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使幽州(五)

耶律大石問道:“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沒有什麼,因爲大遼國要完了,隨後大宋國也要完了!”李峴說道。

蕭幹突然哈哈大笑,把腰刀又收了起來:“哈哈,你是說大宋國也會被女真所滅?!”

“這個自然,不過情況比你們要好,趙家的後代還能保有東南半壁江山,可惜耶律家的子孫卻要被女真人屠戮一空。”李峴看着耶律大石,“現在金人正在全力追逐天祚皇帝,如果你們還不跑,一直呆在幽州的話,就是死路一條!”

蕭乾重重地哼了一聲:“危言聳聽!”

“這都是明擺的事實,大家仔細想想也就清楚了。如果你們想走,我倒可以幫你們測出條生路,如果依然固執己見,也只當我從沒說過。”李峴不理蕭幹,卻看向耶律大石。

耶律大石沉吟了一會兒,這才與蕭幹交換了一下眼神,然後說道:“李宣贊有何高見,先說來聽聽?”

李峴搖了搖頭,“帶我去見蕭皇后,有事當面一起說。”

蕭幹開口問道:“爲何要面見皇后,而不是聖上?”

李峴看着他:“如果我說在下夜觀天象,見帝星逝於東北,丞相信還是不信?”

耶律大石突然在一旁說道:“我信!”

天錫皇帝耶律淳看樣子確實已經病入膏肓,蕭乾和耶律大石兩人離開後,一連兩天也沒什麼動靜,遼國朝堂內部的爭鬥一點也不亞於東京的延福宮。

暫代朝政的蕭皇后和南面丞相李處溫是主張與宋國和談的,原本作爲蕭皇后兄長的蕭乾和主管軍政的耶律大石一直強烈地主戰,軍方的人無論如何不能接受向宋國屈辱地投降,反而是朝中的幾位漢臣左企弓、虞仲文、康公弼等人力主降金,說起來有些可笑。這也沒什麼好奇怪的,漢奸家族自然有他們獨特的生存之道。

第三天都快到了黃昏時分,遼國的陪同使臣突然接到從禁中發出的懿旨,要他們立刻陪着南朝使者李峴前往位於景山的瑤嶼行宮等候召見。

被召見的只有李峴一人,這讓另外兩位宋使馬擴和趙良嗣都頗爲不高興,但也沒辦法,因爲童貫親自指定以李峴爲正使,在幽州的一切活動都必須以李峴爲首。

瑤嶼行宮始建於遼太宗耶律德光時期,一直是作爲皇帝巡視南院的行宮來使用,經過歷來的擴充修繕,已經變得規模十分宏大。耶律淳被推爲皇帝之後,就從南院大王府搬到了這裡,把瑤嶼行宮改名爲瑤華宮,來作爲自己的皇宮。

李峴被引入皇宮後,並沒有去正式接見各國使臣的瑤光殿,而是被帶到了其後的一座偏殿天寧宮,這裡現在是蕭皇后代理皇帝處理朝政辦公的地點。

看來耶律淳目前已經沉痾纏身,不能視政了。

宰相李處溫和耶律大石兩人站在門外,迎接着李峴的到來,這算是很高的規格了。

李處溫身材高大,但相貌卻溫文儒雅,頗有南朝名臣的架式。而耶律大石今天也除了武服,穿了一身遼國二品文官服飾,似乎也想顯示自己的狀元底蘊出來。

李峴以爲參加接見儀式的還應該有些官員,隨知道進了大殿之後,只見到蕭幹正坐在下邊陪着自己坐在正座上的皇后妹妹說話,並沒有其他的人員。難怪李處溫和耶律大石兩人會在外面出迎,原來這幾人是準備開一次小型的秘密朝會。

這也正符合李峴的心意。

聽馬擴講他已經說動蕭皇后和李處溫兩人準備內附宋朝了,不過李峴一直覺得馬擴的行動有些魯莽,因爲他忽略了這北遼小朝廷一些真正掌實權的人物:代理耶律淳處理南院軍政事務的耶律大石,奚王府大王蕭乾和南院軍副統制蕭遏魯等人,實際上這些人才是北遼小朝廷真正說話算數的一些人。

