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煙火羣山

第四十九章 煙火羣山

兩邊山巒之下,有千餘安南士卒壓着一大量物資走在路上,這些物資都是由車裝着,但是拉車的並不是馬,多是牛,特別是水牛,還有一些大象。

這裡就是從諒山運輸物資到鎮南關去。順便補充一些兵員。

要知道,以鎮南關的戰鬥烈度,如果沒有大量的補充,鎮南關早就堅持下去了。

只是這一場尋常的運輸行爲,卻不能正常的進行下去了。

幾乎同時,無數箭矢飛了過來,每一個箭矢都好像長了眼睛一般,第一波箭矢,就帶了數百士卒。

甚至還有好幾根箭矢射中一個人情況。

畢竟這大明這千餘士卒,是十萬大軍中的精銳,不敢說百發百中,但是箭矢的準確性,也遠朝常人。

一輪箭雨過後,不等安南人反應過來,千餘士卒就殺了出來,不過盞茶功夫,安南士卒一個也不剩,全部身首異處了。

甚至連逃跑的人都沒有。

“快。”毛勝一聲令下,這些人立即動手,將車隊橫在道路之上,並且將很多剛剛砍翻過的木材堆積在道路之上。

千餘士卒變成了伐木工人。一點點的堆積在這裡。兩邊山巒之上,大大小小的木頭,全部堆積在道路之上。

越堆越多,有數十米之寬。

在這個時候,安南士卒才發現不對勁了。有人來探查,自然被殺得乾乾淨淨,連屍體都扔進障礙物之中了。

等安南大軍數千從諒山而來的時候。

明軍將無數火把扔了進去。

有火藥助燃,幾乎一瞬間,大火都蔓延開來。

要知道這裡的道路更多是依靠天然的地勢,所以道路很是狹窄,這人造的易燃物,順便變成了一道火牆。

幾十米厚度的火場,將這一條鎮南關安南軍隊的大動脈一刀切斷。

水火無情。

這裡地勢本來就狹窄,安南軍隊想要救火都不大容易。更不要說,火場後面還有明軍軍隊,干擾安南軍隊救火。

這樣的火焰很多時候,都是無法救的。

即便是現在也是如此,真正燒起來的山火,都是建造隔離帶讓他自己燒完。

而明軍如此賣力的營造的火場,多的不好說,幾日之內,未必能夠燒完。能用之堵住安南軍隊,就已經夠了。

而這一場大火燃起的時候,很快明軍就知道了。

說實話。這千餘士卒,翻山越嶺跑了三天,如果按他們所走過的路線,幾百裡都有了,但是如果說直線距離,他們不過是鎮南關西南一二十里的距離而已。明軍大營就在鎮南關下,這裡的大火,立即被明軍發現了。

這是進攻的訊號。

王越親自指揮。

原因無他。

京營士卒可以說是驕兵悍將。

朱祁鎮調度的時候,爲了讓毛勝容易指揮,並沒有成建制的調動,而是從各部之中抽出來不少士卒。

如此一來,他們各營將領都比毛勝官職差多了,在毛勝面前不敢放肆。

但是這樣出現一個問題,京營之中沒有一個鎮得住場子的將領。

這一次主攻鎮南關,土司各部根本不行。

一來,之前多次進攻,耗損的都是各部土司的精銳,他們都已經傷亡慘重了。二來,土司各部的實力,是比不上京營精銳。而今這樣一錘定音的時候,自然不能讓土司上了。

王越也有了自己第一次臨戰指揮。

王越從小就有領兵打仗的願望,而今卻是夢想照入現實了。他內心之中雖然激動,但是還能控制住自己。

他一聲令下:“放。”

王越要放的不是火器,而是煙。

一個個毒煙火球,用投石機砸了出去,不是砸在鎮南關上,而是在城牆之下。

一道道狼煙沖天而起。

一瞬間戰場之上,充滿了咳嗽之聲,刺激性的氣味到處都是,很多人都睜不開眼睛,不辨方向,更不要說作戰。

一瞬間,雙方的火器優勢都被抵消了。

隨即王越下令今進軍。

京營士卒每一個口鼻之處都帶着溼毛巾,勉強可以呼吸,但是眼睛之中的刺激卻不可避免了。每一個人的眼睛都通紅的好像兔子一般。

王越照舊琢磨着放煙了。

畢竟放煙在古代戰術之中,也算是常規操作的。

但是放煙要考慮風險,而今乃是春夏之交,南方已起,大軍在鎮南關以北,狼煙一放,到底是衝誰來的。

而今王越雖然做了準備,但也是要看風向的。正好趁着沒有風的時候放煙。

反正王越也沒有想過,用煙將安南士卒給薰倒。他不過是想遮掩雙方的視線,將戰事拖入肉搏戰之中。

而且之前土司十幾日攻城,並非沒有一點用處。最少鎮南關之前所有的防禦措施都被清空了。

此刻,安南軍隊之中,軍心浮動之極。所有人都無心戀戰,他們都在關心一件事情,那就是南邊的大火是什麼事情?

