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賭贏了

從朴茨茅斯出發,到紐約港,大約有5000多公里的距離,也就是2800多海里。由於大西洋洋流的作用,從美國東海岸到英國從西向東航行速度比較快一些,而從英國出發,向西駛往美國速度要慢一點。

在當時,最近一艘獲得西行藍飄帶獎的英國郵船毛里塔尼亞號,它用時4天22小時53分鐘,平均速度23.61節。雖然毛里塔尼亞號是從利物浦出發前往紐約,比羅莎利婭號從朴茨茅斯出發到紐約稍微近了一些,不過藍飄帶獎不是考量船隻的總耗時,而是採用比較平均時速的方式來決定這些從不同起點出發,到不同終點的所有橫跨大西洋的郵船的速度。

既然是郵船,那就是要載客的,在當時這種郵船的票價可以說是非常昂貴的,不是普通市民可以隨意買得起的,就算是最便宜的三等艙價格也差不多在3英鎊左右,而最貴的豪華套房的價格可以達到800英鎊,這個價格在當時可以買2輛豪華轎車了。

雖然在羅莎莉亞號抵達英國之前的2個月,山德魯電器公司和海倫娜航運公司就開始在全歐洲做起了羅莎莉亞號的廣告,但是訂票的人數還是不足以填滿船上的700多間客房,尤其是頂級的豪華套房,訂票的更是寥寥無幾。

在當時歐洲人的眼裡,英國郵船是最好的,德國郵船也不錯,法國和美國郵船可以湊合做,但是一條臺灣建造的郵船,就不是大家可以輕易認同的了,先不說那高昂的票價花的冤不冤,就算是白給票,你這個船的安全性能也不能不考慮啊,萬一沉在半路上,雖然有保險公司賠錢,但是人都死了,要錢怎麼花啊。

就在劉芾打算在最後2個星期裡,3折或者1折出售船票,不計成本也要拿下藍飄帶獎的時候,突然從英國和德國都發來了一大堆訂票申請,而且大多數都是預定的一等艙以上的房間。

這些訂票的人基本都是德國和英國中那些有頭有臉的貴族和大商人,他們都是大衛和海倫娜利用自己的關係拉來的客戶,而且作爲海倫娜航運公司名義上的董事長,大衛的妻子海倫娜也豁出了去了,親自趕到倫敦,並宣佈將作爲公司的代表,一起跟隨羅莎莉亞號做第一次大西洋之旅。

看到大富翁大衛的妻子都親自上船了,那些和大衛夫婦關係密切的英國貴族和德國工商業人士也就放下了心,紛紛出資預定了船票,就當合作伙伴新店開業送花籃了,不過這回送的花籃比較貴重,都是一條條非常值錢的人命。

剛剛登基了一年的喬治五世本來也想湊個熱鬧,乘坐羅莎利婭號去訪問美國,但是考慮到海倫娜航運公司是在和英國本土的航運公司進行競爭,也就打消了這個念頭,免得引起國內造船業和航運業人士的抨擊。

1911年7月24日,羅莎利婭號滿載着1500多名乘客,在幾艘駁船的推拉下,緩緩的離開了朴茨茅斯的碼頭,“嗚嗚”的拉響了告別的汽笛,開始了它的第一次正式航行。

剛剛駛出朴茨茅斯港時,由於航道上船隻密集,羅莎利婭號只開動了一半的動力,用2個螺旋槳半速推進,以10節的航速,慢慢的拐上了英吉利海峽中的主航道,然後就開始生起剩餘的鍋爐,驅動着兩外兩臺蒸汽輪機,用4只螺旋槳一起推進,全速駛向大西洋深處。

身在臺灣的劉芾,雖然沒有跟着羅莎利婭號進行處女航行,但是他無時無刻不在關心着這次臺灣造船業對歐洲發起的挑戰。利用電臺,劉芾已經獲知英國人正在由政府出資,資助卡納德航運公司在貝爾法斯特的哈蘭德.沃爾夫造船廠製造2艘超大型的豪華郵船,並且有一艘已經下水開始舾裝。

不過劉芾在接到這個消息以後,並不擔憂,因爲他知道,在明年,這艘豪華郵船將會揚名全世界,但是讓它成名的不是它的豪華或者是它的先進,而是它所造成的悲劇,這艘名叫“泰坦尼克號”並號稱永不沉沒的大型郵船將在駛離港口不久,就在大西洋上撞上一座冰山從而導致沉沒,而船上的大部分人員由於救生艇不足而得不到救助,全都淹死在冰冷的大西洋海水中。

