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奧運會

從南r之戰中可以看出來,防空氣球對於聯邦空軍的高空大範圍轟炸已經起不到多少作用了,那麼想要防禦未來的飛機轟炸,最好的辦法就是用己方的飛機去把地方的飛機打下來,就像在一戰時交戰雙方互相用飛機攻擊對方的飛機那樣;其次,就是在重要目標周圍佈設高密度的防空炮火,把進入射程的地方飛機打下來。

不管是飛機還是防空炮,英美等國都沒有現成的型號能勝任這個任務,更何況不光是陸地上的城市、工廠、軍事目標和交通線需要防空,各國那些海上鉅艦是不是也得防空啊,要不它們如果在海上遭到了這個規模的飛機轟炸,就算它們的裝甲有1米厚,也禁不住那麼多的炸彈的轟炸,更別說那種能夠引起大火的特殊炸彈了。

各國專家們越分析心裡越涼,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在不知不覺中,南海聯邦的軍事實力已經把各國甩開了那麼遠。原來只知道它的潛艇厲害,後來又發現了它的飛機母艦厲害,現在又發現了它的空軍更厲害,那麼這個國家中還有沒有其它秘密沒有顯露出來呢?誰也不敢保證!

抱着這種既恨又怕的心態,在r本的問題上,已經沒有國家願意再和南海聯邦搗蛋了,面對着這個既強大又瘋狂的國家,各國已經開始準備調整他們的外交政策了,按照目前的力量對比來看,對待南海聯邦這個國家已經不能再按照原來的舊眼光看待了。這是一個有着強大生命力的強國,雖然很多西方人或者說白人對於一個黃種人的國家還有着很多發自內心的厭惡,但是現實和理智告訴他們,最好別與它進行激烈的對抗,至少短期內不要。

一場戰爭可以讓一個國家和一個民族毀滅,比如目前的r本和將來的德國,也可以讓一個國家更爲強大,比如現在的南海聯邦和將來的美國。本來指望着藉助這場戰爭來拖延和消弱南海聯邦發展速度和國力的英美等國,在戰爭結束之後,不得不捏着鼻子承認了南海聯邦在世界上的地位。並且逐漸改變了與其日漸對立的外交政策。以美國和加拿大爲首的一部分國家開始試着軟化雙方的外交關係,而以英國和法國爲首的歐洲國家則開始孤立南海聯邦,既不與其過於對立,也不與其過於親密。一副老死不相往來的架勢。

一個國家政府的態度。往往對其國內的很多領域產生重大的影響。由於英法等國政府採取的孤立南海聯邦的新外交政策,在歐洲逐漸形成了一股排斥華人的風潮。很多歐洲大學不再接收華人學生,工廠不再僱傭華人職工。住宅區中也不歡迎華人房客,甚至慢慢的波及到整個黃種人範圍。

大量的亞裔人在歐洲無法生活下去,不得不選擇離開那裡,去亞洲或者美洲開創他們的新生活,而南海聯邦成了他們最願意選擇的國度,因爲這裡都是和他們一樣膚色的人,至少不會在人種上再有任何歧視問題,而且南海聯邦的經濟發展速度已經超過了歐洲和美國,這裡的工作機會要更多一些。

從1928年4月開始,大批的移民潮開始出現在聯邦的幾個主要港口,負責接受移民登記手續的移民部門幾乎被擠爆了,由於聯邦的移民手續比較複雜,申請移民不僅要通過內務部特別部門的身份鑑別,還得由聯邦衛生服務部門進行隔離檢疫,所以不光是移民部門要連軸轉,連衛生服務部和內務部都開始加班加點了。

不過這些新移民帶來的不光是麻煩,更多的還是好處。這些從歐洲來的亞裔移民大多是受過基礎教育或者有一門技術的,而他們的後代很多都是在歐洲接受的教育,文化水平都不低,他們的到來大大的緩解了制約聯邦發展速度的最大問題——工業人口不足。

