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一敗塗地

是鐵了心要讓瀋陽城內的八旗官兵不得好過,這炮火T3沒日沒夜的轟鳴。這幾日,光是轟擊城牆的鐵製彈丸,那些自三斤至十幾斤不等的實心鐵彈,怕是也有上萬枚散落在坍塌的碎石之中。

好在這僅僅是存儲的彈藥總數的半數不到,火炮轟擊依舊是斷斷續續但卻一直持續下去。

這後面幾日,自鎮江堡以及南四衛又調集了大批的工匠,不僅帶來了鎮江堡軍器局的武器、火藥,連千山鐵場那些專門熔鑄鐵彈、鉛彈的工匠們,也在壕溝後面二里處擺開了傢什,就地修正那些還帶着毛刺的彈丸。另外,一直放置在鎮江堡沒有派上用場的幾十部大型投石器械,也被拖到了瀋陽城外。這些投石器還是在蘇翎所部裝備火器之前打造的,此次還真是第一次使用。

看着那高高的支架,以及轉動絞盤時發出刺耳的“吱嘎”“吱嘎”聲,倒讓那些火炮炮手們也不得不爲之側目。這投石器的好處,便是能夠將重達數十斤、甚至上百斤的重物,直接拋進二里地之外的瀋陽城內。這雖然要花費數十斤一起操作,卻是那些火炮彈丸遠遠做不到的好處。

這些投石器,也被分散配置在瀋陽城四周,以半個時辰一次的速度,將各種易燃油料、火藥包等等物事,高高拋射出去,然後劃上一道顫顫悠悠的弧線,落入瀋陽城內那些建築羣中。

至於那些發射彈丸的火炮,這回是瞄向了瀋陽城城牆的剩餘部分,主要是幾處城門,這種集中轟擊,且不說炮手們如何練得高興,那瀋陽城門處原本是最厚實堅固的部分,卻也被全數轟塌,直接將出城的大道淹沒。至此,瀋陽城的四面城牆,全部坍塌成僅僅不到一丈高左右的亂石碎磚,站在壕溝處的炮臺上,可以直接看到瀋陽城內。到了這時,這些火炮纔算是找到目標,開始自由轟擊那些暴露出來的建築。

瀋陽城城牆一帶的建築,本已被擊毀、焚燒不少,到處是黑乎乎的痕跡,而隨着城牆的全數坍塌,這些硝煙、火焰,可就直接向瀋陽城中心發展,並逐漸蔓延着各個角落。

壕溝至瀋陽城不過二里地,天氣好的時候,稍微眼力較好的,可是將城內人馬行蹤瞧得清清楚楚。那些炮手本就眼力不俗,再加上蘇大將軍的炮擊命令是自由開火,並不限制時日、數量,是故這凡是能被可看到的目標,可都成了爭相攻擊的對象。這白日裡只要在煙火中露出人馬移動的影子,便會有數十枚彈丸瞬間落下。這不管是開花彈,還是實心彈丸,在城內建築的遮蔽下,效果並沒多大,但勝在數量極多,何況又是來自不同的方向,那些現身的八旗官兵即便是行動迅速,卻也免不了被擊中的下場。

那些巨大的投石器,最先投擲的便是大缸的油料,也不分什麼準頭,只要落盡城內便可。這些不過是起個助燃的效用,那瀋陽城內可全都是木製建築,這二月底的天氣乾冷,即便不用油,只要火起,便是一片火海。只在城牆全數坍塌的當日,瀋陽城內便被引燃,沖天火焰隨處可見,足足燒了一個晚上,才見緩下來。

不用說,瀋陽城裡原本用作糧草、武器的倉庫、木棚等等,盡數淹沒在火海之中,這不論城內原本還剩下多少糧食,這火勢洶涌之下,定然無法保全。當然,所有的民居、府衙盡遭火焚。

蘇翎已然不顧及瀋陽城內還有沒有百姓、哨探,那城外的屍首,已經將所有的官兵都刺激得雙目通紅,所有人心裡都只有一個念頭那城內只有一種人,即將死去的敵人。此時什麼哨探、遊騎,統統都沒了用處。蘇翎根本就沒有下令去探察什麼敵情。以至那閒下來的遊騎、哨探,只能站在壕溝後面看熱鬧,這從軍以來,哨探這個職位,怕是頭一次這般清閒。

在壕溝挖掘之初。官兵們還大多想地是要困死瀋陽城內地八旗兵。這隻要多熬一些日子。便是餓也要包圍圈內地敵人餓死。但這樣地火勢一起。可再也沒人這麼想了。甚至那高高炮臺上地炮手們。還有心思去相互打賭。這瀋陽城攻下之後。城內到底還能剩下幾個活地人。

在鐵製彈丸橫飛。煙火瀰漫地夾擊之下。瀋陽城內地八旗官兵最初還接着斷壁殘垣躲避。但不過一日地功夫。便再也找不到可以容身地地方。煙熏火燎之下。八旗兵開始離開街道。離開躲避彈丸地建築羣落。紛紛爬過城牆處地亂石。向城外逃命。這時

