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要想富先修路

在11個換防小隊離開駐地之前,劉小福在操場上,對集合的隊員們提出了幾點要求:第一、美軍遺留的駐地,如果離森林、城市、村莊太近就臨時使用,並立即向旅部申請重新建造新駐地,不許湊合;第二、不許過於接近當地人,更不許讓當地人過於接近駐地,一切交易都在營地外進行;第三、對於美軍介紹的當地聯繫人不能過於相信,可以稍微接觸,但一切行動都要用電臺向旅部彙報;第四、每天定時2次,向旅部彙報駐地周邊情況;第五、注意飲食衛生,暫時不需食用當地人提供的飲食,飲用水必須經過消毒片的消毒;第六、在得到旅部新命令之前,任何臺灣士兵不需離開駐地,更不許進入駐地附近的城市和村莊。

劉小福的這些要求,都是臨行前,劉芾特別囑咐的,對於如何加強當地的統治力,如何對待當地人和如何從當地人中分辨出反抗軍,劉芾將會派遣更專業的內務部人員來配合第一山地旅,目前的唯一任務,就是把駐地安排好,站住腳,對於一切能威脅山地旅安全的問題,劉芾都授權了劉小福,就一個字:殺!

隨後的一週裡,11駐地中有5個都在夜晚遭到了當地武裝力量的偷襲,不過由於山地旅的士兵嚴格的遵守的旅長的要求,這些偷襲基本都在剛發起階段就被扼殺了,共打死打傷100多人,山地旅只有一位戰士負了輕傷,還是在掩埋對方屍體的時候被樹林裡潛伏的敵人打了黑槍。雖然山地旅傷亡不大,但是彈藥消耗比較多,不過這次運送山地旅來的船隊,除了一少半船隻是運兵船,剩下的船上裝載的都是食品、藥品和彈藥裝備,還有不少臺灣特產的工程機械。

由於棉蘭老島的形狀很不規則,所以以美軍駐地爲基礎設定的11個駐地中,有多一半的駐地都設置在海港城市附近,這樣容易使用艦隊補給,比起在棉蘭老島這個遍佈山地和熱帶雨林的環境中陸路運輸便捷多了,不過還是有2個駐地屬於內地,一個是位於島中部的馬來巴來駐地,一個是位於島西側的伊蘇蘭駐地,都無法用海軍補給,只能由旅部派遣車隊進行定期給養。

鑑於整個棉蘭老島上山地和原始森林衆多,交通不便,劉小福上島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徵集當地勞工,由臺灣政府出資,修建貫通全島的三條公路。第一條公路計劃從全島的最東北角的蘇里高市一直向南,經過布湍市、聖佛朗西斯科市、聖伊西德羅市、塔古姆市、到達達沃市,全長300公里,貫穿島的東側;第二條公路計劃從島中北部的塔戈洛安市開始,一路向南,經過馬來巴來市、巴倫西亞市、奎松市、到達達沃市,全長150公里,貫穿島的中部;第三條公路計劃從島西北部的第波羅市開始,一路向東南,經過帕加迪安、哥打巴託、達都皮昂、馬倍爾、三投斯將軍市、到達達沃市,全長350公里,貫穿島的西部。

只要這三條貫穿全島的公路通車,那麼臺灣陸軍的機械化步兵就可以藉着公路而控制住更大的區域,還可以幫助當地的人民加快各種貨物的運輸速度,從而幫助當地的經濟發展,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

雖然三條公里加起來,一共才800公里長,但是這裡不是平原,不僅有起伏的山地,更有無垠的大森林,更有當地的游擊隊,所以修建難度不是一般大。沒困難要上,有困難克服困難也得上,既然是陸軍部的命令,那麼就是拿屍體堆,也要把着三條路堆出來。

首先要解決的還是建築材料問題,首先就是水泥,雖然臺灣已經開始使用瀝青作爲鋪設道路的主要材料,但是由於運輸和交通問題,把瀝青運送到棉蘭老島的成本會很高。而水泥雖然成本略高,但是在島上,燒製水泥的原料火山灰滿地都是,所以如果就地燒製的話,水泥的成本就很低了,再加上島上無垠的森林,連煤都省了,直接用木材少水泥,成本就會進一步下降。