而且這些移民們大多帶着他們一輩子或者幾輩子積攢下來的家產,雖然比不上更能掙錢的猶太人富裕,但是極少成多啊,他們的到來也爲聯邦國內注入了大量的新資金。

尤其是當中佔了50%比例以上的華人,能夠在歐洲定居的華人都是一些能吃苦,能拼搏的人,他們不僅有自己的資金儲備,還善於捕捉各種商業機會,光是在4月份中,通過了審覈手續的移民中,就有30%的華裔移民申請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或者商鋪,只要他們能掙到錢,聯邦政府就有更多的稅可以收了,而且他們還能爲別人提供更多的工作崗位。

除了這些移民的安置問題之外,聯邦還有一件大事需要處理,在4月份,聯邦外交部接到了一份邀請,這份邀請的發起人是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受邀人是南海聯邦奧委會,在這份邀請信上,國際奧委會邀請南海聯邦奧委會在今年的7月份去荷蘭阿姆斯特丹蔘加第九屆奧運會。

南海聯邦成立了這麼多年,國際奧委會還是第一次向這個國家發出邀請,不過這不怪國際奧委會,主要是南海聯邦並沒有申請加入國際奧委會,成爲它的成員國,所以自然就沒人來邀請你參加。

就在去年,聯邦衛生和服務部會同教育部成立了南海聯邦奧委會,並向國際奧委會提交了申請,這纔算加入了這個組織,也就有了參加奧運會的資格。但是在邀請信發來之後,衛生和服務部與教育部又開始犯愁了。當初發出這個申請,主要是因爲很多學生向教育部提出了這個疑問,他們在報紙和廣播中經常聽到奧運會這個世界性的體育盛會的消息,但是聯邦政府爲什麼一次都不參加?

聯邦教育部也沒法回答這個問題,只得找到了衛生和服務部商量這個事,最終兩個部門共同向總統劉芾遞交了一份有關聯邦是否申請加入奧委會的書面報告,很快這份報告就批下來了,劉芾在報告上籤了同意兩個字。

但是教育部和衛生服務部都沒有組織體育活動這個部門,當初爲了申請手續問題,這兩個部門共同成立了一個南海聯邦奧委會,隸屬關係掛在教育部名下,但是教育部裡也沒有這個人選和資金來運作這個部門,於是這封國際奧委會的邀請信連同教育部的訴苦信一同又來到了劉芾的桌子上。

看到了這兩封信,劉芾表示很詫異,他對那個申請加入奧委會的事情早就忘了,至於現在人家發來了邀請,聯邦如何應對,他也不知道啊。不過參加奧運會這到是個好事,聯邦政府也應該予以支持,不過如何運作這個事情,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南海聯邦國內的體育項目開展的還算不錯,因爲每所小學、中學和大學裡都有體育場和體育館,各種體育設施也是標配,不管是公立學校還是私立學校,沒有完備的體育設施是無法開業的。

這個規定的始作俑者就是聯邦總統劉芾,當初教育部門向他徵求學校的建設標準和課程設立數量時,他這位在後世裡見多了學生們沒有地方鍛鍊、沒有設施鍛鍊,只知道悶頭學習,身體素質處於世界倒數第幾名的先知,非常堅決的拍了這個板,不僅要求左右的學校都必須配備體育館和體育場等體育設施之外,還在所有大、中、小學的課程上加了一個學科——體育學。(未完待續……)