到底發生了什麼?

阮廷美見狀,不顧城頭之上狼煙瀰漫,親自上城督戰。

阮廷美在安南軍中還是有一些威信的,有他在,不管軍中士卒怎麼想,他們都暫時安穩下來。但是這個時候,明軍的各種攻城器械搭到了城頭之上。

總體上來說,安南人建立的這個關卡,應該說是鎮南北關,而太祖皇帝建立起的鎮南關應該說是鎮南南關。

其實鎮南北關比不上鎮南南關。

想想就知道,如果鎮南北關的地勢優於鎮南南關,那麼爲什麼太祖時期,要選擇鎮南南關這個地方修建關卡,而不是這個地步。

整個北關關卡長一兩百米。而鎮南南關卻是幾十米的關卡,就鎖死了孔道,兩側都是山巒。如今一兩百米的關牆下面,雲梯,鵝車,等等,無數攻城器械都靠了過來。

安南的火銃火炮一時間不能用了。又或者說不是不能用了,而是雙方的火器處於彼此傷害之中。

安南人更多的開始使用萬人敵。

萬人敵果然有敵萬人之風,一顆萬人敵從城頭砸下來爆炸的時候,整個關牆都在微微顫動。至於明軍士卒更是方圓數丈之內,紛紛掀翻在地,絕無生理。

只是此刻,誰都知道是關鍵的一時刻。

毛銳等人並不能長久在後方堅持下去。

一旦安南的援軍到了,明軍佔據的所有優勢,一瞬間有打回從前。

故而此刻,王越根本不問傷亡數字。

誠然京營是朱祁鎮都非常看重的軍力,但是朱祁鎮看重的是戰鬥力,而不是其他的,有沒有戰鬥力就要看而今。

故而在王越的督戰之下,京營各營前仆後繼。

圍繞着一兩百米長的城牆鏖戰不止。

阮廷美更是高坐城關之上,將自己的親兵都投入戰鬥之中,總體上來說,明軍傷亡更多一些,但是阮廷美越看越心焦。

首先上一批物資就沒有到了,阮廷美這裡糧食物資還好,但是火藥卻有些不夠了。還沒有運輸過來,之前有一批傷亡,後面還沒有補充。

阮廷美正在憂慮之中,忽然臉上一涼,卻是一滴雨水打在他的臉上,一瞬間他心中咯噔一下,一瞬間心喪若死。

現在安南士卒卻全靠火器支撐,一旦下雨,後果就不堪設想了。

第九十二章 拼命娶公主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統勳貴第十章 王直入閣第一百零五章 理財聖手第一百四十九章 忽蘭忽失溫之戰第九十四章 徵麓川餘波第九十五章 大明軍制第二十六章 京城飛報第七十九章 回師第三十章 江華島水戰第一百二十八章 捷報傳來第一百二十三章 也先死了?第八十五章 族產第一百六十三章 特殊的早朝第一十七章 皇后監國第二百五十章 京觀第九十章 工部侍郎彭誼第二百二十八章 列車爲城第一百三十二章 施禮第三十二章 大明南洋戰略第一百二十二章 安南後繼第八章 登基大典第二十三章 天子之問第八十八章 衛所改革試點第十七章 水深火熱第一百四十一章 黃河,黃河第一百八十五章 成國公決斷第一百二十七章 將門虎子第七十章 懸危之計第八十三章 西南隱憂第六十章 北方戰略構想二第八十六章 大婚第二百三十六章 南兵堪戰第二百四十八章 報仇第三十五章 廣西內部的分歧第四十九章 三湖五河總方針第一百三十九章 石彪的決然第五十一章 曬鹽法的進展第十九章 瓦刺內奸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明的銀子在哪裡?第六十八章 定婚事第一百三十六章 石彪到龍城第五十三章 于謙歸來第四十二章 舉步維艱第十五章 李實的辦法第一百四十二章 政治改革的預想第一百零三章 海西攻防戰第一百三十九章 石彪的決然第五十九章 暗潮第一百二十六章 遺折第一百五十五章 瓦刺使團的到來第五十二章 礦亂第三十一章,祭大成先師第二十六章 朝鮮之戰的帷幕第一百二十五章 巡城第三十二章 大明南洋戰略第一百七十四章 滿壁荒唐紙第一百四十一章 藩王危機第二十二章 破大藤峽之策第一章 海內老臣心第八十三章 武進惲家第一百三十二章 施禮第七十六章 于謙說太皇太后第四十四章 也先的算計第九十三章 當今日本第六十八章 定婚事第一百六十四章 戎裝臨朝第八十章 經筵第九十九章 西軍脆敗第八十一章 錢家第一百一十三章 海西之戰後第八十八章 衛所改革試點第一百一十五章 