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方家兄弟

第四章 方家兄弟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爲到傷心處。

特別是對於方瑛來說。

當初方政在被麓川大軍包圍的情況之下,以方政的能力留人斷後,其實他是能跑出來的。

只是方政覺得,大戰打到這個地步,他要負責人。

將數千兄弟留在這裡,他自己回去。他決計不會做的,卻將生的機會留給了方瑛,說是讓方瑛去求援。

但是這個結果如何,方政大概早就有預料了。

方瑛了爲了父親,一路快馬加鞭,來到沐晟大軍之中,苦苦哀求,但是沐晟就是拒不發兵。結果數日之後,麓川送回了方政的屍體。

方政是力戰而死,被大象踏過的屍體,還能有什麼樣子。

方瑛與方瑾當時殺光沐家的心思都有了。

但是不能啊。

父親不在了,支撐方家門楣的希望,就落在他們身上了。

剛剛開始沐家還假惺惺的寬慰方家,厚葬方政。

但是隨着沐晟的自殺,很多沐家的人將這一件事情,怪罪在方家身上,雖然沐昂還算是明事理的,但是卻擋不住沐家其他人對方家另眼相待。

沐家一邊將方家,從跟隨方政而來的西北邊軍打入另冊,一邊因爲這些邊軍的戰鬥力,不得不用。

方氏兄弟一邊要承受沐家的白眼,還有在沐昂的指揮之下,衝鋒陷陣。

這種感覺讓方家心中窩火比沐昂窩火十倍。

但是那又如何?

沐昂背後是整個沐家,他敢與孟瑛拍板,但是方家背後有什麼?方政已經不在了。再憋屈也要忍着。

兩人已經努力想辦法將自己調出雲南。

他們雖然恨麓川,但是更恨沐家。

固然想報仇,但是這樣的情況卻太憋屈了。

方家兄弟自然也知道,孟瑛與方政稱兄到弟未必是真有什麼交情。不過想想,卻也未必,畢竟當年靖難的時候,方政已經是濟寧衛千戶,靖難軍有幾十萬大軍,但是千戶這軍官也算是中層軍官了。孟瑛當時也是軍中風雲人物。未必沒有交情。

至於方政爲什麼不提。

自然是在方政戰死之前,保定侯孟家沒有一點要東山再起的意味。自然不用說了。

至於這其中到底是真是假,他們兄弟兩人是絕對不會去查的。

不管怎麼說,孟瑛讓他們叫一聲世叔,就說明他們是有靠山的人了。

孟瑛安撫兩人,讓他們兩人止住淚水。

孟瑛說道:“你們兩人對我制定的方略怎麼看?”

方家兄弟對視一眼。方瑛說道:“既然世叔垂問,小侄不敢不說,如果按世叔的辦法,徵麓川之戰,定然是曠日持久了。”

孟瑛說道:“哦,細細說來。”

方瑛說道:“世叔久在中原,沒有見過雲南的山,特別是潞江左近,山勢太陡峭了,簡直是天險一般。一山所阻,難以飛躍,從永昌到麓川,雖然最近,但是天險重重。麓川只需據地勢死守,我軍就要山中損兵折將。”

“如果要修,不是數年,小侄以爲非動用十幾萬人,修上十幾年,也未必能將此地變爲通途。”

潞江就是後世的怒江。而怒江這段的山脈,又有一個大名鼎鼎的名字,那就是橫斷山脈。稍稍學過地理,就知道那是怎麼樣的險阻。

即便在抗日時期,日本人佔據了騰衝,也不能越過怒江攻雲南。而在這個時代,怒江兩岸也只有更荒涼,更難行。

麓川人即便再不會守,靠着地勢,層層防守,也不會讓明軍好過的。

孟瑛說道:“那你以爲如何是上策?”

方瑛說道:“從南路來,從黔寧王舊路。”

方瑛對沐氏非常不滿,但是對沐英卻不得不服,沐英是怎麼將麓川打服,就是景東以逸待勞,大破麓川十幾萬大軍,隨即追上去犁庭掃穴,讓麓川不得不投降。

而橫斷山脈到了麓川東邊,已經只剩下一個餘脈了。

但是再往東南卻是沒有了,也就說麓川的東南方向,雖然還是山勢崎嶇,但是與橫斷山脈哪裡,飛鳥可渡的地形相比,卻好走太多了。

孟瑛點點頭,微微一笑,雖然沒有說話,卻也看得出來孟瑛對這個新認的侄子能力還很認可的。

方瑾見狀,似乎受到了鼓勵,說道:“世叔,北人在雲南做戰,還有一點需要注意,雲南夏季秋酷熱,北人難以忍受,所以最好選擇冬春作戰。”

“而今已經是正月。真正能作戰的時間,也沒有幾個月了,如果這樣拖延下去,就要等今年冬天了。”

ωwш¸тt kan¸Сo

孟瑛說道:“你覺得,幾月份就不能做戰了?”

