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會議

爲了加強對北方的控制,環慶、涇原、鄜延和綏德軍被裁撤下來的部隊被安置的河套平原實行軍墾。

來自陝西路的移民在抵達靈州後,又乘火輪繼續走水路,沿着黃河往北而去。黃河兩岸是茫茫的戈壁,一片荒涼。慶原軍的移民們對於乘火輪的新鮮勁過去了,心裡生出了對這片陌生土地的些許恐懼。

船上的氣氛變得有些緊張,在黃昏的斜陽下,四下是茫茫的戈壁灘,渺無人煙。再往北面是蒼涼的狼山,大河在狼山腳下轉了個彎,又浩浩蕩蕩向東流去。

天黑了,輪船在烏拉海鎮靠了岸。爲了安全起見,運輸人員的輪船是不允許跑夜路的。

樞密院所屬的軍墾司對於移民安頓早就是輕車熟路,在烏拉海鎮早就準備好了熱氣騰騰的飯菜和住宿。軍墾總司準備在河套地區的黑山軍司設立四座大的屯墾軍鎮,分別是磴口屯鎮、烏拉海屯鎮、五原屯鎮和天德軍屯鎮。

這個時代的黃河河道與後世不太一樣,一直往北流到狼山腳下,這才折向東方。沿着黑山打了個迴旋,形成一處大的湖泊,這纔在黑山頂端又往東流去。這些屯田地都在黃河的南岸,而北岸則是蒼莽的狼山和黑山。

由於是和平解決了西夏問題,華夏方面對於西夏的皇室和貴族還算相當優待,只不過是要求將西夏皇室遷居南陽盆地,而部分黨項貴族則遷居到人口稀少的相州和洺州一帶分散進行安置。

爵位降爲濟安侯的李乾順在參觀了興州鐵廠後,即被如此宏大的工業化生產場面給驚得瞠目結舌,在得知僅這一家鐵廠每天就能出產超過6萬斤鐵後,即對身邊的靖難節度使察哥道:“幸好你我兄弟知道順應天下大勢,否則區區大夏,就會在這滾滾的鐵水洪流中被徹底消散於世界!”

……

西夏殘存的二十五萬兵馬並沒有被完全裁撤,而是保留下了十萬青壯被打散充入到了何薊、苗傅、曲端、翟亮和姚炳五支部隊,除留何薊、姚炳兩人分守河西和慶興府外,苗傅、曲端和翟亮三支部隊共二十萬大軍被調往宣德州、蔚州一線,繼續向幽州的金軍施加壓力。

此時,華夏軍已經在幽州周邊聚集了超過五十萬兵馬,讓駐守幽州的完顏昌感受到莫大的壓力。

六月,正是夏收季節,華夏軍暫時停止了行動。

北口,居庸關外的山嶺間,沿着桑乾河兩岸,華夏軍的營寨起伏延綿,一眼望不到頭。

華夏軍只有一色的軍旗,就是赤旗,各部隊的番號寫在赤旗的白邊上。如今那些山嶺間,紅旗飄揚,顯得格外醒目。

十一年時間,在靖康年間統領金軍入侵中原的宗翰、宗望、宗輔、婁室等人皆已故去,如今幽州方面只有完顏撻懶一人在勉力支撐。在擊退北遼大軍對於臨潢的進犯後,完顏希尹緊急馳援幽州,如今在大定府卻被康泰和樑超兩人的青唐騎軍所牽制住了。

華夏軍如今佔領了恆州,如果被突入到大定府一帶,後果更是不堪設想。

還好,高慶裔率領三萬渤海軍及時趕到了幽州。

如今駐紮在幽州的金軍也超過了十萬,除了撻懶之外,完顏設也馬、完顏彀英等也屬當初伐宋時年青一輩的佼佼者。另外,李植、孔彥舟、劉麟、劉猊手中還統領有近二十萬漢軍。只不過漢軍的戰鬥力,實在是讓人很不放心。

幽州的南京留守府裡,繪有幽燕一帶山河地形的大幅軍用大地圖已經被懸掛在牆上,完顏昌召集衆將商討對策,顯得有些憂心忡忡。

“華軍已經從桑乾河、易水一線逐步逼近,隨時都有可能會發動進攻,而白溝河一線,華夏軍暫時還沒有大的舉動。”負責說明的是完顏彀英,他是完顏銀術可的長子,是文武雙全,很有謀略的金國將領,深受完顏昌的器重,“我們如果不想放棄幽州,必然會發生一場大戰!”

完顏彀英走到大地圖前,用一根細木杆在地圖上比劃着:“在易州和北口關、大口一帶,我軍已經與華夏軍發生過多次小規模的衝突。我想大家已經很清楚目前的情況,諸位也都做好了與華夏軍作戰的準備。今日大帥召集諸將,是戰是和,便是要想聽聽各位的意見。”

“我們不是與華夏方面達成協議了麼,我們交還了河北、京東三路的地盤,他們爲何還要咄咄逼人,豈不是欺人太甚!”劉猊有些義憤地說道。金國退出中原,劉家的損失最大,所有的土地和家產全被華夏方面所抄沒,幸好劉豫早就有所準備,在東京置下了大量的產業,還能保住全家的富貴。

“協議有什麼用?能讓對手遵守協議,唯有自身強大。”高慶裔大聲說道,“問題是華夏軍火器強大,我軍與之野戰無法佔得上風,至於守城,那只是取死之道。華夏軍如今的態勢,已經從三面進逼,卻給我們留了條後路,到底是什麼意思?”

