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鎮江水師

鎮江水師是遼東都司唯一的海上編制,設海防千總,管帶十哨水軍,最初設置時,擁有大小戰船近百艘,在鴨綠江出海口至金州衛旅順口之間的海面上往來巡查。這一切都是防禦倭患而特意設置的。

大明朝自開國以來,在東面幾乎沒有可以值得一說的對手,大海便是天然屏障。唯一的威脅始終來自北面,是故大明朝北部邊境上依次設有九個邊鎮,設重兵駐守,遼東不過是其一。儘管在海上看不到威脅,但大明朝還是將多餘出來的兵馬編製成七鎮用以防海,即廣東、福建、浙江、南直隸、淮揚、山東、薊遼。這樣遼東都司又掛在尾巴上,成了既有陸防,亦有海防的邊鎮。

遼東都司境內,自西面的廣寧前屯衛芝麻灣,沿着海岸直到東面的鴨綠江長甸河口,約一千三百餘里,修建沿海墩架,設立右屯、蓋州、復州、金州四衛作爲海防防禦的屯兵集點。這四衛與遼東都司其它衛所一樣,屯田戍守別無差別,不過守的是那些墩架,衛城而已。至於海面上的水軍,內海有天津水師,旅順口一帶則由山東登州水師巡哨,而這鎮江水師,便成了遼東都司唯一的海上武力。

這些海防設置,僅在防禦倭寇襲擾海岸時有過作用,而鎮江水師也僅在那時呈現出威風凜凜的態勢,戰船數目達到頂峰。可如今,不僅遼東沿海墩架因久無警訊趨於虛設,這鎮江水師也僅剩下十條小船,兵員倒還有四五百,但依着遼東慣例,這中間能有半數上得了船,便算是較高的估測。多年來鎮江水師不僅沒添一條新船,連日常巡視海上都縮減爲僅在鴨綠江口遊弋,這還多半是因鴨綠江上私貨氾濫的結果。或許這截獲私貨才使得水師官兵們得以繼續存在下去,就連劉綎調集兵馬時,這鎮江水師仍保留建制,沒有一兵一卒被徵調北上,很明顯,遼東都司十分清楚這些水師究竟有多大的戰力。

這出現在寬甸境內的明軍,便是這樣一支鎮江水師的人馬。按說這還能成建制地出現在遼河以東的人馬已不多,各衛所旗軍又各有例行戍守位置,而出現這般水師旗號的,更是詭異。

蘇翎猶豫良久,始終未發出攻擊信號。此時四周埋伏的騎兵們也都看出,這股明軍怕不象是來寬甸尋事的,這場仗難說還打不打。但即便如此,軍令之下,沒有任何人敢於懈怠,只不過緊張的心情略略放輕。

蘇翎終於在搖晃的旌旗下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沒錯,就是他,鎮江水師千總馮伯靈。

蘇翎再次打量着對面的人馬,又轉而看向趙毅成,說道:“令各部退後,返回營地。巡哨小隊雙倍。”

“是,”趙毅成應道。很快,幾個傳令騎兵飛速向幾個方向奔去。

蘇翎以及身後的數百騎兵都未動,直到兩側伏兵傳回撤離的消息,方纔催動戰馬,迎上前去。

見到有大隊騎兵突然出現,鎮江水師的人馬立即停住,稍稍有些慌亂,但隨即便鎮定下來,也向對方迎去。

兩方人馬在相距五十步時緩步靠近,直到雙方可以清晰相見爲止。

“馮大哥。”蘇翎在馬上作揖,高聲說到。

對面的馮伯靈也在馬上回了一揖,卻沒有說話,眼光不時地向蘇翎身後的鎧甲騎兵看去。

蘇翎笑着說道:“馮大哥來此是爲何事?”

馮伯靈收回目光,靜靜地看着蘇翎,讓這番對話出現一個短暫的停頓,然後說道:“我是來見你的。”

“馮大哥知道我在寬甸?”

