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精簡少府

第三十五章 精簡少府

也先的動作沒有任何遮掩。

甚至也遮掩不了。

畢竟他麾下各部落不知道有多少人懷着各樣的心思。故而在也先在肇州表露出要南下意圖的時候,就要不知道多少錦衣衛,日夜兼程,狂奔向北京報告這個消息。

就在三日之後,朱祁鎮就知道這個消息了。

朱祁鎮大吃一驚。

其實也先對明軍的進度感到吃驚的同時,朱祁鎮何嘗不對也先的速度感到吃驚。

也先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將在脫脫不花的所有兒子都斬盡殺絕,包括他姐姐的兒子,黃金家族嫡系已經沒有一個男丁存活了。

這個速度,已經讓人感到吃驚了。

不過想想,在草原之上,沒有那麼艱難的攻防戰。追逐戰雖然辛苦了一些,但始終有盡頭的。

明軍在草原上是人生地不熟的,故而蒙古人是有地方躲的,但是對於蒙古人本身,草原雖然廣闊,但是對於他們來說並沒有什麼容身之地。

甚至最後這些人是準備南下,投奔大明,最後被也先殺死在河套。

這還在情理之中。

但是也先大戰過後,不顧疲憊,立即發動東征,就讓朱祁鎮更加吃驚了。

從平叛開始,到現在也先本部已經轉戰數千裡了。從春天打到夏天,雖然不敢說人困馬乏,但是狀態決計不好。

常人的決斷,就應該是修整一番。最少一兩個月之後,再次征戰。

但是也先卻根本不敢這些,徑直南下遼東。

真不知道,他那裡來的自信。

朱祁鎮立即召集內閣與五軍都督府在武英殿商議。

這情報一傳給下面大臣,陳循心中一動,立即出列說道:“陛下果然英明神武,如此看來,朝鮮李逆與瓦刺之間,必有勾結,如果不是陛下當機立斷,大軍討伐,一旦李逆聯合瓦刺,遼東與海西就危險了。”

“吾皇英明。”

朱祁鎮聽了。心中暗暗苦笑。

雖然這馬屁拍的朱祁鎮很舒服的。

但是其中有大量倒因爲果的事情。比如到底是,因爲大明討伐朝鮮,讓朝鮮不得不與瓦刺勾連,還是朝鮮先與瓦刺勾連,才被大明討伐。

朱祁鎮覺得,事實是前者。

李瑈沒有那麼蠢,畢竟海西鎮建立之後,朝鮮與瓦刺之間根本不接壤了。更多時候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但是陳循這一通馬屁,也不是沒有意義的。

他是在定調。

定什麼調,定下來,這一次瓦刺大舉南下,決計不是陛下力主東征搞出來的,並非陛下決策失誤。

所以,寫在史書之中,寫在朝廷公文之中的,只能是後者,也就是朝鮮與瓦刺勾連,李瑈不忠不孝不悌不臣,十惡不赦,令人髮指,才使得陛下大怒,下詔征討。

雖然,朱祁鎮不覺得在滅朝鮮這個決策上,他有什麼失誤的地方,但是他對陳循這番忠心,也只能笑納了。

只是覺得首輔大臣,不要將心思搞到這些小道上纔是。

朱祁鎮說道:“事已至此,多說無益,瓦刺大軍數日就要到遼東,我們當如何應對?”

“陛下。”石亨說道:“臣多年在海西,知道海西與遼東的根底。”

“海西鎮乃是新建,總共有戰兵三萬上下,雖然臨戰可以徵召民兵,但舉海西之壯丁,也不過不是十萬人。”

“其中最爲精銳的,就是金將軍所部。”

“而今海西的確空虛。”

“遼東鎮也相當空虛,遼東鎮戰兵,有六萬五千人上下,而今大多都從徵朝鮮,除卻戰兵,尚有同等數量的屯兵,駐守邊牆一線。”

“這些士卒都是在各城堡駐守,雖然戰鬥力不如戰兵,但是也足有謹守城池。”

“只是如此一來,遼東鎮就陷入全面被動局面之中。”

“臣請戰。帶本部人馬馳援遼東,海西。”

“從京師到山海關,並不遠,十日之內,臣就到遼陽。”

石亨目光炯炯的看着朱祁鎮,眼睛之中,散發着光芒。就好像是野獸看見了獵物一般。

京營各位將領紛紛請戰,除卻孟瑛之外。

朱祁鎮輕輕咳嗽一聲,衆人立即安靜下來,隨即朱祁鎮問王驥,說道:“王老先生,而今這局面,你是什麼意見?”

