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亂上加亂

東總兵官蘇翎,這親手殺人,已算是擡舉那位張家公

蘇翎自打從千山堡出來,隨着屬下兵馬日益增多,這沾血的事情,便再沒有親手做過。當真那張旭儒活得不耐煩了,就這屋子裡坐着幾人,哪個也能想出數種辦法令其消失得無影無蹤。適才考慮了那多麼,不過是爲蘇翎減少麻煩而已,如今既然蘇翎親口說出來,便也就不在乎了。

蘇翎的權威,倒與那總兵官一職關係不大,畢竟這遼東的半壁江山,是蘇翎帶着兄弟們打下來的,更何況那一系列的舉措,可是旁人連想都不敢的事情,如今卻讓蘇翎一一擺在面前,這些放在一起,便使得蘇翎的每一句話,都會被衆人所遵行。

此時,蘇翎笑着環顧衆人,伸手將桌上的茶盞推了推,說道:“此事不必想得過多,不論是吳家、張家,我們不必去管是何用意,做我們自己的事便是。要知道,這事情都做出來的。”

這便是算是定下了,衆人也就不再就此事議論。

蘇翎笑着看着趙毅成,說道:“還是說說這軍事吧。你這一趟,走得如何?”

衆人一聽這話,便都打起精神,一一向蘇翎稟報。

趙毅成說道:“一切都還正常。餘彥澤與曹正雄已經築好牛毛寨,城防設施也差不多完工了,與術虎的聯絡,半月一次。

術虎本打算三十晚上趕到鎮江堡,不過,我讓其暫時不動,等候命令。田大熊的披髮軍也做得蠻好,自鴉鵠關至:

得是滴水不漏。初看上去,那田大熊的披髮軍倒真有幾分我們當初在千山堡的模樣。”

蘇翎點點頭,說道:“田大熊一部,的確不錯。那赫圖阿拉如何?”

趙毅成看了看李永芳,然後說道:“大哥,赫圖阿拉依舊是空的。餘彥澤在牛毛寨,田大熊自鴉鵠關,都曾拍過哨探進入赫圖阿拉,沒有發現女真人,連原來留下的部分,也都遷往薩爾滸一帶了。大哥,等待開春,是不是再挺進到赫圖阿拉去?”

蘇翎搖搖頭。說道:“此時不能定下來。不過。當我們出征時。那赫圖阿拉定將是第一站。到時候我們從東往西。將努爾哈赤擠出山去。”

說完。蘇翎又問李永芳。說:“你那邊探地如何?”

李永芳連忙說道:“努爾哈赤依然臥病在牀。不能下地。不過。據說是已經能說上幾句話了。八旗軍中倒是沒有傳出消息。各旗依舊由各自旗主掌管。互不統屬。”

蘇翎又問:“八旗之間呢?還鬥麼

一聽這話。衆人都笑了起來。那李永芳也笑着說道:“就未停過。據說這些事屢次鬧到努爾哈赤面前。但如今那努爾哈赤也沒辦法制止。這冬日裡。建奴那邊什麼都缺。這逃亡地人越來越多。如今八旗都將各自牛錄地女真諸申、阿哈全都圈住。萬事都地允許請報。不然便不許隨意走動。”

蘇翎又問道:“他們都鬥成什麼樣子?有多少傷亡了?”

李永芳仔細回憶了下,說道:“這個傷亡多少有些難辦,不過,屬下派人帶了幾石糧食過去,倒是換得一些消息。據說自四月份起,直到上月,僅新起的墳堆,便有三千多堆,這是屬下的人親自數過的。這僅是八旗軍中的死亡數目,至於其餘的那些牛錄的附近的,倒無法計數。屬下估計努爾哈赤那邊,死的、逃的,怕已有半數之多了。”

蘇翎想了想,問道:“這個一半,有多大把握?”

李永芳再次想了想,說道:“屬下的那些人,回報的消息都各不相同,屬下仔細篩選過,有八成的把握。不過,那些逃亡的人,大都向海西、東海一邊逃去,要比到我們這邊的,要多得多。”

趙毅成笑着接過去說道:“這大概是原來努爾哈赤收復的那些部族的人口,如今可不得回去找自己族人養活了?”

