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三江連號

胡德昌的看法,早在第一筆萬兩白銀運進胡家大宅時,便已有了雛形。

傅升、嚴壽兩家與胡德昌一樣,第一筆分紅在未經蘇翎的同意前便分別被三人藏進了深宅某個隱秘之處,爲此,三家還連夜挖出了銀窖,讓這些久未勞作的商人們飽覽了一番披星頂月的夜景。事後三人聚在一起時,不免爲這副小商人的舉止顯出幾分汗顏。隨着商隊的擴大,尤其是鴨綠江上的船隻達到五十艘時,三人已自覺地將蘇翎原計的股份減爲三成,三人各佔一成,即便是這樣,短短的一年多時間,每家都可再挖幾處銀窖來。至於蘇翎的部分,大部分都作爲購置糧食、布匹以及各類鐵器農具,甚至雞、鴨、牛等等花去。這使得胡德昌三人在鎮江堡一帶的名氣大漲,幾乎是稍大一些的村子、農莊都對胡家的人非常熟悉,那些產出盡都被胡家收去,沒有人關心胡德昌買這麼多賣給誰?實際上除了知道這些東西被運至胡家外,那胡家後面江畔碼頭的船隻究竟去向何處,沒有人知道。鎮江堡內的鐵匠、木匠等等有手藝的人也對其好感頗深,因爲他們再也不愁自家打製的貨會滯銷,胡家要的貨已經排滿了半年的日程,以至遼東衛所中的炒鐵軍都覺得今年的收益不錯。而鎮江堡內的牙行也大多以做胡家的生意爲榮,至少有兩家瀕於倒閉的牙行重新掛出了招牌,而自鴨綠江對岸運來的商貨,至少有二成是被胡家買走,尤其是糧食,不論米、粟、豆等等,大約有三成的民用糧被收進胡家大院的倉庫中。因爲沒有一個統一的數據,鎮江堡人只知道胡家生意紅火,卻未從這些數額裡看出什麼不平常來。而鎮江堡的主官,都在望着遼陽嘆氣,生怕一紙公文飛至,調向邊牆戍守。

這些瑣碎而繁多的生意讓三家人將所有能用上的人都派出去,且往京城販運的商隊還招募了百多人,僅僅這些便使三家人感到人手實在不足,卻一時也找不出更多可信的人用。好在那些船隻、水手都不需三家供給,且蘇翎另派有專人管帶,胡家只需提供一些協助便可,而這協助也讓胡家將自家的佃戶都請來幫忙。三人早就看出這樣臨時應付不足以將這些生意理順,無數處疏忽大意讓三家人疲於應對,但這商量了幾次,卻始終定不下一個結果,幸虧蘇翎派來的徐熙等人,在京城不需要太多操心。

此時蘇翎那麼一問,倒將胡德昌的滿腹心思都倒了出來。這小商人唯一的長處便是敬業,雖然辛苦不能使其積累更多的財富,但勤能補拙的道理是自小便記住的。這樣一來,只顧着一陣長篇大論的胡德昌似乎在轉瞬間便忘記了對面這位將軍已經做出了令其略有心驚的舉措。

蘇翎沒有去解答胡德昌的那些麻煩,而是讓一邊坐着的趙毅成與其一起,向胡德昌講述所要辦的事。

“這個三家連號總號,就設在鎮江堡內,”蘇翎說道,“名字麼,就叫三江。也不用那麼多講究。就用這個名好了。”

“這就挺好,上口,易記。”胡德昌說道。

“以後,你就不必事事都親自去辦。這總號就由你坐鎮,其餘的各處都歸你轄制。”蘇翎說。

“可這人手....”胡德昌說道,僅他自己,就幾乎做了一半的事情,若不親自去辦,如何能行?

“人手我們這裡會抽調一些。”趙毅成接口說道。“你只需把關,這些人需要熟悉一陣子才能單獨上手,但人是絕對信得過的,你大可放心交給他們去辦。”

胡德昌點點頭,單看徐熙那些人,就遠比他派去的管家要強,雖然做生意熬價錢不是那麼在行,但做事卻是小心謹慎,讓胡德昌深感滿意。

“你要做的是,在鎮江堡開一間糧行,一間藥店。一個專管收糧,有多少收多少,另一個只管賣,這個便不用多說了。這只是第一步。然後在金州未、海州、復州、蓋州衛所城內都要各開一間。至於遼陽....”蘇翎想了想,說道,“也要各開一間,但不需太大,只要搭個架子便好。人手每一處都會派給你至少一人,餘下的都在當地招募。你要做的,便是將這些鋪子都開起來,需要的打點等等,都由你來做,只要帶一次,我派去的人便就能接手。”

