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三)

不過光有這些還是不夠的,,川軍的火力強起了大作用,其他部隊就算躲過了炮擊,但火力弱,曰軍總能攻進陣地展開肉搏戰,而肉搏戰是最消耗兵力的,但這一手在川軍面前不行,川軍火力太強,一個班就有一挺捷克輕機槍,營裡面還有機炮排,重機槍八二迫擊炮火箭筒,一應俱全,曰軍慣用的波浪隊形,三角隊形,坦克掩護衝鋒,全部失靈。

當坦克在羅店被打趴下後,鬆井石根有些震驚了,中[***]隊以往用人肉炸彈炸燬坦克,可這次卻是用武器擊毀坦克,這說明中[***]隊有銳利的反坦克武器,這個情況迅速被傳回到東京。東京立刻派專人來前線瞭解情況,看看是不是帝國需要對坦克進行改進。

鬆井石根雖然識破了中[***]隊的戰術,但他也沒什麼辦法,只有加強炮火,用更堅決的進攻打垮中[***]隊的蠶食,同時向東京提出增援,這種仗傷亡太大,幾個師團總傷亡達到五萬多人,部隊在短短兩個月內已經補充了兩次,每次都在兩萬人左右,可現在平均每支部隊也只有滿編時的三分之二。

由於楊森帶來的是經過整編的二十四集團軍,而不是歷史上的二十軍,淞滬抗戰開始慢慢偏離歷史軌道。

曰軍被牢牢的分割限制在四個戰場,羅店、大場、蘊藻濱和市區,陳誠的新戰術慢慢幫助中[***]隊奪回主動,十幾萬曰軍被七十萬中[***]隊控制住了,如果沒有其他變化,這些曰軍在一個月內被趕下海是肯定的。

“曰本政斧決定向上海增兵,目前知道的番號就有五個師團,其中兩個是從華北調來。”

王小山送來的情報,讓陳誠先是震驚,繼而是高興,曰軍終於從華北調兵了,如此戰略上的目的就達到了。

“曰軍開始跟着我們的戰略動了,淞滬戰事的目的已經完全達到。”陳誠興奮的對顧祝同說。

顧祝同的神情卻有些憂慮,他盯着沙盤:“從情報上傳來的線索看,這批曰軍只有一小部分要送到長江南岸,主力有可能在杭州灣北部登陸,可杭州彎北部這麼大,適合登陸的就有四五處,我們那來這麼多兵力。”

淞滬前線先後調來的部隊有七十多萬,但傷亡也是巨大的,前後高達十二三萬,而且大部分是有經驗的老兵。大多數部隊都被打殘了,現在在杭州北部的第八集團軍四個由二流部隊組成的集團軍,指望他們,顧祝同和陳誠都沒有這麼天真。

怎麼辦?現在這個問題再度擺在倆人面前。

按照他們倆人的意見是立刻組織撤退,趁目前曰軍援軍未到,主動權還在手上,立刻撤退,撤到吳福線,利用國防工事進行防禦,此舉避開了曰軍的艦炮優勢,可以有效的消耗曰軍的有生力量。

“向委員長請示吧。”陳誠明白顧祝同的難處,他心裡也很無奈,布魯塞爾會議還有幾天時間就要召開了,蔣介石不會同意在這個時候撤軍的。

很快,蔣介石的回電就到了,嚴令不準從上海撤軍,必須堅守到布魯塞爾會議結束。

陳誠不死心,以目前的兵力在戰場勉強佔上風,曰軍增兵五個師團,等於現在的兵力翻倍,勝負天平就會立刻向曰軍傾斜。

陳誠再次向蔣介石建議,逐步撤退,放棄上海,曰軍增兵,而我軍兵力已經接近枯竭,短時間內很難有援兵到,現在退兵正是時候。

蔣介石的回電語氣十分嚴厲,他警告陳誠不要膽怯畏戰,曰軍就算在杭州灣北部登陸也要堅決守住上海,此事關係國際視聽絕不容忽視,此事不容再議,布魯塞爾會議結束之前,上海決不能放棄,違令者軍法從事。

“唉,算了吧,辭修,我們還是勉力爲之吧。”顧祝同嘆口氣,蔣介石雖然說是兼任第三戰區司令官,可具體指揮還是由顧祝同實行,目下這種情況他也有些束手無策了。

被蔣介石斥責後,陳誠也毫無辦法,他有些喪氣的跌坐在椅子上,盯着牆上掛着的淞滬戰區地圖,好一會才低沉的說道:“墨三兄,這個責任還是由我們來擔吧。”

顧祝同好一會才明白過來:“你有辦法了?”