在後世,這個電影被翻拍了好幾次,以至於劉芾這種沒啥歷史知識的人都被迫記住了這個年份,1912年。

既然有了這個慘痛的教訓,劉芾就沒有讓羅莎莉亞號在6月份之前啓程去英國,既然泰坦尼克號在4月份都能撞上冰山,那劉芾還是覺得進入夏天再啓程比較安全,這個季節總不會再有冰山了吧,至於別的問題,那就不是他所能解決的了,那些是專業航海人員的事情,他只能做到這麼多。

在這其後的幾天中,劉芾在處理完日常政務,尤其是棉蘭老島上的衆多計劃和安排之後,都會親自前往內務部設立在總統府的電報室裡,和正在行駛中的羅莎利婭號通電,向海倫娜詢問一些船隻的情況和當時的海況。

而從海倫娜反饋回來的信息中,不難看出羅莎利婭號的運氣很不錯,進入了夏季的大西洋經常會颳起颶風,不過羅莎利婭號並沒有趕上很大的風力,只是在北緯45度的洋麪上趕上了一次大暴雨。不過雨水並沒有影響羅莎利婭號的航速,只是打斷了在郵船最上層露天游泳池中戲水的人們的興致。

經過了4天14小時10分的航行,羅莎莉亞號成功的抵達了美國紐約,並用25.4節的平均航速,創造了橫渡大西洋的西行記錄。當收到海倫娜從紐約發來的電報以後,劉芾終於長出了一口氣,2年多的努力沒有白費,隨着羅莎利婭號的成功航行,不僅爲臺灣造船業贏得了很高的聲譽,還爲劉芾自己贏得了一個大賭局,那就是當年和英國王儲喬治親王的賭局,十幾萬噸的造船合同。至於喬治親王會不會履行這個賭約,劉芾不清楚,還是慢慢等着消息吧。

羅莎利婭號創造的這個記錄很快就被當時美國和歐洲的各大航運公司所認可,但是由於藍飄帶獎不是官方獎項,所以這個榮譽還要等羅莎利婭號返回朴茨茅斯港以後,才能由上一任藍飄帶獎的得主英國卡納德輪船公司頒發。

這個時候的歐洲貴族的信譽真是沒的說,就在羅莎利婭號經過一週的修正,從美國紐約啓程回國的時候,英國國王喬治五世的祝賀電報也來到了劉芾的手中,電報中不僅祝賀了羅莎利婭號取得的偉大成就,還就臺灣造船廠和英國造船廠之間的合作事宜進行了安排,那就是邀請劉芾或者臺灣造船方面的負責人前往英國,就英國與臺灣民間造船業的合作事宜進行談判。

看到這封電報的措辭劉芾也樂了,這位大英帝國的國王外加印度皇帝也真是講信用還好面子,輸了就說輸了吧,還不成,不僅不說認輸,還把輸給人家的賭注變成了合作項目,劉芾真想問問喬治五世的文案是哪位,如果可能的話能不能挖到臺灣的外交部裡來,像他這種高水平的漂白手法,在外交部中任職是綽綽有餘。

合作就合作吧,畢竟是老大帝國的國王,留點面子也正常。於是劉芾委託了大衛的妻子,讓她就先別急着和大衛團聚了,再跟着羅莎利婭號跑一趟英國吧,去和那些英國資本家們好好談一談,看看自己贏的東西啥時候能給自己。