現在李峴要說動蕭皇后和李處溫兩人接受他給遼人指的一條新路,一條和馬擴截然不同的道路,他估計耶律大石應該會支持他,而蕭幹則需要徹底打消他妄圖借奚部自立的想法。

皇后的桌案上擺了許多沒有批改完的奏摺,蕭皇后名作蕭普賢女,耶律家的王子只能娶奚部的女子爲妻,這是遼太祖阿保機定下的規矩,表示契丹永與奚部共天下的意思。當年阿保機能夠一統契丹,就是得到了述律皇后孃家奚部的全力支持。

蕭皇后年青時就是美女,卻嫁給了年長她二十多歲的耶律淳,據說好色的天祚帝耶律延禧經常把她如入內廷當中。由於她的美色,自然會在生活敗壞的遼國宮廷內生出許多香豔的故事出來,當然也沒人會在乎故事的真假。

現在這位四十多歲依然風韻猶存的婦人就端坐在皇帝用來辦公的位置上,也沒有什麼排場,衣着也很普通。看來這位皇后並不是象傳說中那樣穢亂宮廷的女子,而是很有才幹,可惜有些生不逢時。如果時機合適,她也許能成爲像蕭綽那樣出名的女子,能夠嫁到皇族的蕭家的女人都很不簡單,很少就開始接受嚴格的訓練,學習處理遼國後宮裡的事務,甚至是代替皇帝處理政務。她們中間的優秀者,就會被選中然後嫁給某一位王子。

永遠也不要低估了她們心腸的冷酷程度,當年天祚帝親征完顏阿骨打時,遼國宮廷發生政變,推舉南院大王耶律淳爲皇帝。但當耶律淳感覺形勢不對時,他們夫婦倆人則毫不猶豫地斬殺了參與政變的蕭皇后弟弟蕭敵魯,用來向天祚帝表明忠心。

李峴進入大殿後躬身爲禮:“大宋國宣慰使者李峴覲見遼國皇后娘娘。”

他的這一態度讓蕭皇后感到很滿意,而刻板的馬擴則一直以上國的使者自居,從來不肯稱耶律淳爲皇帝,而只稱呼其夫婦爲晉國王和晉王妃。

蕭皇后從座位上略微欠身,算是對李峴的回禮,她並沒有說話,只是指了指李處溫身邊的一張空椅子,示意其坐下。

等李峴坐好之後,蕭皇后纔開始說話:“李宣贊來到燕京,已有數日,妾身未能及時接見,心裡倒是有些過意不去。怠慢之處,還請貴使包涵。”她說話十分客氣,但卻不知有什麼意圖。

“遼皇身體違和,想必娘娘事務繁多,在下自然能夠明白。”李峴也只能客套兩句,“既然見到了皇后娘娘,那麼就請直接討論大計!”

蕭皇后沒想到李峴說話這麼直接,她先把李峴上上下下打量了一遍,這才發現他其實非常年輕,恐怕也只剛二十出頭。她從來沒有看見過宋朝會派出這樣年輕的使臣,這似乎讓她很感興趣。

“宣贊今年青春幾何?可是出身勳貴之家?”她用了家人般的親密的口氣問道。

“在下今年二十四歲,不過家父只一介商賈而已,絕非什麼勳貴。”李峴回答道。

蕭皇后很是詫異,看向一旁的耶律大石。

“李使君乃得異人所授,身負奇術,學究天人,隴右李家富甲天下,據說那宋地流傳過來的織機和紡機、毛呢布、香皂、琉璃等物,都是出自使君之手。”耶律大石在一旁說道。

“哦,李宣贊出身道門?”蕭皇后問道。

“正是,不過家師喜歡各處雲遊,在下已經十幾年沒有見面矣。”說到這裡李峴似乎一臉的懷念之色。

“那麼,宣贊是否精通歧黃之術?”蕭皇后的眼裡流露出希望之色。

李峴搖了搖頭:“家師傳授弟子盡皆農桑、格物和金丹之術,卻沒有涉及醫術。”

蕭皇后略有失望,隨之便把話題轉到了國事上面:“李宣贊此來,可是與馬宣贊是同一個目的?”

李峴點了點頭:“正是,天家有意光復燕雲河山,李某也是奉命而來。”

蕭皇后皺着眉頭:“兩國兵戈相加,遼國雖然現在國事惆悵,但太祖的子孫,還是有幾分血性的,若是宋國逼迫太甚,那麼也只要沙場相見了!”她這話說得很強硬,不過還是留有很大的餘地。

李峴卻笑了笑:“若是大遼國運至此,李某也不會來了。雖然天祚帝誤國,但太祖的遺澤,卻不止二百年江山。李某嘗竟月夜觀天象,參悟了些許天機,不知各位可願意聽在下詳述一番?”

