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調整

另外澳洲豐富的礦產資源又正式聯邦所缺乏的,很多聯邦國內的私營礦業公司都跑到澳洲來進行礦產勘探。但是他們的本錢都不是很足,探礦又是個很費錢的投資,所以那些頭腦靈活的聯邦公司紛紛找到了擁有土地的澳洲人,拉着他們入夥,這樣就可以在他們的土地上探礦了,如果有礦產,雙方都發財,如果沒有,在土地上鑽幾個洞,也不影響那些白人地主的收成。

而澳洲的工業並不發達,很多聯邦生產的日用品、工業產品、化工產品在這裡都很好賣,白人牧場主再看不起黃種人,他也能計算出來用機器收割牧草和用人收割那個又省錢又快;他的老婆更能體會到,從肥皂到布料,還是聯邦生產的又好又便宜;他們兒女們更能看到,那些和他們做了鄰居的黃種人家庭中的孩子們,整天不是騎着摩托車四處跑,就是穿着漂亮的絲襪去上學;這些東西,澳洲統統都沒有,但是他們心中想擁有。

大家互相做起了買賣,原本的仇恨就會被暫時忘記,而且聯邦政府的稅收並不比原來的澳洲政府多,在很多產業上,聯邦政府還會推出優惠政策,鼓勵大家多開墾荒地,多開辦實業,就連在澳洲開辦的工廠,也都給予那些願意僱傭原本澳洲居民的業主以減稅的好處。

不管是白人還是其它人種,大部分人都是爲了自己和自己家庭的未來奔波,既然這裡能夠生活下去,那麼在沒有其它更好選擇之前,絕大部分人還是會嘗試着去適應新的政府,新的國家,新的生活。

澳洲暫時平穩,使得聯邦國防部敢於從澳洲抽調走更多的部隊去支援美國前線的戰事,但是劉芾認爲澳洲是聯邦的土地,必須確保這裡的安定。所以國防部計劃把第5、6兩個裝甲師和第1山地師被調往美國西海岸。另外再抽調4個師的部隊便調入了澳洲,負責接替調走的部隊駐守在澳洲的幾個重要地點,這4個師中有3個是從R本招募來的聯邦外籍步兵師,另外一個是聯邦國內預備役組成的第9裝甲師。

本來國防部是打算把外籍軍團全派往美國前線的,經過幾個月的訓練,這些R本人已經大概熟悉了聯邦軍隊的規定和作戰方式,由於他們中間有很多是原來的舊R本軍人。所以他們的戰鬥力並不弱,甚至單兵能力要超過由聯邦預備役組成的新部隊。

但是由於語言和文化方面的問題,目前這些外籍部隊還都是步兵師,他們對於裝甲車、坦克、自行火炮、無線電通訊等這些機械化重裝備和高科技器材的掌握上還有明顯的缺陷,暫時無法進行全機械化裝備。

在這個問題上,劉芾還是忍住了讓這些人去前線當炮灰的念頭。因爲他知道,戰爭還遠遠沒有進入拼消耗的高潮期,這些還沒有形成完整戰鬥力的外籍部隊太早被放到前線去,起到的作用不會太大,劉芾需要的不僅僅是普通炮灰,他需要的是能拉着更多敵人一起陪葬的有戰鬥力的炮灰。

經過了這次波卡特洛攻防戰,南海聯邦和美軍相互之間對對方軍隊的戰鬥力就更加了解了。尤其是對美軍來說。他們發現原本對聯邦軍隊的判斷並不靠譜,雖然聯邦海軍依靠着飛機這個利器多次打敗了美國艦隊,成爲了美軍心目中的聯邦第一強軍。但是經過這幾個月的交手,美國陸軍將領們發現,聯邦陸軍也不是一羣二流或者三流部隊,與聯邦陸軍比起來,美軍才更像三流部隊。

而對於聯邦空軍,美國空軍認爲雙方的實力比聯邦海軍和美國海軍之間的差距還要大。美國軍方已經從幾架被擊落的聯邦轟炸機的機體上找到了被銷燬的一些裝備,經過美軍科研人員的分析,確認這是一種無線電裝置,其功效很可能就是類似於雷達的作用,但是美軍的科研人員目前還無法把無線電元件的體積做的那麼小,光是散熱量這個問題他們也還無法解決。

不過知道了總比不知道要強,至少美國空軍飛行員們都會在外出執行任務的時候多長一個心眼。多一份警惕,因爲聯邦飛機很可能早就發現了他們,說不定就會從那塊雲彩上面衝下來。