胡德昌剛要說話,便又被蘇翎止住,“這僅僅是第二步。接下來,你要在山東登州府、青州、萊州、濟南府以及河間府、保定府各設一處分號。還有南京、蘇州也各開一處分號。”

“若是不好辦的,便頂一間牙行也行。”趙毅成說道。

胡德昌怔了一會兒,才問道:“這要多久去了?往南京沒個把月便到不了。”

“沒那麼急。”蘇翎笑着說,“這遼東境內的,今年年底前辦好就行,其餘的,你先籌劃着,明年再開始。”

胡德昌按耐住心境,想了想,才說:“這還是緊了。這鋪子不是說開便開,得到衛所申領。若是頂下原有的,這銀子可不是少數。”這糧行、藥鋪,可不僅僅是一間鋪子便了的事,但是庫倉便得好大的一所院落,更別說是糧食的存儲。真要這麼多一齊辦下來,每個數萬兩銀子,怕是做不到。

“銀子不愁,過幾日便會有。”趙毅成笑着說道,似乎早已胸有成竹。

胡德昌聽這麼一說,便不再追問銀子從哪兒來。

“我這就派些人隨你回去,你要好好給他們講講這生意上的規矩。以後其餘的事情都先交給傅升與嚴壽去辦,你專心辦這事。銀子會給你送去的。要在最快的時間內將遼東這些鋪子都開起來,不要管生意好壞。”

“另外,以後這些事都與趙毅成商議。”蘇翎說道。

“是。”胡德昌答道。儘管對蘇翎這般急於開店有些疑惑,但這般大手筆,可是胡德昌一直想要的,即使這樣,也遠比胡德昌想的要遠。

“還有,”趙毅成慢慢說道,“你在辦這事的時候,我會多派人跟着你,有消息專管叫他們回報。還有一點,若是當地有人妨礙,特別是那些糧行藥鋪的,都打聽清楚回報。有麻煩我們去想辦法。”

胡德昌一一記住。這辦事的快慢,一是胡德昌自己的進度,而來,還要看那些跟着的人,是否都象徐熙那般。

稍停,蘇翎又問道:“那鎮江堡李家的事情,你可清楚?”

“知道。李家是鎮江堡最大的一戶,在遼東也是數得上的。家裡的田莊便有七八處。”

“你回去將李家都打聽清楚,讓人回報。”蘇翎說道。

“是。”胡德昌不明其意,不過打聽對手的事,在生意人之間也不稀奇。

“這事就這麼定了。下面,你還得多辛苦一下。”蘇翎換了話題,“你是熟悉藥材的,這裡怕還沒有能與你相比的人。這既然開着藥鋪,卻不要僅僅原樣便賣了。你與周青山好好琢磨一下,這藥材還有別的賣法。這些我跟周青山已經說過了,一會兒你們見了再商議。”

“你看還有什麼不明白的?”蘇翎問,“以後我不一定就在寬甸堡,以後只管與趙毅成商議。”

胡德昌想了想,卻問了一個別的問題。

“聽說,這寬甸一帶的家僕,都被將軍贖了身?”這個問題在鎮江堡時胡德昌便與傅升、嚴壽商議過,完全不明白蘇翎此舉有何意思。則家僕除一些是買來的,大多都是世代都是跟着胡家的。

“這個?”蘇翎看了看胡德昌,說道:“這是千山堡就有的規矩。這塊土地上只有願意幹活的人,沒有寄身於大戶的人。既然跟着我走,還是按我們的規矩辦。不過,你可以緩一緩。”

胡德昌再次點頭。蘇翎接着又說:“很多千山堡的事你也看到過,這奴僕的事,千山堡不會改變。其實不過是換個方式。給他們酬勞,一樣會跟着你做事。這都是一張紙而已。”

不論是否想的通,這千山堡的規矩,便就是規矩。胡德昌沒有再問,很快便離去。蘇翎交待的問題,短短几天是解決不了的。胡德昌得好生商議纔是。

等胡德昌去尋周青山,屋內只剩下趙毅成與蘇翎時,趙毅成問道:“大哥,你覺得他可信?”

蘇翎沉吟片刻,說道:“還是可信的。如今他們與我們便是一起,沒有意外。”

三江總號便就這樣出現了。接下來的一些日子,趙毅成集中將要派出的人進行授課,讓胡德昌尋來的一位老者講述生意上的種種規矩、習慣以及一些明着不說,卻應該是衆所周知的事項.當那些抽調而來的人正在聽課時,約有一百多人的騎兵小隊被調進寬甸堡,這精心挑選出來的騎兵都是一把好手,多多少少的都有些武藝,更重要的是他們都熟知鎮江堡一帶的情形。