蘇翎笑了笑,轉而對鍾維澤說道:“你這邊呢?”

鍾維澤答道:“將軍,自入冬落雪以來,將軍令虎皮驛的駐軍都退回遼陽,如今在瀋陽一線,太子河與渾河之間,沒有一兵一卒。那瀋陽城裡的八旗兵,連渾河都不願過,除了在渾河橋頭設有守兵外,這中間的地方,只有我們的遊騎哨探出沒。不過,遵將軍之令,我們也沒有越過渾河。”

蘇翎笑了笑,這樣的情形,已經持續數月了。指望着瀋陽成立的八旗過來攻打遼陽,怕是不會有可能了。

“那瀋陽附近的百姓,還有往這邊來的麼?”蘇翎又問。

“沒有了。”鍾維澤答道:“自前幾月有百姓逃離瀋陽,八旗兵在沿河一線加強了遊騎巡查,這冬季雪地痕跡太容易辨認,很難擺脫八旗追中,是故,那些逃亡的百姓,在這個方向是過不來的。”

蘇翎點點頭,沒再說話。那何安東望了望衆人,輕聲說道:“將軍,那瀋陽附近的百姓,怕是要餓死不少

蘇翎看看何安東,點點頭,說道:“想必不會少。”

何安東自己可是捱過餓的,知道這冬季缺糧是個什麼慘境。此時回想起來,臉色變有些蒼白,何安東望着蘇翎,嘴脣動了兩動,卻沒說出話來。

蘇翎看見,便說道:“大勢已定,等到明年雪化,纔有可能做進一步打算,此時就看他們自己的造化了。”

何安東點點頭,他目前的身份,雖說已經涉及到蘇翎所部的許多機密要事,卻也知道,這收復瀋陽幾字,可不能輕易便說出口的。蘇翎所部制定的策略,應該說何安東也是不得不佩服,這靜待建奴自內部分崩離析,可要比單純的一戰而勝要來的穩當。這兔子急了還要咬人呢,若是努爾哈赤率八旗兵展開背水一戰,還難說會形成何等結果。蘇翎親訓的幾大營看着不錯,但畢竟沒上過陣,這便是最大的弊處。就這麼一點點地消磨掉努爾哈赤所屬人馬的戰力,當真是上策。

蘇翎很快便將衆人從何安東引起的幾分憐憫之心帶了出來,他笑着說道:“這回這個年,倒是要好好過一下了。明日一早,我便去見袁大人,昨日還有些事沒有說完。趙毅成,你明早跟我一起去,將這件事明日便全部辦妥。”

趙毅成見又扯回到這件事上,稍稍有些尷尬,說道:“大哥,沒那麼快吧?”

蘇翎笑着搖搖頭,說道:“還是那句話,我們只管做我們該做的,這成不成,就看別人怎麼答了。這明日午時一過,我便去趟大黑山,胡秋青那邊,算是最後一點了。若是那邊也沒什麼問題,這年可就過得安心了。”

這說到過年,趙毅成便笑着說道:“大哥,這回喝不上喜酒,各位兄弟可都有些不甘啊。”

正月初一辦喜事,趙毅成倒是可以參加,哨探事宜,倒有鍾維澤頂着,但那李永芳卻去不了,得留在遼陽隨時接收消息。而諸如郝老六、顧南等一種兄弟,也不可能放下軍中事務而前往鎮江堡喝酒了。爲了讓蘇翎完全放心地舉辦喜事,這些兄弟必須得將各營看得死死的,隨時提防瀋陽一帶出現的敵情。儘管各種消息都說明努爾哈赤不可能再此時發動進攻,但卻是大意不得。

這表面上看着如此順利地走到今日,背地裡卻也是付出不少心血,何況,衆位兄弟可都知道,目前遼東是因努爾哈赤的存在而得到朝廷的大力支持,這並不表示可以高枕無憂,畢竟這些兄弟都是逃軍的身份,對於朝廷,可沒有多少信任可言。這份警惕之心,每逢兄弟們聚在一起,蘇翎都會反覆提醒。

