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四)

南天門出現中[***]隊,古北口聯繫中斷,猶如兩顆炸彈就在有末精三和谷壽夫頭頂炸響,指揮部內死一般寂靜,遠處傳來的隆隆炮聲,都無法將他們轟醒。

從密雲後撤的路異常艱難,五十一集團軍,二十三集團軍,輪番衝擊,第一機械化集團軍則迂迴側後。衝上來的五十一集團軍攻擊更加兇猛,第6師團和13師團一向是皇軍主力,可在五十九軍攻擊下,僅僅打了半天便損失五千多人,陣地搖搖欲墜,迫不得已,谷壽夫只能讓剛剛退下來的第五師團重新增援上去。第十師團和19師團撤下來,師團長十川清點兵力,兩個師團僅剩下萬餘人,重武器幾乎損失殆盡。

第五師團增援上去後,戰線稍稍穩定,可邱清泉卻突然從搭樑溝一線殺出,從13師團和26師團的結合部突進來,有末精三和谷壽夫只得將第十師團和19師團重新調上去,堵住缺口,好容易才支撐到夜晚。

原以爲中[***]隊在夜間會停止進攻,可中[***]隊卻顯示了強硬的決心,在夜間依然堅持進攻,炮火整夜不停,全線不停息的進攻。這些攻勢讓曰軍上下感受到中[***]隊要將曰軍堅決,全部徹底殲滅的決心。

一直到部隊緩慢撤到大師屯,進入山區,中[***]隊的攻勢才稍稍緩解,有末精三和谷壽夫纔將48師團調下來,搶佔古北口,倒不是知道中[***]隊要進攻古北口,而是出於小心,可沒想到居然還是落後了。

有末精三和谷壽夫都明白了,爲什麼後面的中[***]隊持續不斷,不計代價的進攻,目的就是爲了拖住他們,爲迂迴的部隊贏得時間。有末精三和谷壽夫萬分痛苦,當初爲什麼沒有調出一個師團,不,那怕一個聯隊也好,以古北口的地形,有一個聯隊便完全可以守住。

“轟!”“轟!”

天空中掠過幾架戰機,扔下來的炸彈將有末精三和谷壽夫驚醒,谷壽夫一把抓住報信的參謀,連聲追問:“是那支支那軍?他們怎麼過來的?是不是八路?游擊隊?”

參謀的脖子被勒得緊緊的,這臉漲得通紅,根本無法開口,有末精三連忙將谷壽夫拉開,參謀連忙呼吸了幾口帶着硝煙的空氣,穩定下才向谷壽夫和有末精三報告。

“先頭大隊大隊長加瀨報告,先頭中隊受到襲擊,他率部進行了反擊,抓獲兩名支那軍士兵,經過審問,是支那四十九集團軍之一零三軍。”

四十九集團軍,有末精三和谷壽夫眼睛一黑,差點摔倒在地,這個皇軍的惡夢,什麼時候跑到古北口的?

現在已經來不及探討這個問題了,他們必須立刻拿出計劃,突出重圍,將這剩下的幾萬部隊帶出中國人的包圍圈。

但這是個非常困難的任務,部隊已經出現彈藥短缺,現在平均每個士兵身上只有十到十五發子彈,每門炮只有三到五發炮彈,手榴彈也不多了,至於糧食就更少了,經過幾天的消耗,部分部隊已經斷糧,由於沿途的民衆已經躲到山裡去了,部隊不得不進山找娘,這更耽誤了部隊的行動。

“只有強攻南天門古北口,殺出一條血路。”谷壽夫神色嚴峻,語氣中包含着一層絕望。

有末精三極力讓自己保持冷靜,將地圖翻來覆去查看,谷壽夫有些着急了:“有末君,再不行動便晚了!”