但是對於聯邦軍隊中裝備的新型火炮和那種單兵操作的既能反坦克又能對付低空飛機的武器,美軍還沒有搞到第一手資料。因爲雙方交戰的地方目前被聯邦軍隊佔領了,那些武器的殘害和被那些武器攻擊過的殘骸統統都留在當地無法取回。

沒有實物,美軍的科研技術人員只能依靠聽取參加了那些戰鬥並倖存回來的美國士兵和飛行員的描述來判斷對方的武器的大概參數。對於多管火箭炮,美軍士兵和飛行員既沒有見過實物,也沒有見過殘骸,他們只知道聯邦軍地有一種非常厲害的大口徑炮羣,並且是可以迅速移動的。

它們發射的時候動靜非常大,往往是掀起漫天的灰塵和火光,而且它們的數量非常多,經常是同時射擊,在美軍強度斯內克河的時候,有很多次浮橋都是被這種密集的炮火炸燬的。

但是當美軍飛機很快就趕往炮羣所在地的時候,都是隻見到煙塵而見不到任何炮兵陣地,按理說那種口徑的大炮就算是有汽車牽引,也不可能在10分鐘左右的時間就跑得無影無蹤。

聽了美軍士兵和飛行員們這些既不清楚又不專業的描述,美軍的科研人員更糊塗了,他們模擬了各種火炮,都無法在那麼短的時間內佈置好陣地,並在射擊之後迅速撤離,所以他們認爲,美軍的士兵和飛行員由於高度緊張而產生了幻覺,這種武器根本就是不存在的。

對於那種單兵操作的反坦克反低空目標武器,美軍的科研人員還是通過前線士兵的描述摸到了一些門道。按照他們的理解,這應該是一種非常輕巧的無後坐力炮,這種類似的火炮在美軍的山地部隊和遊騎兵部隊中也有裝備,但是重量上還不能單兵操作,數量也沒有前線士兵描述的那麼誇張,按照他們的說法,好像聯邦士兵人手一具似的。

時間進入了1941年7月,聯邦軍隊和美軍在波卡特洛爭奪戰之後,又進入了對峙期,聯邦偵察機依舊是漫天轉悠尋找可疑軍事目標,然後引來聯邦轟炸機的漫無目的的轟炸。而美軍戰鬥機沒事也掩護着轟炸機去騷擾波卡特洛的聯邦陣地,試圖去破壞正在擴建和新建的2座機場,不過這種行動大多是以失敗告終,聯邦空軍已經在機場上佈置了少量的戰鬥機負責攔截,而且機場的附近還有很多聯邦高射炮部隊。

當南海聯邦與美國在北美大陸上泡蘑菇的時候,歐洲的東北部卻是打得熱火朝天。德軍的3路進攻部隊都基本完成了一步的作戰計劃,勒布元帥的北方集團軍羣已經全部佔領了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從西南方向進逼列寧格勒;博克元帥率領的中央集團軍羣也已經拿下了白俄羅斯,正在向斯摩棱斯克方向前進;龍德施泰特元帥的南方集團軍羣也已經前進到了第聶伯河以西,隨時威脅着烏克蘭的首都基輔。

蘇聯紅軍雖然也發起了幾場反攻,但是都以失敗告終,斯大林已經槍斃了原西方特別軍區司令巴普洛夫大將,並且把原來的西部幾個軍區重新合併成了西北、西、西南3個方面軍,分別由索邊尼科夫少將、鐵木辛哥元帥、布瓊尼元帥擔任司令,在西線繼續抵抗德軍的進攻。