方瑾說道:“五月。五月左右北人就不爲戰了。”

這一點很重要,因爲雲南當地兵不足爲用,孟瑛麾下的主力,就是北人。北人能不能適應雲南氣候,直接關係到這一戰的勝負。

孟瑛點點頭,說道:“方兄後繼有人啊。”

方家兄弟所說的孟瑛真不知道嗎?

不,要知道孟瑛當初流放地就是雲南,他在雲南待了好幾年,對雲南氣候也是明白的。

他只不過考教一下兩人。

他雖然願意當他們兩人的靠山,但是前提是他們兩人是有能力的人,否則過了今天,孟瑛對他們兩個的態度也就大打折扣了。

孟瑛轉過頭,對陶瓚說道:“陶大人,覺得如何?”

陶瓚不敢多說一句話,說道:“下官不敢,將軍說什麼,下官照搬便是了。”

“好。”孟瑛說道:“你久在雲南,如果大軍修路的話,你能徵召多少民夫?”

陶瓚微微猶豫,說道:“這要看沐家支持不支持。”

孟瑛嘴角微微一勾,說道:“沐家敢不支持嗎?”

陶瓚心中暗道:“苦也,你們兩個大佬鬥法,何苦讓人夾進去?”但是卻不敢不說,他算了一下,說道:“大理府,永昌府,乃至各地土司,大抵能徵召五萬民夫。”

“好。”孟瑛說道:“方瑛,你將你本部人馬留給方瑾,我劃兩個衛在你麾下,你護送這五萬民夫永昌到潞江的道路,並要大張聲勢,有數萬大軍之意。”

方瑛說道:“是。”

“方瑾。”孟瑛說道:“你帶你父親舊部,悄悄回昆明,就駐守在城外大營,要隱藏身份,不要讓人知道。”

“你哥哥後路,我自然會派人鎮守,你無須擔心。”

在孟瑛的調度之下,雲南最有戰鬥力的軍隊,方政舊部,也就是西北邊軍老底子,孟瑛直轄也就是北京京營。還有從南方衛所之中挑選出來的敢戰之士,全部加起來大抵有三萬有餘。

至於其他軍隊。雲南軍隊各地鎮守,能動用的大抵有八九萬,不足十萬,都在景東。

一部分在方瑛後路上。其餘分散在各要地鎮守,要知道麓川亂起,很多土司都不安穩,這都需要鎮壓。如果不是都需要兵力鎮壓。沐家也不至於之前只能抽出數萬人馬反擊麓川。

能動用的機動兵力有近二十萬,如果算上各地鎮守兵馬,號稱三十萬大軍,也沒有多少水分。

方家兄弟似乎懂了什麼,似乎又沒有懂。

孟瑛說道:“前輩風範,值得後輩效仿,破麓川,未必一定要戰於麓川。在此之前,卻需要稍安勿躁。”

這個前輩是誰?

自然是沐英了。

也就是說,孟瑛的主攻方向,從來是南路,而不是北路。

但是孟瑛明明將這一路人馬交給沐昂啊。方家兄弟一時間摸不着頭腦,覺得高深莫測,但是孟瑛少年就是活躍在戰場上的大將,兩人也不敢質疑孟瑛,說道:“侄兒明白。”

