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擠壓行動

這聲張努爾哈赤八旗兵之事,自然是說辦便辦。胡德昌又被請回後院歇息,蘇翎則與趙毅成前往顧南的大營,當面面授機宜。交待完畢,剩下的事便全由顧南處置了,蘇翎不過是命人打開府庫,將李永芳等人當時留下的後金旌旗、服飾都拿了出來。

不過,這一回,李永芳被派往顧南營中同行,畢竟這裝得像不像,還是李永芳說的更清楚一些。同時,既然是顧南一營順帶着練兵,此時也順便讓其熟悉一下八旗兵的編制、作戰方式等等事項,以便將顧南一營做些調整,以適應今後可能的戰鬥。

不僅如此,蘇翎打算等這趟顧南迴來之後,看看效果,若是好的話,這遼陽城外幾營不妨都走上這麼一趟。上次不過是才走了一次虎皮驛而已,這兵總的拉出去練練,才能看出毛病來。消息傳到幾營主官那裡,包括那些個新來的年輕千總們,都有些興奮。對於這些武官來說,總在這一個地方練兵,總有些枯燥,到還是換個地方走一走比較新鮮。

這麼熱鬧的一幕,可惜不能親眼所見,趙毅成似乎有些不甘,蘇翎大概也有類似的想法,不過,這絲遺憾,立即轉變到努爾哈赤身上。這麼一動,自然不能讓努爾哈赤白白長的“威勢”。於是,蘇翎再次派人傳令給千山堡的餘彥澤一部,以及曹正雄一部,令其儘量向赫圖阿拉深入。先以小股遊騎挺進。然後視情形逐步挺進,選擇一處紮下營來。能有一里是一里,儘量保證安全,以不至於招來努爾哈赤地襲擊爲準。

同時,蘇翎與趙毅成又親自帶着護衛騎兵們趕往璦陽堡,交待田大熊相關事宜。也是按此辦理。鑑於數次回報說赫圖阿拉僅有少量女真牛錄活動的跡象,並無一兵一卒駐紮,所以這一次地側翼行動,也不是正式的出征,倒像是簡單地向赫圖阿拉擠壓一下

這個行動並非一時心血來潮,蘇翎早已下令。對這樣的行動,幾營人馬也都有所準備。當然蘇翎策劃的正式行動,是以佔據赫圖阿拉爲目標,不僅要站住,還的長期駐守,能夠抵擋得住努爾哈赤剩餘兵馬地反攻。而此次只是略略向前移營,將千山堡的地界。擴展到萬遮嶺與坎川嶺的另一側。

與此同時,蘇翎還派人向駐紮在海西、東海的術虎一部傳令,仍然是令其向前擠壓,從北方侵蝕努爾哈赤的地界。自從上一次術虎率部族戰士將努爾哈赤洗劫了一番。凱旋而歸,這以個部族爲小隊的活動便一直沒有停止過。

在這個秋季。原屬努爾哈赤界內地五十里之內的羣山,便成了術虎一部的獵場。所有原來漏網的女真村寨被毫無遺漏的清楚乾淨。術虎親自帶隊,每一座山。每一道河谷都不放過,只是這次,不再多殺人,事實上絕大多數的村寨都是被招降的。術虎依舊照老規矩辦事,將人畜全部遷往海西新城居住,當然,原有村寨不再焚燒了,很明顯,這日後都是屬於自己地地界。術虎所部便以這些村寨爲據點,展開例行的秋季狩獵行動,去收穫滿山的山貨,獵取油滑光亮的皮毛。當然,那無數長勢正好地人蔘,也成了必須採摘的選。

天啓元年地深秋,趕在第一場大雪來臨之前,這處於努爾哈赤建立的後金國地側後方的擠壓,便已經完成。事實上自從上一次蘇翎帶隊趁機洗劫之後,努爾哈赤地人口大減,實際控制區域只剩下沿渾河、太子河的兩條河谷地區。這也是後金國內人口最密集,也是唯一適合耕種的兩條河谷。而其餘地區,努爾哈赤所部因內鬥不止,幾乎全部放棄。

而這次擠壓行動,幾乎沒有什麼戰事生,餘彥澤、曹正雄、術虎所部所遇到的零星女真村寨,幾乎毫無二致地束手就擒,若是瞧那些人的樣子,讓人還以爲這些女真人多少帶着些心甘情願的味道。當然,這些回到原地居住的女真村寨裡,糧食很少,幾乎沒有牛羊,連騾馬加起來也不到百匹。一問,才知僅剩下的一些牛馬糧食,都被八旗兵收刮到薩爾滸、界凡去了。若不是這時正值秋季,山中吃食甚多,這些人怕早已餓死。

