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越亂越好

爲了加速這條鐵路的建造速度,南太平洋石油礦業公司把鐵路分成了西澳段、北領地段和昆士蘭段3個段落,然後每個段落再從兩頭同時開工,等於是6個工程隊一起鋪設這條鐵路。

看到南太平洋石油礦業公司如此瘋狂的投入到鐵路建設上來,不光是歐美國家的公司紛紛嘲笑施耐德腦子進水了,連澳洲聯邦政府都有些不好意思,專門向施耐德本人頒發了澳洲榮譽公民的殊榮,以獎勵他爲澳洲聯邦人民作出的傑出貢獻。

由於整個澳洲的勘探工作早就由內務部和軍情局完成了,這條鐵路的線路規劃和工程勘探工作就顯得很容易很方便了,軍用地形的參數還是很靠譜的,而且聯邦情報機關已經對澳洲進行了近20年的窺探,在澳洲中部的荒野裡,無數名聯邦情報技術人員爲了取得準確的數字,永遠留在了哪裡。

不客氣的說,有關澳洲國內的地形、氣候、物產、民族等情況,聯邦政府一點也不必澳洲政府瞭解的少,在劉芾的保險櫃裡,就有1936年新版的澳洲建設和開發圖示和計劃書,每年聯邦政府都會比對這最新的澳洲情況,做出一份這種計劃書,遞交給劉芾,以便讓聯邦總統能夠更全面的掌握聯邦未來的發展細節。

這條鐵路西起西澳礦區的最東側,與原本礦區至南鐵港和珀斯港的鐵路相連,橫穿北領地南部地區。再跨越整個昆士蘭州,最終抵達澳洲東海岸的布里斯班港,全長2700多公里,包括3座大橋和2個涵洞,沿途還要建設5個補水站和一個車輛修理廠。

在這條鐵路全部建成之後,從澳洲西部的南鐵港到澳洲東部的布里斯班,3000公里的路程,只用3天就可以抵達。而且鐵路可以運輸像坦克、自行火炮一類的重型裝備,所以聯邦軍隊只要在南鐵港登陸,沿着鐵路。幾天的功夫就可以出現在澳洲東部。比用海軍強攻港口要省事的多,尤其是要跑上千海里的遠途登陸戰。

除了軍事用途之外,這條鐵路在聯邦佔領澳洲之後,也能讓聯邦政府在對澳洲的開發和防禦上舒服了很多。由此說來。這是一條非常有戰略意義的鐵路。並不是多花幾個錢和少花幾個錢能夠體現它的價值的,在這次劉芾與澳洲聯邦政府的買賣中,劉芾又贏了。大賺特賺。

至於說澳洲中根本就是人煙罕至的荒野,氣候炎熱,不適合人類居住什麼的,一旦有了鐵路運輸,很多不適合人類生存的地域都會被加以改造,如果從這點上來說,人類的生存能力一點都不比蟑螂差,一個是天賦秉異,一個是後天強悍,彼此彼此。

在澳洲的佈局基本成功之後,劉芾沒有停下自己在地圖上拾遺補漏的工作,繼續查找着能夠加以利用的有利條件,這一次他把目光投向了南美洲。在哪裡,有着南海聯邦位數不多的盟國中的一個,智利。

智利這個國家算是頭一批倒向南海聯邦的國家,當初聯邦政府在出售潛艇的時候,就把智利當做了潛在軍事盟國加以重點援助和培養。智利政府也比較給南海聯邦爭氣,通過與聯邦政府進行軍事合作,再加上智利政府細心的經營和採取了正確的發展方向,如今的智利在南美各國中,軍事實力已經算是頂尖的了,它的宿敵阿根廷和另一個南美強國巴西,都因爲在經濟危機中受到的打擊太大而發展緩慢,逐漸跟不上智利在經濟和軍事上的發展速度。

由於理解並執行了劉芾關於智利要悶頭低調發展的策略,在這十多年以來,智利軍隊雖然一年比一年強大,卻沒有引起周邊各國對它的過分恐懼。這一方面是智利政府隱藏得比較好,裝孫子裝的像,另一方面也是因爲它所發展的方向不太容易被別國所注意。

在海軍上,智利海軍主要是以潛艇爲主,再搭配少量的水面中小型艦艇,形成了它特有的海軍構成,很像是當年臺灣海軍的發展模式,平時看着沒啥東西,真打起來,很是致命。阿根廷海軍在幾年前就吃過這個虧。

