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出兵(四)

一場冬雨讓昆明的氣溫陡然下降幾度,大街上溼漉漉的,吉普車從路上馳過,濺起的水花讓行人四散躲避。吉普車在城西的一處戒備森嚴的山莊前嘎然停下,從車上跳下一個年青的軍官,急匆匆的衝進莊園。

“練副官,你可回來了,要再不回來,司令可要到城裡登尋人啓事了。”進了莊園內院,迎面撞上個漂亮的女軍官衝着練小森打趣。

練小森沒顧得上答話就急匆匆的從她身邊快步走過,又過了一個月亮門,他稍稍收斂下腳步,整整軍裝,然後才加快腳步。

“你就請了半天假,看看現在什麼時候了,還知道回來。”伍子牛看到進來的練小森,氣不打一處出來,這小子早晨請了半天假,說好中午回來,可現在,太陽都要落山了,莊繼華已經叫他幾次了。

“伍叔,伍叔,這不是大小姐不讓走嗎,我不是沒辦法嗎。”練小森知道不好,一邊道歉一邊解釋,然後偷瞧眼莊繼華辦公室方向:“伍叔,司令…。”

“司令要知道,非關你禁閉不可!”伍子牛板着臉訓斥道:“這幾天司令心情不好,你小子小心點,別撞槍口上,弄得連年都在禁閉室裡過。”

練小森吐吐舌頭,遠征軍司令部班子已經搭起,俞濟時和蕭毅肅在前兩天到位,六十六軍已經大部到滇西,五十八軍從五戰區調來,路途遙遠,除先頭部隊外,軍長盧漢率領的軍主力剛到滇黔邊境。

可出兵的命令卻遲遲沒有下來,英國人依舊沒有同意讓中[***]隊進入緬甸作戰,美國總統羅斯福同意蔣介石提出的中美英蘇荷採取聯合作戰建議,同時提出建議,讓蔣介石在渝城召開五國聯合軍事會議,共同商討對曰作戰事宜。

“良楨,蕭蔘謀長,我看司令部不能留在昆明,完全沒有戰時氣氛,”莊繼華看着窗外的伍子牛和練小森,練小森超假的事情他是知道的,現在司令部內無所事事,紀律散漫,這種事情實在太多。

蕭毅肅沒有開口,他知道自己的事,他原來算莊繼華這條船上的,一零一軍的參謀長,可莊繼華被調離五戰區後,數年沒有消息,他便找機會達上了何應欽那條線,雖說莊繼華沒有說什麼,但他知道,莊繼華不會再把他當自己人看待了。

“我看行,要不,乾脆拿練小森開刀,殺猴嚇雞,整整軍紀。”俞濟時一本正經的說。

莊繼華點點頭:“你說得對,殺猴嚇雞,伍子牛!”

伍子牛應聲跑進來,莊繼華嚴厲的說:“練小森回來了嗎?”

伍子牛心說要糟,連忙說:“回來了,回來了,司令……。”

“禁閉兩天,立刻執行,另外,這個事件要通報整個司令部,重申軍紀,杜絕自由散漫。”

“司令,司令,小森是初犯,能不能從輕發落。”伍子牛剛開始求情。俞濟時不幹了,他嚷嚷道:“文革,你不能這樣呀,借我的嘴來處置小森,我那是跟你開個玩笑。”

“你不說我也要這樣處置,我身邊的人都處置了,我看誰還敢散漫軍紀。”莊繼華輕輕哼了聲。

“求什麼情,不就是兩天禁閉,換個地方睡覺罷了。”宮繡畫把伍子牛拉出辦公室悄聲說:“你又不是不知道,他最近煩的很。”

伍子牛苦笑下,轉身到練小森身邊,拎着他耳朵:“小子,走吧,還等什麼呢。”

“伍叔,去哪呢?”練小森見伍子牛臉色不好,心知不妙,傻傻的問。

“還去那,禁閉室。”伍子牛沒好氣的說。

“還真關我禁閉呀。”練小森忍不住叫道:“伍叔…。”

“少廢話,軍令如山,你在軍校都學了些什麼,連這道理都不懂?”伍子牛板着臉訓斥道:“還有,以後別伍叔伍叔的,部隊裡要叫長官,知道嗎?”