第一場雪紛紛揚揚地落下時,餘彥澤所部與曹正雄一部共計一萬人馬,已經達到了目的。兩部人馬越過坎川嶺、萬遮嶺,不過幾十里的路程,之所以這麼慢,倒不是過於謹慎。至少在赫圖阿拉老城那一帶,也不會遇到八旗兵馬的攔截,這份小心倒是不必要的。就算八旗兵想再來一次類似薩爾滸大敗明軍那樣的長途奔襲,也要先經過數以千計的遊騎小隊建立的哨卡。

緩慢行進。是因餘彥澤與曹正雄兩部攜帶了大量地器械。這其中不僅有火炮、投石車等常備在太平哨以及千山堡兩城裡地裝備。還有不少千山堡地工匠們不算研製出來適合守城地器械。這些器械五花八門。有些甚至顯出奇形怪狀地模樣。但無疑都是具備要人性命地威力。不必說這些種類繁多地器械地具體功用。共同地一點是。形狀巨大。份量極重。甚至不少都是一次性使用地。

如此奇莫怪樣地器械。當然會令那兩千多新近調至地明軍士兵感到稀奇。這可是在關內。甚至遼東也從未見過地。不。聽都未聽說過。這些好奇以及眼見爲實地無比巨大地殺傷力。最終轉化爲對蘇翎所部地所具有地強大武力地敬仰。在這之下。融入蘇翎所部自是情理之中。況且。那待遇。不僅是餉銀。一模一樣地皮質軍服看着便知足以抗寒。那吃食也是口味多變。不僅是豬羊肉。還有不少獵物享用。實際上。進山狩獵仍然是日常訓練地一部分。

餘彥澤所部與曹正雄一部只推進到牛毛寨紮營。

牛毛寨原本便由八旗兵駐紮。此地算是附近最大地一處可供耕種地河谷之地。餘彥澤與曹正雄所部在此駐紮。也是策劃已久之事。那些器械運抵之前。先頭部隊已經開始清理原有被焚燒得一乾二淨地殘址。之後。重新劃下地界範圍。餘彥澤與曹正雄兩部。將在此地修築一座新城。那些器械。便是爲駐守新城而準備地。

千山學院裡那些類似陳若疏一般喜歡搗鼓新鮮玩意兒地學生們。早就對蘇翎離開之前留下地一個問題做了精心地籌劃。問題自然也是針對八旗兵攻打城池地特點而設立地。那便是如何建立一座八旗兵攻不下地城池。

爲此。陳若疏等十幾名年紀相仿地學員。不斷地在武官學院地那些武官中間詢問。或是在軍中那些年紀頗大地老兵們中間打聽。將相關事項逐一記錄下來。也不管別人是聽說。還是親歷。總之一切與八旗兵、守城相關地事情。全都彙集起來。那可足足有幾十頁地紙。然後。這些孩子們再與參與修築太平哨新城地管事們一起商議。最終形成一份圖紙。連同那些器械。一起組成牛毛寨新城地基礎。

與一般城修築不同的是,牛毛寨新城由一系列與那些器械相配置地巷道組成。每一處通道。都有十幾處機關,這些由巨大的原木或是石塊。甚至是深達五丈的陷阱構成的器械,將通道變成一張死亡之

新城地外牆,不過是兩排木欄,中間填實沙石,只有兩丈多高。這道牆,看起來倒僅僅像是遮風所用,只有那些配置了火炮的部分,才另用石塊壘起高達五丈地石壘;當然,以八旗兵的戰績,攻破這樣一道城牆,即便不是採用挖掘地方式破壞,也能直接硬攻上頂。但這之後,便面臨着數十道小巷。那些規劃成房屋的,在圍成巷道地一側,均是石砌,且都被設置成可以搬動機關,便能向巷道傾倒的模式。兩邊一倒,剛好能覆蓋整個巷道,中間的敵人,無疑將被砸成肉餅。

僅是研製成這種殺敵方式,便花費了數月的功夫,爲保證不至於平時危害到行人,那機會是被火藥爆炸引的。這算是最後一道全城據破的招式。當然,這之前,還有不少器械安置成殺人利器。這座城,完全是採用了殲滅敵人兵力爲主的模式,而不是拒敵於城外。這是一個新的思路,牛毛寨新城則是第一個實