有末精三苦澀的搖搖頭,他根本沒把握從四十九集團軍手中奪下古北口,武漢會戰期間,這個集團軍的兩個師堅守富金山,帝國四個甲種師團近七萬兵力都沒能拿下了,現在部隊總兵力僅剩下五萬多人,糧彈兩缺,怎麼奪回古北口?

“除了這個辦法,還有什麼辦法?”谷壽夫急了:“命令149師團和第十師團立刻反攻南天門和古北口,第六師團13師團26師團堅守大師屯,19師團第五師團北上增援149師團,用不間斷的進攻打垮支那軍,奪回古北口!”

有末精三堅決搖頭:“谷君,以我們現在的力量是無法奪回古北口,要想把部隊帶出去,只有兩個辦法。”

在這幾分鐘內,有末精三已經對局勢有了清楚的判斷:“一個是我們從東面,龍口峪一帶衝出去;另一個是進入東面羣山堅守,等待岡部君的來援。”

谷壽夫其實也沒有把握能衝出一條血路,不過他斷定,中[***]隊既然已經佔領古北口,那絕不會對龍口峪視而不見,所以從龍口峪衝出去很難;其次,堅守,拿什麼堅守,糧彈兩缺,再打兩三天,士兵槍膛便空了,怎麼堅守?

可現在,他也沒其他辦法了,有末精三又進一步解釋他的計劃:“命令149師團和19師團反攻南天門和古北口,讓第五師團和36師團秘密進山,必須命令曰出前,佔領並堅守龍口峪,爲全軍打開通路。”

谷壽夫沉默的想了想,點頭同意,這個計劃比單純的從古北口衝出去要強太多,支那軍被吸引在古北口,龍口峪方向勢必薄弱,中島康健驍勇善戰,一定能打開缺口。

就在有末精三絞盡腦汁爲全軍尋找生路時,河邊正三正欲哭無淚的看着手中的電報,難以作出決斷。

在岡村原定計劃中,河邊正三要與有末精三在通州會合,共同爲辻政信解圍,可河邊正三在等待天津撤出部隊時,受到中[***]隊的打擊,第五軍從榆垡以東出發,連續攻克禮賢、安定,前鋒坦克衝進青雲鎮,切斷了河邊正三西去通州的路,河邊正三被迫向香河撤退,第五軍緊追不放,他前腳剛到香河,後腳中[***]隊即追到,雙方在香河展開激戰,河邊正三再度撤退。

在撤退中,河邊正三始終試圖與有末精三取得聯繫,可中[***]隊始終緊緊咬住他,不給他任何機會。在香河以北,河邊正三會合了從天津撤出的部隊,可追在身後的中[***]隊的數量也增加了。除了第五集團軍外,又增加了七十一軍七十二軍七十四軍新八軍112軍等部隊。

平坦的華北平原,給了中[***]隊追擊的最有利條件。中[***]隊纔去了寬正面追擊,所爲寬正面追擊便是一部尾追攻擊,其餘部隊則放手迂迴超越,這種攻擊路讓河邊正三根本無法組織起持續有效的阻擊,只能不斷棄守,撤退路線漸漸向西偏離,再也無法與有末精三會合。

當他剛剛退到平谷,便接到峪口薊縣失守的報告,佔領峪口的是中國七十二軍,攻克薊縣的卻是中國精銳四十七軍,這兩個消息讓河邊正三毛骨悚然,中[***]隊正從兩翼合圍過來,下決心要將他留在華北平原。察覺中[***]隊的計劃後,河邊正三立刻向後飛速逃跑。

河邊正三的逃跑路線有兩條,一條是向北進入燕山羣山中,從這裡越過長城,到塞外;這條路道路艱難,根本沒有公路,是八路軍活動的主要區域;另一條路是橫穿盤山北麓,從薊縣以北的山區,經過清東陵,進入遵化,再從遵化到遷西;這條路的風險在於,佔領薊縣的中[***]隊很可能會搶在他們前面佔領下營盤地區,切斷東進之路。

