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脫脫不花賭贏了

第一百七十三章 脫脫不花賭贏了

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只有利益沒有弊端的。

也先權衡在三,終於下定了決心。

在南征之間,彌合內部矛盾,對脫脫不花進行讓步。

尊脫脫不花爲帝,讓脫脫不花不僅僅是蒙古大汗,也是大元皇帝陛下。

說起來,也不是沒有好處的。只要他在南方取得輝煌的勝利,將來篡位的時候,也就可以一步到位,稱帝了。

只是這樣的事情交易,也先自然不會單獨做決定,需要與脫脫不花達成共識。也先說道:“此事我準了,只是脫脫不花那邊?”

張宗周心領神會,說道:“臣這就拜會大汗。”

張宗周在脫脫不花的營帳與也先的營帳之中跑了好幾個來回,終於在也先與脫脫不花一起約秋獵。

從天空之中俯視,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大部分草色已經有些發黃了,正是大隊黃羊肥美的時候。

大隊騎兵從兩側奔騰而來,大聲吆喝,將大批黃羊紛紛驚動,他們都邁開自己的四條大長腿,飛一般的奔馳。

只是在這個時候,迎面衝出大隊騎兵,這些黃羊紛紛調轉方向,一瞬間變成混亂起來,甚至有些黃羊撞在一起。

一時間四周弓矢齊飛。黃羊層層疊疊的倒下來。

當然也有一些漏網之魚,蒙古人也不會追擊。

畢竟在蒙古人在草原上生活,自然知道不能趕盡殺絕的道理。留下的這麼多黃羊,就已經足夠了。

大隊蒙古將士,將開始清理黃羊,而在一處高地之上,已經鋪上了波斯地毯。脫脫不花與也先相對而坐,周圍的衛士都放出好遠,不管是順風還是逆風都聽不見他們的談話。

也先舉着一杯酒說道:“大汗好箭法。”

脫脫不花也舉杯說道:“太師見笑了,我這一點手藝,只能比得上太師身經百戰,所向披靡?”

剛剛圍獵的時候,脫脫不花與也先都下場了。

兩個箭術相差不大。畢竟他們雖然身居高位,但也先當初也是身先士卒打過仗的,而脫脫不花如果沒有幾分本事,恐怕也不能從大明逃出來。

兩人寒暄了幾句,也先問道:“咱們蒙古人說話也直,漢人那一套,我不習慣,我直問大汗,爲什麼不願意稱帝?”

脫脫不花說道:“太師,雄心壯志,本汗佩服之極,只是如果太師只是要一個名頭,就大可不必了,太師的威望什麼事情能能做不成。我是大汗或者是皇帝又有什麼區別?”

也先也廢話,說道:“大汗想要什麼?”

脫脫不花說道:“爽快,這一次南下攻明,乃是我蒙古人幾十年揚眉吐氣之戰,不管我是大汗,還是大明的皇帝,又怎麼能缺席啊。”

“太師對南朝動手,想來不會一路南下,我想成爲一路主帥。”

也先一時間沉默了。脫脫不花也不說話,這個時候遠處的牧歌聲傳來,卻是因爲這也捕獵收穫很大,不知道那一個人領頭,唱起了歌頌成吉思汗的歌聲。

聲音遠遠傳來,也先聽了,心中一沉。

這就是蒙古人的民心。

他想起了自己的父親脫歡。

脫歡是病死的,但是在蒙古下層卻流傳着一個故事,說脫歡拜會成吉思汗墓,語出不遜。蒙古衆部落首領勸諫,要他在陵前謝罪。但是脫歡不聽,反而要在陵前稱汗。

這個時候供奉在牆壁上的弓箭,猛然作響,箭壺之中的箭矢少了一支,而脫歡在衆目睽睽之下中箭,而後傷重不治。

也先身爲脫歡的兒子,豈能不知道脫歡是怎麼死的。脫歡之死,有脫歡想要稱汗,激化了蒙古內部矛盾。讓脫歡有些控制不住局面了。又因爲連年征戰,身體不行了,這才病故。

畢竟在古代,漢人平均壽命都不高,更不要說蒙古人了。

但是這傳言傳得沸沸揚揚的,也先也無可奈何。

他固然能殺人,但是能殺得了所有黃金家族的人嗎?蒙古人已經與黃金家族死死的綁在一起了,除非他什麼也不管,將所有蒙古頭人都殺乾淨,是殺不盡孛兒只斤的。

殺脫脫不花,只需一刀而已,但是殺了脫脫不花的善後,卻要數年,南下之戰根本就不用再想了。

也先說道:“不夠,單單是這樣是不夠,你與明人之間眉來眼去,不要以爲我不知道。”