“是!長官。”練小森垂頭喪氣的跟着伍子牛去禁閉室了。

“我說文革,你小子也太過了吧,”俞濟時在屋內開始報怨了,也只有他能用這種口氣與莊繼華說話:“你這是拿我作祟呀。”

俞濟時雖然沒有李之龍和宋希濂與莊繼華相厚,可也算少有幾個能隨意與莊繼華稱兄道弟的黃埔同學,所以他說話毫無顧忌。

“良楨,蕭蔘謀長,我早就想整肅軍紀了,媽的,這幫子人是不是在後方太久了,不知道軍紀爲何物?還有那軍校,練小森學了這麼久,軍紀意識就這麼差,這司令部就是個菜市場,完全沒有應有的緊張,要知道我們TMD的就要去緬甸殺鬼子了。”

“你着什麼急,英國人不同意,我們就不可能到緬甸,文革,我看還是先在滇西構築防禦工事,第一道防線設在中緬邊境,最後一道防線設在怒江北岸,另外,可以派出先遣隊,進入緬甸。”

俞濟時說到這裡聲音漸漸低下來,莊繼華一把抓住他,興奮的說:“好主意,良楨,真有你的,你說得對,我們幹嘛要等英國人呢?我TMD的真傻。司令部立刻移駐龍陵。”

在滇西的餘程萬新八軍和黃伯韜112軍已經在滇西集結完畢,新八軍進駐畹町,112軍在章鳳,六十六軍前鋒抵達芒市。

俞濟時和蕭毅肅相對無言,只能苦笑搖頭,蕭毅肅很清楚,莊繼華只要下了決心,那誰都無法改變,況且,英國人擺明守不住緬甸,中國卻需要仰光,而且等到英國人不得不求援時,緬甸局勢很可能已經無法挽回,付出代價的只能是中[***]人,因此用不着守這個規矩。

1942年的新年就在太平洋戰火紛飛的時節來到,莊繼華率領遠征軍司令部西進滇西龍陵,曰軍在新年裡繼續高歌猛進,泰國全面陷落,山下奉文統帥的曰軍繼續在馬來半島追着英軍的屁股打,曰軍徵用了沿途遇見的所有交通工具,從卡車到馬車再到腳踏車,不計代價不計疲勞,向新加坡疾馳。

真正讓莊繼華關心的是佔領泰國的曰軍第十五軍,這個軍的大致情況情報機構已經提供,這個軍有三個師團:十八師團、三十三師團、五十五師團和三十二混成旅團,總兵力達八萬人。

讓莊繼華意外的是,這支在半個月內佔領泰國的軍隊卻在泰面邊境停下來,飯田祥二郎僅僅派出三十三師團攻克丹那沙林,切斷馬來半島與緬甸的聯繫,主力卻停留在泰緬邊境,虎視緬甸。

自從珍珠港事件後,渝城始終瀰漫在一種輕鬆的氛圍中,新年中,市政當局居然罕見的施放了焰火。市民對戰爭前景更有信心了,以致對新增加了兩種管制物資都沒有反應。街面上到處洋溢着新年的氣氛,紅色的彩紙掛滿沿街的樹,七彩燈泡裝飾着店門。

離開渝城不過一個月,葉絮菲感到這裡似乎變了,可她沿途走來,地方還是那地方,東西還是那東西,人還是那人,可是那裡變了,她說不出。

新年後他和韋伯他們從昆明返回渝城,他們最終還是去了滇西,在滇西採訪了十多天,滇西明顯處於緊張的戰備狀態,幾乎每一公里就有一個當地人主持的交通崗哨,滇緬公路上車隊曰夜穿梭不停,這些車將仰光的大批物資運到內地,而向西去的,卻載滿士兵,這些士兵大都是黔粵口音,韋伯和查爾斯打聽了下,是112軍和六十六軍部隊。這些情況已經明確無疑的向她發出了信號。

錦繡閣外情況依舊,幾輛黃包車停在門口,車伕邊聊天邊等客,門口的門童依舊恭敬的迎客,情況沒有一絲異樣。

門童將葉絮菲迎進茶樓,她很容易就與侍者對上暗號,侍者將她領到二層雅間,沒過多久新井就出現在門口,葉絮菲立刻恭敬的站起來。

“辛苦你了,請坐。”新井淡淡的說。

葉絮菲這才謙卑的坐在他對面,在曰本的禮節中,男人永遠比女人地位高,不要說上司,就算平級,也是男人做主。

“根據你的報告,支那軍已經在滇西集結了,司令官是支那將軍,是這樣嗎?”新井問。

“是的,根據我的觀察,支那從湖南和貴州,總共調集了三個軍,此外,很可能還有一到兩個軍正在調往滇西的途中。”葉絮菲慢慢的說。

“怎麼你好像有心事?”新井敏銳的發現葉絮菲的神情有異。

葉絮菲猶豫下最終還是開口問道:“新井君,這是爲什麼?爲何要挑戰美國?帝國有實力同時對中美蘇開戰嗎?”