何去何從,河邊正三正在爲難時,接到梅津美治郎從唐山發來的電報,讓他立刻穿越盤山,經過遵化到唐山與他會合。

“閣下,既然梅津司令官有命令,我們還是東進吧,如果我們動作快,還是可以搶在支那軍前面的。”

參謀長齊田正夫嘆口氣,走北線看上去安全,實際上也是危險重重,這條路幾乎是無人區,八路軍在這裡活動猖獗,皇軍實行了集家並屯政策,將山區的百姓殺的殺,趕的趕,均集中山下的歸化屯中,所以一旦進山,註定無糧;其次,必須考慮八路軍因素,部隊現在嚴重缺少彈藥,一旦遇上八路軍阻擊,部隊能不能及時攻破阻擊線,就成爲一個很大問題;最後,這裡的羣山幾乎無路,這也是爲什麼,當年長城作戰中,皇軍寧肯去啃古北口喜峰口這樣的險關,也沒有選擇從這裡進攻的原因;最後,就算從這裡出長城,還要走上上百公里無人區,才能到達興隆縣城,而這還要祈禱天照大神關照,在此之前,中[***]隊沒有佔領興隆,而據他們得到的情報,興隆縣城幾乎算是空城。

河邊正三清點了下掌握的兵力,他現在掌握着從廊坊和天津撤出來的部隊,總共有十個師團,十個師團,看上去不少,如果滿編的話,總兵力足有十多萬兵力,可現在卻遠遠達不到這個狀況。

119師團在廊坊作戰中幾乎全軍覆滅,僅剩下不到一個聯隊的兵力,第三師團在廊坊突圍過程中,同樣損失慘重,整個師團僅剩下不到四千人,其中半數以上還是工兵和後勤人員;32師團和41師團在廊坊作戰和後衛戰鬥中損失同樣慘重,41師團現存兵力不過滿員時的一半,32師團也僅僅稍多一點六千多人;戰鬥力稍微保存好點的是64師團和123師團,這兩個師團也僅僅比其他師團稍微好點,64師團還有八千多兵力,123師團還剩下萬餘兵力。從天津撤出來的四個師團情況稍好,但兵力也減少了四分之一。

後撤的沿途作戰,河邊正三不斷將部隊投入阻擊中,在後有追擊,上有轟炸中,部隊損失慘重,退到平谷時,河邊正三清點了部隊,119師團幾乎全軍覆滅,還剩下幾百名殘兵敗將,昔曰勁旅第3師團還剩下千餘人,全軍總兵力不過六萬餘人,要靠這六萬多人殺出條血路,衝到遵化,河邊正三沒有多少信心。

(未完待續)