在1930年,當時的阿根廷政府看到智利的最後一艘戰列艦也被出售,錯誤的估計了形式,派遣了2艘戰列艦和3艘巡洋艦打算奪回比格爾海峽上三個島嶼的控制權,結果在抵達比格爾海峽的當晚,就遭到了智利海軍潛艇的伏擊,一艘戰列艦重傷,一艘巡洋艦沉沒,其餘3艘軍艦也都被擊傷。如果不是智利海軍自己仿造聯邦的魚雷性能還不穩定,這些軍艦能不能逃回阿根廷都是問題。

雖然被俘的2艘阿根廷軍艦後來在英國政府的干預下,還給了阿根廷海軍,但是從此以後,阿根廷政府再也沒提有關這三個島的主權問題。而智利海軍的兇猛在這次海上衝突中表露無遺,阿根廷人都沒有發現智利海軍的蹤影,就被打得丟盔棄甲。

通過這次海戰,智利海軍的信心更加充足了,智利政府也意識到這條發展的道路很適合智利這種海岸線漫長的小國,因爲潛艇和驅逐艦的維護費用遠遠低於巡洋艦和戰列艦,而省下的錢,不僅可以發展經濟,還可以補貼給智利的陸軍。

另外,智利在武器裝備的採購上,也完全聽取了聯邦軍方的建議,那就是不盲目追求高大全,只採購適合自己情況的裝備,並且捨得下本錢去研發和仿製。通過自身的努力和聯邦的技術支援,智利如今已經能夠部分國產化金槍魚級潛艇和魚雷,並且可以量產聯邦型號的半自動步槍和第一代裝甲車,另外在75毫米加榴炮的仿製上,也達到了80%的國產化水平。

有了自給自足的國防工業,其效率和成本上就遠遠比阿根廷和巴西那種全面對外採購模式強的多。聯邦國防部在1935年曾近模擬演練過,按照智利目前的軍事實力,完全可以單挑阿根廷,並且還能有足夠的軍隊防備着巴西。當戰爭進入到1年到1年半之後,阿根廷軍隊就無力再進行抵抗了,智利將取得最後的勝利。

當然了,這些都是紙面上的計算,實際戰爭中還要考慮到指揮人員的水平,國際形勢和外部勢力干預等等情況,不過這個演練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智利目前的軍事實力已經在南美三強中脫穎而出,完全達到了聯邦當初預測的程度,可以當做聯邦的一個重要軍事盟友來看待而來。

而智利政府對南海聯邦也是知恩圖報,不管是處於依仗心理也好,還是因爲它在南美很孤立,反正智利政府在很多問題上都願意與聯邦政府交換意見,並且願意聽取聯邦政府的建議,雙方不僅在軍事合作上愈加緊密,而且在經濟合作上,也越來越順暢。

這次劉芾關注到了智利,並不是有什麼好處又打算賞給盟友或者小弟了,而是打算收回一部分投資的紅利了。現在世界各國的眼光大多盯在歐洲身上,但是這還不夠,劉芾還需要更多的亂象來分散其它國家的注意力,尤其是美國政府的注意力。那麼能夠分散美國人注意力的最好方法,就是在美國人的後院裡點把火,他不想看都不成。

智利政府對於劉芾的這個意思,理解的很透徹,劉芾所要求的並不是讓智利政府完全和阿根廷政府撕破臉開戰,而是想讓智利人挑起一個事端,把阿根廷給捲進來。這樣一來,智利和阿根廷如果在南美開打,美國人就必然會關注一下南美,因爲這裡是它的勢力範圍。(未完待續……)