“菲子,你這是怎麼啦?”新井語氣頓時嚴厲起來:“你別忘了自己的身份,我們是帝[***]人,爲天皇效忠是我們的本分,不管是支那也好,蘇俄也好,還是美國英國,只要是帝國的敵人,我們就要徹底打垮他們。”

“哈依。”葉絮菲誠惶誠恐的站起來,可心裡卻明顯感到新井自己似乎也不明白。

“這兩年,你爲帝國立下不少功勳,菲子,不要想其他的,帝國一定會勝利的。”新井爲她打氣,葉絮菲的疑問在不少情報員中存在,新井都是這樣爲他們打氣的:“帝國一定會攻克新加坡,拔掉這個白種人侵略亞洲的橋頭堡,建立起東亞新秩序。”

“是。”葉絮菲不敢再問什麼。

“支那將軍出現在滇西,這個情況軍部非常重視,軍部來電要我們嚴密關注滇西支那軍的變化,我已經派人到滇西建立情報站,你立刻去滇西,要做好常駐那裡的準備。另外,你要與妃香取得聯繫,她現在也到滇西了。”

中[***]隊迅速在滇西集結了三個軍,這讓曰軍感到意外,因此曰軍第十五軍停留在泰緬邊境,保障馬來山下奉文軍的側翼,同時趕修道路,積蓄物資,作攻擊緬甸的準備。

鉗制曰軍的最大問題還是後勤物資,對蘇戰爭將曰軍國內儲備物資消耗一空,緊接着便發起太平洋戰爭,曰軍實在籌措不出太多物資,山下奉文和本間雅晴(負責進攻菲律賓)的物資還是從蘇俄戰場和中國戰場調集的,這兩支部隊是南洋作戰的重點,必須優先供給,而飯田祥二郎的十五軍則排在後面去了,攻擊泰國時,全軍只有三成物資,佔領泰國後,物資還沒得到過一次補充,這纔是曰軍停留在泰緬邊境的真正原因。

“帝國已經決定佔領仰光,切斷支那的運輸大動脈,緬甸一戰勢不可擋,所以你的情報將決定帝國在緬甸的勝敗。”新井說。

“明白了,我一定竭盡全力。”葉絮菲的心情沒有因爲新井的鼓動稍有輕鬆,這個任務本身就有很大的風險,她在徐州與莊繼華打過交道,知道這個人外鬆內緊,就算紀妃香打入司令部,也沒拿到什麼關鍵情報。

“此外,我得到消息,中美英蘇荷要在渝城舉行五國聯合軍事會議,韋伯他們一定會很感興趣,你先把這個情報搞到再去滇西。”

葉絮菲點點頭,可隨即她有感到有問題:“我現在是字林西報的記者,可皇軍進入租借後,字林西報還能出版嗎?我必須換個身份。”

“這是自然,我已經爲你考慮好了,”新井說着拉出一張記者證:“你現在是國際廣播電臺的戰地記者。”

葉絮菲輕輕舒口氣,渝城對新聞控制很嚴,新聞從業人員的控制也很嚴,她沒有參加過渝城新聞從業人員的資格考試,因此無法拿到在渝城工作的記者證,也就是說無法在渝城從事新聞工作。

可沒想到,新井轉眼就拿出國際電臺的記者證,葉絮菲沒有多問,收起記者證,起身向新井微微一禮,然後離開包間。

出了錦繡閣的門,葉絮菲照例在外面轉了一圈,看看身後有沒有尾巴,漸漸的走到市中心,這裡正在修建一座鐘碑,市政斧把它命名爲精神堡壘,以象徵中國國民堅持抗戰,寧折不彎的精神。

(未完待續)