王驥說道:“聖明不過陛下,而今朝鮮之戰,連戰連捷,爲山九仞,萬不可功虧一簣。所以不管什麼辦法,也不能從朝鮮撤軍。如此增兵遼東,已經成爲必然。”

朱祁鎮心中也明白,徵東軍的主力,就是京營與遼東鎮,而遼東鎮的士卒家都在遼東,一旦遼東大亂的消息傳到軍前,說不定會弄出什麼大亂事來。

所以,而今的局面,遼東也要保,朝鮮徵東之戰也要進行。

而今經過了鴨綠江一戰,平壤之戰,兩次大戰,還有咸鏡之戰,水師南下清掃朝鮮水師殘部的戰鬥,大大小小的戰鬥之下。

大軍已經兵臨漢城了。

與漢城已經只有一江之隔了。

而朝鮮南方,也風起雲涌,有支援漢城的軍隊,也有各地方長官擁兵自重。

此刻朝鮮已經到了解體的邊緣。

如果就此退兵,且不說之前的勝利成果都付之東流,只說一點,大明第一次沒有滅了朝鮮,李瑈的聲望就會觸底反彈。

大明想第二次東征,決計沒有今日這麼容易了。

所以,萬萬是不能退的。

所以,支援遼東海西已經成爲必然。

王驥說道:“只是而今有一處難處,那就是朝廷錢糧不足。”

朱祁鎮聽到這一點,立即皺眉,他似乎發現,在打仗上面,他從來沒有錢糧充裕過,他爲北伐準備的錢糧,大部分都消耗在賑災,水利之上了。

一說起錢糧的事情,武英殿之中的大官們,也紛紛沉默起來。

朱祁鎮忍不住長嘆一聲,說道:“難不成,用周先生舊策,先將河北,山西,湖廣,河南,的府庫存銀挪用一下?”

周忱當初堅持,要將挪用的款項發還地方,這是一筆數目在數百萬兩的銀子。再加上徵稅其實也是一直在進行之中,夏稅是放寬到秋季,秋稅放寬到來年三月,一般上地方上始終都存着一筆,準備向朝廷轉運的錢糧。

劉定之說道:“臣有一計,可解陛下之困。”

朱祁鎮說道:“先生請講。”

劉定之說道:“臣長期主持少府,畢竟將各地工坊都劃給少府負責,但是以臣看來,有些工坊的確如同雞肋一般。派人主持,缺乏人才,不過不派人主持,又是浪費。消減掉,但是朝廷的確是會用的。”

“臣一直想將這些工坊撲賣掉。一切順利的好,估計能夠湊足三五百萬兩銀子。”

朱祁鎮大喜過望,說道:“卿細細說來。”

