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開疆拓土

啓二年四月十五,天氣已完全變暖,瀋陽邊上的渾河月前便全部解凍,伴隨着山中冰雪消融,水量漸增,離着老遠便能聽到流水的聲音。與此同時,那惹人喜愛的綠色,也開始重新鋪滿遼東都司所轄之地。

這一個半月裡,由於接連下了幾場春雨,瀋陽城外花了整整一個月功夫的墾荒耕田,立即便顯出了成效,那綠油油的禾苗,像是變戲法似的,幾天的功夫,便佈滿了大片的農田之中,這一幕,讓辛苦耕耘的官兵們,個個都面帶喜色。

瀋陽城外,十萬官兵的營帳,呈環形圍着,各自駐紮在那些管事們規劃出來的地塊上。在連續一月的耕作期間,蘇翎已經下令各營暫時不必出操訓練,直到四月初時,才改爲兩日一訓。此刻大部分官兵都已修整了五日,算是緩過勁兒來了。

這一個多月期間,陸陸續續來了更多的工匠,民夫,總數也有近兩萬人。工匠自不必多說,是由鎮江堡、千山堡以及朝鮮調集而來,那些民夫,則是在忙完自家那百多畝地之後,陸續徵集而來。這春耕忙完,農事上可就算是閒着了,遼東不比江南,遠達不到精耕細作的地步,只要播下種子,便自管等着收成便是。遼東總兵官蘇大將軍下令徵集民夫,算是對去年徵糧時的許諾做了詮釋。

這到瀋陽參加重建工程,爲期兩月,不僅有二兩銀子的酬勞,還管飯食。對於人口密集地南四衛百姓來說,這可是難得的好事。去年各家都算遭罪,糧食不多,雖然有村屯管事以及銀莊的救濟,可畢竟是要還的,這回不僅能給家裡節約些口糧,還能掙到二兩銀子。那二兩銀子兩個月的工錢,雖然不算高,但此時的遼東,又到哪兒去尋能管飯的事做?是故,這兩萬多民夫,都是自帶鋪蓋捲兒,多少有些興奮地聚集到瀋陽來。

這些工匠與民夫,都住進了瀋陽城內,那爲數不多的殘留屋舍,倒都成了這些工匠、民夫的住所,當然,那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民夫、工匠們抵達之後地第一件事,便是給自己搭建起無數棚屋來。看着城外密密麻麻地駐軍營帳,那安全感自不必多說。瀋陽大捷,早已遍及遼東,人人都知道,如今的遼東,再無戰事。

遼東總兵官蘇翎,與所部武官們,自四月初一開始,便整日聚在大帳之中,商議後續的征戰事宜。至於那瀋陽重建之事,如鎮江堡之例,全數交給胡顯成掌管。

這蘇翎與武官們商議策略的同時,又將十萬人馬重新做了番調整。因後續戰事並不需要出動太多人馬,是故這挑選出來的,都是自願繼續作戰地官兵,總數達到三萬人,這不包括喀什克圖的一萬蒙古騎兵在內。術虎所帶來地三萬多女真部族戰士,蘇翎只令挑選出八千人,剩下的便是從其餘各營之中抽調的,重新編製成六個營,每營五千人。

這征戰之一,便是胡秋青與喀什克圖一部攻打科爾沁蒙古之戰。蘇翎撥調出兩營一萬人,都是騎兵,由胡秋青管帶,其中還包括湯南凱的火器營一部,攜帶大小火炮三十門門,都是新研製的火炮。另外,有一千名騎兵配備了燧髮長槍,這回又算是一次試驗性質的作戰。當然,此時地燧髮長槍,並不適合馬上使用,只能說是配備了馬匹的遂發槍兵,還是得下馬燃放。

火藥、彈丸之類地軍需,已經準備妥當。胡秋青從廣寧的遼東巡撫王化貞處,不僅調運了一萬石糧草,還與王化貞達成協議,由廣寧直接通過黑山一線,直接向瀋陽提供糧草輸送,以供給瀋陽軍民所需。這部分工作,完全交給了王化貞掌總。

那王化貞自然知曉了殲滅八旗地捷報。對與蘇翎。雖然還從未見面。卻也放下了文官地架子。多少一些類似袁應泰地做派。辦事可是一點兒也沒拖拉。一改往日明軍積習。

當然。蘇翎以撥付民夫腳價地名義。給其送去了十萬兩白銀。按蘇翎往日地做法。這隻管撥銀子。從不在乎賬目問題。那王化貞倒也心中明白。將那糧草之事辦得甚是利索。當然。王化貞並沒忘了向朝廷稟明此事。並向朝廷索要民夫腳價銀。此事自是與蘇翎無關了。

科爾沁蒙古一部地處草原。此戰馬匹定然十分重要。不過。這部分全都由喀爾喀五部解決了。喀什克圖返回與宰賽等老一輩首領商議地結果。卻是帶給蘇翎更多地驚喜。這不光此次所需騾馬全部由喀爾喀五部提供。還爲瀋陽送來了五千頭牛。三萬只羊。算是勞軍所用。當然。這部分缺額。是要到科爾沁一部去找回地。