有些事情,大家都心知肚明,只是不好放在臺面上來說。

脫脫不花一拍手,立即有人送上一個匣子,脫脫不花當着也先的面打開。這匣子裡面卻有一顆頭顱。

脫脫不花將一個腰牌放在匣子上面,說道:“這是明人在草原的密探,還是錦衣衛千戶。”

也先看了一眼頭顱,隨即打量這一塊腰牌。

正是北鎮撫司的。

也先有喜寧這顆棋子,對錦衣衛自然很瞭解,一看就是真的。

而且這死人到底是不是錦衣衛千戶,也先也是會查的。在草原上之上,也先或許會後知後覺,但是他想查清楚一件事情,卻很少有弄不清楚的。

所以,他相信脫脫不花不敢騙。

脫脫不花既然殺了錦衣衛千戶,那麼最少這一段時間,脫脫不花是不可能與大明勾連了。

也先將匣子重新蓋上。說道:“我答應了。”

也先答應讓脫脫不花當一路主將,但是到底是那一路其中卻有講究了,打仗有吃肉的,有喝湯的,自然也有啃骨頭的。

既然脫脫不花這麼想要領兵,就讓他去啃啃硬骨頭。而且也先也覺得,脫脫不花這幾年部衆有一點多了。

是該消耗一二了。

脫脫不花聽也先答應了,眉眼之間閃過一絲喜色。這是他期盼以久的事情了。

蒙古權貴的內鬥,比漢人殘酷的多,雙方最後解決矛盾的辦法,一定是最古老的辦法,就是兵戎相見。從肉體上消滅敵人。

脫脫不花很明白這一點,所以他一直在想收攏兵權。

在脫歡去世的風波之中,脫脫不花抓住了機會,有了自己直屬的部落,雖然他手下那一點人馬,與也先相比,簡直不可以道計。但是第一次有兵權之後,脫脫不花纔算是有了安全感。

最少現在也先要殺脫脫不花,也不可能一道白綾送他上路了,必須有一場廝殺了。

這幾年來,脫脫不花一直想的就是如何擴大自己的直屬人馬。所以只要能擴充人馬的辦法,他都願意嘗試。

因爲脫脫不花知道,也先的勝利終點,就是走向汗位。

雙方必有一個了局。草原之大,容不下兩個王者。

所以他壓上自己的性命賭了一把,不管那一個主將,他能依靠的勢力,就多出一分。脫脫不花相信,列代大汗,已經長生天庇護,黃金家族的汗位,終究不會讓給外人。

但是此刻脫脫不花卻絲毫不顯露出來,說道:“太師,你我勠力同心,奪回大都,重興大明。即便是成吉思汗在世,也不能奪太師的鋒芒。”

也先聽了,臉色微微一緩,說道:“你真這樣想就好了,你我畢竟是至親。只要能團結一致什麼事情做不成啊。”