馮伯靈冷笑道:“新月戰旗,黑甲鐵騎,你真當朝廷無人麼?”

此話一出,蘇翎笑容一僵,一怔之間竟未說出話來。一旁的趙毅成卻臉色一變,右手旋即握住刀柄,這細微的動作讓身後的騎兵們立即全神戒備,至少有一半的騎兵已經順次將手放在刀柄上,而另一半則拿出短弩,這動作便象一陣微風,從蘇翎身後蕩起一股波紋並迅疾傳至隊尾。

蘇翎此時已恢復神色,望着馮伯靈,慢慢說道:“不是我當朝廷無人,是朝廷不當我們是人。”

聽見這句,馮伯靈收住冷笑,面色漸漸趨緩,卻沒有接上蘇翎的話。

雙方就這麼僵持了片刻,蘇翎開口說道:“馮大哥就是爲這話來的?”

馮伯靈注視着蘇翎,這位昔日相交甚深的年輕人,幾年不見,眉目間已然尋不到當初忍辱負重的影子,取而代之的,是馮伯靈已經看不懂的幾分豪氣。到底是年輕啊。馮伯靈輕輕長嘆,語氣緩和下來,說:“我這次來,是專程來見你的。”

“好,我們去寬甸堡再敘。”說罷,蘇翎撥轉戰馬,帶着幾十名護衛騎兵率先離開。馮伯靈稍稍猶豫,便也帶隊前行。蘇翎的大隊騎兵分做兩隊,一前一後地將馮伯靈這一般多人夾在中間,向寬甸堡行去。

蘇翎與馮伯靈之間的交談,是在蘇府後院的一間僻靜的房子裡再次開啓。鎮江水師的人馬被安置在堡外,這一夜,他們要在堡外露宿了。

桌上擺着幾樣小菜,一壺酒,兩個略嫌小的酒杯,蘇翎與馮伯靈連飲三杯,這纔在火辣辣的酒香中敘舊。

“初見你的那年,你才十九吧?”馮伯靈說。

“是,剛滿十九。”蘇翎說道。

“那時我還在開原,已當了五年的管隊騎甲,這鎧甲,也穿的有二十年了。”馮伯靈帶着幾分唏噓地說道,“我記得,你那時也當了兩年的兵?”

“是,十七歲那年便應募到了軍營。”蘇翎輕聲答道。這些馮伯靈都是知道的,初到遼東,便被分至馮伯靈的隊裡,成爲管隊旗甲馮伯靈手下五十名戍守邊關的騎兵之一。

“轉眼都過了八年了。”馮伯靈自顧又飲一杯,這些年來,也唯有與蘇翎在一起時,可以這般輕鬆地飲酒說話。不過,這上一次,也在幾年之前了。

“我熬到了這個千總的武職,這輩子也就如此了。”年歲的差距,會隨着時光逐漸加大。不論馮伯靈來見蘇翎是抱着何種目的,這次一見,顯然馮伯靈的想法頗多,這般嘆息,倒真真的意外而生。

“但你......”馮伯靈向蘇翎看去,話卻沒有說完。

蘇翎嘴角顯出一絲笑意,卻也未說什麼,只伸手拿起酒壺將馮伯靈面前的酒杯再次斟滿。

感嘆,對於蘇翎這個年紀,還顯得太遠。即便以蘇翎的閱歷,遠勝一般同樣歲數的人,與馮伯靈相比,卻仍然是明顯不同。

“你現在的名氣,可是不小。”馮伯靈漸漸向兩人之間最爲艱難的部分靠近。

“馮大哥都聽到些什麼?”蘇翎端起酒杯,目光越過去,落在馮伯靈的眼中。

馮伯靈卻也跟着端起酒杯,但並不答話。兩人似乎都在繞着圈子,既想靠近,卻又差一點說明。

“你當初跟了我兩年,卻一直不多說你的家世。到如今我也只知道你來自蘇州府。”馮伯靈慢慢說道,一邊將手中的酒杯緩緩轉動。

“那兩年多虧馮大哥照顧,不然蘇翎定熬不過一個冬天。”蘇翎將酒杯舉起,向馮伯靈敬酒。當初遼東的冬天,足以讓南方士兵凍死,若沒有馮伯靈,蘇翎少說也要被凍掉幾根腳趾。但,謝字早已說過,此時便不必囉嗦。