第27章 要知道自己吃幾碗乾飯第80章 甩賣潛艇第26章 流感,還是西班牙的第18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三)第86章 險勝第151章 試驗性生產第96章 如此相似第43章 投降第75章 7、8、9三個省第13章 政府和大會的僵局第37章 菲律賓大泥坑第98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三)第17章 北歐亂第8章 三路並進第19章 金蘭灣第1章 該往哪裡走第40章 決死空襲第24章 三路並進(二)第13章 基礎建設第18章 有人頂缸了第24章 伯爵莊園第74章 小鬍子的邀請第69章 富蘭克林羅斯福第26章 高速發展的臺灣第42章 自家後院第7章 日本種植園第94章 榜樣第14章 裝病第20章 該出去走走了第11章 養寇自重第32章 這就是世界第三的海軍?第98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三)第99章 北美絞肉機第74章 小鬍子的邀請第80章 只能看熱鬧第18章 有人頂缸了第69章 建國(一)第28章 北極熊游過來了第6章 寶船第104章 博弈第69章 佔領西雅第36章 空襲遠東艦隊第106章 妥協第123章 錯誤的評估導致錯誤的決定第45章 民國政府有顧慮第130章 懷疑第32章 飛機母艦和艦載機(下)第5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71章 小鬍子的德國第23章 大戰結束第1章 難題第95章 猶太人第26章 高速發展的臺灣第101章 時間不多了第4章 闖關第9章 哭泣的爪哇島(二)第40章 決死空襲第36章 衰落的德國第53章 實力對比第45章 民國政府有顧慮第42章 登陸第20章 長江750和東風牌第52章 戰備(二)第78章 海軍條約(三)第90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四)第77章 海軍條約(二)第33章 南海聯邦奧運代表隊第61章 名不副實第67章 聯邦有的是鐵第36章 賭贏了第69章 富蘭克林羅斯福第44章 英國支援艦隊第142章 車禍第29章 一打白骨精(下)第113章 檢查南鐵港第10章 大衛的人品第101章 重返巴勒斯坦第65章 深挖第52章 米切爾的艦隊第42章 海南島(四)第57章 B-17第21章 問題(二)第90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四)第69章 建國(一)第27章 大阪師團第17章 工業基地第26章 衝鋒隊第113章 檢查南鐵港第30章 合作社第32章 國際聯盟第39章 空襲新加坡港(四)第26章 流感,還是西班牙的第7章 清朝的山寨工廠第102章 惡魔現身第20章 羅莎利婭號第21章 第一站美國第27章 三路並進(五)第132章 他的奮鬥第17章 準備登陸
第27章 要知道自己吃幾碗乾飯第80章 甩賣潛艇第26章 流感,還是西班牙的第18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三)第86章 險勝第151章 試驗性生產第96章 如此相似第43章 投降第75章 7、8、9三個省第13章 政府和大會的僵局第37章 菲律賓大泥坑第98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三)第17章 北歐亂第8章 三路並進第19章 金蘭灣第1章 該往哪裡走第40章 決死空襲第24章 三路並進(二)第13章 基礎建設第18章 有人頂缸了第24章 伯爵莊園第74章 小鬍子的邀請第69章 富蘭克林羅斯福第26章 高速發展的臺灣第42章 自家後院第7章 日本種植園第94章 榜樣第14章 裝病第20章 該出去走走了第11章 養寇自重第32章 這就是世界第三的海軍?第98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三)第99章 北美絞肉機第74章 小鬍子的邀請第80章 只能看熱鬧第18章 有人頂缸了第69章 建國(一)第28章 北極熊游過來了第6章 寶船第104章 博弈第69章 佔領西雅第36章 空襲遠東艦隊第106章 妥協第123章 錯誤的評估導致錯誤的決定第45章 民國政府有顧慮第130章 懷疑第32章 飛機母艦和艦載機(下)第5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71章 小鬍子的德國第23章 大戰結束第1章 難題第95章 猶太人第26章 高速發展的臺灣第101章 時間不多了第4章 闖關第9章 哭泣的爪哇島(二)第40章 決死空襲第36章 衰落的德國第53章 實力對比第45章 民國政府有顧慮第42章 登陸第20章 長江750和東風牌第52章 戰備(二)第78章 海軍條約(三)第90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四)第77章 海軍條約(二)第33章 南海聯邦奧運代表隊第61章 名不副實第67章 聯邦有的是鐵第36章 賭贏了第69章 富蘭克林羅斯福第44章 英國支援艦隊第142章 車禍第29章 一打白骨精(下)第113章 檢查南鐵港第10章 大衛的人品第101章 重返巴勒斯坦第65章 深挖第52章 米切爾的艦隊第42章 海南島(四)第57章 B-17第21章 問題(二)第90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四)第69章 建國(一)第27章 大阪師團第17章 工業基地第26章 衝鋒隊第113章 檢查南鐵港第30章 合作社第32章 國際聯盟第39章 空襲新加坡港(四)第26章 流感,還是西班牙的第7章 清朝的山寨工廠第102章 惡魔現身第20章 羅莎利婭號第21章 第一站美國第27章 三路並進(五)第132章 他的奮鬥第17章 準備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