“不戰而屈人,他們是想讓我們乖乖退出幽州,退出山海關外!”完顏昌道,“如果放棄幽州,以後我們再想回到中原,就困難得多。享受了中原的繁華之後,有些東西是很難讓人捨棄的。”

對於華夏軍,雙方自河東、汜水關和穎昌三次大戰後,並沒有再發生大規模的衝突和戰爭。但是這些年來,在局部地區,雙方小規模的交戰倒也不少,向來是金國方面吃虧。所以在面對華夏軍時,金國的將領在還沒打前,在氣勢上就弱了幾分。

“我認爲在目前的情況下,與華夏軍拼死一戰,殊爲不智。”李植搖了搖頭,嘆息一聲,撻懶在會議開始前,就逼迫他首先提議撤軍。看來已經準備好,到時候把自己扔出來當作是背鍋的。但是人在屋檐下,又不得不屈從。“某家認爲,現在退出幽州,保存實力,先全力平定北遼國之患,再徐圖收復中原纔是上策!”

隨着李植的提議,會議的風向在完顏昌的主導下,慢慢轉向瞭如何有序撤軍,或是與華夏軍提前談判,保證能夠安全撤出幽州,全身而退方面……

59、混亂59、淮西(一)22、工業生產33、剿滅曹成(三)24、隴東和陝北7、高陽關31、野馬峽4、 血夜(四)37、子弟兵十、河清驛56、曲端18、荊襄26、太行義軍68、求援劉法(三)24、商路33、剿滅曹成(三)34、獎賞26、春耕78、克北寧關79、橫掃31、韓城49、西軍的衙內們20、冶鐵工坊18、沒落的文明36、琴譜69、穎昌之戰(三)63、驕兵的代價60、淮西(二)68、求援劉法(三)50、沒有希望三、朝堂13、使幽州(五)30、喜事19、部曲34、沁河口保衛戰(三)29、收復疏勒(三)14、使幽州(六)74、北上73、安南8、 連營27、歸你了74、龐恭孫51、巡狩40、三方70、易幟45、紅城之下71、風雲再起10、使幽州(二)64、練軍(一)29、巡視襄陽28、京西6、劇本不對啊18、沒落的文明7、自立58、少府監50、汜水關(二)72、投效62、暗流(三)18、馬放南山68、安定34、沁河口保衛戰(三)75、雁門九、親政34、戰爭之前37、仁多泉城32、剿滅曹成(二)67、救援劉法(二)17、匠戶30、李峴的手稿44、救援太原(三)77、蜀道64、練軍(一)16、牧監76、殲敵52、躁動的冬日3、 出逃(二)54、學宮與修橋32、會州城下(三)47、北地71、學生們22、北遼使團38、龍門渡五、北境49、雲中馬場五、北境43、救援太原(二)64、天兵天將16、北地77、蜀道32、剿滅曹成(二)46、古浪寨6、鄉誼12、永樂城(三)61、統軍的和尚74、北上40、河東(一)53、戰後21、準備49、西軍的衙內們83、少年從軍
59、混亂59、淮西(一)22、工業生產33、剿滅曹成(三)24、隴東和陝北7、高陽關31、野馬峽4、 血夜(四)37、子弟兵十、河清驛56、曲端18、荊襄26、太行義軍68、求援劉法(三)24、商路33、剿滅曹成(三)34、獎賞26、春耕78、克北寧關79、橫掃31、韓城49、西軍的衙內們20、冶鐵工坊18、沒落的文明36、琴譜69、穎昌之戰(三)63、驕兵的代價60、淮西(二)68、求援劉法(三)50、沒有希望三、朝堂13、使幽州(五)30、喜事19、部曲34、沁河口保衛戰(三)29、收復疏勒(三)14、使幽州(六)74、北上73、安南8、 連營27、歸你了74、龐恭孫51、巡狩40、三方70、易幟45、紅城之下71、風雲再起10、使幽州(二)64、練軍(一)29、巡視襄陽28、京西6、劇本不對啊18、沒落的文明7、自立58、少府監50、汜水關(二)72、投效62、暗流(三)18、馬放南山68、安定34、沁河口保衛戰(三)75、雁門九、親政34、戰爭之前37、仁多泉城32、剿滅曹成(二)67、救援劉法(二)17、匠戶30、李峴的手稿44、救援太原(三)77、蜀道64、練軍(一)16、牧監76、殲敵52、躁動的冬日3、 出逃(二)54、學宮與修橋32、會州城下(三)47、北地71、學生們22、北遼使團38、龍門渡五、北境49、雲中馬場五、北境43、救援太原(二)64、天兵天將16、北地77、蜀道32、剿滅曹成(二)46、古浪寨6、鄉誼12、永樂城(三)61、統軍的和尚74、北上40、河東(一)53、戰後21、準備49、西軍的衙內們83、少年從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