第37章 空襲新加坡港(二)第83章 文化入侵第12章 黑完美國黑法國第40章 空襲新加坡港(五)第100章 關東大地震(二)第49章 世界經濟危機第77章 海軍條約(二)第43章 自家後院(二)第34章 伏擊改追擊第49章 美國海軍的計劃第43章 各懷鬼胎第123章 錯誤的評估導致錯誤的決定第19章 藍飄帶獎第32章 移民潮第83章 波卡特洛第76章 海軍條約第76章 海軍條約第155章 軟硬都不吃第68章 制度第140章 美人安娜第15章 基隆級驅逐艦第100章 關東大地震(二)第59章 麥克阿瑟第11章 三國分贓第87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第38章 終於見到活人了第117章 電視機第14章 本土防禦第44章 歸還臺灣島第31章 飛機母艦艦載機(上)第31章 倫敦上空的鷹第12章 黑完美國黑法國第1章 印尼的排華運動第1章 印尼的排華運動第55章 分段建造法第33章 南海聯邦奧運代表隊第62章 登陸越南(四)第34章 偷襲成功第62章 登陸越南(四)第34章 暗度陳倉第11章 用美國人的油賺美國人的錢(下)第43章 自家後院(二)第31章 旗艦的下場第103章 重返巴勒斯坦(三)第67章 聯邦軍隊的進攻第48章 民國(四)第68章 絕密單位第17章 準備登陸第33章 山本的遺言第101章 重返巴勒斯坦第57章 情報工作第16章 戰略轟炸第2章 以戰代練第76章 海軍條約第26章 三路並進(四)第16章 鋼鐵是怎麼樣煉成的第6章 戰爭擴大第67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三)第32章 飛機母艦和艦載機(下)第91章 對壘第156章 不怕睡錯牀就怕站錯隊第14章 遲來的婚禮第29章 勢均力敵第42章 自家後院第144章 夜探大巴黎第53章 同行不同命第84章 得手第56章 信還是不信第151章 試驗性生產第6章 寶船第9章 雪花電冰箱第9章 暈倒第49章 美國代表團第28章 以日製日第76章 貴族第27章 大阪師團第37章 菲律賓大泥坑第19章 金蘭灣第13章 羅莎莉亞第8章 山德魯製藥公司第5章 捷克和波蘭第67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三)第5章 三打白骨精(下)第22章 進攻澳洲第30章 合作社第61章 佈網(二)第145章 33號舞伴第19章 裝甲集羣第114章 港口外的魚雷艇第13章 西部大開發(二)第77章 聯邦的底氣第62章 佈網(三)第102章 重返巴勒斯坦(二)第65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一)第50章 聖迭戈第28章 一打白骨精(上)第155章 軟硬都不吃第29章 民用航空第28章 佔領澳新第60章 英國人也忍了
第37章 空襲新加坡港(二)第83章 文化入侵第12章 黑完美國黑法國第40章 空襲新加坡港(五)第100章 關東大地震(二)第49章 世界經濟危機第77章 海軍條約(二)第43章 自家後院(二)第34章 伏擊改追擊第49章 美國海軍的計劃第43章 各懷鬼胎第123章 錯誤的評估導致錯誤的決定第19章 藍飄帶獎第32章 移民潮第83章 波卡特洛第76章 海軍條約第76章 海軍條約第155章 軟硬都不吃第68章 制度第140章 美人安娜第15章 基隆級驅逐艦第100章 關東大地震(二)第59章 麥克阿瑟第11章 三國分贓第87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第38章 終於見到活人了第117章 電視機第14章 本土防禦第44章 歸還臺灣島第31章 飛機母艦艦載機(上)第31章 倫敦上空的鷹第12章 黑完美國黑法國第1章 印尼的排華運動第1章 印尼的排華運動第55章 分段建造法第33章 南海聯邦奧運代表隊第62章 登陸越南(四)第34章 偷襲成功第62章 登陸越南(四)第34章 暗度陳倉第11章 用美國人的油賺美國人的錢(下)第43章 自家後院(二)第31章 旗艦的下場第103章 重返巴勒斯坦(三)第67章 聯邦軍隊的進攻第48章 民國(四)第68章 絕密單位第17章 準備登陸第33章 山本的遺言第101章 重返巴勒斯坦第57章 情報工作第16章 戰略轟炸第2章 以戰代練第76章 海軍條約第26章 三路並進(四)第16章 鋼鐵是怎麼樣煉成的第6章 戰爭擴大第67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三)第32章 飛機母艦和艦載機(下)第91章 對壘第156章 不怕睡錯牀就怕站錯隊第14章 遲來的婚禮第29章 勢均力敵第42章 自家後院第144章 夜探大巴黎第53章 同行不同命第84章 得手第56章 信還是不信第151章 試驗性生產第6章 寶船第9章 雪花電冰箱第9章 暈倒第49章 美國代表團第28章 以日製日第76章 貴族第27章 大阪師團第37章 菲律賓大泥坑第19章 金蘭灣第13章 羅莎莉亞第8章 山德魯製藥公司第5章 捷克和波蘭第67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三)第5章 三打白骨精(下)第22章 進攻澳洲第30章 合作社第61章 佈網(二)第145章 33號舞伴第19章 裝甲集羣第114章 港口外的魚雷艇第13章 西部大開發(二)第77章 聯邦的底氣第62章 佈網(三)第102章 重返巴勒斯坦(二)第65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一)第50章 聖迭戈第28章 一打白骨精(上)第155章 軟硬都不吃第29章 民用航空第28章 佔領澳新第60章 英國人也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