這仔細算下來,也就趙毅成可以隨蘇翎前往鎮江堡,胡顯成在鎮江堡坐鎮,自然少不了,至於其餘的兄弟,卻是一個都去不得。這雖然有些遺憾,兄弟們卻也深知自己肩上的擔子,總不能讓自家大哥在辦喜事的時候,還惦記着戰事、敵情吧?這份遺憾,也是值得的。

蘇翎笑着看着趙毅成,說道:“等辦完喜事,回到遼陽再請兄弟們好好喝上一頓,也就算補了。再說,你們的親事,不是也要辦麼?到時候看情形,說不定還都能聚在一起了。”

趙毅成說道:“那怕是要再等半年了。這在遼陽的幾個兄弟倒是好辦,如餘彥澤他們,可是走不了。除非開春便進軍赫圖阿拉、薩爾滸,想必用不了三個月,那努爾哈赤也該束手就擒了。”

“擒獲?”蘇翎笑着說道:“不,這努爾哈赤與八旗旗主,一個不留。包括八旗中的武官,都不要活的。”

趙毅成會意地一笑,說道:“那些賞格早已印好了,大哥說什麼時候用?”

“這麼快?”蘇翎笑着問道。

趙毅成說道:“這是那個叫吳俊軒的功勞,不出兩日辦都印妥了,我這次便順便都帶了回來。”

說着,趙毅成便對鍾維澤點點頭,那鍾維澤便在一個木箱中取出幾張大小、式樣均有不同的紙來。

蘇翎接過瞧了瞧,點點頭,說道:“都是漢文?”

趙毅成笑着說道:“原本是想印些女真文的,不過,吳俊軒說不好刻板,便乾脆就省了。”

李永芳接話說道:“將軍,那努爾哈赤雖新創了女真文字,但會的人卻不多,就算印了,也沒多少人能看得懂,倒是漢文方便,認得的人相對也要多得多。”

蘇翎點點頭,說道:“也好。那努爾哈赤到也真算個人物,連文字都能新創,可惜,以後沒人會記得。”

何安東笑着說道:“倒是蘇將軍定會留名青史啊。”

蘇翎搖搖頭,說道:“何安東,以後這些話,不要在這裡講。

我們不興這一套。”

“是。”何安東的文人習氣,總還保留了一些,沒想到卻招來蘇翎這樣的幾句話。擡頭悄悄蘇翎,卻不見生氣的樣子,便隨即放鬆下來。

“大哥,”趙毅成說道:“你看看那裡面寫的,可合意

蘇翎再次瞧瞧紙上的內容,點點頭,說道:“就這麼着吧,大致意思對了就行了。這是誰擬的?”

何安東連忙說道:“將軍,這是屬下寫的。”

蘇翎看看何安東,說道:“以後寫類似的東西,不要用典,就按着一般百姓的話寫清楚意思就可以了。”

其實,何安東也是這麼構思的,不過,出於習慣,這某些詞句,多少都帶有文氣的。寫這份賞格時,何安東也多少有些不習慣,這賞格一般來說,也有定式,套着寫便是了,何安東已改了不少了。

這分賞格,字數並不多,只有幾款而已。這第一條,便是招降之意;令在什麼時日之前歸附的,一律視爲遼東百姓處置,分地分房。後面倒沒說,過期之後殺無赦之類的常用語句。這與朝廷不同的是,沒有封官的賞賜,只是按每人五十畝地分配,男女老幼都算在內,一視同仁。那第二條,便是更進一步,有斬殺八旗頭目的,賞銀一百兩,土地加倍分配,耕牛一頭,農具若干,並賞賜遼陽城外村屯中屋舍一處。若是殺得是八旗內高級武官,則賞銀二百兩,土地三倍,耕牛三頭,布匹十匹,並賞賜遼陽城內宅院一所、店鋪一間。

這種籠統的賞格,何安東最初還有些疑惑,並詢問,若是殺得努爾哈赤來降,也賞賜這麼多麼?蘇翎卻笑着點頭。這些東西,對那些八旗旗主等貴族沒什麼用處,但對於女真諸申、阿哈卻是實實在在的賞賜。撲殺高級武官,也沒分什麼具體職位,可以說,殺一個管帶千人的武官與殺努爾哈赤,是一個級別的功勞。看來,蘇翎是刻意降低這些八旗旗主的地位、身份,想必看到這份賞格之人,多少都會對八旗產生輕視之感。