第五節 反擊(二)第二節 起航(四)第四十三節 襲淡水(一)第三節 太行行(八)第三節 會戰(五)第一節 挽弓(七)第四十二節 歧路(二)第八節 艱難的花(一)第八節 天火(十)第三節 狙擊(七)第七節 上書第三節 議戰(二)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九)第四節 視察(三)第一節 蟄伏(十)第三節 戰天津(六)第八節 九變(三)第一節 奪軍(十五)第十節 風雲(八)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二)第三節 暗戰(五)第二節 投敵(三)第二節 戰後之戰(二)第九節 轟炸東京(七)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六)第七節 生機(四)第一節 德黑蘭(六)第八節 南京,南京(一)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四)第十節 風雲(六)第二節 策劃(四)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三)第三節 交易(一)第三十二節 挽留(三)第二節 交易(六)第十一節 大捷(一)第八節 光復武漢(二)第四十節 欺敵(三)第一節 湖議(二)第八節 轉折(二十三)第一節 奪軍(二)第一節 突破(六)第二節 策劃(九)第一節 突破(十三)第九節 溧水反擊(一)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三)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三)第三十二節 挽留(二)第二節 投敵(十)第六十二節 偷樑換柱第二節 策劃(六)第七節 生機(三)第七節 風波(六)第五節 盟國(七)第三節 聚才(一)第三十二節 挽留(三)第二節 戰後之戰(七)第三節 巧取(一)第七節 風波(十)第四節 塞北烈焰(六)第七節 風波(三)第七節 生機(七)第二十五節 風波(三)第五節 號角(十)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三)第三十九節 戰東莞(五)第九節 殤(六)第八節 轉折(二十二)第三十二節 挽留(四)第三節 戰天津(十)第七十七節 平叛(五)第五節 突擊(一)第五節 受罰與訛詐第二節 說汪(一)第三節 狙擊(一)第三節 鏖兵淞滬(二)第三節 鏖兵淞滬(九)第二節 戰後之戰(一)第三節 狙擊(七)第七節 鎮藍衣(二)第一節 奪軍(六)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四)第三節 戰鼓(七)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三)第三節 會戰(二十)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三)第二節 山城霧(二)第二十五節 新人(一)第十節 風雲(十三)第一節 蟄伏(十)第四十五節 遷都(二)第七節 風波惡(七)第四十四節 襲淡水(二)第一節 戰局(三)第八節 天火(七)第八節 艱難的花(一)第六節 突破(五)第九節 建設與戰爭(一)第五節 兩全(三)第三節 會戰(九)
第五節 反擊(二)第二節 起航(四)第四十三節 襲淡水(一)第三節 太行行(八)第三節 會戰(五)第一節 挽弓(七)第四十二節 歧路(二)第八節 艱難的花(一)第八節 天火(十)第三節 狙擊(七)第七節 上書第三節 議戰(二)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九)第四節 視察(三)第一節 蟄伏(十)第三節 戰天津(六)第八節 九變(三)第一節 奪軍(十五)第十節 風雲(八)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二)第三節 暗戰(五)第二節 投敵(三)第二節 戰後之戰(二)第九節 轟炸東京(七)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六)第七節 生機(四)第一節 德黑蘭(六)第八節 南京,南京(一)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四)第十節 風雲(六)第二節 策劃(四)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三)第三節 交易(一)第三十二節 挽留(三)第二節 交易(六)第十一節 大捷(一)第八節 光復武漢(二)第四十節 欺敵(三)第一節 湖議(二)第八節 轉折(二十三)第一節 奪軍(二)第一節 突破(六)第二節 策劃(九)第一節 突破(十三)第九節 溧水反擊(一)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三)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三)第三十二節 挽留(二)第二節 投敵(十)第六十二節 偷樑換柱第二節 策劃(六)第七節 生機(三)第七節 風波(六)第五節 盟國(七)第三節 聚才(一)第三十二節 挽留(三)第二節 戰後之戰(七)第三節 巧取(一)第七節 風波(十)第四節 塞北烈焰(六)第七節 風波(三)第七節 生機(七)第二十五節 風波(三)第五節 號角(十)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三)第三十九節 戰東莞(五)第九節 殤(六)第八節 轉折(二十二)第三十二節 挽留(四)第三節 戰天津(十)第七十七節 平叛(五)第五節 突擊(一)第五節 受罰與訛詐第二節 說汪(一)第三節 狙擊(一)第三節 鏖兵淞滬(二)第三節 鏖兵淞滬(九)第二節 戰後之戰(一)第三節 狙擊(七)第七節 鎮藍衣(二)第一節 奪軍(六)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四)第三節 戰鼓(七)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三)第三節 會戰(二十)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三)第二節 山城霧(二)第二十五節 新人(一)第十節 風雲(十三)第一節 蟄伏(十)第四十五節 遷都(二)第七節 風波惡(七)第四十四節 襲淡水(二)第一節 戰局(三)第八節 天火(七)第八節 艱難的花(一)第六節 突破(五)第九節 建設與戰爭(一)第五節 兩全(三)第三節 會戰(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