馮伯靈將酒一飲而盡,一邊看着蘇翎再次斟酒,一邊說道:“這些不必多說。我一直有個疑問,這募兵入營,再到遼東戍邊的,頂多待個半年一年,便回到關內。怎麼你當初卻是兩年不去?未必真是想着那每月一兩五錢的月餉?”

蘇翎眼神一滯,卻沒有回答。

“隨後我被調往鎮江水師,你我雖不常見,卻也從未見你有回去的意思。雖說這樣的人在遼東也有不少,別的人我不管,可你到底是爲何呢?蘇州府難道不比遼東好?要說銀子,你那幾年的月餉也該存下不少吧,回去過日子該是不愁,至少買幾畝地是夠的。”馮伯靈似乎越想越是疑慮更深。

蘇翎仍舊不答,神情若有所思。

“這些你調至振武營時便想問上一問,可惜總是錯過了機會。按說這些年你一直在邊牆外輪值,這軍功總算也累至世襲百戶,可這百戶如今多如牛毛,不過是領些俸糧,當真有何好處?未必你還真指望着學那李成樑?”

李成樑的威名,在遼東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那的確是因戰功累積而就的。但蘇翎顯然否決了這個想法,他搖搖頭,依舊不予解釋。

“憑着你的那些軍功,你又是募兵身份,就算請調關內,也未必沒有可能。難道你是家裡已經無人了麼?”馮伯靈是越猜越離譜。

“八年,遼東衛所的戍守旗軍逃了多少?又輪換了幾次?關內來的班軍又輪值多少次?象你這般一直不回不逃的,當真是個異數。”

說道關鍵處,馮伯靈語氣越來越低沉。“未必你等的,就是今天?”

蘇翎一愣,這般想法倒出乎意料。但他仍不回答馮伯靈的疑問,就如同當初對自己的家世一直守口如瓶一樣。

稍停,蘇翎反問道:“馮大哥,你到底聽說些什麼?”

馮伯靈有些失望,下意識地又端起酒杯。桌上的一壺酒已快見底,小菜卻都未動。

“說起來,以你的軍功,百戶世襲的武職,”馮伯靈稍稍頓了下,似乎聯想起什麼,接着說道,“去管帶夜不收,多少有些憋屈。”

“馮大哥幾十年,不也纔是個千總?”蘇翎插進一句。

這正是馮伯靈一直耿耿於懷的,但這也無奈,在遼東,軍功是首選,但這升職,卻不止軍功。

馮伯靈擺了擺手,似乎不想讓蘇翎打斷他的思路。

“夜不收是個有去無回的差事,也不知你是如何得罪人的,這一而再、再而三地派你管帶。”

說到這兒,馮伯靈眼裡流露出幾分讚許的神色,“或許是你管帶的人總能有所斬獲,而本隊夜不收折損甚少。這份奇才,在遼東着實罕見。我這幾十年下來,也只見過十個人。但至今活着的,也只有你。”

蘇翎目光黯淡下來,這些年,那些死去的同伴很少出現在記憶裡,但此時馮伯靈提起,那些往事竟然清晰地在蘇翎心中閃過。

馮伯靈的年紀,似乎是這般長談的原因,又或許這很少如這般有人安靜地聽着的時候,話說起來,便顯得有些長了。

“那年聽說你逃了。”馮伯靈看了看蘇翎,見其依舊不動聲色,便接着說下去。“我尤自不信。能在遼東這麼久,不往關內走,卻逃向邊牆外,如何令人信服?後來才聽說,你殺了佟參將的家人。你道他們怎麼說?”

