七十四章 三喜衝厄第一百四十六章 回天之力第三十三章 郕王就封第五十一章 頓兵城下第五十二章 捷報第一百章 平瑤策第一百五十九章 周忱的斂財手段第一百七十一章 喜寧第三十三章 另外一扇門第二十七章 鴨綠江畔第一百四十三章 捏圓第九十七章 誰是小人第二章 財政危機的延續第一百零二章 往事第六十四章 鳳凰衛第九十二章 拼命娶公主第二百四十七章 撒網第一百一十九章 男兒賭勝馬蹄下第九十七章 風起西域第三十七章 楊溥難題第一百一十一章 阿失帖木兒皈依真主第六十四章 鳳凰衛第二十三章 天子之問第四章 太后第二十四章 碧溪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明壽幾何?第一百二十一章 安南捷報第十章 蹇公去矣第八十九章 于謙的西北政策第九十八章 風波定第一百一十四章 海運三難第五十一章 頓兵城下第三十四章 黎思誠第三十九章 大破麓川第三十一章 交趾與西洋第一百一十八章 太醫學院第七十八章 兩件大事第一百零六章 足利義政第二十三章 知道了第三十三章 有變第二十八章 天理報第十章 大雪紛紛第一百九十章 貓兒莊之戰第一百七十六章 瓦刺消息第五十章 官茶與商茶第二百二十四章 遼河大捷第五十五章 水利學堂的功課第七十章 年關第一百一十二章 海西殘局第二十一章 太子南下第九章 大明對奴兒干的經營第五十八章 礦稅第一百六十九章 香囊識人第一百一十章 各自退兵第一百一十一章 議麓川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託古改制第六十章 北方戰略構想二第二百零九章 雙方退兵第五十七章 河北旱情第八十七章 朗氏內憂第七十二章 瓦刺可伐第二十八章 決戰前奏第三十一章,祭大成先師第五十一章 三級教育制度第六十二章 楊信的失望第七十四章 江南清丈的開始第七十一章 男兒自是重危行第一百二十一章 安南捷報第十九章 破朝鮮之策第一百零九章 倭寇出沒
第十三章 三楊解體第四十四章 也先的算計第二十五章 丘濬的實學思想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南定策二第二十五章 丘濬的實學思想第一百一十七章 雨季的來臨第一百一十五章 新舊接替第六十九章 多事之秋第二十五章 大明工部都水司第八十八章 高陽伯李文第九章 劉定之與李賢第十五章 遺詔二第七十三章 黎思誠徵占城第三十一章 王振的預感第三十五章 午間休息第六十二章 楊信的失望第三十二章 天下大蝗第十九章 修德養望馬性和第四十九章 煙火羣山第七十七章 有驚無險第三章 孟瑛vs沐昂第一百一十三章 朝廷風雲變第一百零二章 往事第八十四章 雲貴總督第一百二十三章 旱情第七十四章 三喜衝厄第一百一十三章 困獸之鬥第一百七十六章 瓦刺消息第十章 魯蘇之爭第五十二章 礦亂第七十四章 三喜衝厄第一百四十六章 回天之力第三十三章 郕王就封第五十一章 頓兵城下第五十二章 捷報第一百章 平瑤策第一百五十九章 周忱的斂財手段第一百七十一章 喜寧第三十三章 另外一扇門第二十七章 鴨綠江畔第一百四十三章 捏圓第九十七章 誰是小人第二章 財政危機的延續第一百零二章 往事第六十四章 鳳凰衛第九十二章 拼命娶公主第二百四十七章 撒網第一百一十九章 男兒賭勝馬蹄下第九十七章 風起西域第三十七章 楊溥難題第一百一十一章 阿失帖木兒皈依真主第六十四章 鳳凰衛第二十三章 天子之問第四章 太后第二十四章 碧溪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明壽幾何?第一百二十一章 安南捷報第十章 蹇公去矣第八十九章 于謙的西北政策第九十八章 風波定第一百一十四章 海運三難第五十一章 頓兵城下第三十四章 黎思誠第三十九章 大破麓川第三十一章 交趾與西洋第一百一十八章 太醫學院第七十八章 兩件大事第一百零六章 足利義政第二十三章 知道了第三十三章 有變第二十八章 天理報第十章 大雪紛紛第一百九十章 貓兒莊之戰第一百七十六章 瓦刺消息第五十章 官茶與商茶第二百二十四章 遼河大捷第五十五章 水利學堂的功課第七十章 年關第一百一十二章 海西殘局第二十一章 太子南下第九章 大明對奴兒干的經營第五十八章 礦稅第一百六十九章 香囊識人第一百一十章 各自退兵第一百一十一章 議麓川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託古改制第六十章 北方戰略構想二第二百零九章 雙方退兵第五十七章 河北旱情第八十七章 朗氏內憂第七十二章 瓦刺可伐第二十八章 決戰前奏第三十一章,祭大成先師第五十一章 三級教育制度第六十二章 楊信的失望第七十四章 江南清丈的開始第七十一章 男兒自是重危行第一百二十一章 安南捷報第十九章 破朝鮮之策第一百零九章 倭寇出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