對於

議地開放邊界一事。宰賽等人自然是十分高興。這L地好處。可不僅僅是糧食等問題。其中地細節。宰賽等人可是說了三天三夜也沒有說盡。本來宰賽是想帶着各部首領前往瀋陽拜見蘇翎地。但考慮到隨後地科爾沁一戰。便託喀什克圖帶話。說是等戰事一了。再來與蘇翎會面。

蘇翎聽了。只派人在繳獲地戰利品之中。選了上百匹綾羅綢緞。再加上一些精緻碟盞器皿之類地物什。送給宰賽等人。算是對合作地禮物。而沒過多久。宰賽等人回贈了幾十匹好馬。這一來二去。卻像是沒完沒了了。俗話說:禮尚往來。這關係可就越發地融洽了。

對付科爾沁一部,以二萬攜帶火炮、燧髮長槍外加鎧甲齊全的騎兵來說,難度並不大,重點是要找到科爾沁一部的老巢,而這對喀爾喀蒙古五部來說,可又不算什麼難處了。是故,以胡秋青、喀什克圖爲首的兩萬騎兵,於天啓二年四月十七啓程,進軍草原。這一部的糧草輜重,由喀爾喀五部抽調五千人運送。對於科爾沁一部所處的距離來說,糧草只要有了,那距離便不是問題。

蘇翎給予的目標很靈活,這要麼是將科爾沁一部的貴族臺吉全數活捉或是殲滅,吞併科爾沁一部;要麼便只需將科爾沁轄地全數納入喀爾喀五部的麾下便可,至於人,就不必多管了。失去了自己草場部族的蒙古貴族,最多是能找個地方殘喘而已,興不起什麼風浪來。何況那科爾沁一部,早就不服察哈爾林丹汗的管轄,唯一的去處,只能是向北逃竄。

除此之外,剩餘的兩萬人馬,依舊是混編有火炮、燧髮長槍,不過,卻又分成兩部分。一部由術虎爲首,率一萬五千人,沿松花江北上,一直抵達黑龍江流域,並在呼倫貝爾、齊齊哈爾以及哈爾濱三地築城,以黑龍將軍府的名義,正式管轄上述地帶;另一部,則由曹正雄爲首,率五千人馬,沿着海西、東海女真的地界,一直抵達黑龍江下游入海口處,尋找合適地點築城。

這次行動,與其說是戰事,不如說是真正意義上的開疆拓土。那術虎、曹正雄正如爲此所鼓舞,就連軍中的那些漢族官兵,也是被這個意義所激勵着。按蘇翎所規劃的地圖,這實際上便是將昔日的努爾幹都司重新納入大明版圖,但與當初分封各衛指揮、千戶、百戶不同的是,這次對於所收復的疆土,將不再分封官職,而完全是由術虎與曹正雄所管轄。

黑龍將軍自然是術虎的官職,而曹正雄,則給了個海龍將軍的名義。兩枚大印則早就鑄好,用的是純銅,字則是小篆,蘇翎爲此還專門舉辦了個授印儀式。這兩位將軍,將沿着黑龍江一線,一頭一尾,將轄內所有部族全部收服。

當然,此行並不會有多大的戰事,蘇翎與術虎等人商議了許久,再加上海西、東海部族戰士中也有熟悉地勢詳情之人,沿黑龍江流域一線並無太大的部族,人口稀少,所難的,不過是如何將那些散落的部族集中起來而已。爲此,術虎與曹正雄兩部除攜帶大量的糧食之外,還帶有不少農具,甚至耕牛也都一路隨行。這與其說是打仗,不如說是去屯田。另外,兩部都攜有會造船的工匠,日後,兩部之間,將打通黑龍江航線,以船作爲主要運輸工具。

考慮到路途遙遠,蘇翎還爲兩部準備了後續糧草支援事項。因並不限定期限,兩部人馬自可緩緩而行,順帶着將努爾哈赤屬下的女真人一併安置到位。

瀋陽城外是大軍一齊動手,而術虎與曹正雄的目標,則是需要耐心的。蘇翎爲其後續安排的商隊、糧草馱隊等等,爲其招撫各地部族提供了有力支援。至於其中的漢人官兵,蘇翎不僅許諾下重賞,且承諾三年一換,只要回來,每一名士兵都將得到瀋陽、遼陽附近的上好田地,宅院一座,至於金銀賞賜,那更是不在話下。當然,沿途若有繳獲,蘇翎則允許全部由術虎、曹正雄分派,不必上繳。蘇翎還宣佈,若是願意在當地定居者,除了日後賞賜官職外,蘇翎將每年給予一定的貼補。

實際上,蘇翎給術虎、曹正雄叫待的,是要在兩年之內,將盡量使用本地部族之人,那些官兵,蘇翎可沒想真的待上幾年。這次不過是劃定區域,至於治理的問題,可不是數年便能辦妥的。