Iu。便是大羣密密麻麻向外爬行兵們。這下。炮臺上地各式彈丸。開始有了新地目標。

對付曠野之中四處亂竄地八旗兵。火炮。可就顯出力不從心之態。若是八旗兵是列着戰陣而行。就算是實心彈丸。也能造成一定地殺傷。但此時瀋陽城外這方圓二里地圓形區域。可都是散亂移動地人影。除非是運氣實在太糟糕。被彈丸直接命中地。這被洞穿或是骨斷筋折那是自然。但大多數地彈丸僅僅是帶出一陣呼嘯而已。完全打在空處。

很快。炮臺上地炮手們不再浪費彈藥。開始有針對性地轟擊。凡是人員密集處。纔會瞄準開炮。而多數地火炮。依舊轉向瀋陽城內尋找目標。看着八旗兵馬涌到城外。壕溝處地官兵開始全部戒備。所有地虎蹲炮、滅虜炮以及弓弩、小型投石器等器械。也都做好了準備。一旦八旗兵馬接近壕溝。則勢必要再次重演屠殺場面。

八旗官兵大部分都已出城。瀋陽城內。已經找不到能夠容納二萬多人馬地躲避之處。那八旗官兵既然是努爾哈赤一手創建。這留下來地又屬於精銳部分。大部分人都是征戰多年地老兵。努爾哈赤帶着八旗一向是攻城爲多。那守城地。還屬鮮見。是故這回儘管瀋陽城四周被挖掘了壕溝。明顯是被圍困地狀態。但這些老兵們最初仍然期望着瀋陽城牆能給予一定地保護。

但沒料到的是,一向被八旗兵瞧不上眼的明軍火器,這回居然能夠將整個城牆完全擊毀,是的,是完全擊毀,並非是突破一個豁口,這才真正意識到火器的強大威力。昔日不堪一擊的明軍形象,頓時消失無蹤。這城牆都沒了,這還稱什麼城呢?守城一說,自此毫無意義。不僅如此,縱火焚城,也是那些火炮直接帶來的結果,那火焰是在瀋陽城中遍地開花,尤其是那黑乎乎的油罐,居然能在八旗兵的視線之中從天而落,在屋舍間、房頂上摔得粉碎,綻開諾大一片油污,旋即,那大火便噴涌而起。

城內已無法繼續待下去了,唯一的空地,那片作爲校場的寬闊處,早已被八旗武官帶着親兵佔據,多數八旗兵馬,只得向城外散去,誰也不想變成一隻烤豬。而那片校場,很快便被炮臺上的炮手們發現,旋即成爲衆多實心彈丸的攻擊目標。

失去了建制的八旗官兵,紛亂着衝向壕溝,試圖逃命,但這隻能成爲一波波羽箭、槍彈下的目標,屍體,再次沿着壕溝延伸着

這種類似自尋死路的衝擊,很快便停止了,八旗官兵退了回去,但還是無法進城,那已經不能算成城了。在瀋陽城牆坍塌的亂石附近,大羣列隊的八旗兵再次遭到火炮攻擊,不久,沿着瀋陽城牆外圍,出現了一片彼此散亂分佈的環形,彼此相距甚遠,這是唯一不會遭來炮火的隊形。

隨後,八旗兵在彼此高喊着的命令下,開始再次向壕溝發起進攻,可惜,徒然送命而已。待到入夜,戰事稍息。不過,壕溝處徹夜燃起的篝火,令八旗兵們也沒有鼓起勇氣來夜襲,經過數次衝擊,誰都清楚,只有在城牆根兒一帶,纔算是稍稍安全的反問。

次日,開始有八旗兵集體歸降。大羣的八旗兵跪着爬向壕溝,大張着雙臂,並在壕溝外側叫喊着。這情形很快報道蘇翎處,不久,那些歸降的八旗兵被一個個的叫下壕溝,然後才被吊到對面捆綁起來。

在壕溝處到處都可見到這幅場景,不過短短的一日間,便有三千人被捆在壕溝一側,看守這些人的差事,被交給胡秋青與蒙古喀爾喀部的喀什克圖的兩千蒙古騎兵。那三千八旗兵很快便帶離,在離壕溝五里處,被全部斬殺。

戰事,不過是一日日的重複而已。

三月初一,瀋陽城內外一片寂靜,沒有炮聲,沒有吶喊,除了遍野的屍首外,在未看到一個活動的人影。蘇翎這幾日已經查看了很久,這樣的寂靜,已經是第二日了,誰也不清楚瀋陽城內到底還有多少八旗兵滿。蘇翎詢問趙毅成,得知斬殺的八旗官兵已有一萬兩千四百二十九人,略略估算了一下,這才下令,趙毅成的哨探騎兵,被允許向瀋陽城內搜索而進。