當胡德昌最終離開寬甸堡時,他沒有發現,那一百多位騎兵已經悄悄越過浦石河,向鎮江堡方向挺進。

【收藏、推薦,謝謝】

第25章 女真戰俘第27章 新世界第6章 烈火焚城第6章 海濱遇匪第63章 三分士卒(二)第34章 銀莊遍佈第11章 暗磨刀第60章 豪酋頹途第17章 嗜血之兵第18章 羣山缺口第7章 六月風過第70章 去舊迎新第38章 營口小鎮第1章 天災人禍第83章 一勞永逸第76章 再組商行第18章 兌現軍功第12章 奪命斬第18章 千山浴血第40章 虛張聲勢第1章 天災人禍第29章 商務二局第1章 遼事再變第5章 七月流火第2章 百戶屯田第2章 一家人第74章 雙喜臨門第6章 海濱遇匪第57章 女真國策第48章 喬裝赴遼第21章 餘波未止第9章 未來基石第33章 叛將結局第12章 將軍手段第18章 振武染血第73章 襲擾規模第82章 震懾之戰第18章 山東總督(二)第10章 聯手剿賊第24章 驅虎吞狼第69章 大展宏第81章 合圍瀋陽第9章 以血授職第66章 周全安置第25章 各取所需第93章 遷居移民第41章 擠壓行動第53章 將軍幕僚第2章 新舊交替第24章 築江城第72章 海上船隊第52章 旁敲側擊第46章 籌辦喜事第12章 將軍手段第21章 窮途末路第11章 故人相見第36章 孤注一擲第29章 商務二局第1章 旗軍戍邊第29章 死生未卜第57章 臉面交情第71章 京城兄弟第55章 再起波瀾第21章 餘波未止第14章 戰線前哨第68章 燧發短銃第20章 棄婚約第64章 篩選精兵(一)第9章 整編軍第33章 波光之下第19章 英雄美人第10章 身份之疑第1章 夜不收第50章 夜話姻緣第55章 再起波瀾第70章 天啓內帑第82章 震懾之戰第40章 虛張聲勢第28章 新生活第30章 事在人爲第20章 漸變舊俗第15章 因糧而往第21章 餘波未止第18章 鎮江堡第2章 兵部題稿第9章 莽撞之餘第1章 遼東監軍第71章 火炮長槍第25章 各取所需第31章 練兵收心第73章 襲擾規模第56章 牛錄歸附第27章 蒙古一部地四十五章 商貿統籌第7章 變中有變第13章 定移營第32章 何去何從第85章 用心險惡第87章 一敗塗地第66章 將軍嫡系
第25章 女真戰俘第27章 新世界第6章 烈火焚城第6章 海濱遇匪第63章 三分士卒(二)第34章 銀莊遍佈第11章 暗磨刀第60章 豪酋頹途第17章 嗜血之兵第18章 羣山缺口第7章 六月風過第70章 去舊迎新第38章 營口小鎮第1章 天災人禍第83章 一勞永逸第76章 再組商行第18章 兌現軍功第12章 奪命斬第18章 千山浴血第40章 虛張聲勢第1章 天災人禍第29章 商務二局第1章 遼事再變第5章 七月流火第2章 百戶屯田第2章 一家人第74章 雙喜臨門第6章 海濱遇匪第57章 女真國策第48章 喬裝赴遼第21章 餘波未止第9章 未來基石第33章 叛將結局第12章 將軍手段第18章 振武染血第73章 襲擾規模第82章 震懾之戰第18章 山東總督(二)第10章 聯手剿賊第24章 驅虎吞狼第69章 大展宏第81章 合圍瀋陽第9章 以血授職第66章 周全安置第25章 各取所需第93章 遷居移民第41章 擠壓行動第53章 將軍幕僚第2章 新舊交替第24章 築江城第72章 海上船隊第52章 旁敲側擊第46章 籌辦喜事第12章 將軍手段第21章 窮途末路第11章 故人相見第36章 孤注一擲第29章 商務二局第1章 旗軍戍邊第29章 死生未卜第57章 臉面交情第71章 京城兄弟第55章 再起波瀾第21章 餘波未止第14章 戰線前哨第68章 燧發短銃第20章 棄婚約第64章 篩選精兵(一)第9章 整編軍第33章 波光之下第19章 英雄美人第10章 身份之疑第1章 夜不收第50章 夜話姻緣第55章 再起波瀾第70章 天啓內帑第82章 震懾之戰第40章 虛張聲勢第28章 新生活第30章 事在人爲第20章 漸變舊俗第15章 因糧而往第21章 餘波未止第18章 鎮江堡第2章 兵部題稿第9章 莽撞之餘第1章 遼東監軍第71章 火炮長槍第25章 各取所需第31章 練兵收心第73章 襲擾規模第56章 牛錄歸附第27章 蒙古一部地四十五章 商貿統籌第7章 變中有變第13章 定移營第32章 何去何從第85章 用心險惡第87章 一敗塗地第66章 將軍嫡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