“投敵?”蘇翎問道。

馮伯靈點點頭,卻說:“不止這兩個字。說你帶着夜不收,蓄謀已久,並裹挾數百百姓逃往建州女真。佟參將的家人奮起追趕,卻被你斬殺當場。”

這麼說,蘇翎是罪加一等,而某些人卻是又有新功。但這不僅僅是蘇翎一人的待遇,遼東邊牆一帶,也不算鮮見。

“我知你定有隱情,但屍首被擡了回來,而你與夜不收們也再未回營。”馮伯靈說,“既然已經做下了,我也唯有盼你能尋得一條生路。不過,我信你不會投奔努爾哈赤。”

蘇翎點點頭,對此表示信任。在遼東的八年,蘇翎已不知殺過多少女真遊騎,也數不清有多少同伴被女真遊騎誘入死亡陷阱,這投奔努爾哈赤,只憑的是佟參將的一張嘴。

“後面的消息便不多,”馮伯靈說道,“但鎮江吧的胡家,卻是瞞不住的。”

那是最初的階段,蘇翎並未有何周全計劃,一切都似乎是冥冥之中的引導,胡德昌闖入蘇翎的視線。平心而論,蘇翎並未在乎胡德昌是否會因此招致牢獄之災。只是隨着胡家的作用越來越大,蘇翎方纔精心給予維護。

“鎮江水師,”馮伯靈將目光投向窗外,似乎在回憶適才提起的那些日子。

“鎮江水師沒有對胡家的船做任何查驗。這突然興起的船隊,往鴨綠江上游而去,必定與你有關。”馮伯靈的眼光是敏銳的,同樣,在遼東邊軍中,一樣看得清局勢的,不在少數。但他們都與馮伯靈一樣,只有執行軍令的義務,而沒有參與的權利。就連劉綎等赫赫有名的武將,也只能聽命行事。

蘇翎沒有多說,只略將酒杯一舉,對馮伯靈的有意放縱表示謝意,這其實也解答了蘇翎的幾絲疑慮。

“這寬甸邊牆一隔,不僅隔斷行人,連消息也是斷的。或許你在那邊可以知道邊牆內的事,我這裡,卻絲毫得不到你的消息。”

“直到近日,那東路軍......”馮伯靈話裡開始有些寒意。“東路軍莫名其妙地沒了消息,就連努爾哈赤那裡也未傳出劉綎的下落。我便懷疑,是否與你有關。”

“只是,那近三萬的人馬,你當真能做到?”這是所有未曾親見的人最一致的懷疑。

蘇翎仍然不作聲,馮伯靈則仍然自顧說下去。

“直到寬甸五堡也忽然沒了消息。我才斷定,與你有關。那新月戰旗,黑甲騎兵,聞所未聞,但我相信,這憑空冒出來的人馬,定爲你所爲。”

蘇翎不置可否,安靜地聽着。見此,馮伯靈長長地出了口氣,沉默不語。

不久,這位與蘇翎相交非淺的鎮江水師千總,蘇翎的故友,在將杯中的酒一口飲盡之後,說:

“我這次來,便是想問你一句,”

馮伯靈雙眼緊盯着蘇翎,繼續說道:

“你當真是反了麼?”