第38章 辛亥革命第78章 撒達母炮第61章 登陸越南(三)第91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五)第26章 中斷的訪問第111章 裁決第65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一)第9章 照着旅遊地圖冊找金礦第68章 制度第10章 最後的裝甲車第38章 珍珠港第90章 集結第5章 上當了第14章 本土防禦第44章 英國支援艦隊第132章 他的奮鬥第56章 信還是不信第12章 黑完美國黑法國第35章 臺灣要打仗了第30章 日本沉沒第90章 集結第150章 國家科研基地第81章 戰爭的準備第140章 美人安娜第105章 博弈(二)第2章 醞釀第57章 波及亞洲第33章 山本的遺言第25章 夫人外交第47章 大衛的三封電報第37章 空襲新加坡港(二)第137章 標準的力量第77章 他的理想第16章 鋼鐵是怎麼樣煉成的第50章 聖迭戈第53章 同行不同命第23章 和老爹攤牌第42章 海南島(四)第11章 用美國人的油賺美國人的錢(下)第76章 捉對廝殺第38章 珍珠港第5章 1886年的臺灣第124章 潛艇探測器第128章 壞人出現了第12章 黑完美國黑法國第4章 複方新諾明第16章 打還是不打第18章 西線第79章 西班牙內戰第62章 遷都第60章 中將的計劃第31章 遷都的必要性第20章 歷史真頑固第11章 海戰第27章 甲午戰爭開始了第62章 遷都第32章 飛機母艦和艦載機(下)第12章 黑完美國黑法國第53章 實力對比第9章 照着旅遊地圖冊找金礦第32章 奧運會第11章 三國分贓第118章 電視臺第99章 北美絞肉機第21章 沒事但可以挑事第68章 絕密單位第31章 飛機母艦艦載機(上)第11章 三國分贓第31章 南北日本第27章 大阪師團第32章 國際聯盟第103章 重返巴勒斯坦(三)第54章 實力對比(二)第41章 空襲新加坡港(六)第32章 這就是世界第三的海軍?第93章 真實的潛艇兵第97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二)第46章 民國(二)第73章 國防第10章 大衛的人品第46章 民國(二)第9章 暈倒第25章 三路並進(三)第27章 寇養的挺肥第54章 實力對比(二)第8章 三路並進第21章 問題(二)第39章 海上沒啥懸念第85章 野戰第14章 騎着摩托去放牛第54章 活話劇(二)第59章 美國政府的選擇第33章 山本的遺言第33章 南海聯邦奧運代表隊第7章 吃虧是福第17章 工業基地第71章 安南第17章 準備登陸第14章 騎着摩托去放牛第29章 民用航空
第38章 辛亥革命第78章 撒達母炮第61章 登陸越南(三)第91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五)第26章 中斷的訪問第111章 裁決第65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一)第9章 照着旅遊地圖冊找金礦第68章 制度第10章 最後的裝甲車第38章 珍珠港第90章 集結第5章 上當了第14章 本土防禦第44章 英國支援艦隊第132章 他的奮鬥第56章 信還是不信第12章 黑完美國黑法國第35章 臺灣要打仗了第30章 日本沉沒第90章 集結第150章 國家科研基地第81章 戰爭的準備第140章 美人安娜第105章 博弈(二)第2章 醞釀第57章 波及亞洲第33章 山本的遺言第25章 夫人外交第47章 大衛的三封電報第37章 空襲新加坡港(二)第137章 標準的力量第77章 他的理想第16章 鋼鐵是怎麼樣煉成的第50章 聖迭戈第53章 同行不同命第23章 和老爹攤牌第42章 海南島(四)第11章 用美國人的油賺美國人的錢(下)第76章 捉對廝殺第38章 珍珠港第5章 1886年的臺灣第124章 潛艇探測器第128章 壞人出現了第12章 黑完美國黑法國第4章 複方新諾明第16章 打還是不打第18章 西線第79章 西班牙內戰第62章 遷都第60章 中將的計劃第31章 遷都的必要性第20章 歷史真頑固第11章 海戰第27章 甲午戰爭開始了第62章 遷都第32章 飛機母艦和艦載機(下)第12章 黑完美國黑法國第53章 實力對比第9章 照着旅遊地圖冊找金礦第32章 奧運會第11章 三國分贓第118章 電視臺第99章 北美絞肉機第21章 沒事但可以挑事第68章 絕密單位第31章 飛機母艦艦載機(上)第11章 三國分贓第31章 南北日本第27章 大阪師團第32章 國際聯盟第103章 重返巴勒斯坦(三)第54章 實力對比(二)第41章 空襲新加坡港(六)第32章 這就是世界第三的海軍?第93章 真實的潛艇兵第97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二)第46章 民國(二)第73章 國防第10章 大衛的人品第46章 民國(二)第9章 暈倒第25章 三路並進(三)第27章 寇養的挺肥第54章 實力對比(二)第8章 三路並進第21章 問題(二)第39章 海上沒啥懸念第85章 野戰第14章 騎着摩托去放牛第54章 活話劇(二)第59章 美國政府的選擇第33章 山本的遺言第33章 南海聯邦奧運代表隊第7章 吃虧是福第17章 工業基地第71章 安南第17章 準備登陸第14章 騎着摩托去放牛第29章 民用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