當然,那些器械的巨大,算是一種僞裝,設置上與房屋合爲一體,其實該成爲組合式,有些甚至遠遠看去,只是一道類似牌坊的建築。再說,也是因爲巨大、沉重,纔不至於在平時釀成事故。這些機關的啓動、維護,都會有專人掌管,隨時檢修。實際在城外圈的建築,只是少量駐人,真正的居住點,還在內城部分。如此說來,整個城的外圈屋舍,巷道,纔算是真正的城牆防禦設施。一道機關的啓動,便等於是封閉了這條巷道,若是敵人再來,還有第二道,第三道,直至給予敵人大量殺傷之後,纔會看到內城部分。

牛毛寨新城在降雪之後,纔開始建造。因大量採用原木,倒不算什麼難事,而石料在緊鄰的山壁上便有,結冰的路面,反而給運輸帶來便利。這座怪異之城,將在來年春天之前,全部完成。

總體說來,這城僅僅是一項巨大的實驗品,可貴之處,是在思路、戰術等等無形之上。因供應充足,且並不需趕時間。餘彥澤、曹正雄兩部一萬人馬,除去輪流遊騎哨探的兩千人之外,其餘八千,均將此當作練兵的一部分輪流幹活。若是以大明朝的武官們一般視角看來,反正糧餉都要的,也不能都閒着不做事吧?當然,餘彥澤、曹正雄也布了種種獎勵,在這修築過程中,繼續打熬力氣,磨合小隊士卒之間的配合能力,等等好處,不一而言。

最初的設計,是以五千對敵二萬的想法。其實將其歸結與城防,還是有點牽強。蘇翎在審視這一計劃時,只說了幾句,便將這些巨大而笨重的器械,與修築城防分離開來。

“利用地形、器械的便利,大量殺傷敵人兵力。”若按這種說法,那城牆還有屋舍,倒是引誘敵人來到種種機關之下受死的陪襯。

不過,蘇翎並未反對這看起來有些浪費人力、物力的做法,反而大加鼓勵,並給予那些學員以及參與設計的管事、老兵、武官們獎勵,每人五十兩銀子,並鼓勵這些人繼續研、改進這類器械、戰法。陳若疏爲此,也得到了五十兩銀子,只不過,他卻並未見到自己未來的姐夫。對於千山堡的一切,蘇翎只是搖搖指揮而已,算起來,也有半年多沒回千山堡了。

不久,這些參與的人都被調往鎮江堡,並被安置在鎮江堡外新劃定的一片區域內,在這裡,將是日後研各種新式武器的中心。只不過眼下看來,還僅僅是一大片宅院而已,除了門口有數隊騎兵巡視之外,與一般民宅並無差別。

至於術虎一部,最終抵達到距赫圖阿拉五十里處的一處河谷之中,也是修築木寨駐守下來。當然,部族戰士們自有方法設置防守事宜,倒沒像牛毛寨這般費力。

擠壓之下,努爾哈赤的勢力範圍,若不是還有瀋陽這座大城存在,便只剩下兩條河谷之地。

以後金這方面看來,若不能集中兵力再次擊退這逐步逼近的威脅,便只有退往瀋陽。那裡有大片的耕地可以耕種,還有平坦的地面以供大軍行進。當然,重點依舊是糧食,但這一年已經無望。只是不知這個冬天,殘殘酷的現實能否再將八旗兵凝聚起來,以拼死一戰,來贏取再次的主動態勢。

蘇翎交待田大熊的,則是在鴉鵠關一帶,不斷嘗試向前推進,俘獲一些零散的女真人,然後令通曉女真話的士兵交待事項,再將人放回。當然,說的,不過是給糧食,給地,給牛羊、房屋,只要能夠舉家歸附,便能得到這一切。放人之時,還給了一小口袋糧食,以令其相信。