福建善後第十八章 令人頭疼的孫太后第二章 大武學第八十二章 殿試第八十五章 蔣貴第一百三十九章 張郎遺策第三十八章 家事國事第一百二十六章 問天春秋幾何第二十五章 民以食爲天二第二十六章 跳蚤的滋味第五十三章 粉身碎骨渾不怕第一百零六章 足利義政第十五章 遺詔二第九十一章 開海三第三十三章 生吃蝗蟲第四十一章 石亨的追擊第四十五章 安南之糧第四十四章 也先的算計第一百一十一章 阿失帖木兒皈依真主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方鐵都第十四章 新任內閣班子第一百零五章 銀荒第六十四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三十四章 倉稟足而識禮儀第一百三十一章 朱祁鎮的試探第一百五十一章 約戰第八章 遼東之戰的戰略規劃
第九十二章 拼命娶公主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統勳貴第十章 王直入閣第一百零五章 理財聖手第一百四十九章 忽蘭忽失溫之戰第九十四章 徵麓川餘波第九十五章 大明軍制第二十六章 京城飛報第七十九章 回師第三十章 江華島水戰第一百二十八章 捷報傳來第一百二十三章 也先死了?第八十五章 族產第一百六十三章 特殊的早朝第一十七章 皇后監國第二百五十章 京觀第九十章 工部侍郎彭誼第二百二十八章 列車爲城第一百三十二章 施禮第三十二章 大明南洋戰略第一百二十二章 安南後繼第八章 登基大典第二十三章 天子之問第八十八章 衛所改革試點第十七章 水深火熱第一百四十一章 黃河,黃河第一百八十五章 成國公決斷第一百二十七章 將門虎子第七十章 懸危之計第八十三章 西南隱憂第六十章 北方戰略構想二第八十六章 大婚第二百三十六章 南兵堪戰第二百四十八章 報仇第三十五章 廣西內部的分歧第四十九章 三湖五河總方針第一百三十九章 石彪的決然第五十一章 曬鹽法的進展第十九章 瓦刺內奸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明的銀子在哪裡?第六十八章 定婚事第一百三十六章 石彪到龍城第五十三章 于謙歸來第四十二章 舉步維艱第十五章 李實的辦法第一百四十二章 政治改革的預想第一百零三章 海西攻防戰第一百三十九章 石彪的決然第五十九章 暗潮第一百二十六章 遺折第一百五十五章 瓦刺使團的到來第五十二章 礦亂第三十一章,祭大成先師第二十六章 朝鮮之戰的帷幕第一百二十五章 巡城第三十二章 大明南洋戰略第一百七十四章 滿壁荒唐紙第一百四十一章 藩王危機第二十二章 破大藤峽之策第一章 海內老臣心第八十三章 武進惲家第一百三十二章 施禮第七十六章 于謙說太皇太后第四十四章 也先的算計第九十三章 當今日本第六十八章 定婚事第一百六十四章 戎裝臨朝第八十章 經筵第九十九章 西軍脆敗第八十一章 錢家第一百一十三章 海西之戰後第八十八章 衛所改革試點第一百一十五章 福建善後第十八章 令人頭疼的孫太后第二章 大武學第八十二章 殿試第八十五章 蔣貴第一百三十九章 張郎遺策第三十八章 家事國事第一百二十六章 問天春秋幾何第二十五章 民以食爲天二第二十六章 跳蚤的滋味第五十三章 粉身碎骨渾不怕第一百零六章 足利義政第十五章 遺詔二第九十一章 開海三第三十三章 生吃蝗蟲第四十一章 石亨的追擊第四十五章 安南之糧第四十四章 也先的算計第一百一十一章 阿失帖木兒皈依真主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方鐵都第十四章 新任內閣班子第一百零五章 銀荒第六十四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三十四章 倉稟足而識禮儀第一百三十一章 朱祁鎮的試探第一百五十一章 約戰第八章 遼東之戰的戰略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