四月二十日,術虎、曹正雄各率所部,向着遙遠的北方,緩緩而行。

第56章 牛錄歸附第35章 太平新城第60章 直截了當第35章 遼陽移民第8章 征服日第32章 山東水師第60章 直截了當第16章 太平哨第49章 人算天算第27章 新世界第66章 將軍嫡系第41章 遼陽又變第15章 因糧而往第32章 衆心所向第4章 雷厲風行第31章 兵臨遼陽第35章 遼陽移民第29章 風雲隱現第39章 江湖人士第33章 叛將結局第43章 擢升總兵第29章 新學堂第39章 江湖人士第38章 部族分立第16章 太平哨第65章 豪爽胸懷第1章 夜不收第75章 躍躍欲試第4章 東西教派第12章 兩岸相連第26章 商務總辦第14章 千山堡第27章 悍兵來源第1章 夜不收第30章 賊酋血脈第60章 直截了當第90章 借力蒙古第33章 鄉鎮攻略第9章 李氏農莊第17章 村落糧稅第9章 嬌顏如雪第34章 遊擊將軍第45章 鎮江新城第73章 先走一步第11章 天朝小國第5章 白沙溝第5章 鎮江參將第19章 英雄美人第48章 喬裝赴遼第33章 叛將結局第89章 殺光慶功第10章 計奪寨第33章 鄉鎮攻略第15章 堅城瀋陽第6章 烈火焚城第15章 三十天第8章 峰迴路轉第30章 來去由心第78章 利刃穿心第24章 世家大戶第30章 蒙古騎兵第35章 太平新城第26章 背影如煙第24章 布場作坊第12章 奪命斬第23章 戰雷隱隱第49章 順勢而爲第13章 強行監軍第2章 贈書助力第24章 布場作坊第34章 銀莊遍佈第32章 山東水師第3章 經略奇功第18章 羣山缺口第9章 李氏農莊第62章 三分士卒(一)第20章 阿哈諸申第10章 聯手剿賊第26章 再選官兵第7章 女人問題第17章 山東總督(一)第18章 羣山缺口第21章 水師一部第46章 籌辦喜事第17章 戰馬悲鳴第9章 未來基石第9章 未來基石第25章 虎添翼第11章 遮掩形跡第27章 十萬知府第20章 遼系一派第64章 篩選精兵(一)第83章 一勞永逸第9章 李氏農莊第66章 周全安置第24章 海上將軍第26章 背影如煙第68章 瓜熟蒂落第25章 進退之間第25章 進退之間
第56章 牛錄歸附第35章 太平新城第60章 直截了當第35章 遼陽移民第8章 征服日第32章 山東水師第60章 直截了當第16章 太平哨第49章 人算天算第27章 新世界第66章 將軍嫡系第41章 遼陽又變第15章 因糧而往第32章 衆心所向第4章 雷厲風行第31章 兵臨遼陽第35章 遼陽移民第29章 風雲隱現第39章 江湖人士第33章 叛將結局第43章 擢升總兵第29章 新學堂第39章 江湖人士第38章 部族分立第16章 太平哨第65章 豪爽胸懷第1章 夜不收第75章 躍躍欲試第4章 東西教派第12章 兩岸相連第26章 商務總辦第14章 千山堡第27章 悍兵來源第1章 夜不收第30章 賊酋血脈第60章 直截了當第90章 借力蒙古第33章 鄉鎮攻略第9章 李氏農莊第17章 村落糧稅第9章 嬌顏如雪第34章 遊擊將軍第45章 鎮江新城第73章 先走一步第11章 天朝小國第5章 白沙溝第5章 鎮江參將第19章 英雄美人第48章 喬裝赴遼第33章 叛將結局第89章 殺光慶功第10章 計奪寨第33章 鄉鎮攻略第15章 堅城瀋陽第6章 烈火焚城第15章 三十天第8章 峰迴路轉第30章 來去由心第78章 利刃穿心第24章 世家大戶第30章 蒙古騎兵第35章 太平新城第26章 背影如煙第24章 布場作坊第12章 奪命斬第23章 戰雷隱隱第49章 順勢而爲第13章 強行監軍第2章 贈書助力第24章 布場作坊第34章 銀莊遍佈第32章 山東水師第3章 經略奇功第18章 羣山缺口第9章 李氏農莊第62章 三分士卒(一)第20章 阿哈諸申第10章 聯手剿賊第26章 再選官兵第7章 女人問題第17章 山東總督(一)第18章 羣山缺口第21章 水師一部第46章 籌辦喜事第17章 戰馬悲鳴第9章 未來基石第9章 未來基石第25章 虎添翼第11章 遮掩形跡第27章 十萬知府第20章 遼系一派第64章 篩選精兵(一)第83章 一勞永逸第9章 李氏農莊第66章 周全安置第24章 海上將軍第26章 背影如煙第68章 瓜熟蒂落第25章 進退之間第25章 進退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