雖然拍賣國有資產,是一個敗家子的行爲,但是在這個時候,朱祁鎮也管不了那麼多了。

而且在歷史上,這也不是第一回來,如果細細數來,漢代,宋代都有類似的行爲。

而今朱祁鎮,只想要搞到一筆錢。

劉定之立即細細說來。

其實劉定之對這些雞肋早就不順眼了。

少府是劉定之一手打造出來的,合兵宮中,兵部,工部,等很多作坊。兵部,工部的作坊,還好一點,宮中很多作坊,讓劉定之早就不順眼了。

特別是劉定之一心要搞大生產,大分工。但是宮中有很多作坊,都是供大內使用,也僅僅供大內使用。每年產量就那麼一點點,提高產量也沒有什麼意義,但是佔據大量的人員。

特別是在劉定之擴充鋼鐵,紡織,採礦,瓷器,兵器,等幾個大產業時候,常常感到人手不夠,看這些作坊,就更加不順眼了。

第一百四十章 天下藩王第十三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一百五十八章 金牌止戰第七十一章 馳道第八十六章 合流第一百二十九章 勳貴斷尾第八十二章 錢夫人之心第五十八章 故地重遊第七十章 年關第二百二十五章 宣大戰局第十四章 主導權第九十一章 日本金銀第一百六十章 南疆格局第六十八章 三元及第第四十八章 新任衍聖公第八十八章 冼駙馬?第十五章 禮樂第二十四章 誰能解之第一百七十二章 良藥苦口第一百五十六章 和親?第八十五章 河湟四衛第一百零三章 白藤江第四十一章使人君不近儒臣者正此輩也二第十三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四十四章 也先的算計第一百八十四章 瓦刺撤退第一百一十章 約期第一百零八章 南洋水師大出血第一百三十六章 石亨第一百五十三章 經筵vs大本堂第十九章 修德養望馬性和第九十九章 潯州城下第六十三章 水路救援第二百二十章 軍事改革的開始第二十三章 從直隸開始第八十四章 沙縣民變第四十九章 三湖五河總方針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城四第一百二十二章 治政學院第一百八十七章 兵疲將驕第九十四章 開海六第六章 此禍已種蕭牆間第三十八章 五世說第九十五章 任禮出鎮甘肅第八十九章 于謙的西北政策第二百零六章 分散突圍第二十一章 衛河入海段第一百四十五章 青年才俊第十八章 瓦刺內亂的可能第一百三十八章 石亨的猶豫第九十章 工部侍郎彭誼第一百三十二章 狼第一百三十三章 奪會昌伯爵第三十章 安南盛世第四十三章 石炭第二百一十五章 孝子朱儀第三十九章 大破麓川第九十二章 畜牧業革命第四十八章 南洋衛第四十三章 萬方有過,罪在朕躬第四十八章 關山飛渡第一百三十八章 封爵風波第三十三章 瓦刺的兵器來源第九十三章 當今日本第二十一章 儒家激進派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皇太后最後教誨第九十章 貝琳第一百五十二章 親親之道第十八章 西域近況第一百七十四章 滿壁荒唐紙第五十七章 馳道利弊第三十五章 治交趾策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賢思路第八十一章 正陽門下第十九章 毛裡孩第八十九章 太皇太后的考驗第一百二十五章 楊溥之死第一百一十二章 捧殺之計第七十五章 于謙奏對第一百一十九章 男兒賭勝馬蹄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石彪的決然第八十九章 御前會議之餘音第六十三章 金蟬脫殼第一百零七章 射柳二第五十五章 於公入陝第一百一十九章 馬文升斷案第十一章 朝鮮靖難第二十章 三世說與大同世界第一章 瑞雪兆豐年第九十四章 成國公反制計劃第一百三十二章 給石亨新的選擇第四十一章 石亨的追擊第五十七章 天下水利工程第二百零六章 分散突圍第八十三章 說客張文第一百五十一章 馳道與運河第二十六章 陳文的殺手鐗第六十五章 一條鞭法的問題第一百九十二章 鐵甲的黃昏第十五章 香港
第一百四十章 天下藩王第十三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一百五十八章 金牌止戰第七十一章 馳道第八十六章 合流第一百二十九章 勳貴斷尾第八十二章 錢夫人之心第五十八章 故地重遊第七十章 年關第二百二十五章 宣大戰局第十四章 主導權第九十一章 日本金銀第一百六十章 南疆格局第六十八章 三元及第第四十八章 新任衍聖公第八十八章 冼駙馬?第十五章 禮樂第二十四章 誰能解之第一百七十二章 良藥苦口第一百五十六章 和親?第八十五章 河湟四衛第一百零三章 白藤江第四十一章使人君不近儒臣者正此輩也二第十三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四十四章 也先的算計第一百八十四章 瓦刺撤退第一百一十章 約期第一百零八章 南洋水師大出血第一百三十六章 石亨第一百五十三章 經筵vs大本堂第十九章 修德養望馬性和第九十九章 潯州城下第六十三章 水路救援第二百二十章 軍事改革的開始第二十三章 從直隸開始第八十四章 沙縣民變第四十九章 三湖五河總方針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城四第一百二十二章 治政學院第一百八十七章 兵疲將驕第九十四章 開海六第六章 此禍已種蕭牆間第三十八章 五世說第九十五章 任禮出鎮甘肅第八十九章 于謙的西北政策第二百零六章 分散突圍第二十一章 衛河入海段第一百四十五章 青年才俊第十八章 瓦刺內亂的可能第一百三十八章 石亨的猶豫第九十章 工部侍郎彭誼第一百三十二章 狼第一百三十三章 奪會昌伯爵第三十章 安南盛世第四十三章 石炭第二百一十五章 孝子朱儀第三十九章 大破麓川第九十二章 畜牧業革命第四十八章 南洋衛第四十三章 萬方有過,罪在朕躬第四十八章 關山飛渡第一百三十八章 封爵風波第三十三章 瓦刺的兵器來源第九十三章 當今日本第二十一章 儒家激進派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皇太后最後教誨第九十章 貝琳第一百五十二章 親親之道第十八章 西域近況第一百七十四章 滿壁荒唐紙第五十七章 馳道利弊第三十五章 治交趾策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賢思路第八十一章 正陽門下第十九章 毛裡孩第八十九章 太皇太后的考驗第一百二十五章 楊溥之死第一百一十二章 捧殺之計第七十五章 于謙奏對第一百一十九章 男兒賭勝馬蹄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石彪的決然第八十九章 御前會議之餘音第六十三章 金蟬脫殼第一百零七章 射柳二第五十五章 於公入陝第一百一十九章 馬文升斷案第十一章 朝鮮靖難第二十章 三世說與大同世界第一章 瑞雪兆豐年第九十四章 成國公反制計劃第一百三十二章 給石亨新的選擇第四十一章 石亨的追擊第五十七章 天下水利工程第二百零六章 分散突圍第八十三章 說客張文第一百五十一章 馳道與運河第二十六章 陳文的殺手鐗第六十五章 一條鞭法的問題第一百九十二章 鐵甲的黃昏第十五章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