其次就是勞動力問題,這個時代的棉蘭老島上,除了一些城市中居住比較集中以外,多一半的人口還是分散的居住在很多小村落裡,對於臺灣軍隊招募勞力很不方便,而且這裡民族衆多,語言還不通,如何湊齊足夠的築路人員就是一個大問題了。

最後就是安全問題,修建這三條公路,肯定會遭到當地人或者當地武裝的反對,只要不是傻子,這裡的武裝力量領導肯定會發現,如果公路建成,那麼他們的活動區域就將被壓縮的很小很小,臺灣或者美國的軍隊都會憑藉着公路加快運兵和調動速度,對於以游擊戰爲主的本地武裝力量來說是個毀滅性的災難。

以上三條,都不是劉小福能解決的,於是,一封電報,從棉蘭老島的山地旅指揮部發往了臺灣。

接到劉小福的報告,劉芾和參謀部的衆人彙集了一些築路工程師,在短時間內,共同研究出了一個比較適合的方案。並加派了第二批工程機械和部分內務部特工人員,再次啓程,帶着這個方案支援山地師。

這個代號爲“踏腳石”的行動方案,不僅包括了修築公路的解決方案,還加上了收買、滲透當地武裝力量的內容,不過這部分內容具體有內務部的特工人員執行,山地師只負責公路這一塊。

對於劉小福提出的三個主要問題,方案裡提出瞭解決辦法。第一,就是在當地建立三座小型水泥廠,從當地獲取原料和燃料,一邊生產,一邊隨着公路的推進而用卡車運送水泥和燃料;

第二、就是關於人員問題,在這個問題上,臺灣的爭論也很大,一部分人主張由臺灣派遣工程人員去棉蘭老島負責修建公路,但是遭到了軍方和內務部的反對,他們主張利用當地的俘虜去修路,這樣不僅成本很低,而且便於安全防護,其實就是愛死不死,根本不予防護,但是換成臺灣人就不成了,這麼多工程人員,肯定會牽扯山地師很大的兵力去防護。

第三、就是安全問題,如果採用了內務部和軍方的建議,那麼山地師就沒啥可防護的了,只要抽調少部分兵力,看住這些俘虜和工程機械就可以了,當地的武裝力量如果來襲擊,山地師的主要任務不是防禦俘虜們被殺,而是抓取更多的俘虜,這樣就輕鬆多了,而且使用俘虜幹活,後勤補給的壓力也很輕,食物都從當地採購就可以,大概能吃飽就成。

接到了隨着工程機械和內務部特工一起到來的新指令,劉小福立刻就開始籌備抓俘虜行動,至於去哪裡抓,內務部的人員已經告訴了他,不用他自己四處去找,只要公路一開始修建,那些武裝份子就會自動送上門來。至於第一批的俘虜去哪裡找,內務部的特工也給他選擇好了目標,那就是在棉蘭老島上種植和加工馬尼拉麻的日本人。

從1900年開始,日本國內很多人來到了棉蘭老島,在這裡購買土地,種植和加工馬尼拉麻這種經濟作物。這種馬尼拉麻是菲律賓的特產,尤其以棉蘭老島爲多,這種像香蕉樹一樣的農作物渾身都是寶,它的葉和莖富含纖維,經過紡織加工,是隻做漁網和繩索的優質材料,還海水中,用這種纖維編織的漁網或繩索不會被泡爛。它的果實富含油質高達30%,是重要的工業原料;它的花可以入藥,鎮靜止咳、滋潤止痛。

這些日本人的種植園主要集中在棉蘭老島的南部,正好靠近達沃市,他們與當地的***信徒交往甚密,據說很多武裝力量的武器,都是由他們從日本運進菲律賓的,不過美國人沒有抓住什麼把柄,也拿他們沒轍。