“這是一步險棋,”陳誠的目光有些呆滯:“成了可以完成委員長的任務,敗了,我們上軍事法庭,不過部隊應該可以保全。”

“你說說看。”顧祝同呆了下,他沒想到陳誠居然說出這樣的話來,可以肯定這個方案有極大的風險。

“首先左戰區要做出調整,把李家鈺部撤出來充當預備隊,月浦讓柏輝章的一零二師來防禦。”陳誠的第一句話就讓顧祝同心驚肉跳,柏輝章是黔軍王家烈的部下,是當年逼王家烈下臺的主要干將,所部是典型的雙槍兵,裝備奇差,二十四集團軍隨便拉一個團出來比他全師裝備還強。

“另外,從市區戰場撤出三十六師和七十四軍,命令徐源泉的第二軍團結束休整,立刻開到杭州灣北部,命令張發奎在浦東只留下一個師,其餘部隊全部調到杭州灣北部,登陸點比較多,但不管他從那個登陸點來,都必須攻克松江,所以杭州灣北部佈陣以松江爲核心,讓二十一集團軍負責松江城防,七十四軍和三十六師防禦城外,如此組成縱深防禦工事,或許能拖過布魯塞爾會議。”陳誠自己對這個佈陣都沒多大把握,無論七十四軍還是三十六師,損失都很大,現在部隊恐怕只有滿編的一半。

“從市區撤出來的部隊太多,市區恐怕支撐不住,”顧祝同搖頭說,他沒對其他安排說什麼,算是默認了:“三十六師不動,不如把吳奇偉九十師調過去,他們休整兩週了,可以參戰了。”

兩週就可以參戰?陳誠禁不住苦笑,吳奇偉的九十師是原十九路軍改編而來,戰鬥力可觀,不過也是嚴重削弱,兩週前後撤休整,當時部隊只剩下三分之一了,兩週時間怎麼也不可能恢復元氣。

陳誠心中盤算,知道顧祝同這是不想讓三十六師過度消耗,可實際上,三十六師雖然在市區內作戰已經很長時間了,部隊損失同樣很大,但三十六師補充三次,補充士兵都是從各部隊的老兵出來的,九十師只強不弱。

至於月浦,倆人心照不宣。

戰爭還在繼續,鬆井石根依然堅持不懈的反攻,在羅店被撞得頭破血流,不過在月浦卻取得進展。很顯然,月浦的守軍換人了,這讓鬆井石根有些納悶了,在他看來,原先的川軍防禦做得挺好,而且沒打兩天,完全可以繼續打下去,爲什麼這樣快就換防了呢?

鬆井百思不解,參謀長原田認爲支那軍撤下主力,換上貴州的雜牌,說明支那軍在策劃一次大的行動,非要集中主力才行。

鬆井的第一反應是羅店,支那軍要在羅店進行全面反攻,他立刻給齋藤電報,要他警惕支那軍可能發起的進攻。

“司令官,我認爲我們應該把重點轉向市區,”等鬆井口述完給齋藤的電報後,原田提出建議:“強渡蘇州河,橫掃市區,拿下上海。”

這次鬆井點點頭,攻克月浦就等於打通了川沙口和吳淞的聯繫,登陸場擴大,周旋餘地更強。

“喲西,命令第四散師團的野村支隊加入市區作戰。”鬆井幾乎立刻就接受了。

當天傍晚,月浦失守,四千黔軍陣亡,曰軍打通了兩大登陸場之間聯繫。這次柏輝章傷了元氣,八千官兵,最終能與他一起走回只剩下一千多人。

羅店戰場漸漸平息下來,蘇州河那邊戰事又激烈起來,曰軍數次強渡蘇州河,幾次衝進蘇州河對岸,可要不了多久,就又被趕出去。

“你說什麼?支那軍向杭州灣北部增加了兩個集團軍。”得到消息的梅機關機關長前田頓時大驚失色,他立刻意識到有人泄密,支那軍的纔會如此迅速的採取行動。可原田轉念一想又感到這樣做的無從下手,幾乎完全沒有線索。

能接觸到這個秘密的的人不少,特別是東京大本營內,,幾乎所有參謀軍官都可以接觸到這封文件;除此以外,上海派遣軍、曰本領事館的人都能看到這封文件,要查這麼多人顯然是多餘的。

(未完待續)