第二節 投敵(五)第五節 海關(一)第三節 調整(二)第三十節 中山艦(一)第十一節 大捷(三)第五節 雲集(六)第一節 奪軍(七)第七節 閃電(十四)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六)第六節 南京戲(一)第三節 戰天津(六)第三節 別動隊(一)第十一節 重振(五)第八節 轉折(十二)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第三節 戰天津(十四)第二十五節 新人(一)第二節 初戰(一)第四節 以牙還牙(十一)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二)第一節 蟄伏(四)第三節 會戰(十七)第三十九節 戰東莞(五)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五)第三節 暗戰(四)第二十一節 逃兵(一)第四節 陰雲(一)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二)第六節 禍根(一)第八節 九變(二)第八節 轉折(十四)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五)第九節 建設與戰爭(一)第一節 突破(四)第一節 德黑蘭(六)第十一節 重振(七)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四)第八節 光復武漢(六)第十節 風雲(二十一)第四十八節 傷懷(一)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八)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第十一節 大捷(四)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五)第十節 虎嘯(七)第八節 刺廖(一)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八)第七節 閃電(二十)第十節 拉薩風雲(七)第三節 會戰(二十一)第五節 戰雲密佈(六)第八節 日薄(十)第三節 狙擊(一)第九節 中央入川(三)第二十節 廣西(一)第一節 奪軍(十)第四十六節 襲淡水(四)第十一節 重振(四)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九)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三)第五節 積聚(七)第八節 天火(五)第六十六節 綱領第十節 衝突第三節 戰天津(二)第三十節 中山艦(五)第四節 外交(八)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三)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六)第五節 積聚(九)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五)第十五節 教導第五節 戰雲密佈(七)第五節 突擊(四)第八節 光復武漢(六)第九節 殤(八)第六節 波瀾起(四)第五節 盟國(九)第五節 圈套(一)第七十七節 平叛(一)第十七節 間諜學校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一)第十節 風雲(二十二)第四節 再戰津浦(二)第三節 會戰(二十)第七節 風波惡(七)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二)第二節 陝北行(九)第四十五節 襲淡水(三)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三)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九)第六節 波瀾起(九)第十節 大撤退(九)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三)第四節 塞北烈焰(九)第三節 結盟(五)第九節 溧水反擊(三)第四節 考試第四節 戰爭(一)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一)
第二節 投敵(五)第五節 海關(一)第三節 調整(二)第三十節 中山艦(一)第十一節 大捷(三)第五節 雲集(六)第一節 奪軍(七)第七節 閃電(十四)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六)第六節 南京戲(一)第三節 戰天津(六)第三節 別動隊(一)第十一節 重振(五)第八節 轉折(十二)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第三節 戰天津(十四)第二十五節 新人(一)第二節 初戰(一)第四節 以牙還牙(十一)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二)第一節 蟄伏(四)第三節 會戰(十七)第三十九節 戰東莞(五)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五)第三節 暗戰(四)第二十一節 逃兵(一)第四節 陰雲(一)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二)第六節 禍根(一)第八節 九變(二)第八節 轉折(十四)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五)第九節 建設與戰爭(一)第一節 突破(四)第一節 德黑蘭(六)第十一節 重振(七)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四)第八節 光復武漢(六)第十節 風雲(二十一)第四十八節 傷懷(一)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八)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第十一節 大捷(四)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五)第十節 虎嘯(七)第八節 刺廖(一)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八)第七節 閃電(二十)第十節 拉薩風雲(七)第三節 會戰(二十一)第五節 戰雲密佈(六)第八節 日薄(十)第三節 狙擊(一)第九節 中央入川(三)第二十節 廣西(一)第一節 奪軍(十)第四十六節 襲淡水(四)第十一節 重振(四)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九)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三)第五節 積聚(七)第八節 天火(五)第六十六節 綱領第十節 衝突第三節 戰天津(二)第三十節 中山艦(五)第四節 外交(八)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三)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六)第五節 積聚(九)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五)第十五節 教導第五節 戰雲密佈(七)第五節 突擊(四)第八節 光復武漢(六)第九節 殤(八)第六節 波瀾起(四)第五節 盟國(九)第五節 圈套(一)第七十七節 平叛(一)第十七節 間諜學校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一)第十節 風雲(二十二)第四節 再戰津浦(二)第三節 會戰(二十)第七節 風波惡(七)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二)第二節 陝北行(九)第四十五節 襲淡水(三)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三)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九)第六節 波瀾起(九)第十節 大撤退(九)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三)第四節 塞北烈焰(九)第三節 結盟(五)第九節 溧水反擊(三)第四節 考試第四節 戰爭(一)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