第7章 清朝的山寨工廠第33章 挑事專家第36章 賭贏了第5章 三打白骨精(下)第59章 反貪反黑(二)第2章 三大合成物第73章 國防第51章 去棉蘭老島練兵第66章 聯邦缺鐵第40章 海南島(二)第49章 美國對菲政策第77章 拉燈彈第17章 臺灣有點貧血第34章 挑釁就是戰爭第89章 轟炸中部城市第141章 護士第3章 救了個國際友人第21章 好人有好報第73章 運河與南美洲第97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二)第48章 雙管齊下第5章 得寸進尺第99章 北美絞肉機第85章 野戰第45章 民國(一)第117章 電視機第63章 聯邦的四周第107章 西澳礦區第152章 武裝暴亂第26章 衝鋒隊第52章 劉芾的思考第149章 大搜捕第17章 工業基地第23章 三路並進第151章 試驗性生產第45章 陸軍還需要鍛鍊第119章 墨索里尼的交易第42章 登陸第30章 英國國王及印度皇帝!!!第137章 標準的力量第140章 美人安娜第29章 高歌猛進第28章 北極熊游過來了第87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第3章 短暫的平靜第91章 對壘第55章 反擊(二)第97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二)第90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四)第64章 登陸越南(六)第45章 民國政府有顧慮第138章 不夜城第30章 Z字旗第36章 賭贏了第8章 哭泣的爪哇島(一)第48章 臺灣空軍第118章 電視臺第12章 大衛的禮物第24章 目標天皇第28章 北極熊游過來了第79章 西班牙內戰第31章 飛機母艦艦載機(上)第72章 綏靖和孤立第144章 夜探大巴黎第14章 西部大開發(三)第90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四)第16章 大衛回來了第78章 撒達母炮第21章 夜戰第56章 信還是不信第33章 菲律賓有動靜了第17章 渾水摸魚第54章 反擊第25章 去歐洲賣套餐(二)第4章 複方新諾明第49章 飛機第136章 眼紅第14章 本土防禦第35章 挑釁就是戰爭(二)第73章 國防第98章 獨立第19章 裝甲集羣第24章 三路並進(二)第18章 秘密研究所第141章 護士第135章 大訂單第28章 游擊隊有重炮?第35章 美國人上當了第75章 三赴德國第41章 海南島(三)第49章 美國海軍的計劃第92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六)第15章 苦日子要來了第41章 海南島(三)第71章 戰略轟炸第24章 賭約第85章 野戰第31章 南北日本第72章 世界第一鐵礦第100章 毒氣彈
第7章 清朝的山寨工廠第33章 挑事專家第36章 賭贏了第5章 三打白骨精(下)第59章 反貪反黑(二)第2章 三大合成物第73章 國防第51章 去棉蘭老島練兵第66章 聯邦缺鐵第40章 海南島(二)第49章 美國對菲政策第77章 拉燈彈第17章 臺灣有點貧血第34章 挑釁就是戰爭第89章 轟炸中部城市第141章 護士第3章 救了個國際友人第21章 好人有好報第73章 運河與南美洲第97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二)第48章 雙管齊下第5章 得寸進尺第99章 北美絞肉機第85章 野戰第45章 民國(一)第117章 電視機第63章 聯邦的四周第107章 西澳礦區第152章 武裝暴亂第26章 衝鋒隊第52章 劉芾的思考第149章 大搜捕第17章 工業基地第23章 三路並進第151章 試驗性生產第45章 陸軍還需要鍛鍊第119章 墨索里尼的交易第42章 登陸第30章 英國國王及印度皇帝!!!第137章 標準的力量第140章 美人安娜第29章 高歌猛進第28章 北極熊游過來了第87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第3章 短暫的平靜第91章 對壘第55章 反擊(二)第97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二)第90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四)第64章 登陸越南(六)第45章 民國政府有顧慮第138章 不夜城第30章 Z字旗第36章 賭贏了第8章 哭泣的爪哇島(一)第48章 臺灣空軍第118章 電視臺第12章 大衛的禮物第24章 目標天皇第28章 北極熊游過來了第79章 西班牙內戰第31章 飛機母艦艦載機(上)第72章 綏靖和孤立第144章 夜探大巴黎第14章 西部大開發(三)第90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四)第16章 大衛回來了第78章 撒達母炮第21章 夜戰第56章 信還是不信第33章 菲律賓有動靜了第17章 渾水摸魚第54章 反擊第25章 去歐洲賣套餐(二)第4章 複方新諾明第49章 飛機第136章 眼紅第14章 本土防禦第35章 挑釁就是戰爭(二)第73章 國防第98章 獨立第19章 裝甲集羣第24章 三路並進(二)第18章 秘密研究所第141章 護士第135章 大訂單第28章 游擊隊有重炮?第35章 美國人上當了第75章 三赴德國第41章 海南島(三)第49章 美國海軍的計劃第92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六)第15章 苦日子要來了第41章 海南島(三)第71章 戰略轟炸第24章 賭約第85章 野戰第31章 南北日本第72章 世界第一鐵礦第100章 毒氣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