至於真明白,還是假明白,卻是天知道了。

第六十八章 徵日本之問第四十八章 廣西戰事第四十七章 大明巡撫第一百七十三章 脫脫不花賭贏了第六十二章 大明的草原第六十八章 徵日本之問第一百三十四章 朱祁鎮的第一把火第一百一十一章 阿失帖木兒皈依真主第二百三十四章 阿刺知院的等待第六十七章 勳貴之心第一百七十五章 正統十四年第一百一十四章 勳貴圈子的爛事第一百零五章 暗潮無聲第一百一十八章 殺一是爲罪第六十八章 三元及第第三十五章 冷眼旁觀新世界第一百六十四章 太皇太后崩第一百三十三章 盧溝河第二章 大明九邊考第十六章 李瑈的應對第一百五十章 瓦刺的實力第二百一十章 噩耗傳來第一百章 楊溥奏對第二百四十五章 瓦刺大崩潰第一百零六章 巡撫日本端木瑞第九章 蹇公第二十五章 封滹沱河神第八十八章 冼駙馬?第二章 財政危機的延續第三十四章 王振之死第十二章 徐有貞眼中的機會第四十八章 廣西戰事第四十八章 廣西戰事第一百二十一章 錢法第一百三十八章 瓦刺退兵第八十五章 蔣貴第九十二章 堅持不懈埋子第二十五章 民以食爲天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慶都公主駙馬三第三十七章 善後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賢的決擇第一百七十八章 決戰於大同城下第三十章 御前帶械第二百二十二章 來者猶可追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閱武學第六十二章 大明的草原第二百一十八章 罪己詔第一百六十章 南疆格局第八十六章 烏斯藏第四章 太后第一百三十七章 爲大皇帝賀壽第一百四十二章 楊洪巡邊第二十一章 太子南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曬鹽法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元重光皇帝第二十九章 石璟第十四章 李滿住第一百六十一章 秋風秋雨愁殺人第一百零六章 折戟白藤江第一百二十八章 捷報傳來第三十二章 跨過鴨綠江第一百三十一章 太子見冼景第五十七章 朝鮮大清洗第一百一十一章 阿失帖木兒皈依真主第七十章 年關第一百八十四章 瓦刺撤退第三十九章 欽州黃氏之戰第四十三章 下肇州第一百二十三章 地震二第一百零五章 行獵二第七十七章 于謙說太皇太后二第五十九章 清丈土地的內情第十三章 三楊解體第三十六章 南方衛所第一百五十三章 郕王入武學第五十六章 災情彙總第三十九章 國事家事二第七十七章 于謙說太皇太后二第三十四章 王振之死第一百六十七章 馬政痼疾第一百零五章 銀荒第六章 困境第三十四章 倉稟足而識禮儀第十章 大雪紛紛第四十九章 三湖五河總方針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雨如瀑第三十二章 大明南洋戰略第二百一十九章 衛所腐朽的背後第二十七章 北薛南吳第十二章 徵朝鮮之議第十二章 徵朝鮮之議第一百二十八章 李東陽的手段第二百二十二章 來者猶可追第二十一章 儒家激進派第一百七十六章 瓦刺消息第二百一十二章 財政壓力第一百二十五章 于謙的隱患第七十三章 試行天下第八十九章 陸永的抗爭第十八章 令人頭疼的孫太后
第六十八章 徵日本之問第四十八章 廣西戰事第四十七章 大明巡撫第一百七十三章 脫脫不花賭贏了第六十二章 大明的草原第六十八章 徵日本之問第一百三十四章 朱祁鎮的第一把火第一百一十一章 阿失帖木兒皈依真主第二百三十四章 阿刺知院的等待第六十七章 勳貴之心第一百七十五章 正統十四年第一百一十四章 勳貴圈子的爛事第一百零五章 暗潮無聲第一百一十八章 殺一是爲罪第六十八章 三元及第第三十五章 冷眼旁觀新世界第一百六十四章 太皇太后崩第一百三十三章 盧溝河第二章 大明九邊考第十六章 李瑈的應對第一百五十章 瓦刺的實力第二百一十章 噩耗傳來第一百章 楊溥奏對第二百四十五章 瓦刺大崩潰第一百零六章 巡撫日本端木瑞第九章 蹇公第二十五章 封滹沱河神第八十八章 冼駙馬?第二章 財政危機的延續第三十四章 王振之死第十二章 徐有貞眼中的機會第四十八章 廣西戰事第四十八章 廣西戰事第一百二十一章 錢法第一百三十八章 瓦刺退兵第八十五章 蔣貴第九十二章 堅持不懈埋子第二十五章 民以食爲天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慶都公主駙馬三第三十七章 善後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賢的決擇第一百七十八章 決戰於大同城下第三十章 御前帶械第二百二十二章 來者猶可追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閱武學第六十二章 大明的草原第二百一十八章 罪己詔第一百六十章 南疆格局第八十六章 烏斯藏第四章 太后第一百三十七章 爲大皇帝賀壽第一百四十二章 楊洪巡邊第二十一章 太子南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曬鹽法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元重光皇帝第二十九章 石璟第十四章 李滿住第一百六十一章 秋風秋雨愁殺人第一百零六章 折戟白藤江第一百二十八章 捷報傳來第三十二章 跨過鴨綠江第一百三十一章 太子見冼景第五十七章 朝鮮大清洗第一百一十一章 阿失帖木兒皈依真主第七十章 年關第一百八十四章 瓦刺撤退第三十九章 欽州黃氏之戰第四十三章 下肇州第一百二十三章 地震二第一百零五章 行獵二第七十七章 于謙說太皇太后二第五十九章 清丈土地的內情第十三章 三楊解體第三十六章 南方衛所第一百五十三章 郕王入武學第五十六章 災情彙總第三十九章 國事家事二第七十七章 于謙說太皇太后二第三十四章 王振之死第一百六十七章 馬政痼疾第一百零五章 銀荒第六章 困境第三十四章 倉稟足而識禮儀第十章 大雪紛紛第四十九章 三湖五河總方針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雨如瀑第三十二章 大明南洋戰略第二百一十九章 衛所腐朽的背後第二十七章 北薛南吳第十二章 徵朝鮮之議第十二章 徵朝鮮之議第一百二十八章 李東陽的手段第二百二十二章 來者猶可追第二十一章 儒家激進派第一百七十六章 瓦刺消息第二百一十二章 財政壓力第一百二十五章 于謙的隱患第七十三章 試行天下第八十九章 陸永的抗爭第十八章 令人頭疼的孫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