當朝大明朝廷可是用的萬兩賞銀,加上什麼都司、指揮等等世襲官職來賞賜的,因此那些蒙古部族也紛紛倒向大明這一邊來,作用可是不小的。這份按蘇翎的意思寫下的賞格,可將努爾哈赤等人全都降低到一半人等的地位上。按蘇翎適才所說,那些八旗武官以及如今還在薩爾滸城的那些漢人降官,可都不會活着,蘇翎打算就算是俘獲了,也會全部斬殺。不過這個意思,當然不會再賞格里體現,只是表明蘇翎的態度而已。

蘇翎再次看了一會兒賞格,轉頭問李永芳,說道:“你打算怎麼用這些賞格?”

李永芳適才蘇翎未來之前,已經與趙毅成等人都商議過了,此時便答道:“屬下令人暗中帶至薩爾滸等地,有把握說服歸附的,便直接給其看賞格,其餘的,準備悄悄散佈給那些心思靈動之人。不過,這認字的人不多,這印出來的賞格,只能作爲憑據使用。”

蘇翎點點頭,說道:“也不用多散,這消息遲早要傳開。這不識字,可是件難事。很多法子,都無法運用。”

李永芳說道:“屬下已經交待下去了,這些賞格里寫的,都需背熟了,怕是多數都得要口述纔有效用。”

蘇翎說道:“讓他們儘量小心,不要爲了這份賞格而暴露身份。”

“是。”李永芳答道。

蘇翎想了想,又看了看手上拿的賞格,問道:“你看過三國麼?”

李永芳一怔,想了想,才說道:“將軍,屬下未看過,但聽過書,往年撫順有說書的,屬下倒是聽全了的。”

“好,”蘇翎笑着說道:“那裡面的謀略,可是不少。蔣幹盜書,你可知道?”

“知道。”李永芳答道。

蘇翎笑着說道:“這計謀也平平無奇,不過,眼下在八旗那邊,能不能用上?”

李永芳略一思索,便答道:“將軍,這屬下得好好想想才能回覆。”

“嗯,”蘇翎點頭說道:“八旗內鬥,眼下不過是爲了誰接替努爾哈赤的位置,再有便是糧食、馬匹、牛錄人口等等,這越亂,便對我們越有利。這跟蔣幹盜書,到不一定一樣,但咱們的目的便是要八旗更亂一些,這個你好生琢磨一下,說不定能有意外收穫。”

“是。”李永芳答道。

蘇翎笑着看着衆人,說道:“這個年我們好好過,不過,不能讓他們也好過。這些東西,趕在年前便都用出去吧。”

“是。”趙毅成等人一起笑着答道。

蘇翎忽然又想到什麼,問李永芳,“鹽呢?那邊的鹽如何?”

李永芳立即答道:“是稀缺之物。眼下的鹽,都是往年存儲的,一般百姓怕是吃不上了。

蘇翎笑道:“你這便運過去一些鹽、糧食,埋在一個窖裡,然後再通知幾個旗的人,讓他們爲這點東西在打一場。”

“是。”李永芳笑道。

“不要用米。”蘇翎再次交待道,“這接下來,要看你手下的人的本事了。”