午時三刻,哨探回報,活捉八旗旗主及其護衛,共計三百二十三人;除此之外,再無活口。

第14章 登州計劃第10章 此長彼消第6章 破金大陣第28章 雪夜湮滅第30章 賊酋血脈第1章 遼東監軍第36章 空城以待第16章 將值幾何第43章 七虎獵熊第14章 戰線前哨第9章 以血授職第30章 來去由心第8章 征服日第27章 黃雀在後地四十五章 商貿統籌第87章 一敗塗地第20章 漸變舊俗第5章 上行下效第3章 武裝辦案第73章 先走一步第23章 戰雷隱隱第33章 叛將結局第11章 遮掩形跡第28章 新生活第34章 銀莊遍佈第56章 牛錄歸附第50章 逃亡官兵第16章 嚴寒將至第70章 天啓內帑第60章 直截了當第16章 太平哨第6章 獅子張口第12章 紮營登州第44章 賀禮雲集第23章 經略牽線第20章 漸變舊俗第28章 草場新城第10章 聯手剿賊第33章 叛將結局第6章 山中人第5章 鎮江參將第36章 孤注一擲第73章 先走一步第34章 遊擊將軍第62章 事本尋常第36章 各有所爲第34章 銀莊遍佈第17章 村落糧稅第40章 虛張聲勢第59章 將軍賜名第78章 利刃穿心第13章 軍心爭功第79章 梟雄鼠輩第21章 窮途末路第13章 鐵壁消融第6章 山中人第27章 悍兵來源第35章 後續手段第30章 風漸起第26章 遼陽血戰第65章 篩選精兵(二)第29章 商務二局第9章 嬌顏如雪第54章 越來越近第4章 軍政之分第25章 以商爲引第8章 暗流涌動第15章 小勝暗襲第48章 喬裝赴遼第39章 江湖人士第69章 大展宏第44章 賀禮雲集第26章 振武新營第77章 外圍殺戮第5章 七月流火第68章 瓜熟蒂落第6章 三江連號第34章 月下琴音第25章 女真戰俘第20章 棄婚約第4章 紅色戰旗第16章 各有所專第32章 城下收兵第82章 震懾之戰第91章 瀋陽屯田第37章 欲赴蒙古第6章 破金大陣第18章 山東總督(二)第89章 殺光慶功第2章 新舊交替第3章 七恨起兵第53章 疑慮重重第6章 破金大陣第52章 旁敲側擊第30章 賊酋血脈第27章 十萬知府第40章 存身根本第30章 風漸起第7章 變中有變第54章 越來越近
第14章 登州計劃第10章 此長彼消第6章 破金大陣第28章 雪夜湮滅第30章 賊酋血脈第1章 遼東監軍第36章 空城以待第16章 將值幾何第43章 七虎獵熊第14章 戰線前哨第9章 以血授職第30章 來去由心第8章 征服日第27章 黃雀在後地四十五章 商貿統籌第87章 一敗塗地第20章 漸變舊俗第5章 上行下效第3章 武裝辦案第73章 先走一步第23章 戰雷隱隱第33章 叛將結局第11章 遮掩形跡第28章 新生活第34章 銀莊遍佈第56章 牛錄歸附第50章 逃亡官兵第16章 嚴寒將至第70章 天啓內帑第60章 直截了當第16章 太平哨第6章 獅子張口第12章 紮營登州第44章 賀禮雲集第23章 經略牽線第20章 漸變舊俗第28章 草場新城第10章 聯手剿賊第33章 叛將結局第6章 山中人第5章 鎮江參將第36章 孤注一擲第73章 先走一步第34章 遊擊將軍第62章 事本尋常第36章 各有所爲第34章 銀莊遍佈第17章 村落糧稅第40章 虛張聲勢第59章 將軍賜名第78章 利刃穿心第13章 軍心爭功第79章 梟雄鼠輩第21章 窮途末路第13章 鐵壁消融第6章 山中人第27章 悍兵來源第35章 後續手段第30章 風漸起第26章 遼陽血戰第65章 篩選精兵(二)第29章 商務二局第9章 嬌顏如雪第54章 越來越近第4章 軍政之分第25章 以商爲引第8章 暗流涌動第15章 小勝暗襲第48章 喬裝赴遼第39章 江湖人士第69章 大展宏第44章 賀禮雲集第26章 振武新營第77章 外圍殺戮第5章 七月流火第68章 瓜熟蒂落第6章 三江連號第34章 月下琴音第25章 女真戰俘第20章 棄婚約第4章 紅色戰旗第16章 各有所專第32章 城下收兵第82章 震懾之戰第91章 瀋陽屯田第37章 欲赴蒙古第6章 破金大陣第18章 山東總督(二)第89章 殺光慶功第2章 新舊交替第3章 七恨起兵第53章 疑慮重重第6章 破金大陣第52章 旁敲側擊第30章 賊酋血脈第27章 十萬知府第40章 存身根本第30章 風漸起第7章 變中有變第54章 越來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