第三節 太行行(四)第四節 再戰津浦(一)第七十五節 東方式謙虛第三十節 中山艦(二)第二節 投敵(五)第三節 戰天津(一)第三節 重起(一)第十七節 間諜學校第三節 前哨戰(三)第十四節 亂第十八節 新兵連(三)第一節 德黑蘭(十二)第七節 生機(七)第六節 波瀾起(九)第十一節 重振(二)第八節 轉折(十四)第一節 奪軍(十二)第三節 戰天津(九)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九)第五節 反擊(三)第八節 天火(十一)第四節 塞北烈焰(四)第二節 說汪(一)第四節 以牙還牙(一)第五節 反擊(三)第十節 風雲(二十二)第三節 戰鼓(十四)第四節 謀殺(五)第四節 陰雲(一)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七)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六)第二十九節 癡狂第三節 巧取(六)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二)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一)第五節 曙光(十三)第三節 戰鼓(二)第一節 亂起(一)第六節 懲韓(三)第二節 減租減息(二)第十二節 破局第四節 塞北烈焰(四)第三節 太行行(五)第三節 暗戰(六)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八)第二十五節 雲聚(四)第三節 會戰(六)第五節 戰雲密佈(三)第一節 挽弓(十二)第二節 起航(七)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三)第四十一節 四天三勝(二)第四節 以牙還牙(三)第二節 策劃(八)第四十七節 分路(二)第十節 風雲(七)第九節 殤(七)第二十九節 癡狂第四節 婚禮(一)第十節 風雲(二十三)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二)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五)第十節 拉薩風雲(五)第二節 察東收編(六)第三節 鐵血雄關(二)第五節 曙光(二)第三節 會戰(十二)第三節 彙報第三十節 中山艦(十二)第五節 戰雲密佈(五)第三節 會戰(二十)第八節 日薄(一)第四節 戰鼓(四)第八節 轉折(四)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五)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五)第二十五節 雲聚第一節 諜影(四)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三)第四節 決戰前奏(三)第四十六節 旁觀(二)第三節 鐵血雄關(二)第八節 光復武漢(五)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十二)第五節 反擊(二)第五節 雲集(七)第五節 反擊(一)第八節 天火(六)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八)第八節 光復武漢(八)第六節 爾虞我詐(九)第二節 川軍(八)第八節 南京,南京(五)第八節 天火(五)第三節 會戰(六)第九節 溧水反擊(五)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四)第一節 奪軍(三)第九節 臨沂破軍(四)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五)
第三節 太行行(四)第四節 再戰津浦(一)第七十五節 東方式謙虛第三十節 中山艦(二)第二節 投敵(五)第三節 戰天津(一)第三節 重起(一)第十七節 間諜學校第三節 前哨戰(三)第十四節 亂第十八節 新兵連(三)第一節 德黑蘭(十二)第七節 生機(七)第六節 波瀾起(九)第十一節 重振(二)第八節 轉折(十四)第一節 奪軍(十二)第三節 戰天津(九)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九)第五節 反擊(三)第八節 天火(十一)第四節 塞北烈焰(四)第二節 說汪(一)第四節 以牙還牙(一)第五節 反擊(三)第十節 風雲(二十二)第三節 戰鼓(十四)第四節 謀殺(五)第四節 陰雲(一)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七)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六)第二十九節 癡狂第三節 巧取(六)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二)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一)第五節 曙光(十三)第三節 戰鼓(二)第一節 亂起(一)第六節 懲韓(三)第二節 減租減息(二)第十二節 破局第四節 塞北烈焰(四)第三節 太行行(五)第三節 暗戰(六)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八)第二十五節 雲聚(四)第三節 會戰(六)第五節 戰雲密佈(三)第一節 挽弓(十二)第二節 起航(七)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三)第四十一節 四天三勝(二)第四節 以牙還牙(三)第二節 策劃(八)第四十七節 分路(二)第十節 風雲(七)第九節 殤(七)第二十九節 癡狂第四節 婚禮(一)第十節 風雲(二十三)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二)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五)第十節 拉薩風雲(五)第二節 察東收編(六)第三節 鐵血雄關(二)第五節 曙光(二)第三節 會戰(十二)第三節 彙報第三十節 中山艦(十二)第五節 戰雲密佈(五)第三節 會戰(二十)第八節 日薄(一)第四節 戰鼓(四)第八節 轉折(四)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五)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五)第二十五節 雲聚第一節 諜影(四)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三)第四節 決戰前奏(三)第四十六節 旁觀(二)第三節 鐵血雄關(二)第八節 光復武漢(五)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十二)第五節 反擊(二)第五節 雲集(七)第五節 反擊(一)第八節 天火(六)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八)第八節 光復武漢(八)第六節 爾虞我詐(九)第二節 川軍(八)第八節 南京,南京(五)第八節 天火(五)第三節 會戰(六)第九節 溧水反擊(五)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四)第一節 奪軍(三)第九節 臨沂破軍(四)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