蕭皇后點了點頭:“大遼國二百年國祚,總不能亡在咱們這些人手裡,李宣贊若是有好的計策,儘管說出來。妾身雖一介弱女子,卻也知道國難當頭,自然要有的擔當。”

“好,皇后既然願意聽,李某就在這裡獻拙了,可否有遼地山川地圖,還請先掛了出來,在下也好與娘娘詳說這其中的玄機。”李峴看向耶律休哥,他現在需要一幅大地圖過來。

蕭皇后招了招手,一個太監模樣的男子從後面走了過來,恭謹地站立在她身邊。

沒想到契丹人也跟漢人學會了在宮中使用閹人,真是學好不容易,要學壞卻是很快。

蕭太后對那內侍吩咐幾句,過了一會兒,一幅巨大的遼國地圖就在殿內懸掛了出來。

12、永樂城(三)70、大勢10、 築城(一)39、何灌之死(一)54、造船82、六分儀15、使幽州(七)41、何灌之死(三)19、揍人67、杭州與興元28、京西54、造船41、京玉關10、灰燼55、風波再起42、部署32、會州城下(三)75、雁門63、光明之始50、沒有希望13、青貯池4、 血夜(四)52、汜水關(四)80、濁浪(四)4、大軍初聚24、閒暇34、沁河口保衛戰(三)46、古浪寨3、 出逃(二)3、 血夜(三)11、築城(二)70、娶親2、出逃(一)30、五馬山寨55、招生18、荊襄45、基地問題43、收復河東(一)41、何灌之死(三)73、入川33、剿滅曹成(三)20、貶職30、喜事4、 血夜(四)38、文明的起點75、背鍋38、龍門渡7、太上皇51、巡狩5、獵熊19、揍人49、西軍的衙內們62、無奈的變通25、雁門關前58、少府監76、野望64、冬日22、回紇70、娶親35、金城關67、穎昌之戰(一)49、西軍的衙內們29、巡視襄陽75、背鍋44、西風起42、青瑪寨69、穎昌之戰(三)52、整訓九、親政66、騷動32、會州城下(三)27、收復疏勒(一)7、太上皇78、平方臘(一)24、隴東和陝北6、豈曰無衣76、野望71、穎昌之戰(五)53、鋼鐵啊56、勳貴36、猛將劉法(二)38、利益交換56、曲端64、天兵天將46、太行陘58、野心13、青貯池17、官家趙構7、太上皇50、汜水關(二)23、軍情31、剿滅曹成(一)1、 知識很重要22、過年(二)38、龍門渡61、暗流(二)66、不臣35、南侵二、股份5、出逃(四)
12、永樂城(三)70、大勢10、 築城(一)39、何灌之死(一)54、造船82、六分儀15、使幽州(七)41、何灌之死(三)19、揍人67、杭州與興元28、京西54、造船41、京玉關10、灰燼55、風波再起42、部署32、會州城下(三)75、雁門63、光明之始50、沒有希望13、青貯池4、 血夜(四)52、汜水關(四)80、濁浪(四)4、大軍初聚24、閒暇34、沁河口保衛戰(三)46、古浪寨3、 出逃(二)3、 血夜(三)11、築城(二)70、娶親2、出逃(一)30、五馬山寨55、招生18、荊襄45、基地問題43、收復河東(一)41、何灌之死(三)73、入川33、剿滅曹成(三)20、貶職30、喜事4、 血夜(四)38、文明的起點75、背鍋38、龍門渡7、太上皇51、巡狩5、獵熊19、揍人49、西軍的衙內們62、無奈的變通25、雁門關前58、少府監76、野望64、冬日22、回紇70、娶親35、金城關67、穎昌之戰(一)49、西軍的衙內們29、巡視襄陽75、背鍋44、西風起42、青瑪寨69、穎昌之戰(三)52、整訓九、親政66、騷動32、會州城下(三)27、收復疏勒(一)7、太上皇78、平方臘(一)24、隴東和陝北6、豈曰無衣76、野望71、穎昌之戰(五)53、鋼鐵啊56、勳貴36、猛將劉法(二)38、利益交換56、曲端64、天兵天將46、太行陘58、野心13、青貯池17、官家趙構7、太上皇50、汜水關(二)23、軍情31、剿滅曹成(一)1、 知識很重要22、過年(二)38、龍門渡61、暗流(二)66、不臣35、南侵二、股份5、出逃(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