【收藏、推薦,謝謝鼓勵】

第24章 驅虎吞狼第29章 新學堂第24章 布場作坊第87章 一敗塗地第75章 袁家遷族第55章 再起波瀾第44章 賀禮雲集第9章 以血授職第18章 山東總督(二)第51章 異域奇事第28章 草場新城第47章 大興土木第24章 築江城第44章 賀禮雲集第43章 擢升總兵第1章 旗軍戍邊第83章 一勞永逸第62章 事本尋常第32章 山東水師第43章 七虎獵熊第48章 喬裝赴遼第29章 新學堂第3章 以河爲界第13章 以牙還牙第14章 登州計劃第65章 豪爽胸懷第19章 山東總督(三)第48章 建奴內亂第16章 烽火連綿第18章 山東總督(二)第89章 殺光慶功第27章 分而擊之第28章 新生活第25章 進退之間第19章 英雄美人第33章 叛將結局第89章 殺光慶功第23章 思籌謀第68章 燧發短銃第17章 工部庫存第32章 城下收兵第8章 征服日第11章 遮掩形跡第17章 嗜血之兵第60章 豪酋頹途第45章 鎮江新城第53章 疑慮重重第51章 提督遼東第66章 將軍嫡系第4章 東西教派第18章 鎮江堡第35章 太平新城第66章 將軍嫡系第50章 夜話姻緣第49章 順勢而爲第5章 鎮江參將第51章 異域奇事第34章 銀莊遍佈第78章 利刃穿心第60章 豪酋頹途第20章 阿哈諸申第13章 以牙還牙第19章 英雄美人第47章 大興土木第10章 轉念餘韻第19章 英雄美人第34章 月下琴音第10章 此長彼消第30章 來去由心第18章 鎮江堡第25章 四萬明軍第26章 背影如煙第2章 贈書助力第22章 登州城下第24章 築江城第61章 好事多磨第9章 以血授職第24章 海上將軍第18章 山東總督(二)第21章 餘波未止第35章 遼陽移民第35章 太平新城第9章 李氏農莊第20章 遼系一派第5章 漫長之夜第2章 贈書助力第28章 新生活第2章 新舊交替第26章 整軍威第33章 鄉鎮攻略第75章 袁家遷族第26章 再選官兵第62章 事本尋常第37章 酒肆客棧第10章 此長彼消第14章 將軍視角第85章 用心險惡第59章 亂上加亂第58章 變通之道
第24章 驅虎吞狼第29章 新學堂第24章 布場作坊第87章 一敗塗地第75章 袁家遷族第55章 再起波瀾第44章 賀禮雲集第9章 以血授職第18章 山東總督(二)第51章 異域奇事第28章 草場新城第47章 大興土木第24章 築江城第44章 賀禮雲集第43章 擢升總兵第1章 旗軍戍邊第83章 一勞永逸第62章 事本尋常第32章 山東水師第43章 七虎獵熊第48章 喬裝赴遼第29章 新學堂第3章 以河爲界第13章 以牙還牙第14章 登州計劃第65章 豪爽胸懷第19章 山東總督(三)第48章 建奴內亂第16章 烽火連綿第18章 山東總督(二)第89章 殺光慶功第27章 分而擊之第28章 新生活第25章 進退之間第19章 英雄美人第33章 叛將結局第89章 殺光慶功第23章 思籌謀第68章 燧發短銃第17章 工部庫存第32章 城下收兵第8章 征服日第11章 遮掩形跡第17章 嗜血之兵第60章 豪酋頹途第45章 鎮江新城第53章 疑慮重重第51章 提督遼東第66章 將軍嫡系第4章 東西教派第18章 鎮江堡第35章 太平新城第66章 將軍嫡系第50章 夜話姻緣第49章 順勢而爲第5章 鎮江參將第51章 異域奇事第34章 銀莊遍佈第78章 利刃穿心第60章 豪酋頹途第20章 阿哈諸申第13章 以牙還牙第19章 英雄美人第47章 大興土木第10章 轉念餘韻第19章 英雄美人第34章 月下琴音第10章 此長彼消第30章 來去由心第18章 鎮江堡第25章 四萬明軍第26章 背影如煙第2章 贈書助力第22章 登州城下第24章 築江城第61章 好事多磨第9章 以血授職第24章 海上將軍第18章 山東總督(二)第21章 餘波未止第35章 遼陽移民第35章 太平新城第9章 李氏農莊第20章 遼系一派第5章 漫長之夜第2章 贈書助力第28章 新生活第2章 新舊交替第26章 整軍威第33章 鄉鎮攻略第75章 袁家遷族第26章 再選官兵第62章 事本尋常第37章 酒肆客棧第10章 此長彼消第14章 將軍視角第85章 用心險惡第59章 亂上加亂第58章 變通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