第22章 劫掠軍第19章 鐵甲斷金第28章 死而復生第26章 振武新營第87章 一敗塗地第2章 一家人第28章 雪夜湮滅第3章 以河爲界第65章 豪爽胸懷第15章 因糧而往第28章 無主之城第25章 虎添翼第5章 白沙溝第34章 銀莊遍佈第1章 牛錄商人第67章 蘇府新家第27章 十萬知府第15章 小勝暗襲第85章 用心險惡第76章 再組商行第34章 銀莊遍佈第26章 振武新營第5章 上行下效第46章 籌辦喜事第52章 蘇系武官第32章 衆心所向第74章 雙喜臨門第53章 疑慮重重第23章 商人心思第22章 赫圖阿拉第26章 商務總辦第13章 以牙還牙第29章 商務二局第71章 京城兄弟第54章 越來越近第29章 風雲隱現第44章 鎮江新城第23章 戰雷隱隱第30章 事在人爲第71章 火炮長槍第47章 大興土木第2章 新舊交替第25章 女真戰俘第2章 一家人第70章 天啓內帑第20章 漸變舊俗第24章 驅虎吞狼第5章 商人心思第23章 商人心思第26章 振武新營地四十五章 商貿統籌第44章 賀禮雲集第13章 如箭在弦第33章 叛將結局第36章 各有所爲第6章 破金大陣第35章 後續手段第35章 太平新城第17章 山東總督(一)第17章 山東總督(一)第52章 蘇系武官第6章 海濱遇匪第22章 劫掠軍第52章 蘇系武官第19章 英雄美人第10章 聯手剿賊第47章 重振陳家第8章 煙花柳巷第26章 再選官兵第62章 三分士卒(一)第37章 酒肆客棧第9章 以血授職第49章 順勢而爲第15章 十字路口第90章 借力蒙古第32章 衆心所向第28章 新生活第7章 六月風過第23章 雪夜除夕第81章 合圍瀋陽第34章 遊擊將軍第55章 再起波瀾第22章 登州城下第64章 篩選精兵(一)第30章 來去由心第19章 鐵甲斷金第35章 後續手段第31章 兵臨遼陽第1章 牛錄商人第24章 布場作坊第30章 事在人爲第7章 全心備戰第40章 虛張聲勢第53章 將軍幕僚第37章 酒肆客棧第10章 此長彼消第22章 京韻邊聲第62章 事本尋常第15章 堅城瀋陽
第22章 劫掠軍第19章 鐵甲斷金第28章 死而復生第26章 振武新營第87章 一敗塗地第2章 一家人第28章 雪夜湮滅第3章 以河爲界第65章 豪爽胸懷第15章 因糧而往第28章 無主之城第25章 虎添翼第5章 白沙溝第34章 銀莊遍佈第1章 牛錄商人第67章 蘇府新家第27章 十萬知府第15章 小勝暗襲第85章 用心險惡第76章 再組商行第34章 銀莊遍佈第26章 振武新營第5章 上行下效第46章 籌辦喜事第52章 蘇系武官第32章 衆心所向第74章 雙喜臨門第53章 疑慮重重第23章 商人心思第22章 赫圖阿拉第26章 商務總辦第13章 以牙還牙第29章 商務二局第71章 京城兄弟第54章 越來越近第29章 風雲隱現第44章 鎮江新城第23章 戰雷隱隱第30章 事在人爲第71章 火炮長槍第47章 大興土木第2章 新舊交替第25章 女真戰俘第2章 一家人第70章 天啓內帑第20章 漸變舊俗第24章 驅虎吞狼第5章 商人心思第23章 商人心思第26章 振武新營地四十五章 商貿統籌第44章 賀禮雲集第13章 如箭在弦第33章 叛將結局第36章 各有所爲第6章 破金大陣第35章 後續手段第35章 太平新城第17章 山東總督(一)第17章 山東總督(一)第52章 蘇系武官第6章 海濱遇匪第22章 劫掠軍第52章 蘇系武官第19章 英雄美人第10章 聯手剿賊第47章 重振陳家第8章 煙花柳巷第26章 再選官兵第62章 三分士卒(一)第37章 酒肆客棧第9章 以血授職第49章 順勢而爲第15章 十字路口第90章 借力蒙古第32章 衆心所向第28章 新生活第7章 六月風過第23章 雪夜除夕第81章 合圍瀋陽第34章 遊擊將軍第55章 再起波瀾第22章 登州城下第64章 篩選精兵(一)第30章 來去由心第19章 鐵甲斷金第35章 後續手段第31章 兵臨遼陽第1章 牛錄商人第24章 布場作坊第30章 事在人爲第7章 全心備戰第40章 虛張聲勢第53章 將軍幕僚第37章 酒肆客棧第10章 此長彼消第22章 京韻邊聲第62章 事本尋常第15章 堅城瀋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