第55章 西殘東癱第40章 海南島(二)第70章 外籍軍團第14章 騎着摩托去放牛第22章 坦克第18章 有人頂缸了第14章 內田的打算第27章 三路並進(五)第64章 登陸越南(六)第16章 鋼鐵是怎麼樣煉成的第114章 港口外的魚雷艇第18章 有人頂缸了第36章 賭贏了第21章 夜戰第56章 雷達第2章 醞釀第16章 大衛回來了第142章 車禍第76章 貴族第2章 以戰代練第52章 無奈的英國艦隊第30章 拒不合作第127章 小小的意外第25章 早上好東京第60章 登陸越南(二)第7章 聯邦需要藉口第29章 一打白骨精(下)第57章 B-17第48章 臺灣空軍第4章 橫掃第29章 勢均力敵第18章 西線第39章 金牌第104章 博弈第18章 西線第51章 海面上的陰影第102章 重返巴勒斯坦(二)第140章 美人安娜第102章 惡魔現身第9章 第二次向日本宣戰第24章 冰箱第78章 撒達母炮第43章 自家後院(二)第44章 不是兵員的素質是裝備的差距第127章 小小的意外第70章 外籍軍團第92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六)第150章 國家科研基地第48章 崩盤第80章 甩賣潛艇第57章 B-17第102章 惡魔現身第54章 反擊第37章 有點緊張第74章 巴巴羅薩第103章 重返巴勒斯坦(三)第40章 空襲新加坡港(五)第51章 聯邦的對策第73章 國防第20章 按兵不動第98章 獨立第62章 登陸越南(四)第72章 世界第一鐵礦第65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一)第81章 戰爭的準備第83章 波卡特洛第17章 臺灣有點貧血第1章 印尼的排華運動第101章 重返巴勒斯坦第7章 爪哇第76章 海軍條約第90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四)第27章 三路並進(五)第10章 最後的裝甲車第14章 本土防禦第18章 有人頂缸了第43章 自家後院(二)第55章 分段建造法第30章 拒不合作第56章 信還是不信第65章 爪哇疫情調查結果第41章 漏網之魚第112章 漏網之魚第64章 收網第37章 有點緊張第135章 大訂單第24章 賭約第19章 裝甲集羣第70章 外籍軍團第31章 飛機母艦艦載機(上)第156章 不怕睡錯牀就怕站錯隊第23章 歐洲第6章 抓苦力第59章 麥克阿瑟第73章 誘餌(二)第34章 挑釁就是戰爭第111章 裁決第69章 坑人的礦業公司第30章 Z字旗
第55章 西殘東癱第40章 海南島(二)第70章 外籍軍團第14章 騎着摩托去放牛第22章 坦克第18章 有人頂缸了第14章 內田的打算第27章 三路並進(五)第64章 登陸越南(六)第16章 鋼鐵是怎麼樣煉成的第114章 港口外的魚雷艇第18章 有人頂缸了第36章 賭贏了第21章 夜戰第56章 雷達第2章 醞釀第16章 大衛回來了第142章 車禍第76章 貴族第2章 以戰代練第52章 無奈的英國艦隊第30章 拒不合作第127章 小小的意外第25章 早上好東京第60章 登陸越南(二)第7章 聯邦需要藉口第29章 一打白骨精(下)第57章 B-17第48章 臺灣空軍第4章 橫掃第29章 勢均力敵第18章 西線第39章 金牌第104章 博弈第18章 西線第51章 海面上的陰影第102章 重返巴勒斯坦(二)第140章 美人安娜第102章 惡魔現身第9章 第二次向日本宣戰第24章 冰箱第78章 撒達母炮第43章 自家後院(二)第44章 不是兵員的素質是裝備的差距第127章 小小的意外第70章 外籍軍團第92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六)第150章 國家科研基地第48章 崩盤第80章 甩賣潛艇第57章 B-17第102章 惡魔現身第54章 反擊第37章 有點緊張第74章 巴巴羅薩第103章 重返巴勒斯坦(三)第40章 空襲新加坡港(五)第51章 聯邦的對策第73章 國防第20章 按兵不動第98章 獨立第62章 登陸越南(四)第72章 世界第一鐵礦第65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一)第81章 戰爭的準備第83章 波卡特洛第17章 臺灣有點貧血第1章 印尼的排華運動第101章 重返巴勒斯坦第7章 爪哇第76章 海軍條約第90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四)第27章 三路並進(五)第10章 最後的裝甲車第14章 本土防禦第18章 有人頂缸了第43章 自家後院(二)第55章 分段建造法第30章 拒不合作第56章 信還是不信第65章 爪哇疫情調查結果第41章 漏網之魚第112章 漏網之魚第64章 收網第37章 有點緊張第135章 大訂單第24章 賭約第19章 裝甲集羣第70章 外籍軍團第31章 飛機母艦艦載機(上)第156章 不怕睡錯牀就怕站錯隊第23章 歐洲第6章 抓苦力第59章 麥克阿瑟第73章 誘餌(二)第34章 挑釁就是戰爭第111章 裁決第69章 坑人的礦業公司第30章 Z字旗