脫脫不花說即便是成吉思汗都不能奪也先的鋒芒,他們這些成吉思汗的子孫自然不能了,其中隱隱有讓位之意。

也先自然要有些迴應,這個時候想起來脫脫不花是自己的姐夫了。暗示彼此是至親,即便是他奪了汗位,也不會虧待脫脫不花。

雙方一是其樂融融,至於他們兩個人的話,彼此信了幾分,只有天知道了。

第三十四章 遼東烽煙第一百八十七章 兵疲將驕第二十章 真相第一百四十六章 黃河改道第一百六十章 南疆格局第一百二十一章 楊洪到第四十章 武學派系的雛形第七十七章 日食將至第一百五十五章 瓦刺使團的到來第三十九章 地方官制第一百五十六章 東風長吹天山雪第一百六十九章 香囊識人第三十一章,祭大成先師序章 我, 朱祁鎮第一百零四章 桂西餘聲第八十一章 黃河水患第六十二章 楊信的失望第八十章 冼景主持天理報第二十二章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第一百零三章 在京都第一百二十二章 周忱辦事之道第七十一章 朱見治第三十二章 辟雍堂中第六十九章 松花江水師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寧遺夢第九十七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四十三章 正統歷第一百一十三章 困獸之鬥第一百二十六章 寧化黃氏第一百一十章 糧與銀第一百三十五章 太子赴安南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城四第六十一章 焦宏的困境第三十二章 跨過鴨綠江第五十七章 馳道利弊第八十四章 李家的決定第五十八章 長腿的滹沱河第五十一章 曬鹽法的進展第二章 財政危機的延續第一百四十二章 限山隔海第八十六章 江南土地黑幕第十六章 朱祁鎮心中的《大明會典》第七十二章 大朝會二第一百七十二章 良藥苦口第五十一章 頓兵城下第四十一章 石亨第六章 新天子第二十五章 丘濬的實學思想第一百三十五章 也先窺邊第一百九十九章 再戰貓兒莊第二百四十四章 孟搏命第十章 老臣于謙第一百九十七章 將軍百戰死第一百一十七章 橫絕大漠第一百二十五章 下鄉第八十七章 朗氏內憂第二十四章 願吾民無飢寒,願此河永定第三十九章 石破天驚第一百三十章 死諫第一百二十七章 巡城三第一百零三章 海西攻防戰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閱武學第二章 雲南局勢第一百八十四章 瓦刺撤退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明的金銀流向第三十一章 王振的預感第二百一十五章 孝子朱儀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賢的機遇第九十七章 風起西域第四十二章 舉步維艱第一百一十四章 各方雲動第十九章 破朝鮮之策第五章 太后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楊溥之死第一百五十章 漕運難題第十六章 經筵第九十七章 開海九第一百零七章 楊溥秉政第六十六章 楊士奇與于謙三第六十一章 鬆陰城第一百七十章 東廠內第二章 雲南局勢第四十七章 鐵壁鎮南第四十八章 南洋衛第二十六章 京城飛報第四十七章 肇州得失第二十二章 鴻門宴第二十五章 封滹沱河神第七十二章 大朝會二第七十二章 嫁公主的難題第十八章 瓦刺內亂的可能第八章 登基大典第一百四十九章 昆圖的法會第一百三十一章 朱祁鎮的試探第六十三章 水路救援第一百二十一章 安南捷報第二百三十四章 阿刺知院的等待第十八章 瓦刺內亂的可能第一章 太子在西北第九十三章 小夫妻
第三十四章 遼東烽煙第一百八十七章 兵疲將驕第二十章 真相第一百四十六章 黃河改道第一百六十章 南疆格局第一百二十一章 楊洪到第四十章 武學派系的雛形第七十七章 日食將至第一百五十五章 瓦刺使團的到來第三十九章 地方官制第一百五十六章 東風長吹天山雪第一百六十九章 香囊識人第三十一章,祭大成先師序章 我, 朱祁鎮第一百零四章 桂西餘聲第八十一章 黃河水患第六十二章 楊信的失望第八十章 冼景主持天理報第二十二章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第一百零三章 在京都第一百二十二章 周忱辦事之道第七十一章 朱見治第三十二章 辟雍堂中第六十九章 松花江水師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寧遺夢第九十七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四十三章 正統歷第一百一十三章 困獸之鬥第一百二十六章 寧化黃氏第一百一十章 糧與銀第一百三十五章 太子赴安南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城四第六十一章 焦宏的困境第三十二章 跨過鴨綠江第五十七章 馳道利弊第八十四章 李家的決定第五十八章 長腿的滹沱河第五十一章 曬鹽法的進展第二章 財政危機的延續第一百四十二章 限山隔海第八十六章 江南土地黑幕第十六章 朱祁鎮心中的《大明會典》第七十二章 大朝會二第一百七十二章 良藥苦口第五十一章 頓兵城下第四十一章 石亨第六章 新天子第二十五章 丘濬的實學思想第一百三十五章 也先窺邊第一百九十九章 再戰貓兒莊第二百四十四章 孟搏命第十章 老臣于謙第一百九十七章 將軍百戰死第一百一十七章 橫絕大漠第一百二十五章 下鄉第八十七章 朗氏內憂第二十四章 願吾民無飢寒,願此河永定第三十九章 石破天驚第一百三十章 死諫第一百二十七章 巡城三第一百零三章 海西攻防戰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閱武學第二章 雲南局勢第一百八十四章 瓦刺撤退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明的金銀流向第三十一章 王振的預感第二百一十五章 孝子朱儀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賢的機遇第九十七章 風起西域第四十二章 舉步維艱第一百一十四章 各方雲動第十九章 破朝鮮之策第五章 太后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楊溥之死第一百五十章 漕運難題第十六章 經筵第九十七章 開海九第一百零七章 楊溥秉政第六十六章 楊士奇與于謙三第六十一章 鬆陰城第一百七十章 東廠內第二章 雲南局勢第四十七章 鐵壁鎮南第四十八章 南洋衛第二十六章 京城飛報第四十七章 肇州得失第二十二章 鴻門宴第二十五章 封滹沱河神第七十二章 大朝會二第七十二章 嫁公主的難題第十八章 瓦刺內亂的可能第八章 登基大典第一百四十九章 昆圖的法會第一百三十一章 朱祁鎮的試探第六十三章 水路救援第一百二十一章 安南捷報第二百三十四章 阿刺知院的等待第十八章 瓦刺內亂的可能第一章 太子在西北第九十三章 小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