這是初步的嘗試而已。鴉鵠關一線是距離漢地最近的通道,若是有女真人因缺糧而逃亡的,必然要經此地最佳,並且,此地還能遠遠避開努爾哈赤的兵馬。

逃亡,是的,這次逃亡,將輪到女真人來感受了。,如欲知後事如何,支持正

第49章 人算天算第15章 堅城瀋陽第58章 各算各的第27章 黃雀在後第1章 夜不收第13章 軍心爭功第8章 峰迴路轉第14章 將軍視角第21章 撫軍心地四十五章 商貿統籌第5章 白沙溝第3章 以河爲界第64章 依計漸進第30章 賊酋血脈第67章 長斤斧軍第8章 千山書坊第11章 天朝小國第48章 喬裝赴遼第7章 蒙古饑民第21章 餘波未止第49章 順勢而爲第28章 新生活第69章 大展宏第71章 京城兄弟第6章 破金大陣第61章 再聚雄兵第35章 漫天煙雲第48章 喬裝赴遼第17章 村落糧稅第44章 賀禮雲集第26章 遼陽血戰第44章 賀禮雲集第4章 軍政之分第31章 信手拈來第15章 兵事之初第48章 建奴內亂第47章 重振陳家第19章 鐵甲斷金第27章 悍兵來源第50章 逃亡官兵第32章 山東水師第60章 豪酋頹途地四十五章 商貿統籌第34章 銀莊遍佈第76章 再組商行第43章 擢升總兵第26章 整軍威第20章 洗劫建奴第13章 軍心爭功第14章 戰線前哨第11章 顧此失彼第7章 保留地第32章 衆心所向第59章 將軍賜名第30章 來去由心第32章 城下收兵第28章 草場新城第70章 去舊迎新第39章 兩軍相聚第11章 撥雲見日第19章 英雄美人第19章 英雄美人第58章 變通之道第35章 太平新城第1章 夜不收第92章 開疆拓土第34章 銀莊遍佈第18章 兌現軍功第58章 各算各的第13章 如箭在弦第7章 保留地第31章 攻守同進第40章 存身根本第63章 三分士卒(二)第16章 烽火連綿第5章 七月流火第31章 兵臨遼陽第32章 山東水師第53章 疑慮重重第12章 鎮江水師第13章 鐵壁消融第40章 存身根本第67章 長斤斧軍第17章 村落糧稅第74章 相見之宴第47章 大興土木第3章 以河爲界第5章 漫長之夜第31章 練兵收心第10章 聯手剿賊第53章 將軍幕僚第28章 雪夜湮滅第9章 李氏農莊第33章 叛將結局第41章 擠壓行動第60章 豪酋頹途第56章 疑神疑鬼第29章 遼東畫卷第43章 七虎獵熊第24章 海上將軍
第49章 人算天算第15章 堅城瀋陽第58章 各算各的第27章 黃雀在後第1章 夜不收第13章 軍心爭功第8章 峰迴路轉第14章 將軍視角第21章 撫軍心地四十五章 商貿統籌第5章 白沙溝第3章 以河爲界第64章 依計漸進第30章 賊酋血脈第67章 長斤斧軍第8章 千山書坊第11章 天朝小國第48章 喬裝赴遼第7章 蒙古饑民第21章 餘波未止第49章 順勢而爲第28章 新生活第69章 大展宏第71章 京城兄弟第6章 破金大陣第61章 再聚雄兵第35章 漫天煙雲第48章 喬裝赴遼第17章 村落糧稅第44章 賀禮雲集第26章 遼陽血戰第44章 賀禮雲集第4章 軍政之分第31章 信手拈來第15章 兵事之初第48章 建奴內亂第47章 重振陳家第19章 鐵甲斷金第27章 悍兵來源第50章 逃亡官兵第32章 山東水師第60章 豪酋頹途地四十五章 商貿統籌第34章 銀莊遍佈第76章 再組商行第43章 擢升總兵第26章 整軍威第20章 洗劫建奴第13章 軍心爭功第14章 戰線前哨第11章 顧此失彼第7章 保留地第32章 衆心所向第59章 將軍賜名第30章 來去由心第32章 城下收兵第28章 草場新城第70章 去舊迎新第39章 兩軍相聚第11章 撥雲見日第19章 英雄美人第19章 英雄美人第58章 變通之道第35章 太平新城第1章 夜不收第92章 開疆拓土第34章 銀莊遍佈第18章 兌現軍功第58章 各算各的第13章 如箭在弦第7章 保留地第31章 攻守同進第40章 存身根本第63章 三分士卒(二)第16章 烽火連綿第5章 七月流火第31章 兵臨遼陽第32章 山東水師第53章 疑慮重重第12章 鎮江水師第13章 鐵壁消融第40章 存身根本第67章 長斤斧軍第17章 村落糧稅第74章 相見之宴第47章 大興土木第3章 以河爲界第5章 漫長之夜第31章 練兵收心第10章 聯手剿賊第53章 將軍幕僚第28章 雪夜湮滅第9章 李氏農莊第33章 叛將結局第41章 擠壓行動第60章 豪酋頹途第56章 疑神疑鬼第29章 遼東畫卷第43章 七虎獵熊第24章 海上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